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二孩政策"的实施对家庭来说不仅能优化家庭结构,增强家庭的发展能力,同时能够增强家庭亲属文化的传承,但是我们也可预见到对于普通家庭新增加一位孩子无疑会加大家庭各方面的支出,增加家庭的经济压力。  相似文献   

2.
本文认为传媒对"孩奴"热词的炒作,具有加剧年轻人经济焦虑和生育恐惧、推助非理性的消费行为,以及忽略和屏蔽了生育价值和父母责任等负面后果,并对传媒所渲染的"孩奴"现象和被夸大的孩子经济成本加以实证拨正。作者强调,养育孩子的经济成本虽走高,但不同家庭的个体差异较大,而经济成本的投入与孩子的学业成绩、心理素质、身体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之间无显著的正相关,父母们可通过成本结构的优化,即减少那些可多可少的经济成本,增加时间成本、感情成本的投入,以取得事半功倍的积极效果。同时,孩子对父母心理满足和成长促进的积极效用也不容忽视。传播媒介应更多地承担正确舆论导向的社会责任,社会也应为缓解市民的家庭压力提供政策和文化环境的支持。  相似文献   

3.
"单独二孩"政策实施以来,一些关于一孩心理健康的社会新闻频发。本文在"单独二孩"政策开放,原先的独生子女家庭模式发生改变的社会现状下,研究一孩对于原生家庭子女模式转变的悦纳问题。采用问卷调查法探究家长和儿童双视角下问题看待的差异,丰富儿童发展心理学理论,为减少"二孩政策"落实的阻碍贡献微薄力量。  相似文献   

4.
"单独二孩"政策的放开,为我们重新认识城乡居民的生育意愿提供了机会。本文针对合肥市的育龄期夫妻群体进行二孩生育意愿的大样本调查,通过数据显示,被调查对象中以女性居多,企业职工是主要职业类型,家庭结构以核心家庭为主,符合"单独二孩"政策的育龄期夫妻占到了37%;在符合"单独二孩"政策的育龄期夫妻人数中,计划生育二孩的时间以三到五年内居多,同时二孩性别倾向减弱;本文通过对512名城乡育龄期夫妻进行问卷调查与入户访谈,为后续数据研究与分析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5.
应从长远和全局高度重视人口均衡发展,充分发挥上海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资源配置优势,以鼓励一孩家庭生育二孩为重点,着力解决不敢生的后顾之忧;激发适龄未育家庭潜力,打消其不愿生的思想包袱;更大力度推广生殖辅助技术,让一部分不能生的家庭如愿所生。采取组合式生育支持政策,推动经济社会政策与生育政策配套衔接,“多管齐下”构建生育配套支持体系。  相似文献   

6.
本刊2014年第二期曾以《"单独两孩"政策启动,你准备再生一个孩子吗》为题,报道了我国计生政策调整的新闻背景、符合条件者是否打算再生一个小孩,以及专家对启动"单独两孩"政策的相关配套措施的建议等,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如今,"单独两孩"政策实施一年多时间了,全国有多少符合条件的育龄夫妇提出  相似文献   

7.
许敏  陈群民 《科学发展》2016,(10):89-93
针对上海两孩家庭主要的压力,借鉴国外鼓励生育和支持多子女家庭发展的有益经验,建议通过税收优惠和提供补助,加大对两孩家庭的经济支持;完善亲职假期和亲职教育政策,改善生育福利;秉持社会共同育儿的理念,发展社会化儿童看护服务;营造男性分担育儿责任的氛围,缓解女性照管压力;强化对生育女性职业发展权的保障,支持两孩母亲职业发展.  相似文献   

8.
徐炯权 《老年人》2014,(2):8-11
20多年前的春晚小品《超生游击队》,道出了一对农村夫妇为了逃避计划生育政策、多生孩子而到处流浪、自讨苦吃的辛酸。20多年过去,人口老龄化问题让我国政府对当前的计划生育政策作出微调。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逐步调整完善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对于提倡和实施了30多年的“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的生育政策来说,这无疑是一次顺应时代要求和民心之举。我国为什么要在当前放开“单独两孩”政策?新政策出台后,一些符合条件的家庭是否准备再生育一个孩子?落实这一顺应民众期望的生育政策,还有哪些工作要做?  相似文献   

9.
目前,"全面二孩"政策受到人们的普遍欢迎。但是,如今社会,竞争无处不在,选择"二孩",也意味着需要承担更多的压力。这些压力因素又会影响"二孩"的选择,其中,教育便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本文主要从家庭教育的经费投入和时间投入两个方面,分析教育对家庭"二孩"选择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正最近,辽宁省政府率先提出,探索对生育二孩的家庭给予更多奖励政策,引发各界广泛关注。从计划生育到全面放开二胎政策,中国也正面临人口结构失衡的问题。不过操心的可不止我们,为了鼓励多生娃,这些国家也很拼!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渐突出,我国全面实施二孩政策,许多家庭开始计划生二胎,但还有很多家庭持观望的态度,其中有经济、生活习惯、工作等诸多因素导致,最重要的原因是家里独生子女的抵触心理。这里的独生子女主要是指青少年这个群体。下面我们就从青少年这个群体入手,基于他们的看法,探讨推进全面二孩政策有效实施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2.
现行的计划生育政策实行40多年来取得了巨大成就的同时,"未富先老"、劳动力短缺、社会养老、"失独家庭"问题也日益严峻。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启动实施"单独二孩"政策,这是计划生育政策的重大改革。笔者从计划生育新政策的宏观经济社会效果角度分析,启动实施"单独二孩"政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3.
生两个孩子     
有了“单独”家庭可生二孩的政策后,我终日欢喜。太好了,我可以生两个孩子了!平日我妈常看着我感叹:“将来我和你爸只能进养老院了。四个大人,两个孩子I怎么照顾得过来啊!”想想也是,现代社会,工作竞争压力大,交通又堵塞,用在自个生活上的时间肯定减兜一旦双方父母生病需要照顾,孩子绝对是顾此失彼。但一家各有两个孩子就会好些了,一下多了两份力量。而且,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有亲亲的兄弟姐妹为伴,多好啊!  相似文献   

14.
自"全面二孩"政策开放以来,面对弟弟或妹妹的即将到来,家庭中原来的独生子女——大宝的心理健康问题逐渐凸显。在探究"全面二孩"政策出台背景的基础上,以学龄前大宝为例,分析了同胞竞争效应对大宝产生的消极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尝试探究解决该效应的教育对策:只有家庭、幼儿园、社区和政府四者通力合作,才能消除同胞竞争所带来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前,"80后"群体正大规模进入生育期,在生育政策调整的背景下,这一群体的生育意愿将成为影响生育水平的重要因素。对893个"80后"调查样本的分析后发现,不同代际、户籍、性别和已生孩次结构对"80后"生育意愿产生影响。"80后"的理想子女数偏好儿女双全,如果政策许可,打算再要二孩比例城镇"80后"高于农村"80后",可以预见一旦二孩生育政策放开,城镇"80后"将成为二孩生育的主体,较易生育反弹形成生育堆积。  相似文献   

16.
《老年世界》2014,(4):16-17
2014年,我国“单独两孩”政策将陆续在各省份“落地”。2013年底,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国务院关于调整完善生育政策的议案,同意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据了解,黑龙江、上海等地正在组织开展摸底调查,北京、云南等地已启动立法程序。  相似文献   

17.
孩子1岁多时,老公因车祸离世了,从那以后我一个人带着孩子,也没有再婚。孩子大了后问我爸爸去哪里了?我撒谎说去国外出差了。但久而久之孩子不信了,出于无奈,我花钱给孩子租了个"周末父亲"。对方人很好,孩子也很喜欢他。我们不可能组成真正的家庭,只想先这样"骗"孩子。可是万一孩子哪天识破了,我怎么办?孩车着  相似文献   

18.
<正>孩子1岁多时,老公因车祸离世了,从那以后我一个人带着孩子,也没有再婚。孩子大了后问我爸爸去哪里了?我撒谎说去国外出差了。但久而久之孩子不信了,出于无奈,我花钱给孩子租了个"周末父亲"。对方人很好,孩子也很喜欢他。我们不可能组成真正的家庭,只想先这样"骗"孩子。可是万一孩子哪天识破了,我怎么办?孩车着  相似文献   

19.
之前跟朋友讨论过,那些敢于要二孩、三孩的爸爸妈妈,一定是有人帮忙带孩子或者孩子特别乖的,他们在养育中获得了快乐,所以敢于接二连三地生。而那些第一胎就被养孩子搞怕了的人,要么迟迟不敢再生二孩,要么等到老大省事了、上学了,慢慢忘了之前养育中的种种困难和烦躁,才又怀上二胎。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开始实施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随着"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独生子女政策将退出历史舞台。如今,第一代独生子女的父母步入老年,其养老问题迫在眉睫。本文通过对现有部分文献的梳理与总结,从养老方式与养老意愿、养老内容等角度来分析独生子女养老问题,浅析失独家庭所面临的养老困境,最后希望通过总结性和概括性的观点,为缓解独生子女所面临的养老压力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