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民事诉讼领域,如何对待非法证据的排除问题对于保障当事人的实体权利和程序权利具有重大意义。由于法律制度、法律思维、诉讼模式、法律价值观念等方面的不同,各国民事诉讼对待非法证据的态度及处理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也有所差异,并形成了四种不同的模式,即宽松模式、证据关联模式、法官心证模式、严格排除模式。我国民事诉讼中对这一问题采用的是严格排除模式,但立法与审判实践衔接度不高。我国民事诉讼对此问题规定过于严格,在审判实践中难以适用,通过明确非法证据排除界限,加入重大违法评判这一内容,然后制订配套的非法证据排除程序,使得对非法证据的审查合乎规范。  相似文献   

2.
李娜 《现代妇女》2013,(12):58-58
由于我国民事诉讼法对再审程序中新证据的规定过于概括,造成理论界与实务界对新证据的界定有不同声音。在实务界,法官到底应该根据什么标准来界定民事再审程序中的新证据,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本文浅析了再审程序中的新证据所引起的消极影响、民事再审程序中新证据界定的原因与意义,并对界定民事新证据应考虑的因素进行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3.
一、网络审计的方法 在传统审计中,对获取审计证据的程序或方法的种类,各国和国际会计师联合会有不同的概述.例如,我国<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5号--审计证据>指出,注册会计师可以采用检查、监盘、观察、查询及函证、计算、分析性复核等方法获取审计证据.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发布的<公认会计准则>中的"外勤准则"第三条规定,收集证据的基本方法有:检查、观察、询问、函证.  相似文献   

4.
<正>证据是依法执法、公正执法的基石与保障,证据工作是行政执法最为核心的工作,妥当地运用证据规则去认定案件事实是一名合格的执法人员必备的执法技能。在自然资源行政执法实践中,存在着证据收集不全、关联性不强、采集过程不规范和证据审查重点不清等诸多问题,究其原因,一方面相关行政执法证据的法条规定较为分散,难以面面俱到的进行统一学习、掌握;另一方面,部分执法人员法律素养基础薄弱,对证据的相关规定和制度缺乏深刻的学习与理解。本文对自然资源行政执法证据相关问题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5.
现行规定,交通事故认定书作为处理机动车交通事故纠纷的证据使用。但在学界对交通事故认定书的性质的讨论从没有平息过,究其原因主要是对交通事故认定书的救济手段的现实缺乏,无法在程序或实体对交管部门作出的交通事故认定书进行有效的监督与救济。如何认定交通事故认定书的性质,并使其能够得到有效的救济,防止公权力的寻租空间呢?笔者以为,目前交通事故认定书在民事诉讼中作为证据使用,在司法审查阶段应当充分展示其之所以形成的一切材料,这样才能使该证据的真实、合法、有效的"三性"得到真正有效地举证、质证。同时,要求交管部门在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过程中,依法对事故当事人的交通违法行为作出行政处罚,当事人在对行政处罚提起行政处罚行政诉讼过程中,可一并将交通事故认定书的合法性问题要求进行司法审查;另外,坚持以审判为中心,使得交通事故认定书真正地纳入司法监督范围。  相似文献   

6.
经历多次变革,美国的外商投资安全审查制度已经相对完善。美国外商投资委员会(CFIUS)根据《外国投资与国家安全法》(FINSA)及其实施细则对外国投资按照规定的流程和标准进行审查,重点审查损害或可能损害美国国防安全及经济安全的交易及行为。其审查过程具有国防安全与经济安全并重、投资者自愿申报与CFIUS独立调查相结合、审查过程清晰与标准模糊相结合等特征,这些对中国(上海)自贸试验区建立外商投资安全审查制度都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7.
司法实践中,刑事案件数量不断增多,其中多数为轻罪案件,为节约司法资源、提高司法效率,我国设立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认罪认罚自愿性便成了该制度规范运行的重要审查内容。法官作为中立的裁判者,应承担认罪认罚自愿性的审查职责,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及司法解释的相关规定,结合在案的证据材料及被告人的主观认知,以多种方法、途径综合审查。在司法实践中,采取严格的审查标准、多样的审查方式构建完备的审查体系,以防止冤假错案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印证是我国司法实践中审查认定证据的重要方法,但在性侵未成年人案件中,其局限性日渐凸显.破解性侵未成年人案件证明难题的关键在于经验法则的引入,以弥补印证在"单一证据定案"方面的缺陷.经验法则契合审查判断未成年被害人陈述的特殊要求,具有评价证据能力、证明力及推论事实的功能,可以作为连接证据与事实的桥梁,帮助司法人员进行事实认定.应明确在此类案件中以审查"被害人陈述可信性"为中心综合运用经验法则判断;引入最佳解释推理以规范经验法则运用;完善相应的配套机制,加强裁判文书说理及经验法则运用的公开.  相似文献   

9.
立案在我国刑事诉讼法中被规定为一个独立的程序。是刑事侦查、起诉、审判的前提,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立案程序还存着很多缺陷和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立案方面的程序性规定。文中对这个问题作了简单地探析。  相似文献   

10.
刑事证据交换制度(又称“刑事证据先悉制度”)意即在法院正式开庭审判之前,掌握与案件有关的证据材料的控辩双方按照一定的方式将本方掌握的证据材料让对方知悉的制度。详言之,证据交换制度是法律规定的证据交换程序中,有关诉讼参与人的知悉权利、透露义务以及行使上述权利和履行义务的具体程序和保障措施的总和。  相似文献   

11.
没有规定管辖权、对外国法院判决缺乏程序公正的要求。仍以互惠作为审查外国法院的判决的标准之一这是我国民诉法中关于外国法院判决承认和执行的不足,文中对此进行了分析并针对性地提出了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12.
王美荣 《现代妇女》2014,(11):168-168
新刑诉法对公诉工作而言是机遇也是挑战,修改后的刑诉法将"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法律,对证据制度、辩护制度等制度进行修改,对审判程序、执行程序等程序予以完善,还新规定了四个特别程序,涉及十余项公诉工作。这为公诉工作创造了很多有利条件,同时也提出了新要求和新挑战。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电影审查实质上是行政机关依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申请,依法对影片进行审查并颁发许可证的行政许可行为。我国的电影审查制度独具特色,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审查程序缺乏公开性、审查机构自由裁量空间大、审查结果缺乏公正性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可从行政法的角度出发,以求在行政合理性,程序正当性等行政法基本原则中来寻找答案。  相似文献   

14.
我国刑事诉讼法和民事诉讼法中都没有测谎的相关规定。但是在司法实践中,测谎得到广泛应用。证据领域是否可以引入心理测试结论,是司法界关注的重要问题。测谎技术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应用性,按照合理和标准化的程序使用,其结论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以纳入证据范畴。基于此,文中对现今测谎结论能否作为证据使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肖泽龙 《现代妇女》2013,(10):59-59
审前程序。是指法院受理案件后至开庭审理之前为开庭审理所做准备和寻求更广泛多元纠纷解决机制而进行的一系列活动的程序。在实践中,法院审判最先形成了谈话-调查-调解-开庭的诉讼程序。为解决司法腐败曾一度使用案件受理后直接开庭的诉讼程序,但这又导致诉讼效率低下和证据突袭等问题。为完善该程序,在审前建立相对独立的准备程序,但由于在制度上设计得不完善,特别是当事人和法官的权力分配有失合理,当事人权利受到很大的限制,致使审前准备程序的独立价值未能充分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6.
围绕刑事诉讼中勘验、检查笔录的证据能力展开讨论。勘验、检查笔录的证据属于言词证据,不包含对搜查、扣押类的笔录与证据。与外国对勘验、检查笔录证据能力立法模式上相比,我国以传闻证据模式为主,但应重视直接言词模式具有的证据作用。目前,我国勘验、检查笔录证据能力还有待提高,其规则缺乏制定约束,应构建勘验、检查笔录证据能力规则制度,增加勘验、检查笔录可信性、必要性等情况保障能力,才能体现出证据能力。  相似文献   

17.
对刑事非法证据的排除与采信不仅是一个重要的刑事证据理论问题,更是一个严肃的司法实践问题。近年来,我国的刑事错案频繁发生,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在施行中出现了问题,例如,规定的内容较为原则,司法实践中难以发挥其应有功能;选择性录音录像问题突出;侦查询问人员"有罪推定"思想根深蒂固;司法救济渠道不充分等。为有效改善这些问题,我们应该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在程序上落实非法证据排除的规则,同时加强对侦查询问程序的监督与救济,侦查询问人员更要严格贯彻"无罪推定"思想,确立以"客观性证据为中心"的侦查取证模式,逐步完善我国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相似文献   

18.
张贤为 《现代妇女》2014,(7):142-142
我国新《民事诉讼法》明确将“电子数据”规定为独立的证据形式,肯定了电子数据在民事诉讼活动中的证明力及法律地位。本文从电子数据的内涵出发,论述电子数据的证明力及其认定。  相似文献   

19.
宁夏回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消息,宁夏将进一步改进、规范建设用地审批管理工作,简化报批审查程序,但要重点加强建设用地批后监管,从而有效提高建设用地审查报批效率。根据《进一步简化和改进建设用地审批管理工作的通知》,宁夏对建设用地审批实行三减一压缩。自治区政府审批简化报件材料,对分批次建设用地和单独选址项目建设用地分别核减了3项报件材料。同时,自治区国土资源厅简化了审查程序,业务  相似文献   

20.
我国新《商标法》的修改成功确立了声音商标的注册性,将非传统声音商标纳入法律的保护范畴。由于声音标志具有抽象性、动态性等特点,我国在声音商标注册领域程序要件尚不明确,对商标的注册审查带来一定难度。本文借鉴各国已有立法,为我国声音商标注册程序审查标准的设立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