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7 毫秒
1.
0—6岁小孩处在成长的关键时期,班杜拉观察学习理论通过对儿童行为的观察,确定其成长过程中的行为习惯的养成。从0—6岁儿童的行为习惯出发,分析班杜拉观察学习与幼儿的良好习惯之间的相互关系,从0—6岁儿童的行为习惯养成的应用出发分析和解决问题。通过对0—6岁儿童行为特点的分析,了解儿童行为产生的不同个体差异,通过有针对性的整合,有计划地开展儿童的家庭教育,推动0—6岁儿童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赵珍 《现代交际》2011,(6):216-216
班杜拉提出的观察学习理论,主要论述了观察学习的注意、保持、复制和动机四个过程,及有关强化的相关内容。在当今的课程改革中,我们从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出发,思考其对当代教师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暴力文化对正处于社会化过程中的青少年来说是一种严重的毒害.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正确解释了暴力文化对青少年产生不良影响的心理机制.社会各阶层都必须切实认识到暴力文化的严重危害,积极行动起来,遏制暴力文化,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营造一个文明的成长环境.  相似文献   

4.
在《理想国》中,柏拉图采用对话体形式,探究了政治、教育、国家、文艺等多方面的问题,系统地规划出理想国家的方案,这其中关于教育的思想对后世的影响颇深。通过对《理想国》中的部分教育思想进行分析,并结合当代阿尔伯特·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进行了两者教育理念的联系分析,发现了其中的联系:他们都为儿童的学习建立了一个被观察模仿的对象,突出了被观察模仿对象在儿童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的地位。最后,也要看到柏拉图哲学教育思想方面的理论所带给我们的除局限性之外的许多价值。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观察学习的四个基本过程为线索,依托全国道德模范曹于亚的实例,深入探析榜样教育的条件和规律,从榜样学习的实效性和校园文化建设的角度出发,提出榜样学习中要强调学习的过程性、行为与环境的交互性和道德观念的内在建构,只有长期系统性的榜样学习才能充分发挥榜样教育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郭超 《现代交际》2010,(12):236-236
本文主要从心理学的视角出发分析当前的新兵典型教育,运用班杜拉观察学习理论来挖掘典型教育蕴涵的科学依据,以求得客观、深入的认识,从而更好地指导实践。  相似文献   

7.
商场无间道     
销售成长过程中找一个适合自己学习并模仿的榜样是很重要的,因为榜样的作用是无穷的。但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销售就不能只局限在学习模仿别人,而要博采众长,总结出拥有自己特色的经验方法。  相似文献   

8.
社会学习理论对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秀舫 《职业时空》2010,6(7):178-180
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至关重要,在我国,以课堂教学为主要形式,再加上认识上的偏差以及教学过程中的一系列问题使得其实效性很低。社会学习理论所主张的观察学习、自我调节和自我效能可以给我们一些启示。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要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情境性,充分发挥榜样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同时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自觉性。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9.
利用文学作品的形象,帮助幼儿获得正确的分享认知,使一个个健康的榜样形象通过分享走进幼儿的心里,逐渐建立起分享认知.围绕阅读内容,设计不同活动,引导幼儿获得分享情感体验,经过搭建分享阅读过程、分享物品、分享情感这几个体验平台,帮助幼儿有效地完成由被动分享到主动分享、由模仿分享到自觉分享的过程,从而达到使幼儿内化分享行为的目标.在阅读延伸活动中移情与拓展,创设机会进行分享行为实践,以避免分享行为的不稳定,有意识地从每个阅读延伸活动中挖掘有价值的分享点,尽量多给幼儿创造分享实践的机会,启发他们在分享实践中互相交流、磋商、协调,使他们学会考虑别人的需要,形成换位意识,从而克服以我为中心,养成与人合作,共享的品质.  相似文献   

10.
卓馨莉 《职业时空》2008,4(8):30-30
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为完成某一行为所进行的推测与判断。这一概念是班杜拉最早提出的。班杜拉在他的动机理论中指出,人的行为受行为的结果因素与先行因素的影响。行为的结果因素就是通常所说的强化,强化能激发和维持行为的动机以控制和调节人的行为。行为出现的概率是由于人认识了行为与强化之间的依赖关系后对下一步强化的期望,他的”期望“概念也不同于传统的”期望“概念。当人确信自己有能力进行某一活动,就会产生高度的”自我效能感“,并会去进行那一活动。人们在获得了相应的知识、技能后,自我效能感就成为了行为的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11.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青少年在生活中接触的人或事,往往不经意间就成为他们学习模仿的对象,这种榜样的力量胜过千百遍的说教。现在很多教育工作者在探讨和研究青少年成长中榜样角色的形成与作用,此文即以日本高中生和大学生关于"榜样角色形成情况"的问卷调查为依据,并通过对相关资料的分析,向读者介绍日本青少年心中榜样角色的形成情况,希望能为中国的家长及教育工作者提供一点借鉴。  相似文献   

12.
榜样与偶像的错位:从偶像变迁看当代都市青年的价值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代青年是最富有生命力与朝气的群体 .这一代的都市青年 ,是在浓郁的商品经济氛围与媚俗的大众文化圈中成长起来的”新青年” .不管他们身上的标签怎么变幻 ,也难改他们在生活观上的一些共同点 :无章可循 ,无法可依。而在现代青年的社会生活中 ,英雄榜样的地位逐渐弱化 ,明星偶像的作用开始风云突起。关于榜样与偶像的错位的现象令人关注。一、从偶像变迁谈起偶像 ,可以说是青年人在其人生成长历程中所选择的情感载体与行为榜样。在心理层面上他们是凝聚着青年人”光环效应”的产物 ;在行为层面 ,他们是青年人追随与模仿的焦点人物 ;在观念…  相似文献   

13.
许本洲 《职业》2016,(5):26-28
优化学生学习行为是职业院校"学风"建设的关键.本文从分析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习行为现状入手,建议通过采取有效宣传、规范管理、优化教风、榜样示范、主题活动、过程巩固等策略,整体推动学生学习行为的优化,取得良好的实效.  相似文献   

14.
自班杜拉1977年首次提出自我效能感的概念时,国内外研究者对学习者的心理状态越来越关注。小学英语作为学习者的启蒙英语,为其今后英语学习自信心奠定着重要基础。所以通过培养小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来提高其英语学习的自信心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5.
差异强化理论认为,如果我们做某事(积极或消极)受到奖励或者逃避惩罚,那么我们就会继续从事这件事,如果我们因为某件事而受到惩罚则不会再以这种方式行事。差异强化理论侧重于四个要素:模仿、态度、差异交往、差异强化。这些影响的平衡决定了一个人是否能够从事规范的行为或者越轨行为。差异强化理论与当前校园欺凌研究中欺凌者的交往状况、欺凌动机以及欺凌者或被欺凌者对待欺凌行为的态度相契合。可以通过消减欺凌行为的差异强化因素、减少与欺凌者的不良交往、转变欺凌者对欺凌行为的态度、削弱不良榜样的影响来防治校园欺凌事件。  相似文献   

16.
模仿创新不是指完全抄袭剽窃别人技术的行为,而是通过投入一定的研究开发力量,学习模仿率先创新者的创新思路和创新行为,吸取率先者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引进购买或破译率先者的核心技术和技术秘密,并在此基础上对率先者的技术进行深入的改进、完善,强调有所创新。因而模仿创新并不是单纯的模仿,而是一种渐进性的创新行为。中小企业历来是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然而,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发展遇到了诸多困难。笔者认为中小企业优先选择模仿创新战略,不失为走出困境,取得长远发展的良策。  相似文献   

17.
行为治疗模式:以经典条件作用理论、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和社会学习理论为理论基础。该模式是以服务对象的行为学习为中心展开的,注重人的行为的习得、改变的规律,注重外部环境在行为习得中的作用。其治疗的焦点是做一系列事情以持续引起服务对象行为的转变,但不关心在此过程中服务对象的心理世界发生了什么变化。其特点是注重服务对象行为的评估、关注服务对象行为的修正、侧重服务对象修正后行为的评估等。其治疗技术包括放松练习、系统脱敏、满灌疗法、厌恶疗法、模仿等。  相似文献   

18.
作为社工,需要和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常常遇到一些人遭遇不良行为的困扰需要得到我们的帮助,例如,有的人沉迷网络,有的人酗酒嗜赌,有的人强迫性计数,有的人有社交恐惧……在对他们施以援手之前,我们首先应明确是什么原因促使了这些不良行为的表现和维持.行为主义心理学家认为,人类的行为除了少部分是本能的反应,绝大部分都是学习的结果,而行为的学习可以通过经典性条件反射、操作性条件反射和观察学习三种主要方式习得.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在选择职业的过程中往往会存在心理上和行为上的一些误区。本文通过对就业主体——大学生的择业心理加以归类分析,提出形成科学择业观的必要性这一现实问题,并力图实现对择业行为的科学指导,以使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避开心理和行为上的诸多误区,从另一角度促成大学生的成功就业。  相似文献   

20.
正所谓"见贤思齐",优秀大学生榜样能对大学生的行为起到带动作用。针对当前高校榜样激励机制效果不明显的现状,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可以基于SMART原则的基本要求,设置相关榜样激励内容,利用多种传播途径,做好高校学生榜样的宣传工作,起到榜样的模范带头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