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在和平与发展的大环境下,在技术进步的推动下,全球化的国际分工基础发生了重大变化,要素流动成为新一轮全球化的本质特征。国际产业分工正在从传统的产业间分工,向产业内部分工、进而向产品内分工转变,产品的价值链被分解了,出现了国与国之间按同一产业或产品的生产环节或工序分工的现象,这种分工的实质是以生产要素为界限的分工或“要素分工”,这给具备发展条件的发展中国家带来了机遇。只要应对得当,新一轮全球化也许对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更为有利。中国应该继续扩大对外开放,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实现与世界的互利共赢、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
价值链分析:跨国公司对发展中东道国经济影响的 …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利用“价值链”分析方法 ,构建了一国在特定行业“价值链”中的地位模型 ,揭示了发达国家占据“价值链”的“战略环节”、发展中国家只能占据“非战略环节”的深刻根源。同时本文指出 :80年代以来由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在全球“价值链”安排下的国际分工不仅没有改变南北垂直分工的状态 ,而且增加了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不可控性与经济增长的不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了集群价值链延伸并嵌入全球价值链的整合机制,并在全球价值链的分析框架下研究了全球价值链分工与发展中国家产业集群风险形成的关联机制。基于全球价值链的整合,形成了集群间的功能分工体系。这种分工体系导致全球价值链上的链式风险;以及位于低端的发展中国家集群,由于利润率和进入壁垒低,面临着激烈的地区竞争,同时也面临着竞争导致的上下游企业的战略转移引发的集群“空洞化”和“边缘化”风险。  相似文献   

4.
关于全球价值链与区域产业升级的研究综述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全球价值链理论已经成为跨国公司制定全球战略的重要依据 ,对发展中国家企业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区域经济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同时作为一种新的理论分析工具 ,全球价值链理论可以用来分析当前的国际分工状况 ,对发展中国家企业如何有效地融入全球经济 ,不断实现产业升级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采用政策评估的有效方法——双重差分法,评析“一带一路”倡议对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的提升效应。实证结果发现,“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显著提升了沿线各国的全球价值链地位;进一步通过异质性分析发现,在地理区位上,“一带一路”倡议对提升“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全球价值链地位更为有效。从沿线国家发展水平来看,“一带一路”倡议显著提升了发展中国家的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而对发达国家则不存在显著的促进效应;从国际投资意向来看,实现双边投资协定签署及制度合作将有助于沿线各国全球价值链地位的升级。实证拓展研究使文末的政策建议更具针对性。  相似文献   

6.
随着世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已经到来的第三次工业革命引起了世界分工体系的新变化,从产业间分工和产业内分工向产品内分工转变已经成为各国调整其生产模式所面临的主要趋势,技术创新是各国实现传统优势转变以及提升价值链上所处位置的必要条件。在对第三次工业革命背景下世界分工体系所发生的四大变化分析的基础上,对中国当下面临的世界分工体系调整中的机遇和优势进行分析,认为在国际分工体系调整背景下中国经济增长要实现长足的进步,必须改变传统的生产模式,实现国内分工与世界分工的协调,并在世界分工体系中占据有利地位。在世界分工体系调整背景下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的路径是进一步建立健全综合竞争优势,逐步提升在国际产业价值链中的地位,通过供给侧结构改革加快培育新优势,提高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并进一步创造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  相似文献   

7.
日本首雁效应的衰落——对雁行模式的再反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东亚金融危机的背景下 ,雁行模式中的日本首雁效应在产业结构转移、直接投资和金融、国际政治信誉度等方面出现了衰落趋向。这种趋向影响了东亚经济的复苏和今后的发展模式。因此 ,应淡化雁行模式的空间边界 ,构造多头首雁效应的国际分工模式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8.
论国际分工中的成本优势互补同结构优势互补有机统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南亚金融危机的爆发,不仅引起了人们对发展中国家过去的发展模式的思考,而且也引起了人们对传统的国际分工的重新审视。这场危机反映出了传统的国际分工理论的严重的局限性。在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大环境下,发展中国家需要有新的国际分工理论来指导开放式经济的发展模式,即把成本比较优势同结构比较优势有机统一起来,成为指导公平、合理的国际分工实践的新理论  相似文献   

9.
国际制造业转移是当代经济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国际制造业转移实质是跨国公司价值链“片段化”和空间重置的过程。这一过程为发展中国家企业加速国际化进程创造了条件。根据全球价值链理论,本文提出嵌入跨国公司全球价值链,并通过学习和创新沿价值链不断攀升是中国企业发展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0.
我国的跨国企业正处在成长发展之中,是一个后发的发展中国家的跨国企业,它的发展模式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有资源配制互补型、品牌战略开放型和市场开拓互利型等模式,这些模式与我国经济的发展特征相联系,成为我国“走出去”战略的积极实践者,推动了我国的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由政府主导的西部大开发战略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也面临一些急待解决的问题,进一步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需要市场化的思路。人民币汇率改革在对沿海出口导向产业带来一定负面影响的同时,如果能够按照雁行经济发展模式形成合理的产业转移,将极大地促进西部乃至全国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2.
韩国"入关"前后产业、贸易政策调整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国"入关"前后产业贸易政策的调整,使韩国由落后的农业国成长为产业结构体系完善、对外贸易发展迅速的新兴工业化国家,其经济发展模式对于发展中国家有极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从政府职能、引进外资和技术、发挥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以及贸易保护政策等方面论述了"韩国模式"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文章分析了"以德治国"的内涵与现实意义;论述了中国共产党"以德治国"与历代剥削阶级所鼓吹的"以德治国"的本质区别,"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的关系以及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共产党要实现"以德治国"需要重视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办好“第一要务”提高民族素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认为,江总书记所提出的有关“第一要务”的科学论断,是在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基础上,考察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并根据中国的实际得出的科学结论,它在“三个代表”的理论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对我们做好民放工作、发展民族教育事业、提高民族素质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文章同时指出了在民族工作实际中办好“第一要务”需要加强的五个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15.
通过与国际上一些劳务输出搞得比较好的国家的比较,说明我国对外劳务输出存在的差距,分析了问题存在的原因,针对现存的问题,依据国际经验,提出了加快发展我国对外劳务输出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本文提出 “第三国贸易”这一概念, 是指将本国资本投向外国并完全在国外产销经营的一种跨国经贸业务。中国目前的经济发展较快、较稳定, 并呈现出 “可持续发展”的良好势头。我国在大力发育、发展和繁荣国内市场经济的同时, 也应该寻找机会发展 “第三国贸易”, 为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跨国公司大厦打好基础。本文对 “第三国贸易”资本的质量特征, 从其信息特征、技术特征、管理特征和社会氛围特征等方面进行了论证; 对其资本的数量界定, 作者根据我国外贸的现状, 从 “静态标准”和 “动态标准”方面进行了可操作性的探讨; 以寻觅我国在这种高风险、高报酬的资本经营中的成功之路。本文意在抛砖引玉, 为中国早日跻身世界经济强国之林出谋划策  相似文献   

17.
日本素以“教育立国”著称 ,教育曾为经济高速发展发挥过重要的作用 ,特别是在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方面也创造了自己的模式。然而 ,面对新的形势和发展环境 ,日本提出了“科学技术创新立国”的口号 ,意在重构教育价值取向 ,进行教育改革和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18.
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不仅表明加工贸易能充分发挥我国的比较优势,并为确定我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提供理论指导;产业内贸易理论指明了我国加工贸易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方向;跨国公司理论解释了加工贸易与我国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紧密联系;国家竞争优势理论指出建立国家竞争优势是我国加工贸易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深入研究这些理论可以进一步明确如何开展加工贸易,确定中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19.
入世与我国劳资关系协调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入世给我国带来的变化将是全方位的、革命性的,在这种背景下,我国的劳资关系将发生一系列变化。全方位探讨入世后我国劳资关系的协调发展,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20.
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的演变与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于高等教育怎样发展,世界各国都有自己的战略考虑,区别只是在于这种战略以何种形式出现,并以何种方式起作用。不能简单地使用"补偿性增长"来解释建国后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要看到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真正动力和可靠保证,在于自身发展理念的逐步转变。我们以往的高等教育发展战略具有十分明显的规划特征,试图通过计划手段和行政管理来实现高等教育的内、外协调,而这种方式目前看来,一方面容易助长偏重落实发展指标的功利意识,另一方面受到自身作用范围的限制,随着大众化进程的伸延,其局限性将日益显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