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个时期以来,西方资本主义反动势力对社会主义国家推行“和平演变”,所使用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在人权问题上大做文章。他们以“国际人权卫士”自居,妄图以所谓“人权外交”、“人权攻势”来达到颠覆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罪恶目的。因此,从思想理论上搞清人权问题、坚持马克思主义人权观,对于抵制各种错误思想,揭露国际敌对势力的政治阴谋,显得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制度较之资本主义制度是更为高级的社会形态,是迄今为止人类最先进的社会制度。社会主义终究要代替资本主义,这是一条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这个真理本来已为人们所共识。但是,由于东欧和苏联局势的剧变,由于国际垄断资产阶级推行“和平演变”战略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暂时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在世界上经历了70多年的发展历程之后,现在又面临着严峻挑战。在这种挑战面前,有些人陷入了深深的迷惘和困惑之中,以致对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存有忧虑情绪,自觉不自觉地发出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两个必然”的预言是不是“过时”了?“社会主义究竟有没有生命力?”“红旗究竟能够打多久?”等疑问。因此,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在发展中出现的失误和曲折,对于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原理,抵制国际垄断资产阶级“和平演变”战略的影响,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具有极其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3.
顽固坚持资产阶级自由化立场的人,为了推翻共产党领导,颠覆社会主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歪曲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极力宣扬资产阶级民主。他们适应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和平演变”战略的需要,妄图用西方的“民主政治”代替我国人民民主专政制度。为了澄清资产阶级民主观的影响,抵制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战略,有必要对资本主  相似文献   

4.
“和平演变”与反“和平演变”的斗争,是当今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斗争的基本特点和重要内容。本文揭露、剖析了帝国主义“和平演变”的战略阴谋及其具体手法,论述了反“和平演变”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并就建立一整套反“和平演变”的战略措施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普兰查斯“结构主义”国家理论及其政治战略评析李青宜自70—80年代以来,国家问题和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成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理论界热烈讨论和争议的一个主题,引起对这个主题讨论和争议的背景主要是;当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政权的相对稳定和国家职能的某些变化。由...  相似文献   

6.
“全球化与当代社会主义、资本主义”研讨会综述薛晓源“全球化与当代社会主义、资本主义”全国学术研讨会日前在深圳大学召开。这次研讨会由中共中央编译局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所、《马克思主义与现实》杂志社、中共深圳市委宣传部、深圳大学管理学院、深圳特区报社、深圳...  相似文献   

7.
“西方马克思主义”,作为20世纪二十年代以后广泛流行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一种特定的社会思潮,与正统马克思主义有着极其复杂的微妙关系。这一社会思潮的基本特征,从其深层蕴涵来看,是试图依据现代西方资本主义发展的新特点,出现的新情况。以各种不同的理论观点,从社会文化的层面和基本理论上“修正”、“补充”和“改造”马克思主义,从而“重新发现”和“重新建构”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这一整个社会思潮重要组成部分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也具有这种鲜明的特点。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在西方各国的代表人物,其成分构成极其复杂。由于各自的出身经历和所信奉的人生哲学有别,各自所持的理论观点也不一致。对于整个西方马克恩主义美学,笔者不想作全面、系统的评述,  相似文献   

8.
由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所举办的“罗莎.卢森堡思想及其当代意义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06年3月20~22日在武汉大学召开,来自美国、德国、日本、意大利、荷兰、西班牙、奥地利、巴西、英国、南非和中国等10多个国家的60余位从事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的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会议就“罗莎.卢森堡与马克思、列宁”、“罗莎.卢森堡的《资本积累论》及其当代研究”、“罗莎.卢森堡与当代社会主义、帝国主义理论”、“罗莎.卢森堡论世界历史进程”、“罗莎.卢森堡与西方马克思主义”、“罗莎.卢森堡与中国”、“罗莎.卢森堡的…  相似文献   

9.
“全球化”特别是“经济全球化”一词 ,自 2 0世纪 80年代见诸西方报刊以来 ,很快成为新闻媒体和国际学术论坛的热门话题。但在欧美学术界 ,对于全球化的含义、全球化与当代资本主义的关系、全球化对世界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和不发达国家的影响、全球化发展的前景等一系列问题 ,历来众说纷纭 ,争论不断。针对鼓吹经济全球化必然要求“非民族国家化”、“非领土化”、“非政府治理”、“非主权化”和“跨国民主化”等论调 ,不少西方学者据理驳斥 ,对当代资本主义的现状及其所主导的全球化实质作了批判性的论述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首次提出的资本主义“不平衡发展”观点具有较为曲折和复杂的“理论旅行史”,后人对这一理论的解释具体表现为几种不同的模式:经典马克思主义语境中作为资本主义统治逻辑与发展动力的“不平衡结构”理论,列宁与卢森堡帝国主义理论视野中作为资本主义发展前提与结果的“不平衡积累一扩张”理论和尔后兴起的世界体系论,以卢卡奇为代表的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所批判揭示的主客体颠倒的物化统治逻辑,以戴卫·哈维和尼尔·史密斯等激进地理学家为代表的关于资本过度积累与不平衡发展的历史地理景观理论,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基本形态之一是以空间化地解构资本不平衡发展逻辑为己任的历史空间辩证法.  相似文献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满载改革、发展的丰硕成果,跨入了90年代。20世纪最后这10年,一开头就发生了许多重大的国际事件,令人目眩又发人深省。就国内而言,国民经济的治理整顿工作基本结束,下一步怎么办呢?由于苏联的解体,引发了人们对于如何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议论,产生了不少原则性的争辩,如姓“资”姓“社”的问题。正是在这个关键时刻,邓小平同志发表了重要讲话,回答了有关改革、开放、发展等一系列的重大问题,丰富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路线、政策。这次“讲话”将成为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的纲领。当前,我们首先碰到的—个紧迫问题,即如何总结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垮台的教训。一种见解是: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瓦解,是西方帝国主义集团和平演变政策造成的。不可否认,西方和平演变的政策是对苏东的解体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但它终究是外因。回顾一下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的历史,可以看到两种截然不同的情形:战后前期,资本主义国家处于经济  相似文献   

12.
自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全球化问题成为国际理论界一大学术热点.与其他全球化理论不同,当代西方一些左翼学者建构了一种建立在全球资本主义理论基础上的特殊的全球化理论.在这一阵营中,近年来美国学者威廉·罗宾逊以其独具特色的全球化思想、清晰而又深刻的理论分析和鲜明的马克思主义倾向逐渐崭露头角,并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国际关注.他从全球资本主义视角揭示了全球化的实质,分析了全球资本主义主要特征即全球经济的出现以及跨国资本家阶级和跨国国家的崛起,进一步揭示了全球资本主义所存在的矛盾和危机,从而提出了替代全球资本主义的一种所谓“建立在普遍民主基础上的民主社会主义”的新全球化方案.这一全球化理论既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同时又存在着内在困境和局限.  相似文献   

13.
<正> 在本世纪初和本世纪末的两次世纪交界点上,先后出现了社会民主主义和民主社会主义一度泛滥的局面。列宁领导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宣告了旧的社会民主主义的破产。跟老牌的社会民主主义相比,80年代中期以来在一些社会主义国家中滋生的民主社会主义,给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社会主义事业带来了更为严重的损害。它充当了帝国主义推行和平演变战略的帮凶,使向资本主义和平演变在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已经成为现实。特别是最近发生的情况,既让全世界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和进步力量感到震惊,又帮助人们更加认清了民主社会主义的实质。因此,当前是进一步研究和揭露民主社会主义,抵制和批判这股反马克思主义的逆流,对干部群众进行宣传教育的重要时机。  相似文献   

14.
法兰克福学派是当前西方世界中流行最广、影响最大的西方马克思主义流派,在现代社会无产阶级革命运动陷入低潮时,他们以独有的角度重新审视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并对其进行了一系列的批判,这种批判既包含合理成分,又兼有许多谬误,有些甚至是对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否定。从现实的情况看,马克思主义没有“过时”,它不是僵死的教条,它对当代西方社会的认识依然是深刻和正确的,同时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在中国这样一个批判精神相对稀薄的国家,要实现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批判精神是不可或缺的,而西方马克思主义恰恰为我们提供了这种精神工具和灵感,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前提下,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5.
胡小燕 《社科纵横》2007,22(7):57-58
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到来和资本主义国家的自我调节,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阶级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对资本主义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这与100多年前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描述的有很大不同。在新的形势下,我们更应该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理论,深入地观察和分析这些现象,坚决批判西方学者提出的各种否认阶级存在、抹煞阶级矛盾的错误观点。  相似文献   

16.
阿格尔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将充分反映当代资本主义现实的生态危机模式与马克思的异化理论、资本主义内在矛盾理论统一起来,希冀马克思主义在当代西方社会能够重新发挥政治功能;将充分反映时代特征的自然的解放概念纳入到马克思主义人的解放的传统视阈之中,探寻人与自然双重解放的社会主义变革道路。由于其理论本身的不彻底性,阿格尔提出的期望破灭了的辩证法并不可能真正奏效,同样,零增长的稳态经济模式也只能是一个无法实现的美好愿望而已。  相似文献   

17.
对当代资本主义的批判历来是西方马克思主义十分关注的一个理论问题.这也是我们无法简单地将其划归为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原因。但在以往的研究中,我们较多地注意了他们对现代资本主义阶级结构、国家和意识形态发生变化的一般批判,却较少地去研究他们这种批判得以发生的内在根据和历史性的逻辑演进线索。我以为,西方马克思主义对当代资本主义的批判,在深层理论逻辑中实际上经历了一个从卢卡奇经济“物化”理论到后期法兰克福学派心灵的“支配”理论的重要递升过程。我发现,这一变化并不仅仅是在他们的头脑中发生的认识转变,而是他们关…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主义在全世界的迅速发展,资本主义国家劳动人民对马克思学说的兴趣空前提高,马克思学说的反对派不得不承认它是当代诸多思潮中最为普及和影响最广的学说。资产阶级理论家拚命寻找“促使”马克思主义“中立”,以至将它与资产阶级意识形态体系“融合”的最有效的手段。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伪造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包括妄图给资产阶级经济理论涂上“马克思主  相似文献   

19.
《辩证唯物主义在当代─哲学问题研究》评介吉勇夫《辩证唯物主义在当代──哲学问题研究》一书,由国内著名认识论专家、中央党校崔自铎教授主编。本书面对当代西方发达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新科技和民主社会主义对马克思主义的严重挑战所提出的一些实际问题和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20.
一、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兴超的背景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西欧北美诸国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新局面。这一方面表现为研究热潮的形成,另一方面是研究与解释的多元化结构的出现。这种形势的造成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社会主义国家的相继建立和民族解放运动的蓬勃发展,是造成这种形势的政治动力。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中的工人政党及其他革命力量受到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鼓舞,为实现本国的无产阶级革命而加强了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它们结合本国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