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歌唱艺术中的情感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进 《学术论坛》2006,(4):156-159
歌唱艺术不是单纯追求歌唱技巧的艺术,而是十分重视歌唱感染力的艺术。歌唱者要发挥最佳的演唱水平,声音的美固然重要,却不能轻视情感的表现,这两大要素的结合十分重要,它们是相辅相成、互相补充、互相推动的。如果只重视技术而忽视艺术表现,发声技巧就成了没有灵魂的空架子。只有在演唱时真正做到技艺结合、声情并茂,才能准确、生动、完美地表达作品的思想与感情。  相似文献   

2.
中国早期新诗的象征派--从闻一多到戴望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新诗的浪漫派和象征派是分进合击的.象征不但在客观上而且在个体发展上都是浪漫主义发育到成熟之后应运而生的倾向.闻一多、徐志摩把浪漫派艺术推向高峰时,鬼使神差地向象征派靠拢了.象征派以丑为美.当戴望舒把象征派诗歌带上艺术高潮时,浪漫派如果故步自封,就很难应付艺术挑战了.  相似文献   

3.
作家创作时总是以其浓厚强烈的情感色彩观物、择物、体物,产生艺术联想,进行艺术构思,创造艺术形象。“一切真正优秀的作品都是血写的书,心灵的书,深邃而真挚地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书。”①所以,创作主体的情感状态对作品的美学追求有很大影响。一、情感对作品生成的动力作用马克思说:“情欲是人强烈追求自己的对象的本质力量。”②别林斯基说:“感情是诗情天性的最主要的动力之一,没有感情就没有诗人,也没有诗歌。”③这些话都指出了情感的动力作用。情感对文学作品生成的动力作用主要表现在引起创作冲动、强化审美知觉、鼓动想象…  相似文献   

4.
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他的作品思想的深刻,艺术形式的完美,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无比深远的影响。屈原诗歌艺术是一座丰富而深邃的宝库。本文仅就寓言是屈原诗歌艺术的重要特征这一命题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5.
众所周知,情感在文学作品,尤其在诗歌中,是占有至关重要地位的。它是诗歌艺术成败的关键。俄国著名文学理论家别林斯基曾经指出:“感情是诗情天性的最主要的动力之一,没有感情,就没有诗人,也没有诗歌”①。郭沫若同志也认为“诗的本职专在抒情”。②由此可见情感确...  相似文献   

6.
弦外之音是一个人真正表达其感情或祈求的内心话。因此,如果想与人沟通,你就要懂得如何听取对方话中的弦外之音。 在对话中,有时很难从对方谈话的表面上去了解他的真意。这就必须从隐藏在对话背后的弦外之音上着手探索,才能使彼此的意思或感情沟通。你要设法从对方的话中  相似文献   

7.
表达思想感情是歌唱的本质,只有当把声音技巧运用于表达思想感情时,这种声音技巧才具有艺术价值。同时,在具体演唱中,由于个人的思想性格,文化素养、生活经历、艺术实践经验等方面的差异必然对同一作品的感受和感应也不尽相同。因此,同一声乐作品,不同的人演唱就会有不同的理解和表现,并产生不同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8.
<正> 诗歌鉴赏观是王船山艺术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艺术鉴赏,实质上是艺术作品通过读者再创造这一中介实现其自身美学价值的审美活动。对一个文学批评家来说,具备较高的、合乎艺术规律的鉴赏能力,是进行文学批评活动的必要前提。在文学领域中,一个观点的提出,一种理论体系的形成,往往是从鉴赏活动的真切感受中萌生并发展起来的。因为具体的文学作品是产生不同的文学理论的沃土,诗歌的艺术规律及美学特征只能深藏在大量、具体的作品中。脱离了鉴赏的批评  相似文献   

9.
纵观美国诗歌的发展历史,我们会发现20世纪50年代之后的美国诗歌创作进入了一个空前活跃的时期。虽然迄今为止,没有出现像庞德和艾略特那样的大师级人物,却涌现出了一大批有鲜明艺术特色和明确的创作理念以及先锋的艺术手法,而且与美国后现代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特征一脉相承的优秀诗歌作品。美国诗歌与美国文化和社会生活的这种独特的关系赋予了美国当代诗歌独特的艺术魅力,因此,从文化视域对美国当代诗歌进行研究和诠释,对揭示美国当代诗歌的美学特征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新近由山东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后现代主义视野中的美国当代诗歌》就…  相似文献   

10.
意象是诗歌中浸染了作者感情的形象。在中学语文诗歌教学中,指导学生把握形象后面所蕴含的言外之意,是诗歌鉴赏成功的重要因素。因此,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关注意象的具体内涵,借助想象来感知诗歌的意象,结合通用意象理解诗歌,从中唤醒学生的审美潜能,使学生在长期实践中形成丰厚的审美心理积淀,才有可能对艺术形象产生更深刻的理解。  相似文献   

11.
一种新的艺术的出现与成熟,固然要从旧有艺术那里汲取有益的营养,但它也会对旧有艺术产生一种冲击,使其产生许多新的特点,并为它提供一些新的解读角度和语言。二十世纪的新兴艺术电影,与有着悠久历史的诗歌艺术之间,就存在着这样的双向影响作用。诗歌艺术对电影的滋养,较多引起人们的注意,此不赘言;这里要略加申说的,是另一方面,即电影语言向诗歌艺术的渗透,以及电影语汇在诗歌读解中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正> “情”与“文”问题是个大题目,包含的内容很丰富,可从不同的方面去探讨和论述。这里,我仅就文艺描写人的感情问题谈些粗浅的想法。一、为什么文艺要描写人的感情文艺要不要描写人的感情,这本来是不成问题的。千百年来,许多优秀的文艺作品都描写了人的感情,这是合乎艺术规律的。可是在我国社会生活中,从一九五七年开始长期泛滥极左思潮,使文艺描写人的感情成了个大问题;那些闯入了人为设置的禁区的  相似文献   

13.
在唐五代诗格中 ,关于诗歌体式的研究较为繁盛。崔融、王昌龄、皎然、齐己等人深入文本 ,不仅注意诗歌体貌 ,而且探究诗歌的法式技巧 ,注重对诗歌具体艺术形式的分析 ,归纳总结了重要的诗歌艺术规律 ,推动了唐诗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4.
形式与内容的规律是艺术的一条重要规律,艺术门类的相对差別往往就取决于艺术形式与艺术内容之间关系的不同。黑格尔就说:“艺术类型不过是内容和形象之间的各种不同的关系。”由于偏重内容和目的、忽视形式和手段的中国古典哲学(尤其是老庄哲学)对中国艺术的极大影响,使皇皇大观的中国艺术千百年来始终遵循着“意在笔先”、“得意忘形”的艺术哲学,形成自己鲜明独到的艺术特色。但是,艺术形式与艺术内容毕竟是一对对立统一的艺术范畴。内容的显现终归是一种形式的显现,形式的存在亦由于内容的存在。艺术家要再现生活、表达感情,总是离不开相应的艺术手段,就这一点来说,艺术就是技巧,就是形式诸因素的美的组合。纵观中国艺术的实践,我认为中国艺术非但没有“得象忘言”、“得意忘形”,而且追求着艺术形式与艺术内容的统一,由于统一程度的不同而形成不同门类的艺术。  相似文献   

15.
<正> 长期以来,一提起前期创造社,人们总称之为“浪漫派”、“为艺术派”,说他们“大都提倡浪漫主义”,“形成了自己的浪漫主义倾向”。但是,如果我们去仔细地审视他们的文学作品,就会发现,他们的创作方法并非都是浪漫主义的。(一) 在前期创造社的成员中,郭沫若是浪漫主义创作方法最积极的倡导者。他早期的创作,不论是诗歌还是历史剧,都是典型的浪漫主义作品。这些作品,不仅抒发了对理想世界的热  相似文献   

16.
在诗歌界,很多诗人和学者都认为重庆是中国新诗的重镇之一。一个地区要成为"诗歌重镇",一般应该具有这样几个因素:诗人多,诗歌作品多,诗歌活动多,诗歌研究力量比较雄厚。进一步说,在全国诗歌的发展版图中,"诗歌重镇"应该拥有较多的有影响的诗人与诗歌作品。从这个意义上说,为重庆诗歌奠定重镇地位的  相似文献   

17.
论诗歌艺术的感染力章亚昕诗人要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就要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来吸引读者。诗的感染力在于意境,它使人得到教育、启发、娱乐和美的享受,它也真实地体现了诗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诗歌艺术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服务,就必须探讨想...  相似文献   

18.
品味克莱夫·贝尔的“意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贝尔提出艺术乃“有意味的形式”是有其现实针对性的,即他极力贬低再现写实性艺术,并为以塞尚为代表的“后印象派”的艺术实践作直接的理论论证。在他看来,一切艺术的基本特点绝不在于对现实的再现,而必须是对某种特殊感情的亲身感受。只要我们能够找到在一切艺术中唤起我们审美情感的普遍性质,也就解决了艺术的基本性质。这性质即“有意味的形式”:“离开它,艺术品就不成其为艺术品;有了它,任何作品至少不会一点价值没有”①贝尔是由情感出发来探讨审美和艺术本质的。“有意味的形式是对某种特殊的现实之感情的表现”②,“艺术家…  相似文献   

19.
“梅村体”的形成和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不同阶段的作品在题材内容、感情色彩、艺术风貌诸方面都呈现出明显的差异。这种差异 ,除了源自诗人自觉的艺术追求 ,时代风去变幻的影响不能不说是具有决定性的因素。  相似文献   

20.
<正> 一关于诗与感情的问题,似乎是老生常谈了。但是我认为,这是诗歌创作的一个重要问题。实际上,它涉及诗的本质、创作规律和社会作用等一系列问题。古人说,“诗言志”,“在心为志,发言为诗”。尽管后人对“志”的解释各有不同,但都认为感情是“志”的内容之一。有人说,感情是诗的生命,这在某种意义上讲是对的。因为诗不仅要以理服人,更重要的是还要以情感人。如果一首诗没有强烈的饱满的感情,就绝不可能激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