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隋树森是元代散曲和杂剧校辑工作的佼佼者。 196 4年 ,他编成《全元散曲》 ,为研究者带来莫大方便。杂剧方面 ,2 0世纪 5 0年代他对臧懋循的《元曲选》重校断句 ,又把其中未收入的元杂剧收罗汇编成《元曲选外编》。隋树森造福学林 ,可谓劳苦功高。  相似文献   

2.
研究元曲语言,无论从文学或语言学的角度看,都是十分重要的。元曲与唐诗、宋词并称,但比它们更接近人民群众。元曲中运用大量的方言、市语、俗谚以及少数民族借词,一方面给戏曲文学增加光彩,另一方面也给阅读欣赏添加困难。有人从关汉卿六个剧本里经过严格选择,需要解释的词语竟有三千五百条左右。现在传世的杂剧约一百六十二本,加上金代《刘知远》《董西厢》两种诸宫调和元代散曲、南戏,需要解释的词语数量就可想而知了。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元曲语言研究的成绩是很大的,但是,单个词的意义和用法的研究,仍然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至于元曲用韵、语法、词源以及专门词的研究,更有大量工作要做。  相似文献   

3.
元曲知多少     
元曲,是继唐诗、宋词之后,我国古代文艺繁荣的又一标志,它包括两种相关而又不同的体裁:散曲和杂剧。散曲,是元代新兴的诗歌,当时称叶儿、新乐府、新小令等,可合乐清唱。散曲分小令和套数两种。小令是只曲,相当于一首诗。由两支以上的小令按一定宫调联缀而成的组曲,便是套数。北大教授隋树林编的《全元散曲》,共辑四千三百首,其中小令三千八百五十三首,套数四百五十七首。  相似文献   

4.
李春祥先生撰写了我国新时期"第一本元杂剧史"--<元杂剧史稿>,对元曲进行了全方位的研究,在新时期的元曲研究界开风气之先;他提出并论证了"<录鬼簿>才是戏剧史领域里的开山之作",将我国戏曲史中有关这门学科建设的时间提早了600年;他对元代包公戏、元杂剧地域范畴的研究及元人散曲的研究多有见地;他对元杂剧"全面的、多角度的,也是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研究,取得了学术界公认的成绩.  相似文献   

5.
元曲研究在20世纪的中国戏曲研究中,占有最为重要的位置。自王国维《宋元戏曲史》以来,几代学人的坚持不懈使得元曲研究在各方面均取得重大实绩,但因为种种历史原因,20世纪的元曲研究也不免留下了一些缺憾和问题。谋求未来研究的突破,研究思路的转换是重要的,今后的元曲研究可以“讲一点还原法”、“重一点形式研究”、“多一点纵横上下”。  相似文献   

6.
7.
元曲家刘时中的研究,过去不多。近年有些人开始研究,但问题仍然不少。兹就管见,略陈一二于读者。 一、元代有几个刘时中? 七十年前,王国维在《录鬼簿校注》“刘时中待制”条下写了一条注文说: 按杨朝英《阳春白雪》:“刘时中号逋斋”;又云“古洪刘时中”,则南昌人也。 元又有二刘时中,一见《世祖本纪》,一见《遂昌杂录》,均非此人。照王氏此说,元代有三个刘时中,但没有说清,而且还有错误的论断。因为锺嗣成所列  相似文献   

8.
元曲研究的一个新思路——论草原文化对元曲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以往的元曲研究,多注意唐宋以来中原文化对元曲繁荣的影响,忽视草原文化对元曲繁荣所起的重要作用。历代文学之胜,无不反映历代统治阶级所崇尚的道德风尚和文化传统。元曲繁荣于蒙古民族作为统治民族的特定时代,草原文化对元曲的影响是必然的。其影响不仅仅限于明代曲论家所肯定的胡乐的音阶调式,更主要的是胡乐中所体现出的草原民族之精神与性格.元曲之斗士精神,即“反传统的新的思想光芒”,是中原文化中的反抗思想和草原文化中的挑战精神的冲撞和融合,它是两种文化的结晶。当我们开始以草原文化为参照重新认识元曲的时候,我们将会得到许多新的启示,为元曲研究开拓一个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元曲是元代文学的代表样式,但没有唐诗、宋词留名传世的作家作品多,并且,元曲作家队伍几乎成了须眉的世界,在《录鬼簿》所录的一百五十余人和《太和正音谱》所录的一百八十余人中没一个女曲家。然而,我们翻阅一下资料,也觉裒然成帙,并且女曲家以妓女为中心。虽没有象蔡文姬、朱淑真、李易安这样的大才女,也没有象黄峨、徐媛、吴藻这样  相似文献   

10.
(一)银筝女关汉卿《南吕一枝花·不伏老》套数有“伴的是银筝女,银台前、理银筝、笑倚银屏”句,体会它的意思,应该是:理筝姑娘在台前弹筝,笑着靠在屏风上;“银”是筝、台、屏的饰物,言其贵重。银筝女,即理筝的女郎。(二)“银筝凤闲”和“绣被常悭”□□关汉卿《双调沉醉东风》有“伴夜月银  相似文献   

11.
(一)壩 睢景臣《高祖还乡》套数有“拽壩”(简化字作“坝”)一词,对其中的“壩”字,历来的解释很不落实。就所见到的几个高等院校交流教材选注本来看,一般释“壩”作“一种碎土、平整土地的工具。”有的进一步注明,“壩:耙的借字。耙是打碎土块的工具”。我查了几种古今通用工具书,如《说文解字》、《尔雅》、《康熙字典》、《中华大字典》、《辞海》、《辞源》以及《元剧俗语方言例释》、《小说辞语汇释》和《诗词曲语辞汇释》等,对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中国的元曲研究是在“曲”遭鄙视、曲学萧条的背 景下起步的。奠基人为王国维和吴梅。其采用的文献学、历史学与文艺学相结合的研究方式 、提出的一系列观点,具有世纪性的影响。三、四十年代的元曲研究,在文献整理上成绩颇 丰,戏曲学与散曲学分域渐明,各成专学。诸学者在曲史、曲体、艺术流派与风格、戏曲的 场上形态等方面多有论述。五、六十年代,在研究的视野、角度上有所开拓,具体研究则多 受时行政治观念的影响。80年代以后,在反思前学术研究的基础上,新老学者在学术观念与 研究领域、学术方式与研究内容上均有所更新、拓展和前进,根本趋势则在呼应世纪初的纯 学术理想,回归学术研究的真正本质。  相似文献   

13.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后期以前,美国教育史的论著一直禁锢在循序渐进的教育理论的框框中。这些论著记录了公立学校体制自霍勒斯·曼(Horace Mann)时代以来的发展情况,文章除了援引“促进民主”之类的辞藻外,并未涉及社会或思想内容。人们在回顾过去时,称这种写  相似文献   

14.
古人对梦的描写情有独钟,将它作为抒发内心感受的一种特殊的艺术手法。梦,不仅是一个生理现象,更是作家心灵和潜意识折射的产物。在元代这样一个被异族统治的特殊的时代背景下,梦现象正在以一种新的文学形式——元杂剧渐渐繁盛起来。  相似文献   

15.
元曲四大家是一个耳熟能详的称谓,人人皆知其为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但是,这一称谓是怎样形成的?本文试图从元曲四大家的源头入手,客观呈现其起源的多元复杂性,从而更加清晰地了解元曲四大家这一说法的来龙去脉。笔者依次还原了元代贯云石、周德清、杨维桢的观点,通过他们的不同评论话语及评论标准,透视不同的曲学观念,力图客观地呈现历史原貌。  相似文献   

16.
去年,我曾作《元曲词语补释》一文,载本校学报《语言文字专辑》。近读上海辞书出版社新出龙潜庵先生《宋元语言词典》,该书收词宏富,为解释宋元词语较全备的一部辞书。但还有一些词语未见收录,现整理札记数条,供进一步研究参考。牙恰讶搯诸家均未见释。“牙恰”例:牙恰母亲,吹回芝雨。(《全元散曲》下,页1689)史牙恰枪使迎,狄将军刀去的疾。(《雍熙乐府》卷十四)也不怕薄(广婪)放牙恰,情知得性格儿从耒识下。  相似文献   

17.
在美国,1973年通过的堕胎法,现在又不断遭到攻击,每3分钟发生一起强奸案。30年前曾震撼世界的女权主义者那里去了?难道妇女解放运动已经夭亡? 凯特·米里特生活在纽约曼哈顿地区,1970年发表的著作《男人的政治》痛斥了妇女们所受到的奴役和性剥削。该书引起震动,曾畅销一时。现在,凯特说:“女权运动并没有夭折,它只是暂停一下,这属于正常情况。要改变老祖宗传下来的制度和习惯,至少还得花200年的时间。要看到我们已经完成一次真正的革命。我们所留下的遗产是极其丰富的。”  相似文献   

18.
去年,在访美一年的时间里,我搜集到一些现代西方哲学的资料和信息,兹就有关美国哲学的现状,谈谈个人所见。  相似文献   

19.
元曲所表达的性爱主题 ,一反敦厚高雅、有所寄托的古典传统 ,在题材、审美情趣、语言表达诸方面 ,都显示出鲜明的俗艳特征 ,从而展现了这一特定历史时期、特定文化背景下文人的玩世风流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可以与唐诗、宋词鼎足而三的另一座高峰便是元曲.它以其作品揭示社会现实的深刻,以及题材的广阔、语言的通俗、形式的活泼、风格的清新,描绘的生动,手法的多样和深刻的哲学与美学积淀,在古典文学艺苑中放射着璀璨夺目的异彩。作为精神活动产品的集成,其留芳后世,震撼历史的真正所在是它的精神力量,是它给予后世的人生启迪和无限的人格魅力。这当中始终萦绕着一种沧桑意识,一种包含了忧愁感伤和愤怒的人生思考。正是这些因素构成了元曲独特的灵魂框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