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949年12月至1950年2月间毛泽东访问苏联时,斯大林向毛泽东转交了一份被称为《十二点建议》的文件。这是科瓦廖夫就毛泽东访苏而向斯大林提交的一份报告,题为《关于中共中央政策与实践的几个问题》。除报告起草者及斯大林和毛泽东以外,知情的只有联共(布)中央政治局最高层的少数人:莫洛托夫、贝利亚、马林科夫、米高扬、卡冈诺维奇和布尔加宁。报告原件现保存在斯大林档案馆里。  相似文献   

2.
二战后,苏联的犹太政策相当复杂,斯大林一方面积极支持以色列建国,另一方面又在国内发动了大规模的国家反犹主义运动,并扩展到东欧。成千上万犹太人被赶出工作岗位,有些甚至丢了性命。斯大林支持以色列建国是基于其外交政策的需要,而并非是对犹太人的同情。这一政策在外交上或许是成功的;但它唤醒了苏联犹太人的民族意识。许多苏联犹太人,甚至一些犹太老布尔什维克也开始表达对新生以色列的好感。随着冷战爆发和以色列从1948年下半年开始出现倒向西方的苗头,使斯大林对苏联犹太人极不信任。冷战时代强化内部,整肃纪律是必然的,于是斯大林才发动了一场大规模的国家反犹主义运动。  相似文献   

3.
经过斯大林去世后苏联政策调整的影响和苏共二十大的冲击,波兰的改革在1956年下半年达到高潮。战后世界的这一著名事态既表现了东欧国家对苏联模式及其严厉控制的不满和反抗,也显示了斯大林去世后由内政变动引发的苏联对外政策调整的一个重要方面,即大致放弃把苏联制度作为东欧社会主义的唯一合法模式,转而试图将其领导地位改建在一种比先前较为平等地对待东欧国家的基础之上。波兰十月事件所确立的那种波苏关系是战后苏东阵营内前所未有的,它对此后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特别是苏联与其东欧盟国之间的关系有着相当深远的影响。波兰事件发生在…  相似文献   

4.
整个苏联历史上幅度最大的对外政策转变之一,发生于从斯大林去世到苏共二十大的三年间。国内现有论述的缺陷使得对此作系统并尽可能周全的阐析仍然是必要的。这个由国家及政府利益、国际政治认识和克里姆林宫内的权力斗争共同驱动的转变过程,大致经历了几大阶段:先是对外政策开始改革但因高层倾轧而有所起伏,继之是赫鲁晓夫主政后接连采取的几大外交新举措,然后是苏共二十大正式确定对外政策新指导原则。这一转变过程的主要特征,在于缓和冷战高潮造就的东西方极端紧张局势,调整因超度严苛的霸权控制而弊端百出、势难维持的苏联—东欧关系,改变专注于中东欧及其他若干紧邻地带的保守审慎态势,开始将苏联的战略和外交势力突入世界广大不发达地区。这些基本变化很大程度上确定了此后近30年苏联对外政策的根本模式  相似文献   

5.
苏联作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其对自身工业化发展道路的探索经历了重重困难和艰难选择,由列宁倡导推行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失败到“新经济政策”的实行对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最终形成了带有强烈斯大林印记的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发展模式。这个发展模式既不是马克思所说的社会主义而又带有强烈的社会主义色彩,同时又具有落后国家推行赶超型现代化的特点,它曾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楷模而被纷纷效仿。这一模式的形成具有其内在合理性的一面,但绝非必然形成这一模式。  相似文献   

6.
美国与苏共二十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一般所称非斯大林化为主要标记的苏共二十大,对苏联东欧局势造成了两重巨大影响:一方面,它导致苏联集团在国家政治和意识形态领域展开幅度空前的改革,使之进一步有节制地朝比较宽松、比较多样化的方向变化;另一方面,这一改革由于各种因素的作用,在若干场合造成了严重的动荡乃至变乱。苏东局势的这种丙重性,决定了本文依据已刊档案文件着重探究的美国反应的两重性:改革失控引起的严重动荡使美国得到了有利条件来重施早已陷入困境的激变战略,现存基本体制框架内的有序改革则导致初出茅庐的演变战略在理论上臻于成熟,并开始在某些方面被自觉地实施。苏共二十大引发的这些事态,说明苏东内部变化的不同基本形态和美国有关政策的不同基本形态之间,存在本文所揭示的对应性机理,这一机理大体上贯穿于苏共二十大往后的整个苏联历史。  相似文献   

7.
20世纪50年代是苏联世界战略形成的主要时期,苏联的世界战略格局大致经历了斯大林的“积极防御”战略(指东西两线的防御,主要是对欧洲的防御)以及赫鲁晓夫提出的“三和政策”,并以此为核心提出“与美国平起平坐”的美苏争霸的对外战略,同时开始在第三世界积极扩张自已的势力。但是从总体上而言,一直到50年代末,苏联的对外战略基本上没有突破雅尔塔体系的框架。  相似文献   

8.
于日良 《金陵瞭望》2005,(14):13-13
蒋介石向斯大林求援 1937年8月底,蒋介石向美英等友国求援无果后,开始调整对苏政策,他召见苏联驻华大使鲍格莫洛夫,希望苏联赶快援助中国空军,允诺苏联教官可以驾机前往中国甘肃,允许苏联飞行员以志愿者加入中国空军。蒋介石甚至亲笔致函斯大林,哀求:飞机一项,实迫不及待,中国现只存轰炸机不足10架,需要之急,无可与比。”  相似文献   

9.
“六十年代人”是生于1925-1945年间的一代苏联知识分子,体现了苏联知识分子的一种亚文化现象.其价值观是在斯大林时期,卫国战争时期和赫鲁晓夫“解冻”时期历史背景的影响下形成的.结合时代背景从苏联官方文化政策和美国对苏联的意识形态渗透两方面阐释“六十年代人”价值观的形成及其时代特点.  相似文献   

10.
苏联发生演变的原因决不能笼统地归结为经济没有搞好,也决不能笼统地说苏联社会主义模式是失败的,从根本上说是苏联党内提出并贯彻了一条人道的民主社会主义的修正主义路线放弃社会主义道路所导致的。否定苏联革命和建设的基本经验,在理论上表现为修正主义,在实践上则会导致资本主义化;强调社会主义发展的共同方面,否定不同国家应有适合本国国情的革命和建设的特殊方法和形式,在理论上表现为教条主义,实践上则是照搬苏联模式,不思改革。对于“斯大林模式”中有关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内容,必须充分肯定,对其中具体的政治经济体制、运行机制的内容要作具体分析,有的是正确的,有的则是错误的,总体上应采取基本肯定、局部否定的态度。  相似文献   

11.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苏联对斯大林在卫国战争中的作用褒贬不一。在个人崇拜时期,持全盘肯定态度,一切功劳都归功于“伟大统帅的天才领导的结果。”赫鲁晓夫执政时期,特别是苏共20大以后,开始否定和攻击斯大林在卫国战争中的作用。在60~70年代又对斯大林部分恢复名誉。戈尔巴乔夫执政时期,又加以全盘否定。苏联解体后,又把主要功劳归功于朱可夫。那么如何评价斯大林在苏联卫国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事实上,作为联共(布)中央总书记、苏联人民委员会主席、国防委员会主席和最高统帅的斯大林,在战争期间的失误和功绩都是与他分不开的。战争初期苏军的失利毫无疑问他应负主要责任,同样苏联卫国战争的胜利也是与他密不可分的。只有坚持“严格的历史性”,实事求是地以他在历史进程中所起的作用进行全面分析,才能作出正确评价。  相似文献   

12.
斯大林逝世后苏联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工作日渐退潮,不到四十年时间就经历了赫鲁晓夫“修正”时期、勃列日涅夫“大讨论”时期黄戈尔巴乔夫“新思维”时期,其间苏联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曲折中发展嬗变,最终导致世界上第一个社社会主义国家的解体。分析研究苏联这一时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状况,对我们坚定马克思主义信念,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重要鉴戒意义。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分析了1931—1937年苏联远东政策的形成原因和发展概况,强调这一政策是苏联为避免东西两线作战的世界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认为苏联对日缓和外交方针在其远东政策中居于中心地位,而决不同于西方大国之绥靖政策;中苏关系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到“七·七”事变前夕,远东初步形成了中苏合作抗日的新格局;苏联为建立远东集体安全制度作了不懈的努力,但由于美国消极态度的决定性影响而终于失败;苏联远东政策与外交属于避战自保和反法西斯性质,但其成就是有限的。  相似文献   

14.
自十月革命以来,苏联在制订经济政策和进行经济改革时,如何对待商品经济问题,一直是一个全局性问题。因为它事关对整个社会主义经济性质的认识。在对待商品经济问题上,苏联走过的路程是曲折的,大体上经历了十月革命和战时共产主义、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模式、改革斯大林模式的四个时期。它的行进轨迹大致呈现出取消、发展、限制、扩大这样一条曲线。商品经济的历程,与苏联各个时期形成的经济体制有着密切的关系。研究这一课题,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着借鉴意义。考虑到史学界对前三个时期的状况论述较多,本文在这里对这几个时期作择要评述,而用较多篇幅考察后一个时期商品生产的命运。一、从十月革命到1921年初春,是苏维埃俄国经济上的革命初期改造和战时共产主义时期。在这一时期,普遍坚持社会主义是有组织的自然经济的观点。苏维埃政权建立以后,虽然列宁提到过不能马上取消货币,事实上存在着商业活动、存  相似文献   

15.
战后斯大林时期苏联对外政策初探张祥云从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1953年3月斯大林逝世,时间虽短,但这一时期苏联的外交政策却相当复杂,它曾严重地影响和制约着战后国际格局的变化.本文拟按历史发展的顺序,以东西方关系为主线,从苏联对西方、对东欧、对...  相似文献   

16.
斯大林社会主义模式的形成及历史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十年代末期,斯大林在领导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实行了一次明显的政策转变,使原来沿着新经济政策轨道稳步前进的苏联,突然象一匹脱缰的马狂奔起来。在斯大林的领导之下,在辽阔的苏联国土上,兴起了高速度向工业化进军的热潮,掀起了农业集体化的风暴,接着又开展了令人怵目惊心的肃反运动。正是在这一时期,逐步形  相似文献   

17.
斯大林同志在《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一书中,第一次对社会主义生产目的作了明确的论断:“保证最大限度地满足整个社会经常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就是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斯大林同志的这一论断,是他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一个贡献。但它是否完整和全面?是否包括了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全部内涵?这却是值得斟酌  相似文献   

18.
《改革与新思维》系苏共中央总书记戈尔巴乔夫应美国一出版商的请求,为解释苏联改革的内外政策而撰写的重要著作。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后所进行的改革为世界所瞩目。各种评论、分析、估价、展望连篇累牍地出现在国内外报刊上,苏联国内各阶层人民也议论纷纷,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据戈尔巴乔夫自己说:“本书的宗旨是:不通过中间人,直接向全世界的公民谈谈我对毫无例外地涉及所有人的一些问题的看法。”本书对斯大林的三十年代的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对苏共二十大和赫鲁晓夫的政策,对勃列日涅夫和柯西金1965年开始的经济改革等一系列历史问题,重新作了评价。详细介绍了苏联当前改革的根源和实质、措施和步骤、问题和前景,强调了公开性及民主化的重要性,还阐述了苏联对外政策的新思维,诸如时代的性质和世界格局、战争与和平、国际共运和社会主义各国的关系、第三世界和亚非独立国家的发展道路等等。苯书出版于1987年,由苏联政治书籍出版社、美国哈泼——罗公司分别用俄文和英文两种文字同时出版。中译本由苏群译,1987年新华出版社出版,约18.5万字。  相似文献   

19.
在苏联进入大规模社会主义建设的三十年代,斯大林根据经济建设迅速发展的要求,先后提出了“技术决定一切”和“干部决定一切”两个著名的口号。这两个口号,是斯大林社会主义建设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曾经起过重大的作用,受到了社会主义国家的普遍重视。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初期也曾学习并宣传过这两个口号。但是,后来由于“左”的错误等原因,一度认为斯大林的这两个口号忽视政治挂帅,否定群众的作用,对之作了片面的解释和不符合实际的评价。我认为,根据斯大林提出这两个口号的具体历史情况及其实践效果,作实事求是的考察和评价,这对于消除“左”的错误,进一步解放思想,促进当前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加速“四化”步伐,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斯大林模式评价,是一个涉及总结苏联社会主义实践的历史经验,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重大历史课题。过去人们虽然看到这一模式的严重弊端,但认为它是当时苏联的必然选择,对苏联建成社会主义有不可抹煞的功绩。其实,这些看法有违历史事实,是从附加到马克思主义名下的某些错误论点出发的。斯大林模式的形成是列宁逝世后苏联社会主义道路发生的悲剧性转折,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回归和强化;这一模式没有也不可能在当时的苏联建成真正的社会主义,正是它的误导作用成为20世纪社会主义实践发生重大挫折的主要根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