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瑶族服饰自古以来便五彩斑斓,绚丽多姿,是瑶族文化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研究瑶族服饰文化的特点及其功能,对弘扬瑶族文化具有重大意义。一、瑶族服饰文化的特点瑶族服饰与瑶族文化的发展息息相关,它将瑶族的民俗风情、宗教信仰、审美观念、工艺技能等文化传统浓缩汇集于一身,从而形成了鲜明特点,其表现是: (一)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各地瑶族由于所处的地理环境不同,经济生活各异,在服饰上形成了众多的款式和鲜明的地域风格。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少数民族中,瑶族的服饰,包括头饰、胸饰和佩饰都具有独特的风格。由于瑶族居住地区不同,各地区服饰的特色也有所不同。瑶族男子和妇女都喜欢穿自织棉布缝制的绣花服装。男子上穿对襟短衣,下着长裤,束腰。  相似文献   

3.
红瑶服饰是红瑶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和表现方式。作为红瑶族群唯一一项被列入国家级非遗的项目,在新的"后申遗时期"来临之际,本文从"节日"这一特殊的文化空间的角度探讨红瑶服饰在后申遗时代的保护与发展,通过田野调查方式持续关注其申遗成功后的命运,以期为相关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探索一条新的路径。  相似文献   

4.
关于建设海峡西岸畲族文化列岛的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建设海峡西岸畲族文化列岛的因缘 中央民族大学施联朱教授在《民族识别工作的进程和意义》一文中写道:以前畲民在服饰、文化、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方面都有自己的民族特点,"认定畲民既不是汉族,也不是‘瑶族的一支’,而是一个单一的少数民族"。  相似文献   

5.
作为我国少数民族文学丛书之一的《瑶族文学史》,是一部在瑶族文化视野下 ,全面系统、客观详实地评述瑶族文学史的专著。展现出瑶族文学的发展规律和艺术魅力、瑶族历史的演进历程、瑶族宗教信仰发展史以及瑶族传统文化中独有的族群意识、结构等丰富内容 ,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对瑶族文化发展有着划时代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运用文献分析及跨文化交流理论,结合实地考察,探讨了美国瑶族文献与世界瑶族迁徙地之关系。指出中国、东南亚、美国是世界瑶族迁徙的三大要地,美国瑶族文献中藏有大量瑶族迁徙文化信息,通过对这些文献作文字与书写方式、纪年方式、人名与地名以及内容与类别的考释,证明文献的所有者是明清时期由中国陆续向东南亚一带迁徙的瑶人。对这批瑶族文献进行抢救性发掘与比较研究,便于从更广阔的文化视野探讨世界瑶族文化的特质,找出其间的文化异同,促进世界瑶族文化的发展与繁荣。  相似文献   

7.
贵州省荔波县是一个瑶族人口聚集的经济欠发达地区.以荔波县瑶族民族传统文化为研究对象,尝试分析荔波瑶族民族传统文化对瑶族地区现代经济发展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就如何加快瑶族地区现代经济的发展提出建设性的看法及建议.  相似文献   

8.
近些年来,研究我国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的著述不断问世,苗族青年学者杨正文撰著、贵州民族出版社新近推出的《苗族服饰文化》,就是一部别具特色的佳作。全书共30万字,分为8章34节,另加一个附录“广西云南苗族瑶族服饰采集纪实”。作者在逐章介绍了历史上的苗装、苗族支系与分布、服饰类型与风格、纹饰造型、苗族服饰文化的技术基础等方面内容之后,还专门用两章的篇幅对苗族服饰进行了人类学的考察,并分析了80年代以来苗族服饰的变迁态势。这部引人入胜、特色鲜明的专著,填补了我国民族学界对民族物质文化领域研究的一个空白。通…  相似文献   

9.
美国瑶族文献是以口承与文本形式保存的瑶族"集体记忆",再现了瑶族族源传说以及境外迁徙之史实。这种"记忆"具有文化储存与文化认同的功能,其中的一些核心符号,构成瑶族记忆链中的重要环节,是美国瑶人在新的文化境域中进行文化重构的基础。在文化"失忆"的情况下,这些记忆符号还起着文化"修复"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长鼓舞蹈文化是瑶族传统文化的重要形式,广西富川瑶族自治县民间广泛流传的"芦笙长鼓舞"既使用长鼓又使用芦笙伴奏,且其所使用的长鼓比其他瑶族地区的要长、要大,在我国瑶族舞蹈史上较为罕见。本文详细地阐述了富川瑶族"芦笙长鼓舞"的艺术特征,旨在继承和发扬这一具有历史、文化和科学研究价值的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瑶族文化旅游资源,为繁荣民族文化事业服务。  相似文献   

11.
沈从文上海创作时期,以湘西本土文化代言人的身份,针对现代都市文明的虚伪、堕落和汉儒家理性文化的机械、板滞,对包括苗、瑶、土家、侗等少数民族文化在内的湘西文化的地方性知识系统进行深度描写,来展示湘西异样的生活世界,揭示湘西文化的精神特质。这种对湘西文化的本土阐释,是把湘西文化作为都市文明的反观之镜,也是作为拯救现代都市文明诸多病态的良方,这是沈从文此期的文学题材选择与创作思想的人类学向度。面向边远之地,聆听异域之音,寻找文化他者,以此作为中华民族文化复兴的思想资源,这是沈从文对中国文化转型时期所存在的中国文化复兴问题的积极应答。  相似文献   

12.
为探究路遥的道德追求,以其作品中所体现的城乡交叉地带个人奋斗者为切入点,分析社会转型时期传统道德与现代文明的碰撞与冲突。分析认为,作家之所以力图综合传统道德与现代文明的长处,建立一种基于人情与人性的以"善"为最终旨归的完美道德;这与作家所处的环境以及个人经历有关;处于市场经济大潮下价值的多元选择,路遥的道德追求带有浓厚的理想色彩,但是其严肃的创作态度、执着的精神追求以及作品所洋溢的道德力量和诗性气质是我们享用不尽的财富,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白裤瑶服饰图案“瑶王印”是易经记载的“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历史的形象刻画表叙,保留着八卦形成之前河图与洛书融合的早期文明形态,是上古人类从结绳记事阶段进步到数字记事阶段的标志图案,解析整体服饰文化的史前文明遗存,显现白裤瑶文化蕴含的上古人类进化阶次和上古文明进步层面。  相似文献   

14.
路遥小说具有丰厚的民间文化意蕴,主要表现在叙事视角、叙事结构、人物塑造、价值判断等方面,这一方面根源于陕北特殊的历史及地理位置,另一方面与路遥的经历及现实主义精神的追求有关。路遥与农村农民的密切联系和深厚感情决定了小说中的民间叙事成分,而对现代文明的接受又使其具有了超越性特征。  相似文献   

15.
瑶族是历史悠久、文化丰富的居住在我国南方的民族。在长期的社会发展中,瑶族形成了内容全面、功能突出、影响深远的刑事处罚习惯法。瑶族刑事处罚习惯法包括处罚方式、处罚种类、处罚执行等内容,表现出瑶族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汉代北地郡泥阳县在今甘肃省宁县附近,而《后汉书》以后史籍中记载北地郡泥阳县皆在今陕西省耀县境。由于汉末魏晋战乱,北地郡内徙并寄居于冯翊之地,泥阳县也迁至陕西耀县附近,并封有实土。由于县名相同,所属郡也相同,故后人常将两者混淆。  相似文献   

17.
加强高校精神文明建设,必须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为指导,紧紧围绕培育“四有”人才之目标,德育智育“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并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为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加强法制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为高校精神文明建设创造良好的内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18.
政治文明是物质文明的“晴雨表”,是精神文明的“主心骨”。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政治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必然要求,是推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政治保证,是我们党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9.
中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在推进现代化的进程中,不可避免地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产生冲突,而少数民族文化的流失又严重制约着西部地区的可持续发展。采用个案分析和比较分析法,探究广西桂林地区瑶族聚居地—红岩村和柑子槽的现代化进程与民族文化保护状况的差异及其原因,并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