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今世界格局下,古老的中国正走在文化复兴的道路上,在国际事务中也有着不可或缺的位置。中国文化问题也日益受到人们关注,上升为关系到这一代人甚至下一代人精神层面的重要话题,华夏文明发端于最早的神话传说,近现代又衍生出后现代神话,这种文化的出现推动了我国文化发展,更刺激了学校学生对于文化的重视,如何利用这些神话传说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是我们当前教育面临的重大挑战。本文简要分析神话文化的意义和实际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探索解决方法和创新思维路径。  相似文献   

2.
蚩尤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叛逆英雄。黄帝与蚩尤之战,是神话中的著名战役。与蚩尤相关的,还有共工、饕餮、蚕神的神话传说。除了汉文古籍中关于蚩尤的记载,苗族也有关于蚩尤的口头传说。本文将从易学的视角对蚩尤以及与之相关的部分神话传说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3.
理解少数民族文化是对少数民族进行理解和自我理解的内在要求,其根本的问题是对蕴含在少数民族文化中的思维方式的理解.原始思维和神话思维是少数民族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思维方式.对原始思维和神话思维的考察,将有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少数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4.
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正在一步步走向平民教育、大众教育,国内各高等学校在强调科学育人的同时,也不断追求学生创新思维水平的培养和提升。本文从创新思维的内涵出发,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探讨了高校生物教学实践中怎样提升学生创新思维这一问题,以期为高校生物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自然辩证法是一个完整的科学学说体系,学习这门课程可以提高教师和学生的思政教育水平,同时它作为一种辩证的思维可以指导工作和生活,最重要的是可以作为指导思想指导学生的专业领域的一些问题。音乐作为一种艺术,是文化的一种体现。世界各国的艺术文化丰富多彩,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音乐受到影响,同时音乐也反映着社会文化的发展和创新,因此音乐中体现着自然辩证法。本文将从自然辩证法的辩证思维和创新观来分析钢琴教学的现状以及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创新发展方向,通过运用自然辩证法来分析钢琴教学问题,使钢琴教师能够更加理性的分析问题,用辩证的思维去思考问题。  相似文献   

6.
中国神话时代的研究,一直处于定位于三皇五帝范畴之内的既定假说阶段。炎帝与神农的融合、农耕文明在神话时代中的确立、炎帝神农的神性角色等问题需要更进一步的探索。炎帝神农融合了火神、太阳神、农神、战神和医药之神,其神话传说成为中华民族的重要信仰。  相似文献   

7.
古代神话与民族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史的研究是需要多学科参与的综合研究 ,本文提出田野调查、历史文献、考古材料、神话传说四结合的研究方法 ,并以凿齿神话和形天神话为例 ,着重论述了神话传说在民族史研究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山海经》是中国先秦的重要古籍,保存了包括夸父逐日、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大禹治水等脍炙人口的远古神话传说和寓言故事.书中记载了很多精灵古怪的异兽,充满了神奇荒诞的想象力,成为中国古代许多神话的灵感和母题.本文对其中的部分异兽形象进行了列析和研究,为《山海经》文化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基础性的资料.  相似文献   

9.
《山海经》是中国先秦的重要古籍,保存了包括夸父逐日、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大禹治水等脍炙人口的远古神话传说和寓言故事。书中记载了很多精灵古怪的异兽,充满了神奇荒诞的想象力,成为中国古代许多神话的灵感和母题。本文对其中的部分异兽形象进行了列析和研究,为《山海经》文化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基础性的资料。  相似文献   

10.
赵光锐 《中国藏学》2016,(2):185-194
当代西方人对西藏和达赖喇嘛的热情和关注,不仅有现实政治的因素,也有深刻的历史、文化和心理根源,与他们看待和理解西藏的方式密不可分。西藏在西方人的表述和想象中具有特定的思维意像、审美倾向和词汇传统。香格里拉是其中最典型的意象和词汇之一,香格里拉神话则是许多西方人有关西藏的主要"信念体系"。西方人对西藏神话式的想象是在东方主义、殖民主义和西方人自身心理渴望的多重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中国的国际形象越来越受到"西藏问题"的冲击,与西藏日益密切地联系在一起。在深入研究和辨清西方人认识西藏的复杂心路历程的基础上,细致研究西方的西藏形象及其与中国形象的互动关系成为一项重要的学术课题。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前期的中国神话研究,许多重要成就都被收录于马昌仪先生编选的<中国神话学论文选萃>①上册中. 如台湾神话学家王孝廉先生所言:"中国古代神话传说研究兴起的原因和背景有五个:一是受了鸦片战争以来动荡不安的时代环境的影响,在现实和传统的冲突中刺激了知识分子对于传统的古史观念产生了再思考和再批判的动机.  相似文献   

12.
程憬的著作《中国古代神话研究》对前人学说的继承与发展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著作中建构了较为完整的中国神话体系,而这是在茅盾草创工作的基础上完成的。程憬对茅盾研究的发展体现在先论述中国神话,再类比引用外国神话上,由此可见程憬进行中国神话体系建构时,仅以西方为大框架及参考坐标,而非对西方神话体系全然模仿。而且,在西方神话的大框架下,程憬的具体论述似乎也隐藏着尝试建构本土神话体系的痕迹。另一方面,程憬的神话研究方法受古史辨学派的影响很深,但也有所创新。其创新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反对默证;二是反对过于强调神话外的时间;三是反对史事材料中对"人"的忽视。这些在著作中都有所体现。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中国文学的神话记忆是神话基因在文学上的发酵与神话密码的现代性重组,主要表现为神话重述、神话意象、神话思维等基本类型,承载着传统与现代的道德内涵和悲剧性的诗性本质,为现当代作家的文学实践提供了特定的民族文化精神与艺术气质。  相似文献   

14.
广西来宾市盘古文化的考察与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自从盘古开天地 ,三皇五帝到如今。”盘古神话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伟大开端的一个不朽的像征。但我国先秦秦汉时期汉文古籍中没有盘古神话的记载 ,三国时代徐整《五运历年纪》中始有盘古神话。南朝任日方《述异记》记载 :“桂林有盘古祠”。 2 0 0 3年 9月来宾市文化调查组在调查中意外地发现古桂林郡 (县 )即今来宾市境内至今仍有盘古庙 ,人们仍在祭祀盘古 ,民间有盘古神话传说和歌谣等 ,并有以“盘古”命名的村庄等地名 ,“盘古”即壮语“磨刀石”“葫芦”的汉字记音 ,从而印证了早在 2 0世纪三十年代茅盾等著名学者提出的盘古神话源于华南的广西、广东少数民族地区 ,秦汉以后才渐渐北传的推断。考察研究证明 ,中国有自己的创造世界的神话 ,而且内涵丰富 ,源头清楚 ,脉络清晰 ,中华民族文化是由以汉族为主体的 5 6个民族的文化共同组成的 ,是多元一体的文化。  相似文献   

15.
2019年暑期档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打破了2015年电影《西游记之大圣回来》取得的国产动画电影最高票房纪录,在美学风格、商业价值和观众口碑上成为国产动画电影的新标杆。挖掘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神话传说,利用家喻户晓的经典神话形象进行现代化的解读和表达,满足观众的审美偏好、情感诉求,是目前国产动画电影文本创作的新路径,也是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对当下国产电影创作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2019年暑期档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打破了2015年电影《西游记之大圣回来》取得的国产动画电影最高票房纪录,在美学风格、商业价值和观众口碑上成为国产动画电影的新标杆。挖掘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神话传说,利用家喻户晓的经典神话形象进行现代化的解读和表达,满足观众的审美偏好、情感诉求,是目前国产动画电影文本创作的新路径,也是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对当下国产电影创作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广西来宾壮族盘古神话传说的文化内涵及价值述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广西来宾一带壮族民间广为流传着关于盘古开天辟地、繁衍人类的神话传说。其神话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反映着壮族古老的历史及原始宗教信仰 ,反映壮族先民的自然观、宇宙观、生命观和价值观。壮族先民创造的以盘古神话和盘古信仰为核心的盘古文化体系 ,对于研究和揭示盘古文化的起源以及壮族及其先民为丰富和发展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文化所作出的重要贡献 ,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8.
牦牛图腾型藏族族源神话探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说到藏族族源神话,人们往往只提到记载在藏文史书中“猕猴变人”的神话。大概是由于“猕猴变人”神话与科学意义上的人类起源学说不谋而合的缘故吧,所以这则神话格外受到研究者的关注,被公推为藏族起源神话。但是,值得我们思考的是,从藏族的形成发展和地域关系来看,藏族文化是一种综合复杂的文化现象,它的原始文化同样也是综合的,多层次的文化。我们不可能用一种文化层次的代表来概括整个藏族文化;一组神话也难以反映藏族古代起源神话的全貌。我们知道,吐蕃时期最早发展起来的部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中国西部突厥语民族代表性创世神话为例,分析这类创世神话与人类在起源上相关性神话母题的特征和突厥语族创世神话呈现出的在特定历史、宗教背景下的文化形态,探讨了在这些神话中渗透出的鲜明的民族性和浓厚的地方特色,阐释了西部突厥语族创世神话母题的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20.
将中国几十个民族的创世神话作为一个整体与西方创世神话进行比较研究,并试图阐释造成中西民族性格、宗教思维及文化心理差异的影响根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