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绘画是一门艺术,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能够为人们带来视觉美的感受,获得精神的愉悦感。如今,中西文化相碰、相融,绘画艺术开始走向多元化,当代写意花鸟画题材也变得丰富多样,尽显时代特色。于是,绘画艺术家也开始注重现实生活的表达,创作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因此,本文首先概述写意花鸟画,然后分析当代写意花鸟画的创作方式,最后探究了新形势下中国写意花鸟画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中国写意花鸟画在我国画派中极具影响力,创造了很多经典的作品。笔墨又是花鸟画中一个重要的表现形式。笔墨是中国式的绘画语言,也是中国写意画独特风格的命脉。本文主要从中国写意花鸟画笔墨的发展概况、笔墨是中国绘画的灵魂、当代如何利用笔墨创新中国写意花鸟画来论述笔墨在创作中的作用这三个大的方面进行研究,以对中国画的笔墨精神、情感意趣、气韵等的艺术表现方法进行理解分析,来思考如何创作出既不会背离传统又敢于尝试新思路的作品。  相似文献   

3.
中国写意花鸟画在我国画派中极具影响力,创造了很多经典的作品。笔墨又是花鸟画中一个重要的表现形式。笔墨是中国式的绘画语言,也是中国写意画独特风格的命脉。本文主要从中国写意花鸟画笔墨的发展概况、笔墨是中国绘画的灵魂、当代如何利用笔墨创新中国写意花鸟画来论述笔墨在创作中的作用这三个大的方面进行研究,以对中国画的笔墨精神、情感意趣、气韵等的艺术表现方法进行理解分析,来思考如何创作出既不会背离传统又敢于尝试新思路的作品。  相似文献   

4.
孙静 《中国民族博览》2017,(12):166-167
工笔花鸟画是我国传统绘画作品的重要部分,其发展历史漫长,从战国开始就有了它的踪迹,唐代自成一门.到了宋代,工笔花鸟画这一绘画形式达到了鼎盛时期,以黄氏画派和院画最为著名.宋代工笔花鸟画表现出的安静闲适的意境对后世影响深远.当今社会在全球化形式的推动下,工笔花鸟画不仅传承了宋代的构图形式,也渐渐融入了西方绘画的色彩,传统绘画技术与西方绘画技术交织相融,激发出独特的创作特色.本文将论述宋代工笔花鸟画对当代画作传承的影响,总结当代工笔花鸟画对宋代工笔花鸟画的改革和创新,传承和发扬工笔花鸟画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5.
工笔花鸟画是我国传统绘画作品的重要部分,其发展历史漫长,从战国开始就有了它的踪迹,唐代自成一门。到了宋代,工笔花鸟画这一绘画形式达到了鼎盛时期,以黄氏画派和院画最为著名。宋代工笔花鸟画表现出的安静闲适的意境对后世影响深远。当今社会在全球化形式的推动下,工笔花鸟画不仅传承了宋代的构图形式,也渐渐融入了西方绘画的色彩,传统绘画技术与西方绘画技术交织相融,激发出独特的创作特色。本文将论述宋代工笔花鸟画对当代画作传承的影响,总结当代工笔花鸟画对宋代工笔花鸟画的改革和创新,传承和发扬工笔花鸟画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6.
在当今艺术多样化的今天,艺术的表达形式多种多样,如行为艺术、摄影艺术、手绘艺术等等,架上绘画艺术作为西方传统绘画的油画艺术在经历了几百年的历史中有着深厚的艺术语言,而在今天,当代架上绘画艺术也受着这些艺术方式的影响,呈现出多样的绘画艺术表现手法,这也印证了架上绘画艺术想要立足于当代则必须进行变革,在继承传统的艺术表现技法和绘画语言的同时,作为艺术工作者要丰富自己的思想情感,走在时代的前言,创作出具有时代特色的绘画作品。  相似文献   

7.
在当今艺术多样化的今天,艺术的表达形式多种多样,如行为艺术、摄影艺术、手绘艺术等等,架上绘画艺术作为西方传统绘画的油画艺术在经历了几百年的历史中有着深厚的艺术语言,而在今天,当代架上绘画艺术也受着这些艺术方式的影响,呈现出多样的绘画艺术表现手法,这也印证了架上绘画艺术想要立足于当代则必须进行变革,在继承传统的艺术表现技法和绘画语言的同时,作为艺术工作者要丰富自己的思想情感,走在时代的前言,创作出具有时代特色的绘画作品.  相似文献   

8.
刘雪 《中国民族博览》2017,(14):182-183
线描亦称为白描,是中国画的主要造型手段,它同样被众多当代花鸟画家看作是写意花鸟画的基础.文章探究线描的历史缘由,理清线描与写意花鸟画的关系,进而阐述其在写意花鸟画表现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9.
线描亦称为白描,是中国画的主要造型手段,它同样被众多当代花鸟画家看作是写意花鸟画的基础。文章探究线描的历史缘由,理清线描与写意花鸟画的关系,进而阐述其在写意花鸟画表现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本文试图以绘画艺术自身发展规律的视角,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及陈淳前期与后期的艺术作品,来分析陈淳花鸟画艺术特色形成的前因后果.陈淳师承沈周、文徵明学习意笔写意花鸟画,取其元人墨花画法的文人画笔墨精神,一花半叶,淋漓疏爽,诗、书、画三绝,气韵生动情逸.他生性疏旷,无意官场,潜心艺文,读书玩古,称为逸士,这些都对他的绘画风格特色起着重要的作用.陈淳的艺术特色及其性格在明代画坛十分突出,在中国绘画史上亦是一位重要的画家,因为他是一个真正社会化和客观化的个性风格鲜明的画家.  相似文献   

11.
正我一直持续关注志才和他的创作。这不仅因为志才和我是10多年的老朋友,也因为他是一位在当代中国花鸟画坛声誉日隆的优秀中青年职业画家。志才的花鸟画,雅逸,玄虚,梦幻,具有含蓄内敛、婉约灵动而不失内美的审美格调,具象里包含有一种抽象之美,给人以雾里看花的神秘感。他使用的笔墨语言,不是常见的花鸟画的表现样式和手法,既有着传统小写意花鸟鲜活生动的造型和  相似文献   

12.
意象性作为中国当代油画风景创作中重要的表现形式,不仅体现了中国传统美学和艺术理想的精华,而且展现着西方绘画在中国当代油画风景创作中的发展与进步。随着中西方文化不断交流,中国当代油画风景的意象性是在中国本土文化的孕育下不断成长。它是一种中国民族文化的艺术语言,在内涵上体现了东方文化精神,也体现了西方绘画的形式表达。本文将从构图、造型、色彩、笔法等四方面探寻意象性油画风景的审美艺术特征。  相似文献   

13.
油画创作中线条的应用至关重要,有助于激发创作灵感、增添艺术魅力,东西方绘画艺术中线条的应用各有特色,线条在油画创作中的应用有助于更好地表达情感、塑造意象。本文分析了线条的美学特征,从情感、写意、形意、视觉四个方面探讨了线条在西方优化创作中的应用与情感体现,并结合著名画家作品进行了分析,希望能为油画创作中线条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油画创作中线条的应用至关重要,有助于激发创作灵感、增添艺术魅力,东西方绘画艺术中线条的应用各有特色,线条在油画创作中的应用有助于更好地表达情感、塑造意象。本文分析了线条的美学特征,从情感、写意、形意、视觉四个方面探讨了线条在西方优化创作中的应用与情感体现,并结合著名画家作品进行了分析,希望能为油画创作中线条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传统陶瓷绘画艺术中,花鸟画的概念甚是广泛,除了表意花卉以及禽鸟之外,同时也涵盖了走兽和鱼虫以及树木等多种元素,人们习惯于将上述题材概括为花鸟画,其拥有着浓郁的民族特色。青花瓷花鸟画归属于花鸟画范畴内,和其他种类的花鸟画进行详细比对后可看出,青花瓷花鸟画装饰手法别具一格,并且题材多种多样,其在世界陶瓷历史上始终占据着至关重要的位置。本文将立足于实际角度,对明青花花鸟画的艺术特征予以详细分析和阐述。  相似文献   

16.
作为重要的中国画门类,花鸟画创作的写生环节极为关键,画家能够通过写生感受自然生命力,明确物象基本生长规律,获得创作灵感.基于此,本文围绕不同时期的中国花鸟画传统写生观进行研究,深入探讨中国花鸟画传统写生观对当代花鸟画创作的启示,以供业内人士参考.  相似文献   

17.
19世纪60年代,随着农奴制被废除,国内文化领域开始觉醒。1855年,车尔尼雪夫斯基在其学术论文《艺术与现实的美学关系》一文中提出了批判现实主义的观点,包括历史性、民族性的艺术创作原则,突出了唯物主义美学思想。在这一理论影响下,一批富有时代精神的画家肩负着探求真理的使命,在创作中反映真实生活及还原历史事件。在这一时代浪潮中,俄罗斯巡回画派应运而生。他们汲取了以法国为首的西欧浪漫主义绘画思想,摒弃了长久以来绘画中强烈的宗教色彩,用生动的画笔还原丰富多彩的真实世界及广大普通群众生活的疾苦。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希望借此对当代绘画学习者起到指示作用,希望能在创作中重视作品的客观实在性,以表现现实生活为主,立足实际,重视绘画基础的学习,通过扎实的学习,提高国内绘画的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18.
周延平是一位徜徉在疏离传统与回归传统之间的花鸟画家,追求"白里求画,虚里觅境",其大写意花鸟画作往往以虚写实,知白守黑,疏朗劲健,意态超迈,笔墨之间透出当代语境下画家对于传统花鸟画的思考与探索.  相似文献   

19.
中国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在发展中形成了自身独有的文化表现载体,其中,国画花鸟创作就是极具中国味的艺术载体之一,在中国绘画表现体系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在国画花鸟创作写生表现上,主要掌握的是创作者对不同事物的感悟,花鸟画表现中的传统写生形式可以划分为工笔花鸟写生、白描花鸟写生等,绘画创作者主要是通过自身的观察,进而在纸张上创造表现出极具神态特征的形象内容。由此,本文以"国画花鸟创作写生方法及创作探究"为研究视角,希望通过本文研究,提升国画花鸟创作表现的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20.
绘画艺术的创作是艺术领域里的一项菜篮子工程。深入生活采风如在大自然中挑"菜"。艺术家要走入生活,不断地深入到大自然中进行采风创作。画家、文艺家都应当坚持深入生活,从生活中汲取创作的灵感,创作素材,只有这样才能出精品,才能以好的文艺作品感染人,鼓舞人,教育人,也才能更好地为社会主义文艺事业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