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根据新课改教学大纲的相关要求,提高藏族小学生学习阅读水平成为了当前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本文将这一课题分为三部分来研究:第一部分对藏族小学生普遍对学习阅读兴趣不高的原因进行研究,第二部分通过相关的理论和实践依据说明了解决这些问题的现实意义,第三部分从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两方面入手,就解决问题给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藏族儿童内地求学呈现上升的趋势.在跨文化教育的环境中,藏族儿童能否适应内地的学习和生活,作者对藏族小学生集中的双流县3所学校就读的56名藏族儿童的文化适应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多数的儿童能在新的主流文化环境中独立生活、愉快学习,人际交往和谐,处于文化适应状态"整合"模式,有部分人存在融入的倾向.家庭、社区和学校的社会支持、时间因素、文化距离、儿童的汉语掌握程度以及人格气质等是影响文化适应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段善君 《民族学刊》2016,7(2):88-89
近年来部分学者开始关注藏族伦理思想,并研究发表过相关文章,但缺乏对藏传伦理思想史的系统研究.《藏族伦理思想史略》(西南民族大学余仕麟教授所著,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和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资助项目,全书共有8章64万字,民族出版社2015年7月出版发行)梳理了藏族伦理思想发展演变的规律性,从历史的角度研究思考藏族伦理思想的内容形式、体系结构,较清晰地勾勒出藏族伦理思想发展轨迹,填补了藏族伦理思想史研究的理论空白,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4.
2012年2月23日至28日,"内地藏族流动人口研究"课题组在四川成都、北京召开了3场小型座谈会,就内地藏族流动人口对汉藏民族关系的影响等诸多问题展开讨论。其中既有相关领域的研究专家,也有成都市的藏族企业家。以下是其中部分专家的发言摘录:  相似文献   

5.
文章以CNKI收录文献为检索源,分别以“藏族祭祀、藏族崇拜”等相关藏族祭拜文化研究为主题的载文信息为检索内容,通过检测得知对相关主题的研究可以追溯带到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但对此主题逐渐升温还是在2000年后,学者们撰写了相关藏族祭拜文化研究的论文。这些论文呈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内容丰富,涉及面较广;二是研究视角的多元化;三是研究领域的多样化;四是研究形式多种化;五是注重史诗、典籍的挖掘利用。笔者就藏族祭祀文化研究、藏族崇拜文化研究等方面的文献成果进行介绍,在成果展示的同时,期望能为藏族祭拜文化研究更系统、更深入的研究提供一点可借鉴的综合史料。  相似文献   

6.
青海省同仁地区藏族小学生藏汉双语教学实验研究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在以藏语为主要交流手段的藏族聚居地区,仅用母语做为交流媒介,已适应不了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藏族小学生在学好藏语文的同时,必须提高汉语文水平。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在总结了多年藏汉双语教学实践经验和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行了“以母语为先导,汉语口语优先,为读写打好基础,双语共同发展”的为期六年的实验研究,探讨了藏族小学生双语发展水平及规律。  相似文献   

7.
青海藏族主要分布在地域辽阔的海北、海南、黄南、玉树、果洛五个藏族自治州和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的天峻县、都兰县、格尔木市的唐古拉山.在海东地区的农业八县和西宁市也有部分藏族居住。藏族是全省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分布最广的民族。第四次人口普查资料表明,全省有藏族人口911860人,占全省总人口的20.46%。同1982年相比,八年间藏族人口增加了157606人,增长20.95%.比全国藏族人口平均增长速度高2.33个百分点,且分别比四川、西藏高3.12和2.15个百分点。青海藏族人口占全国藏族总人口的19.85%,是全国第三大藏族聚居地。  相似文献   

8.
新中国藏族文学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论述了藏族当代文学的发展、分期及主要成就:一、藏族当代文学的诞生、发展和分期;二、藏族当代文学发展的历史渊源,包括纵向继承发展和横向交流、借鉴及影响等;三、藏族当代文学创作的主要成就、所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等.新中国藏族文学发展研究是对半个多世纪以来的藏族当代文学所取得的辉煌成就的一次回顾和总结,也是对藏族当代文学走向现代化进程的一次学理探究,对促进藏族当代文学的创作、研究和国内外学界进一步了解藏族当代文学提供一个视窗.  相似文献   

9.
随着藏学研究的发展与藏族研究的日渐繁荣,藏学目录学作为指导人们阅读藏学书籍、研究藏族文化现象、探讨藏学学术发展规律的学科日渐兴盛起来。但对藏族和藏学目录学的研究,目前还处于比较落后的状态,还有许多方面尚待拓展的空间。甘肃省藏学研究所丹曲博士主编的《拉卜楞历史档案编目与拉卜楞研究论著目录索引》,就是在这一研究领域的一次重要开拓。它对于查找有关拉卜楞寺档案和拉卜楞寺研究文献资料的人们,都极为有用。  相似文献   

10.
中国作为世界汉藏语言研究的中心,新中国成立的半个世纪以来,各民族学者对藏族的语言文字进行了广泛和深入的研究,取得了辉煌成就.本文分现代藏语研究、古代藏语研究、藏文文字学研究、新世纪的藏族语言文字研究等四个部分,介绍和评述中国各民族学者有关藏族语言文字研究的贡献和得失,总结过去,展望未来,以期弘扬藏学和推动中国藏族语言文字研究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藏族传统史学"学科概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勇 《中国藏学》2006,(2):172-179
完整的藏族历史应该包括历史发生过程、记录历史的文本、文本塑造的历史等三部分。目前的研究大多在探求历史发生过程的真实性,试图重构历史过程。本文提出“藏族传统史学”概念,认为其已经形成比较完整和独特的历史文本和文本历史体系,应予以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2.
2014年,北京大学课题组对四所大学在校藏族学生的基本情况及一些议题方面的思想状况开展了问卷调查。回收问卷的总规模为1300人,其中包括了111名藏族教师。问卷中15个方面的具体问题主要涉及被访者的个人基本信息、学习经历、语言能力、校园生活和社会交往,以及对"内地班"、大学环境、家乡发展和汉族民众的印象等等。本文为调查报告的第二部分,内容主要为藏族学生对所在校园环境的评价、对自己家乡社会经济发展的看法,以及他们的语言学习和使用状况。  相似文献   

13.
青海安多藏族的头饰及其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海安多藏族的头饰主要由发式、帽子与头饰物三大部分组成,这三个部分构成了完整的藏族头饰。青海安多藏族的头饰具有多种重要的功能,主要有实用性功能、装饰审美性功能、标志性功能、区示性功能以及祈福性与关怀性功能。总之,藏族头饰是适应藏区自然环境、满足生计方式的需要、受到藏传佛教以及其他民族文化影响的产物。  相似文献   

14.
藏族传统的时间观念具有三方面的特征:第一,藏族先民通过对自然界中在时空上呈现出周期性重复出现的各种物候现象和天象的观察与体验,产生了对时间循环性和持续性的认知;第二,藏族先民通过对生命存在有限寿命的体验,以及对自然现象和历史人文不可逆性的感悟,建构出时间的流逝性;第三,古代藏族哲学家较早就有了"时能变、空能启"的相对论时空观,认为时空会反作用于其中的物质,影响物质的运动,时间是相对的,而非是绝对的.  相似文献   

15.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对小学生文学素养的培养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文章以《飘》为例就小学生文学作品的阅读与鉴赏展开研究。阅读与鉴赏文学作品有助于开阔文化视野、提升审美水平与人文素养,通过对《飘》这部作品的探讨就文学作品阅读与鉴赏提出几点建议:从文学形式与作品体裁角度去阅读和鉴赏;从文学与文化角度去阅读和鉴赏;综合运用不同的阅读与鉴赏方法。  相似文献   

16.
我国传统文化底蕴较为深厚,并且所涉及的范畴较为广泛,音乐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主要构成部分,并且占据着重要地位.藏族音乐文化是我国音乐文化的主要构成部分,就现阶段来说,藏族音乐经久不息,并且在我国,藏族音乐文化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藏族歌曲传唱范围越来越广泛,影响力也越来越大.在藏族音乐蓬勃发展的过程中,藏族音乐文化的深度是其发展的根本动力,藏族音乐文化历经原始社会的萌芽、吐蕃时代的发展、元朝统一鼎盛时期、五世达赖的繁荣等,具有浓厚的音乐文化底蕴,积极对藏族音乐文化资源进行研究分析,是将藏族音乐发扬光大的主要途径,文章主要以藏族音乐文化的发展为切入点,积极对藏族音乐文化资源开发进行研究分析,希望能够推动藏族音乐文化的持续发展,实现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的继承发展.  相似文献   

17.
我国传统文化底蕴较为深厚,并且所涉及的范畴较为广泛,音乐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主要构成部分,并且占据着重要地位。藏族音乐文化是我国音乐文化的主要构成部分,就现阶段来说,藏族音乐经久不息,并且在我国,藏族音乐文化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藏族歌曲传唱范围越来越广泛,影响力也越来越大。在藏族音乐蓬勃发展的过程中,藏族音乐文化的深度是其发展的根本动力,藏族音乐文化历经原始社会的萌芽、吐蕃时代的发展、元朝统一鼎盛时期、五世达赖的繁荣等,具有浓厚的音乐文化底蕴,积极对藏族音乐文化资源进行研究分析,是将藏族音乐发扬光大的主要途径,文章主要以藏族音乐文化的发展为切入点,积极对藏族音乐文化资源开发进行研究分析,希望能够推动藏族音乐文化的持续发展,实现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的继承发展。  相似文献   

18.
旅游业是西藏战略主导产业,也是拉动就业能力强的产业,本文选择了三个旅游企业进行调查和分析.数据来源于2011年对拉萨市和林芝地区三个旅游相关企业就业情况的调查访谈.文章从企业中藏族就业数量和职务等级的视角,全面调查分析和探讨了西藏藏族的就业地位和就业状况.  相似文献   

19.
一.引言 甘南藏族自治州位于甘肃省西南部。全州地形起伏和缓,多洼地、草滩,部分地区有沼泽。因地势高寒,这里气候寒冷湿润,无霜期短,农耕受限制,但牧草丰茂,畜牧业发达。甘南地区古代居民复杂,藏族大约在唐朝及以后陆续迁入,逐渐使整个地区接受西藏文化。甘南州现为多民族聚居区,除主体民族藏族外,还有汉、回、蒙、东乡、保安等族。据第三次人口普查,有人口五十一万五千四百三十人,其中藏族二十三万零五百三十六人,占全州人口的百分之四十七点七。  相似文献   

20.
近代藏区天主教传播概述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中国近代,西方的天主教曾经在我国部分藏族地区广泛地活动,至今仍然残留着某些影响.今天,回顾这段历史,对于学习藏族历史,认识列强图谋侵略我国西藏地区的卑劣行径,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