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传统文人画泛指中国封建社会中文人与士大夫的绘画,他们兼专业画家的绘画功底和学士的知识修养于一身,以"神妙能逸"为创作标准,于风趣雅意中追求自然灵韵的审美意境,生发出独特的"士气之美"。  相似文献   

2.
敦煌壁画色彩不同于西洋绘画,与西画色彩有本质的区别.西画讲究光源、环境色、补色等,这是西方绘画的体系,与中国绘画没有直接的关系.中国绘画没有完整的色彩体系.敦煌壁画最早的色彩,谢赫"六法论"中只有提到过一句关于色彩的"随类赋彩".  相似文献   

3.
敦煌壁画色彩不同于西洋绘画,与西画色彩有本质的区别。西画讲究光源、环境色、补色等,这是西方绘画的体系,与中国绘画没有直接的关系。中国绘画没有完整的色彩体系。敦煌壁画最早的色彩,谢赫"六法论"中只有提到过一句关于色彩的"随类赋彩"。  相似文献   

4.
佛教经过两千多年的传播与发展,与中国儒家、道家的传统思想和思辨方式的相互激荡、不断交融过程中形成了禅宗.明代董其昌完成了总结禅宗与绘画之间关系的任务,提出"以禅喻画"思想.清初"四僧"受该思想的影响,将"以禅喻画"融入到个人理论、绘画创作中,赋予中国画新的思想,在那个时代显现出独特的画风.  相似文献   

5.
佛教经过两千多年的传播与发展,与中国儒家、道家的传统思想和思辨方式的相互激荡、不断交融过程中形成了禅宗。明代董其昌完成了总结禅宗与绘画之间关系的任务,提出"以禅喻画"思想。清初"四僧"受该思想的影响,将"以禅喻画"融入到个人理论、绘画创作中,赋予中国画新的思想,在那个时代显现出独特的画风。  相似文献   

6.
西方绘画和以中国为首的东方绘画,是绝然不同的两个体系,一个是以模拟自然为定理去刻划写实的社会,一个是以意念心象造型去表现宇宙万物,用现代语言来概括:前者是体现派,后者是表现派。长期以来互不理解。"五·四"前后,新文化的兴起,中国陆续向西方"取经",逐渐对西方艺术有所理解了,而西方却至今对中国传统绘画格格不入。如今虽然社会在开放,艺术文化在频繁交流,那么对中国的传统绘画,  相似文献   

7.
贾峰 《回族研究》2021,(4):51-56
曾杏绯是一位生于清代末年、成名于民国、成就于新中国的绘画艺术大家。她在继承"常州画派"艺术精髓的基础上,又在西北地域文化的滋养下,经过八十余年的艺术创作历程,通过个人生活实践、审美实践、创作实践,逐步形成了带有鲜明时代特征和个人审美追求的艺术创作主张。文章从继承与创新的辩证视角,解读了曾杏绯绘画艺术蕴含的传统基因密码与时代精神面貌;从写生与创新的逻辑关系,探讨了曾杏绯坚持"以自然为中心"的绘画写生观;从文化审美观念的角度,提炼出曾杏绯"中和""天真""诗意""风骨"的艺术追求与审美理想。  相似文献   

8.
水陆画是佛教绘画艺术与中国传统绘画相融合的产物,是佛教中国化的具体体现。其始于唐,兴于宋,盛行于明清时期,近世以来逐渐被人们淡忘。它是中国传统绘画工笔重彩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工笔重彩的补充和发展,在中国绘画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相似文献   

9.
汉墓壁画兴起于西汉中期,流行于东汉。它顺应我国古代传统丧葬文化发展的需要而出现,也因其在墓室中的广泛应用而成为了浓缩两汉社会生活、民俗文化以及政治思想的历史见证。汉墓壁画对中国绘画史具有以下三方面突破性的贡献:首先,汉墓壁画实现了中国早期绘画创作法式的突破;其次,汉墓壁画实现了中国早期绘画创作题材的突破;另外,汉墓壁画实现了中国早期绘画颜料使用的突破。汉墓壁画开辟了中国绘画之美的新局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绘画史上,王维以独具神韵的水墨山水画作品被后世画家尊崇为一代宗师.后世学者认为,王维在绘画领域的历史地位,实际上比他在诗歌领域的地位更高.王维"空灵淡远"的水墨画风,几乎影响到中唐以后中国山水画发展的全部历史.细读这位一代宗师的水墨山水画精品,人们禁不住为其中不尽的诗歌之美所吸引,为其中幽远玄妙的禅味所陶醉.  相似文献   

11.
1930年至今,一批中国国内画家以西藏风光与人物为主题,创作了大量西藏为主题的作品。这些西藏组画以艺术创新和清新的风格,深刻影响到中国现代绘画艺术。本论文通过对西藏艺术形象的"制造"、"生产"与"消费"过程的介绍和描述,阐释了西藏组画及其人物绘画产生的历史缘由,以及多元文化的表达和画家们对艺术美学的追求。  相似文献   

12.
中国山水画在历经早期"人大于山、水不容泛"的山水构图审美绘画特点以后,逐渐发展到五代至两宋的、从成熟到辉煌的绘画历史时期。本文以五代、两宋时期山水画的审美构图特征展开分析,梳理探讨这段历史时期中国山水画从"全景式构图"到"边角特写式构图"的演变、特点,以及对后世山水画创作的审美与艺术思想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正在中国画中,由法而理,由理而道,道便成了中国画的最高学问。老子说:"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六朝王微的《叙画》中说绘画是"以一管之笔,拟太虚之体",这个"太虚"就是"道"。同时代的宗炳说得更明白些——"圣人含道暎物""山水以形媚道"。这些早期的经典理论,规定了中国画的大致特点:"追太虚之体",这是亲自然而远世俗,造型取其意象而淡于写实,  相似文献   

14.
正在早期阶段,中国绘画的发展都相当缓慢。汉末之前楚国墓葬出现的帛画、画像砖、画像石和壁画也都很精彩,但都还处在绘画比较原始的发展期。历史终会进入一个节点,让这种情况扭转。这个节点就是汉末,绘画将在这之后迎来快速发展。尽管绘画出现得不比文字晚,我们使用的象形文字,也就是"书画同源"。但是从商代的甲骨文到汉朝的隶书,再到  相似文献   

15.
艺苑资讯     
"这里是北京"——刘石平绘画精品展由首都博物馆、文化部中国民族博览杂志社主办,北京市收藏家协会、北京远阳英明艺术中心、中国民族艺术研究院、中共济源市政府、河南省政协书画院等单位协办的刘石平绘画精品展10月28日至11月10日在首都博物馆隆重举办,全国政协常委河南省政协副主席高体健、全国政协科教文卫体委副主任王全书、重庆市政协主席徐敬业、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赵德润、中共济源市人大常委会书记郝清嫩、中国艺  相似文献   

16.
纵观中国五千年文化的发展,宋代无疑是中国绘画发展史上最为兴盛和繁荣的时代,它的兴盛和繁荣发展不仅归功于宋代经济繁盛的社会背景,同时也和宋代历代帝王对于绘画的重视密不可分,从而使两宋成为中国绘画发展史上的巅峰时期。宋代花鸟画沿袭于西蜀五代的画风,其中以五代黄荃父子为代表。此后几代院体绘画形态都以其为绘画之标准。宋代院体画风以五代黄荃父子的绘画风格与理念贯穿于北宋与南宋之始终。北宋院体绘画风格多以黄荃富丽典雅、精工细致为代表,其中也融合徐熙文人野逸之风。李安忠作为北宋与南宋画史上的衔接人物,是宋代院体绘画的重要代表之一,而他的其中一幅代表作《野菊秋鹑图》也让我们对两宋花鸟画有了一个更为清晰的认识。本文以李安忠的花鸟画《野菊秋鹑图》作为本文的出发点,对宋代花鸟画的艺术风格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7.
中国山水画发展到元代,由于主要的创作群体"文人士大夫"的特殊境遇,使他们在"以画寄情"的过程中,以高逸为尚,强调脱俗的境界.尤其是以"元四家"为首的元代绘画,在重视抒发个性感受的同时,更强调以意境入画,真正把中国山水画提炼到一个纯粹意境化的审美高度,使"逸气"成为元代山水画的标志.  相似文献   

18.
当西方的油画与中国的传统文化以及中国人的审美交融在一起之后,便孕育出了一种新的油画概念,称之为"写意油画"。油画作为一种外来的艺术形式,在中国流传的百余年历史中,中国人从来没有停止过想要将其本土化的探索,特别是在写意油画用笔的书法意识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从中国绘画的发展角度来说,书法与油画的结合是绘画史上的一次重大突破。除了画家们将写意油画本土化作为重要探索方向,写意油画的书法意识还是诠释画家们内在情感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正>说到麻阳,人们就会想到"中国民间绘画之乡"、"中国冰糖橙之乡"、"中国长寿之乡",而麻阳的广播电视事业也犹如一枝绚丽的民族奇葩,多次受到国家、省、市的表彰和嘉奖,中央委员、国家广电部前部长艾知生曾亲临视察。麻阳广电人心系民  相似文献   

20.
"形神"即形体与精神或是身体与心理,其本质不脱离身心学说。这一概念对立统一,且在古代多以绘画而论之。在现当代舞蹈艺术形式中,中国古典舞作为关键形式之一得以体现,一方面充分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另一方面作为独特的艺术媒介被大众接受并得以习之。中国古典舞教学则是训练艺术媒介从而传播传统文化的桥梁。如何在教学中体现"形神"之观点,如何作用在中国古典舞技法与身法中产生影响。本文基于"形神"之理念,针对中国古典舞教学的相关内涵,探究其在中国古典舞教学中如何之应用,皆而对其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