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屋顶是华夏传统建筑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屋脊兽是中国古代建筑屋顶的屋脊上所安放的兽件,在历史的长河中,中国传统建筑总以较为固定的形式呈现着,并且屋顶是智慧的工匠师们重点表现的地方,能映射出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1])。本文对屋脊兽文化的研究整理有前人的成果也有自己的观点。概括性地介绍整理了屋脊兽艺术的起源和发展历史,包括从建筑的角度对屋脊兽艺术进行分析,从文化的内涵对屋脊兽艺术进行研究,并阐述了屋脊兽艺术研究的艺术价值和社会价值,研究其所具有的深层意义和内涵。  相似文献   

2.
本文结合田野调查资料,根据热贡文化生态特点,从文化生态学、艺术人类学角度,探讨了热贡艺术的文化生态,及生态系统中的文化特质,并时热贡艺术产业化发展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3.
佛塔是佛教的主要构筑物和标志性建筑,它和殿堂等建筑共同构成了佛教寺院,是佛教文化传输、研究、发展的主要场所。佛教文化虽是外来文化,但在长期发展中已逐步汉化,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研究和了解古塔是研究和了解中国古代社会的一个重要途径。至今中华大地仍然散布大约三千座佛塔,古城苏州是其中的一个代表。佛塔既有物质构筑的一面,更有精神构建的一面,它在华夏大地的产生及推广,必须要有佛教文化的深入、当时社会政治的稳定、财富的积累以及建筑技艺的发展等条件的具备。与中国的乡土艺术、建筑文化相融合逐步中国化、世俗化,并和山水环境、城市景观紧密地结合在一起。通过本文的研究,在对古塔进行绝对保护的基础上把“死”的建筑变成“活”的景观,更好地融入我们的生活,为现代化城市建设贡献一份力量。同时为古塔在未来城市建设,园林景观方面的指导与借鉴作用进行简要分析,指出古塔在现代城市中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4.
敦煌文化艺术是中国文化艺术宝库中珍贵的艺术结晶,是我们一直仰护的传统文化之魂与中华民族之根。针对后疫情时代下敦煌文化艺术逐渐淡出大众视野的问题,本文采用桌面研究的方法,以敦煌壁画为例,将敦煌壁画传统文化元素融入产品商业,从经济角度对敦煌壁画的文创产品反哺敦煌壁画的保护传承进行分析和梳理,提出经济效益反哺文化艺术(敦煌壁画)的构思。并探索在不影响艺术纯粹性的前提下如何使经济效益更好地促进文化艺术的保护与传承。研究表明,文化艺术与经济效益是互相成就、彼此包容、互惠互利的关系,经济效益是促进文化艺术保护与传承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5.
动画作为有效的教育形式,深受儿童的喜爱,动画是儿童群体所接触到的主要媒体之一,儿童时期所受到的教育影响着一个人人格的发展。在个体受教育的启蒙阶段,儿童教育对于人的一生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孝文化教育作为中国传统教育内容之一,在教育中具有重要意义,对儿童的成长具有深远意义。因此,对动画艺术形式对儿童孝文化教育的价值机制进行探讨有着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6.
中国的古建筑历经千年的发展,在世界建筑史上熠熠月的沉淀,以它优美的造型、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实用的功能性,体现出了古代建筑工匠智慧的博大精深和技艺的高超。本文对古建筑的屋顶进行研究,介绍古建筑屋顶的起源、构造、作用、样式以及在每个历史时期的发展演变,结合沈阳故宫屋顶的特点,对古建筑屋顶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7.
李雨昊 《中国民族博览》2022,(12):114-116+168
艺术管理作为一门热门学科在中国语境下的构建不同于西方,人文性成为学科重要的价值取向。人的审美经验主导、人的偏好自觉以及人的自主选择性构成了中国古代艺术管理实践活动中的人文性特征,艺术管理学科发生的人文性动因则与思想层面的开拓和社会层面的认可密切相关,学科的价值谱系构建则应实现共生立场的有机统一和价值有涉的客观界定。  相似文献   

8.
田定湘 《民族论坛》2005,(12):44-44
鼓楼是侗族特有的建筑艺术,是侗族的象征,更是侗族人民智慧的结晶,人们只要看到鼓楼,就知道已来到侗乡。一、鼓楼是侗族人民智慧的结晶鼓楼主要分布在贵州省的黎平、丛江、榕江,湖南的通道,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三江、龙胜等县的侗寨里。那一座座造型独特的鼓楼,飞阁翘檐,层层而上,  相似文献   

9.
古丝绸之路在漫长宏阔的时空中,留下了包括精神文化在内的丰富遗产,也开启了艺术地表达多样文化和沟通人类情感的先河,具有重要的启示性和当代价值。新的丝绸之路文学艺术的倡导和创造,有可能打破国际社会长期存在的中心—边缘秩序逻辑和边缘依附中心思维定式,发现和挖掘各民族在古丝绸之路上的艺术表达的特点和成就,重建丝绸之路文化精神。跨越地域、国家、民族、宗教、文化的界限而共生共融,审美地表达和平与发展的信念,维护文化多样和包容差异,和而不同,消弭隔阂,弘扬人类的真善美,矫正全球化和科技主义产生的副作用,是丝绸之路文化的艺术表达的精神指向。  相似文献   

10.
生态环境问题从根本上说是人及其文化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文化是人类适应环境的产物,其中必然包含着人们如何看待自身所处环境、如何处理人与自然环境关系的种种经验和知识.本文以宁夏南部山区为例,在对本地区生态环境现状认识的基础上,对该地区回族文化体系中所蕴含的生态价值观念、生态经验和生态智慧等进行梳理和分析,进而提出借助文化资源治理本地区生态环境的对策建议,以期对文化与环境关系问题的学术讨论及回族聚居区生态环境治理实践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1.
石湾陶瓷作为广东本土文化的瑰宝,凝结了广东文化的精髓,体现了当地人民的精神气魄,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了解文化故事,制作工艺,审美方法,在传承与创新的基础上研究石湾陶瓷艺术教育资源开发的方法。让石湾陶瓷文化更好地融入地方艺术教育,,丰富艺术教育内容,提高艺术教育质量,让艺术教育更显特色,让民族文化传承发展。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侗族传统文化为例,探讨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的和谐元素及现代价值,认为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民族团结,共同繁荣,必须注重保护、传承和发展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中的和谐元素。  相似文献   

13.
随着经济社会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对丰富、高品质、多样化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日趋迫切,寿光市文化馆积极探索全民艺术普及新路径,创新成立公益性社会联盟,弥补了文化馆在场地、设施,人员等方面服务能力不足的瓶颈,提升了文化服务的覆盖面,实现了对基层群众文化需求的精准对接,推动了文化服务从基本服务向优质服务转变,实现了文化艺术普及标准化和个性化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4.
曲比阿果  王智薇 《民族学刊》2023,(10):103-111+158
艺术节庆作为一种时间和文化符号记录着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是展示和传播民族文化的重要媒介。本文从民族符号学与艺术节庆视觉形象设计的关系出发,以北京国斐设计工作室的大凉山国际戏剧节视觉设计方案及其对节庆活动视觉形象设计为个案,分析凉山毕摩绘画文化的当代创新视觉转换中呈现出的多种形态的节庆特性。梳理大凉山国际戏剧节的视觉形象设计形成的图形元素、文字元素、色彩元素及文创产品等要素与凉山传统民族文化实现完美结合的过程,探析了现代节庆的民族符号视觉设计与文化建构、民族文化传播间的关系,以期为其他民族节庆定位和发展提供参考。最后通过对民族特色的视觉形象符号体系的阐释,强调民族地区旅游产业与民族文化发展的协调关系,促进不同族群文化间的相互欣赏,提升对中华民族共享符号的文化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相似文献   

15.
藏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文化的民族,汉文化和本民族文化交往交流交融较早,民族古籍文献十分丰富,藏文古籍文献成为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图书馆馆藏纳格拉洞藏经的发现与修复,掀开迪庆古籍保护事业新篇章,民族文化古籍不仅是雪域高原的文化瑰宝,同时也是藏传佛教互鉴交流的重要见证,加强民族古籍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16.
民族音乐也即诞生于各个民族生活劳动实践当中,具有鲜明民族色彩的传统音乐。陕北位于黄土高原,地形复杂,再加上陕北人淳朴的情感,孕育出一首首动人的陕北民歌。《三十里铺》是陕北民歌当中的代表作,主要讲述了一对青年恋人郝增喜与凤英深情相爱,但最终无奈分手的故事。这首歌曲调自由灵活、歌词质朴幽默,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深入分析其艺术特色有助于更好地把握陕北民歌的特征,传承发扬地方民歌文化。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职业教育尤其是教学模式和教学能力也在进行积极的发展和探索着.本文以黑龙江艺术职业学院为例,研究并探析创新艺术教学模式,推进教学能力提升在艺术院校人才培养中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8.
吴煜 《中国民族博览》2022,(13):122-124
以群众文化为主的文化场馆在新时期高雅艺术走进大众文化构建中有着新的历史任务,文章主要分析了以群众文化为主的文化场馆在新时期高雅艺术走进大众文化构建中的重要地位,阐释了以群众文化为主的文化场馆对高雅艺术走进大众文化建构的重要作用,对如何发挥以群众文化为主的文化场馆力量提升高雅艺术走进大众文化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的钢琴改编曲中,对民族器乐曲的改编占了很大的比重,因而中国民族器乐钢琴改编曲在中国音乐史上也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经过历代中国音乐家的发展,中国民族器乐钢琴改编曲形成了独具魅力的艺术特色,主要体现在二度创作时根据民族乐器类型的不同灵活运用钢琴的表现技法,在演奏时根据乐曲的音色需求,巧妙运用各类装饰音和琶音以及注重...  相似文献   

20.
吴星  陈昆 《中国民族博览》2022,(13):134-137
民间舞蹈源自民间并广为流传,还与民俗文化、即兴表演等多种风格相衔接,在舞蹈形式上,稳定性和娱乐性程度较高。少数民族尤其是中国蒙古民间舞作为其间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我国的历史文化中熠熠生辉。《格格其玛》作为其间的翘楚,从该舞蹈出发,以挖掘中国蒙古民间舞的审美价值,深入挖掘我国少数民族文化,在文化的交流碰撞中更好地实现对民族舞的传承和发扬。本文概述了《格格其玛》的舞蹈艺术形式,进一步总结了中国蒙古民间舞的审美价值,为实现中国蒙古民间舞更好地发展提供可行性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