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宝俊 《金陵瞭望》2006,(10):51-53
今年3月22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将河南省少林寺定为他访问我国的最后一站。然而,与汉语类似,少林文化正遭遇“外热内冷”的尴尬,在被外国人趋之若鹜的同时,在国内许多地区的发展却不尽如人意。目前在南京,练习太极拳的超过10万人,学习跆拳道、空手道等外来武术的也超过1万人,而学习、练习少林武术的却不到千人,真正的高手不过二三十人……与少林武术颇有渊源的南京,为何独独让少林武术这样“艰难”?  相似文献   

2.
“中医药文化助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复兴”是中医药文化界新近提出的重大学术和社会命题。该命题的提出是置身于中华民族致力于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历史场域,中医药文化研究学术积淀和文化自信的必然结果,中医药文化自身特质得以彰显的结果,也是中医药文化界面对时代要求的必然选择。对该命题的深入探究,不但有利于推动中医药文化研究的进一步深化,促进中医药事业的健康发展,而且将会推动健康中国建设、道德中国建设、文化中国建设和绿色中国建设,有助于增强民族文化自信自强、加强社会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提升国家软实力,具有极其重要的学术价值、应用价值和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3.
少林武术文化博大精深,流传广泛,影响深远。少林武术既是中华民族传统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璀璨耀眼的传统体育文化遗产。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少林武术逐渐吸收禅宗思想的文化精髓,原本具有明显技击搏斗特征的少林武术,与弘扬大慈大悲、普度众生为主旨的佛教思想融为一体,相得益彰。少林武术以此在众多武术派别中发扬光大,成为影响中国武术发展的主要流派之一。  相似文献   

4.
中华文化曾长期居于人类文明发展的前列,但18世纪以来,西方借助工业革命的技术优势构建起强大的文化霸权,统驭世界数百年之久。当前,中国已经逐步实现“数字崛起”,成为影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关键变量,世界技术文化格局正在发生显著“位移”。在数字时代,中华文化的复兴具有深刻的“技术—文化”逻辑:以14亿多人口为基数的海量数据形成了巨大的规模效应;汉语和汉字为中华文化的数字复兴提供了深层“先进性”基础;中华文明的包容性特质决定了中华文化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取向,具备对西方竞争型文化的哲学超越;五千年的文明累积可以为中国数字文化产品激发无尽的活力;更重要的是,中国的社会主义体制具有超越资本的宏观布局优势。  相似文献   

5.
如何发扬中华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增强爱国意识,已成为当前迫切的任务.中华文化在本质上具有增强民族凝聚力、推动华夏历史进步的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6.
当代华语电影史上,曾出现过三次少林电影热,而作为少林武术发祥地的河南,却始终未能形成少林电影及少林文化的品牌产业。仔细梳理研究三次少林电影兴衰流变的轨迹,可以发现这些电影对少林寺和少林武术内涵缺乏起码的认知与理解,造成少林地域性漂移沦落到镜头盲区,它所代表的中原文化完全被遮蔽与放逐,而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少林电影。河南要拍摄出真正呈现少林武术与少林文化的少林电影,其关键是以理论研究为依托实行产学研一体化,培养、发现本土人才,凸显少林文化的地域性和中原文化的厚重感,这是避免与港台功夫片同质化的唯一途径。当下在河南建立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的进程中,开发以少林电影为核心的文化产业,将少林电影打造为河南文化品牌,具有非常重要及迫切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中华民族在历史上发生过两次体制性文化创生,奠定了古代中国发展的基本模式。当代中国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这正是实现第三次体制性文化创生的历史性时机。完成这次体制性文化创生,不仅能够实现中华复兴伟业,而且对于人类历史也将产生重大影响和意义。  相似文献   

8.
按照字面上的理解,“三教合一”指的是儒、佛、道三家思想融合为一体,但就其本质来说,指的是佛教在中国逐渐融合的过程.文章通过对“三教合一”思想的发展历史,以及少林武术所体现的儒、佛、道文化内涵的分析来论述“三教合一”思想对少林武术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意大利文艺复兴以前西欧至少出现两次较大规模的文化“复兴”热潮,一次发生在9、10世纪,是封建帝王倡导的“自上而下”的文化“复兴”;一次发生在12、13世纪,是以市民阶层为主导的“自下而上”的文化”复兴”。本文介绍这两次“复兴”的情况,分析了两次“复兴”的经济背景和文化背景。这两次文化“复兴”与文艺复兴之间存在显著的脉络联系。  相似文献   

10.
亚洲复兴是孙中山主张亚洲被压迫民族联合反帝反殖,争取独立解放思想的具体体现,其特点是:把中国革命同东方民族解放运动相结合,对亚洲各国的革命给予帮助。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破解近代以降中华民族面对的文化困局,国人提出了不少解决方案,而内圣开新是主流思路,并成为现代古典学的主流范式。最近,学者邓曦泽对内圣开新思路进行了严格、尖锐的批评,并提出了超越性方案——公共儒学。公共儒学运用“问题+方法+效用”的基本方法论,从公共交往角度论证了历史文化的价值,即以儒学为主的历史文化之重要价值乃是作为古今一贯的思想共源与公共交往平台,促进公共交往,以之为基础,可以得出文化复兴的操作性方案,因此,它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2.
为服务于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推动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与经济文化发展建设的结合,促进沈阳师范大学教学、科研与辽宁区域文化、社会经济发展的密切结合,树立学校在辽宁省地域文化研究方面的学术地位,学校于2004年下学期启动实施了“满族文化资源与发展考察工程”。该工程为学校所确立的“辽宁三大古文化板块价值考察工程”之一。一、考察工程的确立根据满族是崛起于17世纪初的民族。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满族是对中国历史和中国文化的发展、对中国各民族关系的发展作出过重要贡献的民族:她推展出中国封建社会的又一个大黄金时代,形成了中…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初期,面对外辱内患,无数先贤以复兴中华为己任。文化复兴是继洋务运动、维新变法、辛亥革命失败之后国人自强的文化思考,体现为复古、西化、调和三种路径,它是中华民族文化复兴的重要尝试。加深这一研究,正本溯源,既是深化新文化研究的题中之义,也是对当下文化建设的重要借鉴与启示。论文以辜鸿铭、胡适、梅光迪、陈序经、梁漱溟等先贤的文化复兴思考为中心,分析考量其文化建设的路径与多种可能,并思考对当下的启示,认为在当下全球化的语境中,文化复兴既要遵守全人类的共同价值,又要坚守自身文化的本色,方能在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彰显自身的话语与独特,一国之立必有其独特文明方为可贵。  相似文献   

14.
中医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是中医的根基与灵魂,它不仅凝聚了儒道佛文化的智慧,体现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理念与原创思维方式,而且决定了中医学的历史形成与未来走向。目前中医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种种问题,究其根本是对中医的文化认知与文化认同问题。为此,本刊开辟中医文化系列访谈专栏,就当前中医发展中出现的文化热点问题,对国内著名中医文化研究专家进行专访,以展示目前国内中医文化学术研究的新思想、新观点与新成果。  相似文献   

15.
论“墨学复兴”在近代科技文化传播发展中的历史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代西方文化科技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贯穿了近代“墨学复兴”的三个主要阶段,①“墨学复兴”的理论与实践的探索作为一个重要的中介,推动了近代西方科技文化在中国广泛地传播与发展,起到了不容忽视的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的“视域融合”涉及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关系。“儒学复兴”不可能是政治、意识形态层面的,而只能是学术、文化层面的;“儒学复兴”也不意味着儒学将在中国的思想文化领域占据主导地位,而是儒学与其他文化相互交融,形成一个文化的“百花园”。在理念上,不应把以儒学为主干的传统文化仅仅当作是一个补充,而是把它作为社会主义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使儒学与马克思主义相容共济地发挥其独特功能。在操作层面上,需要减少和避免假借“儒学复兴”名号的各种工具主义、功利主义的危害,构建有效的文化运行机制和文化传承载体,促进传统文化的继承、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17.
在人类面临日益严峻的生存与发展危机面前,工程文化对工程师的工程创造行为的约束与导向作用日渐凸显。高等工程教育应将大学生的工程文化素养培育置于与科学技术素质提高的同等重要地位,发挥工程训练中心的桥梁纽带与改革引领作用,科学设计并精心保障工程文化素质教学的实施,培育更多德才兼备的未来工程师,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8.
近代以降,以汉字承载的中华文化遭遇了一场古今转换、中西互动相交织的大变局;近代新名词、新术语的生成与演变则是这一大变局的产物与表征。关于近代新名词、新术语生成的研究,长期受到多国学者的关注,迄今成果丰硕。其中,术语的语义学研究与历史学、文化学研究的融会,  相似文献   

19.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即“两个结合”)的强调和展开论述,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民族复兴的关键时期,站在文明的高度,对中国道路更加笃定、更加自信地展望文明复兴的光明前景。从民族复兴的文明视角来看,推进文明复兴是提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论断的重要出场语境,该论断的提出源自中国共产党人高度的文化自觉,擘画了二者结合而形成文化成果的应有样貌,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旨归。  相似文献   

20.
1960年代后期,蒋介石在台湾发起声势浩大的"中华文化复兴运动",旨在宣扬三民主义并自命为中华文化的道统传承者。为了促进中华文化的复兴,发展三民主义建设,以教育为本,极力倡导青少年学习中华传统文化,以望其成为复兴中华的斗士,为"光复"大陆冲锋陷阵。时任国民党中央评议委员的萧瑜远在乌拉圭,他提出"第三代国民教育"的说法,将当时的台湾小学生视为第三代国民,主张重视第三代国民教育。本文根据这一说法,对中华文化复兴运动初期的台湾国民教育进行梳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