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在我国词史上,苏轼是位开宗立派的人物。他传世的词作约350首左右,其中一部分有词题或词序,说明写作的时间、地点或写作的原由,开创了词中制题系序的风气并为后世词人所效法,对词学发展作出了贡献;有一部分词没有词题或词序,读者则难以寻迹相证,窥其要旨。朱祖谋的《乐坡乐府》是最早为苏词编年的开山之作,给学习和研究苏词提供了很大方便。之后,又有不少学者踵武朱氏为苏词编年,日积月累,成绩斐然。近年来,我们纂著《苏轼词编年校注》,对于苏词的编年也偶有一得之见,今撮举几首就正于读者。  相似文献   

2.
秦观对东坡词的接受主要表现为:第一,艳情类词作对苏词“雅化”品质的认同,包含内容、表现手段、语言三方面的雅化;第二,词作功能、词学观方面,秦观与苏轼暗合;第三,秦观早期词作对苏轼豪放词有所模仿;第四,秦观对苏词的一些句子、句式和构思也有所取法。秦观实际充分吸收了苏词的一些因素,并结合自己的才情,才最终成了自己独特的词作风格。  相似文献   

3.
论苏轼密州时期的词作古今,宋培宪现存苏轼词作三百余首,以他被贬黄州为界,大体上可以划分为前后——两个时期。早期在密州的作品,于苏词发展中起着重要的关键作用,标志着走向别开生面、自成一家的新阶段。熙宁七年(1074),苏轼由杭州通判调任密州知州,至熙宁...  相似文献   

4.
苏轼《水龙吟(》似花还似非花),为和章质夫杨花词所作,其艺术造诣却远远高于原作。王国维认为,苏词不似和作,反似原唱。仔细权衡,苏词的突出特点在于:一是咏物拟人,不即不离;二是抒情言志,幽怨缠绵;三是章法句法,淋漓曲折;四是措辞用典,夺胎换骨。体现了苏轼高超的艺术才华和苏词幽深的艺术境界。  相似文献   

5.
传统的观点认为苏轼是豪放派词人,但从苏轼的全部词作来看,属于豪放风格的并不多,苏词的主要风格应该是"旷达".苏轼仕途坎坷、命运多舛,但通过深层次的哲理思考以及对生活和大自然的热爱,他做到了随遇而安、从容不迫,始终保持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  相似文献   

6.
苏轼在宋神宗元丰年初夏,以《浣溪沙》为词牌子,写了五首描写农村生活的词。在北宋词坛上,它是较早地反映农村生活的一组词作。作者以清新流畅的笔调,充满着对农村热爱的感情,描绘了徐州地区农村初夏的风光和农民的生活。这是苏轼在词的革新过程中,把题材扩大到农村,为词反映更广阔的现实生活而开辟的新领域,是我们阅读和欣赏苏词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7.
杭州词是苏词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苏轼在熙宁和元时期两次出仕杭州,其词作都具有清丽毓秀的特色,不同于其他时期的苏词。而两个时期的杭州词也各有其特点:熙宁时期属词创作的早期,承袭婉约词风,但高出人表,且题材上大有开拓,自有其独特价值。元祐时期则在艺术表现上日趋成熟,风格多变,情感表达更加含蓄蕴藉。  相似文献   

8.
两宋被贬海南的文人多为党争失败者。其中留下词作的有苏轼、李光、赵鼎、胡铨等人。他们的海南词反映了不同的心态,体现出不同的贬谪文学模式:苏轼的海南词摆脱了穷苦悲愁的窠臼,突破了古代的贬谪文学模式;赵鼎的海南词偏离苏轼模式,承袭秦观的悲苦哀怨;李光、胡铨的海南词则继承、发展了苏轼模式,其乐生精神较之东坡更强,理学意味更重。  相似文献   

9.
在传统古典文学评论中,苏轼作为"豪放"派词风的开山鼻祖和领军人物被广泛认可.然而,是否就可以以"豪放"涵盖苏词风格呢?在对其所谓"豪放"词代表作品的重新解读中和对其大部分其他作品风格的评析后,苏轼词作的风格应为寄悲慨于雄放飘逸之外,寓旷远于清丽婉曲之中.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分析苏轼各类题材的众多婉约名篇,说明苏词创新的实质,主要在于他能在其众多的词作中展示出高尚的人生哲理与深刻的社会见解,从而唤起读者对人生、社会的深刻认识与思考,从中获得启迪与激励。  相似文献   

11.
苏词研究是近世以来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热门话题,其中有关苏轼词集的编刻整理累计有二十余种。由张志烈、马德富、周裕锴主编的《苏轼全集校注.苏轼词集校注》,在参考传世苏词各重要版本和近期学术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苏轼词集作校勘、注释、编年、集评、辨疑等文献整理工作,在各个领域均进行了新的探索。撮其要者,在以下三个方面最为突出,这就是:意象词旨的深微探析、编年本事的精细考订、词语注释的准确追寻。  相似文献   

12.
苏词辨伪     
苏词辨伪邹同庆,王宗堂近年来,我们在纂著《苏武词编年校注》时,发现苏轼与他人重出词近百首。其中有四十多首是苏轼词误作他人词;有十余首因现存文献不足,尚难断定是苏轼作或是他人作,只好暂作重出互见处理;另有四十多首,则为他人词误作苏武词。现选出误作苏轼词...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认为,苏轼所谓“自是一家”小词并非《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转变词风是从离杭赴密时开始的,他的《沁园春》(赴密州早行马上寄子由)就是一个标志;苏轼的“自是一家”说是在其探索期、发展期的创作实践中总结出来的,“自是一家”不仅仅是“豪放”一家,“豪放”二字不足概括多种姿态的苏词。  相似文献   

14.
苏轼晚年所赋《水龙吟·咏杨花》词,是苏词中与众不同、值得注意的一首。本文认为,此词在艺术上以咏物拟人的形式,寄托了苏轼对自己的身世和家国、时代的感慨,反映了北宋中下叶士大夫阶级忧患、矛盾的时代意识。此词的婉约笔调,与其它苏词的豪放风格,都折射着这种矛盾的时代意识。  相似文献   

15.
苏轼对词体的发展演变作出了突出贡献,他作词的视角更为宏观,不一味沉湎于感伤,因此,苏词中所隐现的悲剧意识既是深沉的又是旷达的。苏轼悲剧意识的萌发有着自身的人格建构根源,并在词作中得到了强烈的体现,无论是他的婉约词还是豪放词,都能读到这位大文豪在字里行间散发的悲剧情感。  相似文献   

16.
密州词在苏轼词作中占有重要地位,它创立了苏词乃至整个宋词的豪放之风。在全部19首词中,14首以豪放为主要倾向,其中有以豪放表现婉约、以婉约反衬豪放,又有纯粹显示豪放格调的传世佳作。密州词在题材、境界、结构、语言上都有大的突破。  相似文献   

17.
论起苏轼词的风格,历来的观点是“苏子瞻之作,多是豪放”(张綖《诗余图谱》)、“清雄”(王鹏运《半塘遗稿》),也有以为苏词“韶秀”(周济《介存斋论词杂著》)、“清丽舒徐”(张炎《词源》)。但仔细品评,觉得在苏词中纯豪纯婉的  相似文献   

18.
王安中年轻时曾师从苏轼,在词学上颇得苏轼濡染,但因他在徽宗朝得势而为后世文人所误解,导致他的词学成就多被漠视。实际上,王安中在徽宗朝不仅一直偏向元祐党人,还在“讳言苏学”的党禁高压下坚持学苏并取得了很大成就,其词作既在多方面规模苏词,又有独到的风格,可与秦观、黄庭坚、晁补之比肩,堪称北宋末年词坛上的苏门殿军。  相似文献   

19.
北宋词坛大家苏轼的词作传世九百余年来,属意研治者代不乏人,而有关研究专书世所未见。曲阜师大崔海正不久前推出的《东坡词研究》(山东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堪称第一部苏词研究专著。崔著最大的特点在于研究视野的拓宽与视角的更新,如对东坡词演进轨迹的宏观描述,对东坡宦情词美感效应的微观把握,对东坡词与太白诗异同的纵向审察,对东坡词切入民俗文化的探入探讨,等等,都能发他人所未发,使人耳目一新。作者涉足文艺心理学、美学、民俗学等学科领域,借以变换苏词研究的方位,对研究者来说,是富有启迪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古籍中有“情,波也,流也;性,水也”的说法.这是中国古人对人的情感与情绪的动态性特征的理论认知,与西方“意识流”的观点相一致.在宋代大词人苏轼的词作中随处都流溢着作者及其对象(人物)内心深处的情感波澜.本文在对苏氏大量词作分析的基础上,概括苏词表现意识流动的具体规律及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