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创新能力与创新型企业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创新能力在创新型企业形成过程中的关键作用作为研究基础,认为创新能力是创新型企业的本质及生存发展的基础,因此,在评价创新型企业时,必须将创新能力的评价置于核心地位。在专家访谈和因子分析方法的基础上对这一假设进行了验证,发现创新能力的一些基本维度,如创新资源与投入、创新过程管理与激励控制等都能够进入创新型企业的评价体系。最后,给出一个基于创新能力形成过程的创新型企业的评价标准和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3.
文章从城市的知识创新能力、技术创新能力、产业创新能力、制度创新能力、服务创新能力和创新环境6个方面出发,构建了城市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SPSS软件进行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得出安徽省城市创新能力的评价分析结果,为加快安徽省创新型城市建设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4.
5.
低碳城市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低碳城市是实现城市创新发展、科学发展和转型发展的根本途径。创建全面而完整的低碳城市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有助于城市低碳化发展的量化和具体化,同时又可以明确城市未来发展的方向和着力点。城市的发展包括社会的方方面面,如何以城市为基本单位,提出低碳发展的综合评价指标,是本文的重点和突破点。本文尝试构建以低碳发展为核心、以经济发展为手段、以社会发展为基础三位一体的低碳城市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以期推进我国低碳城市的建设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7.
以我国企业资料为依据,采取层次分析的方法确定权重,设计了评价创新型企业指标体系的研究变量体系.该研究克服了以往研究中在变量选取上存在较大主观性和随意赋值的缺陷. 相似文献
8.
9.
基于PSR模型,构建了3个准则层和28项具体指标的城市生态安全水平度量体系,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福建沿海四城市的生态安全水平进行量化分析。结果表明,从综合评分值的大小来看,四城市间的分值差距较为明显,厦门生态安全水平具有较大的优势。与其他评价方法相比,该方法评价过程简易,结果定量并相对客观可信。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中国各地区当前的投资环境状况,本文通过对影响投资的环境因素进行调查分析,选取了市场状况、人力资源、政府施政、基本基础设施、社会基础设施、信息技术运用六个大指标分别17个具体指标,构建投资环境的指标评价体系。文章选择中国的省会城市为研究对象,主要依托《中国统计年鉴》的相关数据,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投资环境进行排序和分类,计算出各城市主成分得分。为了进一步对各地区投资环境分类,用主成分得分进行聚类分析,将我国30个城市聚为投资环境优越、良好、较差三个层次,并对结果及原因进行分析,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本文借鉴数据源挖掘中聚类分析的思想,引入主成分分析法对中国大陆省会城市(含四个直辖市)的经济指标数据进行等级划分,从而为城市经济发展决策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12.
本文根据区域创新能力的五个构成要素建立一套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通过SPSS软件的运算,对中部三个省市的区域创新能力作出了综合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针对湖北区域创新各个方面的能力进行比较分析,指出该省在区域创新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自治区党委作出了建设"创新型新疆"的战略部署,为全疆各地州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指明了方向。乌鲁木齐市拥有全疆高新技术产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优势创新资源,必将通过实施首府"十二五"发展规划,全面提升城市自主创新能力,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率先建成国家创新型城市,为自治区的跨越发展和长治久安做出应有示范。 相似文献
14.
主成分分析用于多指标评价的方法研究——主成分评价 总被引:74,自引:0,他引:74
首先,分析了目前主成分分析用于多指标评价中存在的对指标不加选择的滥用倾向、未考虑评价者的价值判断、以及是否需要多主成分合成等评价相关问题,特别是指出了传统方法存在信息量权二次加权问题.其次,本着在多指标评价理论框架之下对主成分分析进行"主观化"改造的思想,提出分级指标体系设计、增加重要性权(二次加权)等观点,构建了适用于半结构化问题的"主成分评价"方法体系.进一步地,依据问题指标重要性差异和指标体系相关度差异,对目前主成分分析用于多指标评价各种方法及其适用条件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最后以一个简单的实际案例加以验证. 相似文献
15.
为使各城市能够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需要制定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城市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文章借助DPSIR模型,遵照科挚洼、可行性、简明性和敏感性原则建立了城市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通过该指标体系能够对各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水平做总的判断,为实施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17.
18.
国外主要创新型城市发展实践与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应对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创新型城市建设已经受到我国城市的广泛关注并开展了大量探索性实践。本文主要对伦敦、纽约等世界主要创新型城市的创新型城市建设实践进行了梳理,以期为我国现阶段创新型城市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20.
基于核主成分分析的生态评价模型及其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DPSIR)"框架构建了生态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了基于核主成分分析的生态评价模型,并对中国10个副省级城市的生态状况进行了分析。创新与特色一是将人的需求、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等要素纳入DPSIR概念框架构建指标体系,克服了现有生态评价片面关注环境与资源状况或只关注环境保护与治理状况的不足。二是通过比较各备选核函数对应的核矩阵与最优核矩阵的相似度确定了最优核函数和最优核参数,改变了现有研究的核函数和核参数随意选取的问题。三是通过对评价指标和评价系数进行属性聚类确定影响生态评价的关键因素,改变了核主成分分析无法判断关键影响因素的问题。四是研究结果表明,影响中国副省级城市生态状况最重要的指标分别是人均绿色GDP、人均绿地面积、空气质量和万元GDP SO2排放强度;而人均居民生活用电量、人口密度和人口自然增长率对其影响很小;影响中国副省级城市生态状况的最重要的评价准则依次是驱动力、状态、压力和响应。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