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老年性聋伴耳鸣患者心理状态及治疗影响。方法选择老年性聋患者13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69例患者,其中耳鸣51例;对照组69例患者,其中耳鸣46例。两组均口服耳聋左慈丸,耳后注射葛根素注射液联合声频共振治疗;观察组在药物治疗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即精神心理护理疗法。观察治疗前、治疗后30天患者心理状态、听力变化及耳鸣改善情况。结果治疗30天后,总有效率治疗组与对照组焦虑抑郁状态和耳鸣症状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对老年性聋伴耳鸣患者心理状态及治疗有较好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措施对老年耳鸣患者的心理疏导和生活质量提高方面的效果。方法在对老年耳鸣患者实施心理疏导、生活护理、健康宣教和功能锻炼等干预措施前后,向患者发放症状自评量表(SCL-90),比较干预前后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对护理干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经过干预措施的实施,老年耳鸣患者的焦虑、抑郁、躯体化、强迫症状、神经质和人际关系敏感等方面得到明显改善,P0.05。结论老年耳鸣患者的心理状态不容忽视,通过科学的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改善老年耳鸣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其生活质量,且利于治疗。  相似文献   

3.
郁建民 《社区》2011,(33):15-15
前不久,我到杭州旅游,发现在西湖区西溪街道某社区有家“老年聊吧”。每周有固定的时间让社区内的老人聚在一起聊天。所聊之事小到婆媳关系,大到国家政策,十分广泛。老人们反映,聊完后,心里顺畅精神爽。同时,也成为社区干部了解民意、倾听民声、集思广益、改进工作的一扇窗口。  相似文献   

4.
郁建民 《社区》2011,(22):15
前不久,我到杭州旅游,发现在西湖区西溪街道某社区有家"老年聊吧"。每周有固定的时间让社区内的老人聚在一起聊天。所聊之事小到婆媳关系,大到国家政策,十分广泛。老人们反映,聊完后,心里顺畅精神爽。同时,也成为社区干部了解民意、倾听民声、集思广益、改进工作的一扇窗口。聊吧中有老年人说:"打麻将其实并不轻松,胜负心太重,  相似文献   

5.
王毅 《社区》2014,(7):17-17
近年来,山东省诸城市枳沟镇东枳沟社区不断探索创新社区管理模式,通过开通一部议事热线,设立一个议事信箱,召开一次议事例会,开设一个议事专栏,着力构建“有事大家议、有话大家聊、有难大家帮”的工作机制,扎实推进了和谐文明社区建设。  相似文献   

6.
《老友》2015,(3):2
他,继承千年中医精髓,是享誉国际的著名中医;他,治疗耳聋耳鸣堪称一绝!帮您找出耳鸣耳聋的原因,找到治疗耳鸣耳聋的好药,很多患者将以前戴着的超大功率助听器留下当了纪念品。他就是杨松林教授,我国耳病治疗的专家。找出病因——选择好药——治耳聋耳鸣杨松林教授有一绝我国有一位杨松林教授,人称"耳病救星"。有人说:"他的治耳绝活儿,可了不得,  相似文献   

7.
《老友》2015,(2):2
他,继承千年中医精髓,是享誉国际的著名中医;他,治疗耳鸣耳聋堪称一绝!帮您找出耳鸣耳聋的原因,找到治疗耳鸣耳聋的好药,很多患者将以前戴着的超大功率助听器留下当了纪念品。他就是杨松林教授,我国耳病治疗的专家。治耳聋耳鸣杨松林教授有一绝我国有一位杨松林教授,人称"耳病救星"。有人说:"他的治耳绝活儿,可了不得,普通的耳鸣,用药一段时间就能见到效果,耳鸣症状得到缓解,听音不打岔,能正常唠嗑。"也有人说:"花大笔费用治不好的耳聋,找到他一两千元就治好了。"  相似文献   

8.
利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江苏省10家公立医院住院患者进行满意度问卷调查。调查医疗过程中医患沟通具体细节和患者的满意度,为优化医疗服务与提高医患沟通质量提供有效建议。结果发现,患者总体满意度较高;不同科室患者对倾听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普外科偏低;手术与非手术患者的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对不同职称医生的共情满意度存在差异(P<0.05);医生利用图片与模型、PPT辅助讲解较少。各级医生都需不断提高医患沟通质量和效能,尤其在运用有效方式通俗解释疾病,治疗、费用告知,注重倾听等方面,从而提升医疗服务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新天地》2015,(3):59
他,继承千年中医精髓,是享誉国际的著名中医;他,治疗耳聋耳鸣堪称一绝!凡经他治疗的患者,一般3服药,耳鸣逐渐消失,耳朵闷胀堵、头痛眩晕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再远的动静都能听见,再小的声音也能听清。很多患者来时戴着超大功率助听器,走的时候就将它留下当了纪念品。更有患者连吃六服药,听力好转十数年,完全不靠助听器!他就是杨松林教授,我国耳病治疗的圣手奇医。治耳聋耳鸣杨松林教授有一绝杨松林教授,人称“耳病救星”。他的治耳绝活儿,可了不得,普通的耳鸣,一服药就见效,不管你聋了多长时间,只要还有音感,用足三服药,多数人听力逐渐恢复,不打岔,能正常唠嗑。  相似文献   

10.
冷蓝 《人生与伴侣》2009,(12):21-21
耳鸣患者的烦恼是没有切肤之痛的人难以想象的——尽管周遭宁静安谧,悄无声息,但在耳鸣患者的听觉世界里却是天地俱动,声声入耳。或如风过疏林,飒飒作响;或如尖锐哨音.长鸣不已……真是于无声处听“惊雷”。  相似文献   

11.
与学生沟通的过程中,倾听是十分重要的环节。但在日常沟通活动中,并非每一次的倾听都积极的,实验表明"听"存在来自环境、能力和心理方面的诸多障碍,这些障碍会对沟通过程中的有效倾听造成干扰。只有了解这些障碍并分析它们形成的原因,才能有效地克服倾听障碍,提高有效倾听的能力。文中分析了沟通中的倾听障碍,并提出了跨越倾听障碍的原则及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12.
科学家一直猜测,令耳鸣患者痛苦不堪的耳内噪音并非源于耳内,而是最初产生于大脑内部。德国科学家日前证实了这一猜测,并有望据此开发出治疗耳鸣的新疗法。来自德国图宾根大学的脑科学家克里斯蒂安·格尔洛夫和他的同事们在专业杂志《神经学学报》上发表论文说,他们是通过利用外部磁场对耳鸣患者大脑局部进行刺激的方法得出这一结论的。据科学家介绍,他们让14名耳鸣患者坐在能产生磁场的机器下方,利用外加磁场对他们左脑的某一特定皮层进行“钝化”刺激,即利用磁场阻碍这一部分脑器官的正常工作。  相似文献   

13.
低年级是学生语言发展的最佳时期。新“课标”对小学低年级写话提出了建议:“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的认识和感想。”在教学实践中,探索形式多样的写话形式,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写话兴趣,丰富学生的生活体验,促进知识的迁移,培养写话的良好习惯,从而提高学生的写话能力。  相似文献   

14.
黄彬彬 《社区》2014,(18):23-23
浙江省乐清市西城社区是老社区,社区居民以老年人居多。特别是高龄、空巢、失能、家庭困难老人占了社区老年人不小的比例。看到身边一些高龄、空巢、失能、低保老人非常需要精神上的慰藉,石进才、施仁芬、谷源、施泰顺、董进安等5位离退休老人于2006年3月创建了乐清市首支“爱心话聊队。  相似文献   

15.
学会倾听     
“倾听是件宝,谁也离不了。”做官离开了倾听,必然脱离群众;做事离开了倾听,必然事半功倍;做人离开了倾听,必然浅见寡识。倾,尽也,竭尽全力。倾听,即一心向往,尽心尽力,侧耳细听。倾听,是人生前进道路上的基石;倾听.是人体智慧和潜能的开关。  相似文献   

16.
辛西迪 《社区》2014,(17):26-26
一次同学聚会上,见到了自毕业后就音信皆无的宇舒。酒喝得多了点,情绪很是兴奋,我拉着她的手拼命找话题聊,一时间提到她的初恋,那是一水的曲折心酸、虐恋情深。我每次想起都替她心疼难受,何况是她自己呢。不确定她能走得出来,话一出口,立刻酒醒后悔,仔细观察宇舒的脸色。宇舒貌似不在意说那么久的事了,很多细节和情绪都已模糊了。  相似文献   

17.
竹莹 《人生与伴侣》2007,(12):52-53
我与父亲,一直是不太亲近的。 我在外面这么几年,每次打电话回家,总是随便与他聊上几句,然后便叫来母亲,有说有笑,讲上半天。我和母亲,总是有那么多的话要说,而面对他,除了问问他的身体,聊聊他的小生意,别的,就不知该说什么了。记得最初的那几回,是我要求他的,后来便成了习惯,如果凑巧是他接的电话,简简单单聊完几句,他便急急忙忙去叫母亲。有许多事情都是母亲听完后再细细说给他听。其实他也可以问我的,就像我原本也可以将那许多琐事说给他听一样。可是,我们都没有说。或者,是我们早已习惯了这样的相处。  相似文献   

18.
突发性耳聋是指突然发生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通常在较短时间内听力下降至最低点,至少在相连的频率听力下降大于30dB,此病耳聋程度不一,一般均较重。决大多数伴有耳鸣。突聋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而且发病年龄有向年轻偏移的趋势。我科对100例突发性耳聋患者进行了系统的健康教育,使患者能够积极配合治疗,对提高治疗效果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9.
《老友》2012,(8):63-63
据媒体报道,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听力障碍的发生率高达30%~90%。听力障碍已成为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近年来本刊《专家门诊》收到询问有关耳聋、耳鸣的来信和电话,也不在少数。本期,我们专就有关耳聋的几个问题做点简要解答,希望能对耳鸣、耳聋患者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0.
张君明 《社区》2008,(22):4-4
安徽省黄山市屯溪区昱东街道荷花池社区出现了不少“邻里聊吧”,居民们在聊吧里经常聚在一起、读书读报、谈天说地、唱戏哼曲、交流理财经验等,每个聊吧都有精神关爱员,针对不同对象的兴趣爱好,开展精神慰藉和集中活动。社区出现“邻里聊吧”,这是可喜的和谐之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