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 毫秒
1.
文章深入探讨了数字政府建设对区域创新影响的内在机理,以是否建立省级一体化网上政务服务平台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双重差分方法和三重差分方法识别了数字政府建设对区域创新水平的净效应及其异质性。研究发现:数字政府建设政策显著促进了区域创新水平提高,包括对区域创新投入和产出水平均有显著正向效应,并且这一结论经过PSM-DID方法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成立;数字政府建设对提升区域创新水平的效应有显著的时间动态性和空间异质性,表现为政策效应大小呈逐年递增趋势,以及对南方地区相比北方地区、对制度环境较好或创新水平较高的地区相比其他地区的政策效应更佳;数字政府建设提升区域创新水平的作用机制在于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和优化法治化环境两个方面,其中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是最重要的机制。  相似文献   

2.
文章运用DEA-Tobit两步法,综合评价2010年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科技资源配置效率,分析影响区域创新体系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的因素.研究表明:配置效率与区域开放程度、高技术产业发展、科研机构的人才投入、企业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正相关;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对区域科技资源配置效率有负显著影响;产学研结合水平、政府科技投入等因素对区域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3.
文章基于2003—2019年我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门槛回归模型研究了政府科技支出对区域创新的非线性影响。研究发现:政府科技支出对区域创新的影响存在基于人力资本水平的双门槛效应,只有当人力资本水平超过一定门槛值时,政府科技支出才能显著激励创新产出;政府科技支出对区域创新的促进作用呈“阶梯型”递增,当人力资本水平跨越第二门槛值后,政府科技支出对区域创新产出的促进作用会显著提高。进一步的动态均衡关系分析表明,政府科技支出、区域创新、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动态相互影响机制,政府科技支出和区域创新对经济增长具有正向作用,且随着期数的增加,正向作用趋于稳定;而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产生负向的冲击作用;从方差分解的结果来看,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来源于经济增长自身的驱动效应,随后是区域创新产出、政府科技支出。  相似文献   

4.
文章通过多重中介模型,利用2010—2019年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研究了分析师跟踪对我国上市公司研发创新的影响及机制。研究表明,分析师跟踪显著促进了我国上市公司的研发投入和创新产出,利用中介效应进行的影响机制分析表明,代理成本和融资约束均是分析师跟踪影响研发投入和创新产出的中介。进一步研究表明,对于东部地区企业而言,分析师跟踪加剧了企业代理成本,进而促进了研发投入和创新产出,而分析师跟踪对融资约束的改善仅促进了企业研发投入,并未有效促进创新产出;对中西部地区企业而言,分析师跟踪缓解了企业的融资约束,进而促进了研发投入和创新产出,但代理成本的中介效应不显著。此外,分析师跟踪对我国企业整体创新质量有显著促进作用,并且相较于东部地区,分析师跟踪对中西部地区企业创新质量的促进程度更高且更显著。  相似文献   

5.
文章以我国各地区的2002~2006年的科技统计数据为基础,分析认为科技投入与产出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以及在有较大影响的投入指标变量中,"地方财政科技拨款、地方财政科技拨款占地方财政支出的比重"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6.
乔金杰  唐霞 《统计与决策》2023,(10):177-182
文章以2011—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作为样本,使用中介效应模型实证研究了环境不确定性对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考察了环境不确定性对应计、真实盈余管理行为的作用强度,并以真实盈余管理作为中介变量探究了环境不确定性对创新投入的作用路径。此外,引入政府补助作为调节变量,考察其在环境不确定性与创新投入二者之间的调节作用。结果显示:环境不确定性显著抑制了企业创新投入的增加;环境不确定性的增加强化了管理层机会主义动机,激发了更多盈余管理行为,真实盈余管理受到的激发作用更大;真实盈余管理在环境不确定性与创新投入之间发挥部分中介效应,政府补助具有负向调节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大型企业与非国有企业的创新投入受环境不确定性的影响更大,并且政府补助对环境不确定性的缓冲效果也只是在大型企业与非国有企业中显著。  相似文献   

7.
文章以湖北省12个地级市作为决策单元,构建熵权法结合超越对数形式的随机前沿模型,测算绿色创新效率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2007-2014年湖北省城市绿色创新平均效率为0.307,仍有近70%提升空间;城市间差异显著,武汉、宜昌、襄阳优势明显.②科技人员和科技支出作为创新资源投入对于湖北省绿色创新产出有着显著的正向作用,科技人员具有更高的产出弹性;而环境污染指数对于绿色创新存在着明显的抑制作用.③环境规制强度与绿色创新效率呈“倒U”型关系,“波特假说”中合理的环境规制的重要性也得到印证;④区域开放程度对湖北省绿色创新效率具有负向作用,教育水平提高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有利于湖北省绿色创新效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创新要素的流动是加强城市群一体化建设,实现创新载体间交流互动的重要途径,对提升创新绩效和加强长三角区域创新体系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定义和筛选长三角区域科学中心城市,从主体、人才、投入、产出以及环境五个维度构建创新要素流动力评价指标体系,结合T-S模糊神经网络算法对长三角区域科学中心城市的创新要素流动力进行评价并预测其发展趋势。结果表明:从人才维度来看,高校人才的大幅流动对要素流动力的提升起支撑作用;从投入维度来看,R&D经费外部支出起绝对支撑作用;从产出维度来看,合作论文量影响最大;从环境维度来看,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起到决定作用;从整体流动力体系来看,流动环境重要程度平均占比达67%,流动人才与主体发展动力不足。  相似文献   

9.
杨驰  张兵  薛冰 《统计与决策》2022,(24):173-178
企业研发活动具有较大风险,这为投资者回报和高科技企业的股权融资带来了不确定性,因而有必要研究中国上市公司的创新溢价。文章基于2007—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从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两个视角探究创新溢价的存在性及形成机制。结果发现: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均能产生创新溢价;风险溢价能解释创新投入所产生的创新溢价,错误定价能解释创新产出所产生的创新溢价;创新投入能显著改善企业的基本面,从侧面印证了创新投入带来的创新溢价。  相似文献   

10.
孙萍  胡珍 《统计与决策》2024,(8):162-167
文章基于2017—2020年中国272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样本数据,运用面板固定效应模型与空间杜宾模型实证分析了政府数字治理对城市创新的影响效果、作用机理和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政府数字治理对城市营商环境与创新产出均具有正向促进作用;政府数字治理可以通过营商环境的间接作用对城市创新产生正向影响;考虑空间效应后,政府数字治理对城市创新的空间溢出效应为正却不显著,表明目前政府数字治理对城市创新发展的正向溢出效应较为有限。  相似文献   

11.
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对于解决新时代下中国社会主要矛盾以及畅通国内大循环具有重要意义。理论分析科技创新对长江经济带区域协调发展的影响,采用2007—2018年长江经济带108个城市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拓展分析政府干预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科技创新能够有效提升长江经济带区域协调发展水平,但科技创新对区域资源环境系统的促进作用比对区域经济系统更大,对区域生活系统的协调发展存在一定的抑制作用;科技创新对长江上、中、下游地区城市区域协调发展的促进效应存在递减规律。政府干预对科技创新驱动长江经济带区域协调发展具有正向的调节作用,且存在双门槛效应。为更好地发挥科技创新的驱动作用,应正确认识政府干预在不同发展水平地区的差异化作用。  相似文献   

12.
李平  方健 《统计与决策》2023,(5):158-163
文章通过选取2011—2020年A股上市公司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环境规制、数字普惠金融和企业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在探讨环境规制对企业绿色创新影响的同时,结合数字经济对环境规制影响产生的调节效应和门槛效应,进一步分析影响企业绿色创新的途径,研究结果显示:环境规制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倒U”型趋势,并且环境规制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存在异质性;企业数字化转型和地区数字普惠金融均能够显著促进企业绿色创新,且在环境规制对绿色创新的影响上同时具有门槛效应和调节效应。  相似文献   

13.
李东海 《统计与决策》2022,(20):164-168
文章构建空间计量模型从全国和分区域层面实证分析了创新要素流动影响区域创新效率的空间效应及区域差异性。结果表明:R&D资本区际流动能够显著促进区域创新效率的提升,而R&D人员区际流动没有显著的促进作用;R&D资本区际流动影响区域创新效率的直接效应显著为正,而R&D人员区际流动影响区域创新效率的直接效应显著为负;创新要素流动对区域创新效率的影响均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性,其中,R&D人员区际流动对中部地区创新效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R&D资本区际流动对西部地区创新效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14.
文章基于2003—2019年长江经济带的统计数据,应用空间杜宾模型分析了国家财政科技投入、科研人力资本对科技创新的影响。结果显示,长江经济带各省份之间的科技创新存在激烈竞争,彼此间的制约问题尚未解决;财政科技投入提升区域科技创新的能力显著发挥,科研人力资本作用尚待挖掘;经济发展和金融发展对科技创新的直接作用显著,对内相邻省市作用并不显著;固定资产投资对科技创新产生了显著的抑制作用,投资的结构和方向需要调整。为此,应当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一体化,统筹做好科学研究分工合作;继续深化财政资金科技投入,全面激发科研人力资本活力;提高全社会对科技创新认识,狠抓经济发展引导金融方向;科学调整固定资产投资结构,提升核高基研发投资的比重。  相似文献   

15.
科技成果转化是打通科研成果、助推创新驱动发展的关键环节,并深刻影响创新驱动发展的质量和水平。文章通过构建计量模型,运用我国省级面板数据对R&D经费投入、创新动机与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实施效果之间的作用机制以及区域异质性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R&D经费投入可以改善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实施效果,且这一激励作用呈现显著的区域异质性特征;受到不同创新动机影响,R&D经费投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实施效果过程中,实质性创新和策略性创新同时发挥具有正向影响的中介效应,且实质性创新的中介效应强于策略性创新。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以绿色创新为视角构建非径向DEA-RAM模型,将综合污染指数和碳排放作为非期望产出引入绿色创新绩效评价体系,增强评价结果的可靠性.通过Moran's Ⅰ指数计算与散点图分析验证了空间集聚效应与异质性的存在,为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引入地理加权回归(GWR)模型对2005-2014年30省份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高-高聚集与低-低聚集的差异化空间集聚效应显著,人才聚集水平、区域开放程度、环境管制强度与政府角色的不同是造成空间异质性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区域创新研发投入要素与GDP的关联度测算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以研究区域创新投入要素与其经济增长的关联序为目的,通过构建区域科技创新研发投入评价指标体系,利用改进的灰色关联度模型测算了1997年至2002年江苏省中部地区科技创新研发人员数、科技创新研发经费投入与其GDP的关联序.结果表明:该地区科技创新研发经费投入与GDP之间的关联度相时科技创新研发人员投入与GDP关联度更大.  相似文献   

18.
刘盟  杨庆 《统计与决策》2022,(19):164-168
文章以A股上市公司为例,基于公司2010—2019年面板数据,利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和动态面板门槛模型,分析了政府人才政策、区域制度环境与企业创新的内在关系。结果发现:人才政策对企业创新具有激励效应,而且评价、激励类政策工具比引进、培养类政策工具更能全面有效地促进企业创新;人才政策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具有基于区域制度环境的门槛效应,当区域制度环境指数突破一定值后,人才政策会更显著、更大力度地促进企业的实质性创新;人才政策对企业创新影响具有区域异质性,引进、培养类政策在中西部地区不显著,在东部地区显著;评价、激励类政策在西部地区不显著,在中东部地区显著。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浙江省的区域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进行了空间计量分析.区位熵和空间洛仑兹曲线的分析结果表明,浙江省在区域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方面均存在着较大的空间差异,且两方面的发展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不协调性.空间计量建模的结果表明,区域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均各自存在空间自相关性,但程度不一;科技创新对区域经济发展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和溢出效应,且浙江省区域经济发展的空间相关性是一种由外生冲击所引起的空间误差自相关.  相似文献   

20.
王利 《统计研究》2015,32(8):62-68
本文基于创新经济理论、CDM模型和数据特点,建立了考虑反馈机制的联立方程组模型。研究中国企业创新驱动增长的特点、机制与成效,刻画和度量企业创新驱动过程中创新投入、创新产出和最终产出(生产率)之间的相互影响与程度。对企业创新行为的关键变量设定不同的衡量指标,既分析了企业规模、市场力量、技术机会等传统熊彼特因素对企业创新投入、创新产出和最终产出的影响,又考虑了政府政策、不同控股类型企业、高新企业等符合中国国情的指标对上述企业创新行为(活动)的影响。本文构建的模型有效地解决了创新“黑箱”问题;考虑了企业最终产出对创新投入的反馈作用,对经典CDM模型有一定的改进;首次用近几年的中国大中型工业企业微观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