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理性本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理性的命运喻示着文化的进渡.理性在近代的张扬和现代的式微,都是由于我们对理性的本源不够清明.从根本上说,理性的原初意义就是一种"洞见"和"观看",也就是古老的"理论"(theoria),或者说是theoria的别样表达;理性作为"直观"的"努斯"(nous),开拓了人类自我反省的机制.而理性作为"看"和"说"的"逻各斯"(logos),给人的存在以根基性的设定.归根结底,理性就是作为"光"(phaos)或"启蒙"(enlightenment)的"智慧",是对理性的认识功能和批判功能的最高概括.  相似文献   

2.
代利刚 《东岳论丛》2022,(11):134-141
资本逻辑是当前马克思主义理论、哲学、政治学等领域使用的高频范畴,对此,国际学界的研究有着两种倾向:要么把资本逻辑理解为历史的机械反映,要么理解为近黑格尔式的自否定。不同的倾向导致了对于资本逻辑内在矛盾的不同理解:要么理解为机械的对立,要么理解为抽象的否定。从西方哲学传统来审视,上述解读把资本逻辑解读为“逻各斯”。通过对《大纲》和《资本论》的平权解读,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资本逻辑是“历史抽象”的结果,表现为逻各斯和努斯精神的统一;资本逻辑的限度在于资本的外在目的和劳动者的内在目的、资本的贪欲和劳动的生命力之间的异质性。进一步而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现实的人”不仅仅是社会关系中物质生产的人,而且是有着逻各斯和努斯精神的鲜活生命体。社会规范“同一”或对象化这种具体的生命体的同时,又有着“非对象化”的“异质”和对抗。  相似文献   

3.
海德格尔提出语言可以引导人进入前形而上学、前逻辑的境域,这是语言的本质所在。西方哲学对语言的研究始终是沿着对逻各斯与努斯理性的探索为路线开拓其哲学领地。此种探索旨在追求存在的本质。只要人对神之存在发生不能置于眼前,是否有理由认为海氏们的哲思在某种意义上也包含一种为许多人依然陌生而不解的"创世说"?存在作为一切存在物的"他者"始终高居宇宙的尽头。  相似文献   

4.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女性主义渐渐成为最有力的批评武器之一,它提供的性别视角为比较诗学提供了新的语境和平台,然而女性主义在中国古代的文艺批评中却方兴未艾。将西方女性主义推崇的老子的"道"与其批判的"逻各斯"并置讨论,可以发现两者有着不同的性别倾向:"道"蕴含了母亲崇拜的思想和阴阳和合的观念,而"逻各斯"推崇理性中心和对立双方斗争大于和谐的观点,并以此将西方形而上学推向父权制。不仅如此,"道"的阴阳和合的观念和"性别差异"女性主义思潮提供了一种面对当下多元化、全球化语境中种种父权制危机的战略。"逻各斯"一直被视为西方理性的灵魂建构,"道"则暗示了中国柔性的精神机制。"道"与"逻各斯"的比较更为女性主义提供了一种证据。将"逻各斯"去中心化,呈现的就是"道"所提倡的阴阳和谐而万物生,男女两性有差别同时要和谐共存和发展的状态。两者之间在性别文化上互补性的发现,有助于搭建一座跨文化沟通的桥梁。  相似文献   

5.
陆沉 《天府新论》1999,(6):48-51
在哲学史上,中国的“道”与古希腊的“逻各斯”是两个含义最为贴近的概念。但是,正如它们的贴近是那样地令人惊奇,它们本身内在的差异也十分明显,尤其是在老子与赫拉克利特分别将“道”与“逻各斯”发展成为他们各自哲学的中心范畴以后,这内在的差异更逐步地扩展,以至于最终影响到了中西截然不同的思维定向。中西文化的巨大差别也可以从这里找到萌芽。因此,对老子的“道”与赫拉克利特的“逻各斯”的比较研究就不仅有助于我们深入地认识先哲的思想,而且,这一工作是我们今天谋求与创造新的精神境界、新的文化与文明的必要前提之一。过去人们…  相似文献   

6.
7.
作为一种关于科学的哲学反思,伽达默尔诠释学显示出许多与英美科学哲学相似的兴趣和追求,“如何在科学时代重构超越客观主义和相对主义的健全理性’成为双方共同探究、参照思索的一大难题。通过对相对主义指责的辩驳、对精神科学独立性的论证以及对实践理性的复兴,伽达默尔试图从本体论上揭橥诠释学经验的普遍性。本文认为,伽达默尔对于方法论的轻视、对于启蒙精神的曲解、对于科学观念的成见以及对于实践理性的另辟蹊径,最终使得他认为科学与理性相分离、科学与真理相分离;但他的论证存在着诸多含糊、不充分甚至自相矛盾的地方。  相似文献   

8.
陈新 《东南学术》2000,(2):104-110
近代以来 ,西方历史学借助人文主义走出信仰世界 ,神在意义体系中的核心地位被理性取代了。历史学背负着理性 ,从文学中分化出来 ,逐步职业化 ,以叙述人类社会理性发展的历程为己任。然而 ,历史学在职业化过程中 ,由于对理性的多元解释而拓展出两个方向 :一是以科学理性为核心追求历史叙述的客观性 ,二是以历史理性为核心强调被叙述对象作为一种历史个体的独特性。这两种职业化倾向最终形成了实证主义史学与历史主义史学的对峙 ,左右着近现代西方史学的进程  相似文献   

9.
论柏拉图精神哲学的构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本体论、认识论和逻辑学三个层次探讨了柏拉图哲学体系的内在机制,强调其理念逻各斯和推动它的灵魂努斯之间的交替互动关系,即理念是灵魂的追求目标,灵魂则是推动理念向更高等级超升的动力,正是在此矛盾中,其哲学才得以构成,并被推动着一步步走向自己的否定.  相似文献   

10.
傅永军 《齐鲁学刊》2005,1(5):113-118
马尔库塞从哲学源头处追溯理性概念的起源及其实质内涵,他赞赏以辨证逻辑为基础建立的希腊辨证的理性观,反对以形式逻辑为基础、片面强调认知功能的科学理性观。在马尔库塞看来,批判的理性既是理论的,又是实践的,是认识论、伦理学与理想追求的统一,它扬弃黑格尔对理性的思辩理解,把辩证性、批判性(包括否定性、超越性)、实践性和乌托邦性作为基本质素赋予批判理性。  相似文献   

11.
科学理性是科学与理性的天然契合.科学与理性的结合是在方法论层面上的强强联合,是在共融互通的层面上进行内涵的扩大.科学理性衍生的基本点在于求真务实,在于怀疑、假设后由归纳演绎出的求证结果.科学理性继承了科学求真尚实性、客观实在性、逻辑抽象性的特点,也继承了理性作为“技术”、“技能”的特点,作为“道德自律”的工具,作为逻辑思考能力的特点和始终游走在文化层面的方法论意义.在科学与理性概念的融合和特点的对接中,科学的理性,或者叫做理性的科学就产生了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古希腊哲学与基督教神学两条线索,论述了近代科学兴起的渊源,表明近代科学之所以产生在 16、 17世界的西欧,正是由于两种文化相互融合改造而促成的。基督教虽然与科学在本质上对立,但其教义中某些观点,有助于消除希腊思想的某些障碍,对于近代科学的兴起具有一定促进作用。在当代探讨宗教与科学的关系仍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在科学的“双刃剑 ”效 应越 来 越明 显,人们 对 科学 的 态度 也越 来越 两 极化 的 今天 ,对 现 代科 学我 们 需要 一个更 清 楚的 认识 。现 代 科学 是 一种 知识 体系 、一种 探究 活 动、一种 社 会建 制 ;它 既有 认识 论 上的 目的 ,也有 实用性 的 目的 。现 代 科学 理 性包 括个 体理 性 和群 体 理性 。从不 同的 角 度看 ,现 代科 学 可以 是理 性的 ,也 可 以是 非理性 的 。  相似文献   

14.
基督教在以理性方法、感觉经验等论证其教义和信仰时,对一些哲学问题的探讨逐步将理性从宗教信仰引向自然,转向经验现实中的感性存在物。由此获得了新的内容和方法,从思想和方法上开辟了由中世纪通向近代的道路。而基督教徒寻求解释和预测自然现象的实践,促成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5.
理性是人类生活的中心话语 ,但近代以来理性在科学维度上的充分发展使理性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危机。这一危机表现在理性不仅不能成为人类发展的条件 ,反而成为人类发展的桎梏。我们必须深入剖析理性危机这一症候 ,重新开掘理性的深厚意蕴 ,不仅要看到理性的科学之维 ,还应该看到理性的人文维度 ,从人的生存结构透视理性的本质 ,将理性的科学之维与人文之维两者整合起来 ,构建新的理性形态 ,实现理性的当代转型  相似文献   

16.
由赫拉克利特最早在哲学话语语境中使用并赋予其特定所指内涵、后来被古希腊哲学家们默认并沿用的“逻各斯”这一概念及其内涵 ,就像一把万能的钥匙 ,可以开启整个欧洲思想史。从西方哲学和文论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 ,国内外不少学者认为西方哲学和诗学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1 7世纪以前 ,是以本体论为中心的哲学和文论 ;1 7世纪至 1 9世纪中叶 ,是以认识论为中心的哲学和文论 ;1 9世纪末 2 0世纪初至今 ,是以语言为中心的哲学和文论。我们对这三个中心的所指内涵的分析研究表明 :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即都是指向一个超验的本体———“逻各斯”。  相似文献   

17.
本文就两种不同的知识纲领;传统认识论的出路何在;科学的本性;传统认识论和怀疑论之间的第三条道路,批判理性主义与科学的合理性诸问题,论述了波普对科学理性的挽救。  相似文献   

18.
"为人生"作为中国现代精英知识分子对于五四新文学的理论建构,与实用科学理性有着难以割舍的血缘联系。从"实验主义"的科学接受到"求真理"的思想共识,最后落实到和俄罗斯拯救意识深度结缘的"为人生"的艺术主张,这种在科学和人文错位的对接中将"文以载道"的传统文学观转换为五四功利主义文学观的全过程,都是在实用科学理性精神的烛照下完成;这真实地体现了五四新文学张扬西化同时又游离于西学的双重矛盾:既反映了中国现代精英知识分子现代性认知问题上的思想茫然性,又揭示着中西方文化与文学融汇过程中的历史复杂性。如果我们忽略了实用科学理性和"为人生"的内在逻辑关系,就会失去对五四新文学基本性质的科学描述与整体把握。  相似文献   

19.
张帆 《学术月刊》2023,(2):122-133
从发生学的角度,寻绎“科学”概念人格化为“赛先生”一词的历史机缘,大致可知,“德、赛两先生”是五四时期伦理革命、国语改造以及白话文运动合力之下的因缘际会,他们的出现既具有偶发性,又是时代精神的真实写照。其中“赛先生”一词不完全等同于“科学”(Science),他是“科学”概念映射在汉语世界的社会身份,以人格化的方式穿梭于近现代中国的学术谱系以及价值谱系之中。他一方面被证明拥有不可或缺的社会地位,另一方面也深陷各种社会关系的比附之中,从而具有了多层次的身份等级。“赛先生”俨然是近代中国思想图景中人际网络的桥梁,以他为支点构建起一系列复杂的思想命题与文化论战。  相似文献   

20.
神话与科学--兼论近代科学产生于西方的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神话是科学的源头,古希腊神话同中国神话相比较,有若干特点,正是这些特点,构成了近代科学的思想背景.近代科学为什么产生在西方?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国神话所造就的思想背景中,缺乏古希腊神话所提供的那些基本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