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按滕尼斯的理解,共同体不仅意味着一群人共同生活,而且意味着这群人在共同生活中形成了休戚与共的亲密关系。精神共同体是共同体的类型之一,道德共同体也是一种精神共同体。中国传统的农耕社会类似于滕尼斯所言的共同体,毛泽东时代的共同体则是"国家主义"的共同体。重构新的社会共同体,尤其是道德共同体,是当前我国社会现实提出的客观要求。当代我国社会道德共同体的特征是:道德人格的平等性、道德信仰的共同性、道德文化的继承性、道德价值的共识性、道德情感的依恋性、道德与幸福的统一性。建构道德共同体的策略主要应包括:建构利益认同机制,夯实道德共同体的利益基础;深化政治体制改革,以权力阶层的"道德领导力"增强共同体的凝聚力;发挥民间组织的道德整合作用,提升共同体成员的责任感和道德自治能力;建立各种形式的"学习共同体"以提高共同体成员的"文明性能力"。  相似文献   

2.
在波伏瓦那里.作为意识的"我"与作为意识的"他"之间存在着的是一换种冲突关系.其强调自我意识的"含混的道德"可以被归属于"没有道德的生存论";梅洛一庞蒂在文化共同体中探讨"我"与"他"的关系问题,与他人共在的道德意识导致的是一种"有道德的存在论";而在列维-斯特劳斯那里,一种维护文明的多样性和他人的绝对他性的道德意识超越了生存论立场.  相似文献   

3.
4.
孙迎联 《天府新论》2006,31(3):25-29
“道德自我”作为伦理学的一个重要范畴,屡屡被一些研究哲学和社会文化的思想家提出并加以特别的突出和强调。然而,当深入到已有的研究成果中去,就会发现,人们更多的是把道德自我作为一种价值理想,甚至赋予了它浓厚的神秘主义色彩,而对道德自我在现实活动中具有什么样的特点,以  相似文献   

5.
6.
7.
8.
郑亮 《云梦学刊》2009,30(5):92-96
西域作为中原文化整体想象的结果,在东方文化的价值体系中曾经长期承担的作为东方文化的互补和参照的功能。在大唐帝国时期,中原文化达到了它的鼎盛时期,形成了以中原文化为中心的东亚文明,在这样的背景下,西域实际上已逐步融入了中原文化,西域以西替代了曾经的西域的角色,也就是说西域实现了由他者向自我的角色转变。通过理解作为与东方文化相对的西域文化,对于理解今天的新疆地区的文化,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关系,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10.
11.
人际关系的处理有应然性的一面,更有必然性的一面。论文从有己先有人———爱己先爱人———人人皆有爱的情感和爱的社会条件等,探讨、挖掘、展现了处理人际关系的必然逻辑。  相似文献   

12.
13.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增进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归属感与认同感,有效抵御各种极端、分裂思想渗透颠覆的必然要求。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形成的集体记忆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动因、现实动机与实践动力。当前,西方话语霸权裹挟下社会思潮暗流涌动,中华民族集体记忆面临主体选择不恰、内容表达不清与传播路径不畅等现实风险。为此,需遵循“落实主体—聚焦内容—丰富载体—规范媒体”的路径,运用纪念活动强化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汇聚起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磅礴伟力。  相似文献   

14.
15.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话语与实践建构从“共同体”视域定位中华民族内源性与层次性的共在、共生、共聚样态,以民族国家精神观念反身性作用引领中华民族共同体高质量发展,旨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中民族凝聚、国家富强、社会繁荣的价值内核,推进“五个认同”目标形态的固本强基与层次跃升。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建构理念蕴含历史记忆激活、文化认同涵养、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强化、价值自觉引领的逻辑机理,指涉从情感归属、利益共享、法治保障、责任共担等四个向度,全方位、多层次、系统化建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进路。  相似文献   

16.
法作为调整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 ,其制定、实施、遵守都离不开社会道德 ,都是以社会道德作为基础的 ,而法治所表现出来的价值观念是合乎一定时期的社会道德的。深刻认识法的道德本质和法治的内在灵魂 ,便不难理解提出“以德治国”思想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17.
随着中国迈向更高阶段的经济甚至物质性崛起,中国迫切需要建构有中国特色的国际道德价值观体系,当然这也是顺应当代世界历史潮流内在要求的应有努力.建构有中国特色的国际道德价值观体系的核心目标是建立利益—责任—命运“三位一体”的共同体,总体上应大致遵循以下路径:首先通过继续坚持和平共处建构利益共同体,进而大力倡导和平共生建构责任共同体,最终实现以和谐共生建构命运共同体的长期愿景.这不仅符合国际关系理论中国际安全文化从霍布斯式向洛克式直至康德式发展的一般逻辑,也符合自威斯特伐利亚体系以来的国际关系发展史和自1949年以来的中国对外关系史的总体规律.而通过继承、升级和创新实现中国特色的国际道德价值体系与既有国际道德价值体系的和平共处、和平共生直至和谐共生,将是推动中国与世界由利益共同体向责任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迈进的必然方式,确保中国的和平发展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18.
文学主体运动促成文论范式的生成、确立和变化。文学范式转换的内在动力源于文学主体性与文学他性的张力互动。当下文论发展表现为主体范式向后主体范式的演变,其间存有他性的动力元素。  相似文献   

19.
自然规律、法律、道德等构成了人的社会生活的基本框架,人的行为会受到它们的规定和规范。如果说人在社会生活中有着超越自我的追求,如果人们有着对理想的社会境界的向往,那么只能在道德中去寻求前进的道路。因为,道德所指示的无论是相对于个人的善还是相对于社会的共同善,都引领着人们超越现状。人的以其他形式表现出来的理想在本质的意义上,都必然包含着和可以归结为善。在工业社会中,人们在理论活动中也常常提及善以及共同善,但在实践上却因为社会的理性化或社会的理性建构而封堵了“致善”之路。这也构成了人类堕入风险社会的原因之一。在风险社会及其高度复杂性和高度不确定性条件下,只有对善的追求,才能构建起人类命运共同体,才能赢得人的共生共在。  相似文献   

20.
在他者的问题上,胡塞尔的现象学没有摆脱"先验唯我论"的模式。胡塞尔将自我作为先验的构造主体,将他者看作自我的影子,取消了他者的独立性。相比于胡塞尔,萨特突出了他者的地位。他认为自我和他者是比肩而立的,他者是对自我的限制,二者之间的冲突是不可避免的,他者就是自我的地狱。列维纳斯则认为他者是邻人和脸孔,自我必须对他者负责,主张"绝对他者伦理学"。胡塞尔的先验自我现象学没有他者的独立地位,他者只是自我的意识相关项和"阴影"。胡塞尔的先验自我具有一种吞噬"他者"的强力,他的现象学是"不道德"和非伦理的现象学。胡塞尔现象学缺乏伦理和他者的维度,这种缺陷被萨特和列维纳斯抓住,发展出了"面向他者本身"的现象学,突出了现象学研究的伦理维度和实践维度。但这种现象学已经超出了胡塞尔现象学的纯粹理论哲学和意识哲学范式。在此意义上,胡塞尔的先验自我现象学应该"面向他者本身",突破先验自我的藩篱。胡塞尔应该在实践和伦理生活中真正尊重他者,而不是在纯粹自我的理论世界中先验地、纯思辨地"构造"他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