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汉人宗族以等差数列的方式向前发展,其发展差数为五世(实际代数为四代).它经历了从春秋时期的五世宗族,到九世宗族,再到西汉时期《尔雅·释亲》十三世宗族的跃迁.而后至宋代“欧苏谱法”,继承了这个差数跃迁原理,明确了“五世一提”或“五世一图”的思想,为近世十三世以上的大规模宗族的出现奠定了理论基础,铺平了道路.这可以在中国汉人地区获得广泛田野证明.中国宗族的这一发育原理有其先验认知图式的支持,是中国古代宇宙观和空间政治观的一种投射与体现.后世大规模宗族的出现并不单纯是开襟臣民祭祀始祖的作用,与“百世不迁”的大宗法模式无关,亦非单纯遵循自然的人口世代繁衍规律的结果,而是一种文化图式的规定.  相似文献   

2.
张天路谈民族人口研究新结论章愚从刚刚出版的《中国民族人口的演进》一书中。人们惊喜地发现:我国多个少数民族人口的多项指标已经先进于汉族。在人口问题上,人们再不能凭印象笼统说少数民族落后了。该书主编张天路先生,是中国民族人口学的创始人和开拓者,曾被英国世...  相似文献   

3.
出身回回民族的南开大学史学大师杨志玖先生遽尔归真,先知穆罕默德说:"学者的逝世是世界的不幸 "此实为我国史学界和回族伊斯兰研究方面的极大的损失 先生之道德文章素为我辈后学所尊仰,本刊创刊伊始,主编杨怀中同志亲赴南开大学拜访杨先生,恳请杨先生撰写《元代回族史稿》,先生欣然允诺 本刊从1991年??期开始连续登载先生大文前后刊出!篇 先生每篇文章发表后即在学术界引起很大反响 其功力深厚,行文严谨,又考证史实,坚不可摧,有益当代,惠泽后世 先生去矣,而《元代回族史稿》已由南开大学出版社出版,捧读尊著,感慨多端,这是先生终生治学于晚年献给母族的一份珍贵的厚礼 先生的史学文集《陋室文存》亦由中华书局出版 前辈懿范,世不忘也 青嶂远矣,白云深矣,翘首瞻望,不可及矣 今人天相隔,我们沐浴肃立为先生悼念  相似文献   

4.
在西北地区回族研究界中,冯增烈(已故)、马通、杨怀中三位先生是当代回族学研究的奠基者和开拓者,并以各自独特的研究领域和风格成为三座凸显的山峰.冯增烈先生以回族学学科的理论建设和新领域的研究著称;马通先生以中国伊斯兰教派与门宦的调查与研究著称;杨怀中先生以回族史研究和创办并主编<回族研究>著称.  相似文献   

5.
赵心宪 《民族学刊》2018,9(6):51-58, 114-116
基于文化遗产理念的土司文化定义,实质上说,“土司制度文化”的核心内涵是其认知基础,这是中国土司文化历史存在的史学学术根基,不容漠视;而中国土司文化所具世界遗产普世价值的阐释,正是我们现在探讨土司文化定义不可回避的关键问题。以狭义土司制度文化为其历史文化的本体属性,同时纳入中国土司文化所具世界遗产普世价值的文化遗产学阐释,应该是广义土司文化定义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6.
回顾了费孝通先生民族研究曲折、光辉的历程,深邃博大的学术思想,缅怀他比国忧民、矢志报国的济世情怀,"行行重行行"、关注民生、"志在富民"、"知行合一"的精神以及"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理想.围绕"费孝通先生的民族研究与国际学术交流成就"、"民族政策、民族关系与边疆民族政治"、"学科与国际视野"、"民族文化、生态资源与居民权益保护"和"学科建设与应用研究"五个主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杨怀中 《回族研究》2007,(1):104-108
2005年11月18—21日,由美国哈佛大学—燕京学社与南京大学、宁夏社会科学院联合召开了“文明对话与文化自觉国际学术研讨会”。美国人文社会科学院院士、哈佛大学中国历史与哲学教授、哈佛—燕京学社主任、新儒家学派代表人物杜维明先生,在开幕式作了主题演讲:“回儒对话的哲学涵义:以王岱舆和刘智为例”。杨怀中先生听取了杜维明先生的演讲,并和杜先生进行了交谈。二位先生相识、相熟20年。会后,杨怀中先生给杜维明先生写了这封长信,进一步交流,求其指正。为此,杜维明先生给我院回族伊斯兰教研究所副所长丁克家博士来信说:“杨怀中老师的信中,有不少值得广为流传的信息和观点,请征得同意,稍作修改,公之于世。”现在本刊将这封信全文发表,以荐读者。  相似文献   

8.
任新建  何洁 《中国藏学》2017,(2):115-125
《筱庄笔记》是任乃强先生晚年写的一本回忆录。其中,身世录记录了任乃强先生从出生至20世纪40年代(西康省建立后)的人生经历,包括对先辈、家族、家乡,童年时代、求学经历的回忆及其所闻所见的社会变革,接触的重要人物、参与的重大事情的详尽记录。文章辑选身世录中,任乃强先生对其先世及父母、诸兄、童年时代、求学经历及参与南充"地方自治"工作的回忆部分,对了解任乃强先生家世、成长经历及研究民国时期地方历史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社会学在中国的发展有着较曲折的经历。改革开放后,西北民族大学的社会学及其相关的民俗学、人类学/民族学等学科是在以郝苏民教授为代表的一代学人的学术坚守、努力和费孝通先生等前辈学者的直接扶持下创办、发展起来的。新世纪以来,在中国社会学学科建设与发展中,郑杭生先生作出了历史性贡献。他在致力于做强社会学的同时,关心民族高校,关注和支持民族高校社会学、人类学、民族学和民俗学的发展,西北民族大学的社会学学科建设、发展得到郑杭生先生的帮助与大力支持,历史是不能忘记的。  相似文献   

10.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郑杭生先生发言指出:林耀华先生是人类学民族学在中国的重要开拓者,林耀华先生本人既是人类学民族学的学界泰斗,也同时是一位值得称道的教育家和学术播种人。林耀华先生的一生,在发展人类学民族学理论,借鉴国外思想进行中国本土的文化观察与解说,以及重视经世致用的现代应用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