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可再生能源从技术研发到技术创新,从财政支持到商业化运作,需要实现产业组织的铸造、公平竞争及市场环境的形成。围绕财政支持进行制度构建的《可再生能源法》所能带来的制度激励是有限的。设计国家创新体系、产业投资结构、产权结构、竞争结构、治理结构与拆除垄断壁垒,特别是培养多元投资权利主体能力是可再生能源发展更为基础的制度安排。全面推进能源领域市场化转型是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根本性路径依赖。从《可再生能源法》到《可再生能源产业振兴法》、《能源法》是中国可再生能源法律制度创新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2.
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面临财政补贴困境和保障性收购制度困境。在绿色能源革命背景下,要引入民间资本解决可再生能源技术研发和开发利用的资金需求问题,提升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比例,落实可再生能源总量目标,最重要的是要调整固定电价制度,以可再生能源配额制度重构《可再生能源法》,在可再生能源配额制的基础上设计可再生能源绿色证书交易机制。可以通过对化石能源发电商、电网企业、大型能源消费企业课以强制性配额义务,对投资可再生能源的企业进行绿色证书管理,在市场机制下培育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活力。  相似文献   

3.
我国已初步形成了以《可再生能源法》为基干的可再生能源法律体系,在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和管理方面基本上实现了有法可依。但是,我国可再生能源领域立法还存在法规不够齐全、配套,综合性的能源基本法还没有出台,某些可再生能源立法还相当欠缺或立法效力级别较低、法律制度不够健全,可再生能源法律与应对气候变化联系不够密切等问题。我国应在新制定的能源基本法和新修改的环境保护基本法中强调和突出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及其管理,将制定《应对气候变化法》或《低碳经济促进法》与修改《可再生能源法》紧密结合起来,实行"一种可再生能源一部法"的立法模式,进一步发挥政府在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方面的主导作用以及法律对发展可再生能源的引导和促进作用,针对可再生能源的特点,改进和健全可再生能源立法。  相似文献   

4.
论我国可再生能源法律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可再生能源立法处于起步阶段,且尚未形成体系。随着我国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规模与水平的提高,有关可再生能源的法律问题会日益增多。我国应当借鉴美国等国家的立法经验,结合我国国情,建立以《可再生能源法》为基础、以各类可再生能源技术专门立法与地方立法为主干、以其他相关立法和政策为补充的可再生能源法律体系,为我国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及其衍生问题进行必要的立法与制度储备;同时修改和完善相关立法和制度为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提供制度支持或者扫清制度障碍。  相似文献   

5.
价格是促进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能源的核心影响因素,较高的化石能源价格与相对廉价的可再生能源价格对于优化能源结构、应对气候变化起着重要作用。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化石能源发电与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替代性与制造业中资本与能源替代性类同,化石能源价格每上涨10%,将促进可再生能源利用率提高18%左右,可再生能源价格下降10%,将会促进其利用率提高70%,但两种替代弹性升降趋势不同,据此提出逐步开征化石能源税、灵活调整补贴幅度、适时淡出可再生能源补贴、完善融资体系、改革配套环境等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山东省发展可再生能源产业的思路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可再生能源产业是围绕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相关产业。发展可再生能源产业不仅可以优化能源结构,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可持续的能源保障,而且可以开发新经济增长点,培育经济发展新优势;不仅有利于节能减排,建设生态文明,而且有利于增加就业,拉动消费,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山东是制造业大省,完全有条件发展可再生能源产业。山东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应在学习借鉴国内外经验的基础上,以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为龙头,带动相关装备制造业、新材料产业和服务业发展,在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新一轮竞争中抢占发展的制高点。  相似文献   

7.
可再生能源电力配额交易制的实施有助于碳减排和缓解能源短缺,但并非所有配额制都能成功实现配额义务的目标。通过对国际上最典型的几个国家和地区在配额交易方案中的目标设计、可再生能源种类规定、配额义务主体指定、核准的可交易的绿电证书的发放、上缴、储存年限及价格上限的规定、奖惩措施和配套政策设计等构成配额制的重要方面的分析,提炼出了成功的要素和失败的教训。为我国未来实施配额制提供重要借鉴。  相似文献   

8.
我国发展可再生能源意义重大,势在必行,但面临着法规政策体系不完善、技术创新能力不足、产品成本高、资金缺乏、产业化和商业化程度低等问题。为此,国家需重点采取以下对策:尽快制定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对整个能源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建立支持可再生能源发展的配套法规和政策体系;着力推动科技创新,大幅度降低可再生能源生产成本;加快可再生能源产业化、商业化进程。  相似文献   

9.
文章提出,加快新疆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走低碳经济发展之路,构筑化石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均衡发展、互为补充的多元化的新型能源产业结构;从根本上减轻经济增长对常规能源资源和环境的压力,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新疆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选择.  相似文献   

10.
大庆市地处高寒地区,农村地区能源消费量大,随着石油和其他化石能源供应日趋紧张,开展可再生能源建设已经成为缓解能源供应矛盾以及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农村可再生能源是可再生能源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分析大庆市农村可再生能源利用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大庆农村自身发展可再生能源的优势,对如何加快大庆市农村可再生能源建设进行了研究和探索,提出了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1.
本文在分析论证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战略地位以及国内外和河北省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现状的基础上,总结了河北省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据此对河北省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2.
发展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的税收激励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已经成为我国实现能源结构优化、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战略选择.税收激励是主要发达国家鼓励发展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的行之有效的公共手段.我国应当尽快构建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税收激励机制,为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提供经济激励和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3.
可再生能源作为新兴的产业,其竞争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和传统能源产业相比,具有较为突出的个性特征,两者之间在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的现阶段较少存在冲突.可再生能源领域产业政策的实施会为可再生能源市场的建立和完善创造基础和条件,有利于可再生能源领域竞争政策的实现;而可再生能源竞争政策的实施也会有益于可再生能源产业政策的实现并对产业政策实施中的弊端进行有效制约.可再生能源领域竞争政策和产业政策在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过程中的动态的协调与互动,使我国竞争主管机关和能源主管机关在行使职能过程中虽然也可能存在一定的冲突,但更多体现出来的是职能的协调与互动.  相似文献   

14.
利用可再生能源是实现碳减排和能源安全的主要手段,是实现中国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然而,由于缺乏对可再生能源外部性的合理评估,现实的和潜在的风险阻碍了可再生能源技术的大规模应用。有效的激励政策是,通过价格、补贴和强制消费等手段刺激企业投资可再生能源,促进经济向低碳方向发展。纵观世界各国,不同的可再生能源政策模式在控制成本、创造需求、降低风险及稳定性等各方面存在差异性,而政策的激励效果是以上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因此,政策制定者必须根据现实的能源要素禀赋和技术发展水平进行合理的政策模式选择。中国可再生能源开发潜力大,近年来利用增速快,但也存在着整体利用率低、地域和技术发展不平衡等问题。在现阶段,中国可再生能源激励政策应以固定上网电价制模式为主,将可再生能源利用数量作为基本目标,促进技术创新,建立合理的定价机制。这对中国建设低碳社会、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关键性作用。  相似文献   

15.
论可再生能源法的强制性规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可再生能源是人类在面临资源、环境、生态可持续发展困境时,利用技术创新改进动力供应与消费模式的探索.在法治社会中,这种探索必须依托彰显社会责任与公众义务的立法,并且需要与之匹配的社会心理与运行机制.这些条件都需要通过具体化的强制性规则清晰、准确、完整地表现出来,成为指导政府与社会具体行动的标准.许多国家为此将强制性规则作为立法的主体内容,而我国尚缺乏充分、系统的规定,直接影响立法目标的落实.强制性规则具有必要性、确定性、约束性、不利性和强制性等特点,构建强制性规则应当遵循利益均衡、定量控制、系统管理等原则.我国应通过出台高层政策、编制产业发展路线图、推崇地方制度创新等方式逐步完善强制性规则.  相似文献   

16.
2020年《能源法(征求意见稿)》中仅提到推进海洋能开发,而未明确规定海洋能发电,这不符合海洋能开发实践,有损可再生能源发展逻辑的严谨性和能源普遍服务的公平性。建议在《能源法》中规定国家实施水能、风能、太阳能发电的同时,也明确规定国家实施海洋能发电。  相似文献   

17.
发展可再生能源对保障能源安全、调整能源结构、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但我国在发展可再生能源过程中还存在着认识不足、成本太高、技术水平较低、市场不稳定和政策法律体系不完善等诸多障碍。本文对这些障碍进行了具体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由“政策驱动”向“市场化驱动”转变,推动新型能源体系建设,已经成为我国能源发展的主要趋势。为此,基于复合系统视角,首次将“技术扩散”和“市场”纳入可再生能源复合系统,运用耦合协调度法构建“可再生能源技术扩散、市场、环境”多系统耦合协调模型,解析我国风能、太阳能和生物质能聚集区2011—2022年系统耦合协调水平空间异质性及其根本驱动因素。研究结果显示:风能聚集区系统耦合协调水平居高位;太阳能聚集区系统耦合协调度变化趋势斜率最大,受市场成熟度及内生技术改进影响较大;可再生能源消费与系统耦合协调水平互为双向因果关系,技术市场化程度和可再生能源消费对系统耦合协调度短期偏离长期均衡的波动均具有显著调节作用等。对此,需协调好政府、市场、技术扩散和环境间的关系,可再生能源高质量发展需考虑异质性差别,根据不同可再生能源发展阶段提出相应措施,同时针对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聚集区的不同发展趋势制定具体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9.
我国《可再生能源法》与其他相关立法的协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可再生能源法>的实施不仅需要制定一系列的配套规则和政策,也需要其他法律的协调和配合.我国既有的能源立法、行政立法、环境资源立法、经济立法以及民事立法等,尚没有或未能充分体现出可持续发展观,对于解决可再生能源的利用问题还不能提供有效的支持,不能够在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方面发挥激励作用,有些规定甚至成了可再生能源开发与利用的障碍.在这种情况下,对现行的与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相关法律进行检讨并完善相关立法,是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所必需的.  相似文献   

20.
在全球范围内,由于传统的石化能源短缺,促使各国从自身的能源安全出发加速发展替代能源.可再生能源的研发、生产、消费正在成为国际能源领域的新热点,数十个国家确立了可再生能源的激励政策.美国、日本、德国作为发展可再生能源的典型国家,其实践模式对于我国发展可再生能源具有多方面的借鉴意义.我国发展可再生能源的财税激励措施亟须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