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事件顺应历史的发展要求,但社会现实却无法让它达到期望的效果,这种应然与现实之间的冲突给受众造成内心的失衡,激起受众内心的怜悯、甚至是恐惧的心情,而受众却会因此情绪得到一定的宣泄和净化,情操得到熏陶,心理恢复常态,社会秩序也会转向正常的轨道。这就是悲剧的审美功能。同时具备新闻和审美信息量的新闻摄影作品给人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悲剧审美引入新闻摄影是摄影艺术的要求,更是全面表现现实世界、丰富人们审美情感的要求,因此,要达到审美效果,摄影记者要重视在人性的视角和艺术的原动力中发展和创新,生活中的真、道德的善和艺术的美在图片中加以展现,给人以震撼心头的魅力。  相似文献   

2.
作为人类精神产品,新闻理应包含求知、求美两种追求。但长期以来新闻与美无缘的观念弱化了新闻的审美追求,导致许多新闻作品平淡寡味,枯燥呆板,抽象空洞,千文一面。形象美是新闻审美的重要因素,采取包括文学手法在内的多种手段着力增强新闻写作的形象美,无疑是提升新闻作品审美价值,提高新闻作品可读性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3.
一艺术求真应该按照美的规律造型本文如题目所示,主要是考察历史文学真实与作家艺术审美的关系问题。为有助于问题的深入展开,我们拟先对历史文学求真为什么要按照美的规律造型进行必要的论证。历史文学求真所以要按照美的规律造型,从根本上说,主要是因为历史文学之真属于认识的范畴,概念内涵中带有真实、真理之意,如果不纳入审美机制中按照美的规律进行同化处理,那真实物象就不能上升为真实审美物象,所谓的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结合就无法实现,也不可能具有艺术审美的价值。我们曾经说过,从生活(历史)与艺术关系看,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不相同而可相通”,相通是它们彼此结合的前提。但前提毕竟只是前提,要将它化为可能的现实,那就要借助审美中介环节,通过以美写真谋求实现.历史与艺术终究是性质不同的、矛盾着的两个事物,只有按照美的原则进行调节处理,这一对矛盾才能从两极对立的状态下蜕化出来,富有意味地耦合在一起。恩格斯在致拉萨尔的信中说:“我是从美学观点和历史观  相似文献   

4.
党月异 《齐鲁学刊》2003,(2):107-109
《牡丹亭》所呈现的审美价值是多元化的 ,蕴涵着作家独特的个人气质和社会历史律动的脉搏所共同构筑的审美理想。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性爱之美与情爱之美 ,阴柔之美与阳刚之美 ,滑稽之美与庄严之美。各种不同形态的美的发展、对峙、关联与共存使作品达到最终的完满 ,对中国古典美学有一定程度的突破  相似文献   

5.
真实是历史文学研究中的一个十分重要而又颇为棘手的难题。古往今来,有关这方面的论述很多。不过就其研究方法而言,基本限于历史的和美学的二种,至于艺术心理学方面则几乎无人涉足。笔者认为,历史文学真实研究是一个系统工程,它不仅可以作历史还原和审美观照式的研究,而且还可以进行艺术心理学意义的探讨。因为不管怎么说,历史文学的真实作为一种第二自然的真实,从历史的真到艺术的真,它毕竟要经过一道作家主体心理化(心灵化)的环节。  相似文献   

6.
文学经典《庄子》一书具有丰富、多元的审美意蕴,其审美意蕴特征表现在三个方面:对自然界与社会中的功利性与实用性具体肯定而抽象否定;他以丑为美,审丑是为了审美;他推崇自然之美;但重视自然美、社会美和人性美的结合。创作主体、接受客体、文本及世界是《庄子》审美意蕴形成的主要原因。《庄子》审美意蕴的价值应一分为三:一是庄子创造出来的审美意蕴价值;二是《庄子》文本呈现出来的审美意蕴价值;三是读者接受视野中审美意蕴价值。三者异质同构,分别从不同方面共同建构了内涵丰富、审美价值多维的《庄子》文本。《庄子》用文学的、艺术的形式探讨形而上的哲学和美学问题,阐释"人如何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7.
一百四十余万字的新闻摄影美学专著《崇高美的历史再现》(下简称《崇高美》)的出版(山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8月出版),填补了中国解放区新闻摄影审美风格形态学研究的空白,具有重大而深刻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是中国新闻摄影美学理论界的一件值得庆贺的盛事.正如著者在书中指出的那样,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中国人民的解放战争,是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人民群众被最广泛地发动起来,组织起来的,以人民军队为骨干,坚决依靠和组织人民群众积极参加,实行主力兵团和地方兵团相结合、正规军和游击队、民兵相结合,武装群众和非武装群众相结合的人民战争.这种波澜壮阔的人民战争所显现的无比雄伟壮观和无比丰富多姿的崇高美不仅表现于深刻的历史意蕴,而且凝注在丰富的审美形态之中.著者对于这种历史崇高美的把握体现在多视角多层面的理论概括和审美感悟之上的深层理性谛视.这种鲜明的理论特色,显示了填补中国解放区新闻摄影乃至中国新闻摄影美学理论空白的创造价值.《崇高美》著者将自己理论思维的触角,一端深深地扎进了中国古典美学和中国画学理论的故土泉眼里,另一端则远远地插进了西方当代审美心理学  相似文献   

8.
在构建和谐文化的历史语境下,文艺与政治既不是"从属"的关系,也不是"平行"的关系,而是一种交融的关系。文艺最重要的属性是审美,而进步政治本身可以经由审美主体化为政治审美因素,文艺应当表现和反映体现核心价值体系的政治之美,应当从根本上改变文艺与政治的疏离状态,实现交融,达到和谐之美。  相似文献   

9.
《东岳论丛》2016,(6):67-74
"强制阐释"是在"理论时期"被建构并流传下来的一种"去审美化"的阅读模式,其弊端是将文学阅读的关注点引向社会历史和意识形态,而忽视文学本身的重要性。为了重构文学审美阅读的主导地位,首先必须解构反本质主义的"建构论文学观",而坚守"文学是审美的人学"这一基本的文学观念。在此基础上,将始于"审美判断"关注"文学的质量"和重提"审美溶解"作为重建理论之后审美阅读的三大策略,由此克服强制阐释所造成的始于"认识判断"、忽视文学价值的差异、不能以审美为本位等几大缺陷,最终有效地突破强制阐释的困局。  相似文献   

10.
新时期初始,在我国文论试图摆脱政治和哲学束缚、回归自身的文化语境下,童庆炳提出的"文学审美特征论"将文学的根本特征由形式决定的形象特征重新归为由内容决定的审美特征,并提出了"文学的特殊本质是审美"的科学论断."文学审美特征论"运用马克思的价值论从美学角度确定了文学的本质是审美,区别了文学与非文学,回应了历史要求."文学审美特征论"具有多元开放的理论视野、辩证思维的理论方法和继承发展的理论精神,这样的理论特色使其不断保持内在活力.  相似文献   

11.
评新时期文学理论中的“审美论”倾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学审美论”是众多看待文学性质和价值的观点和方法之一。从历史上看,“审美论”是从外国引入的一个术语,在英语里是aestheticism,国内多译作“唯美主义”。然这种译法容易产生误解,似乎aestheticism是只追求美而不顾其他的“主义”。事实上,“审美论”的基本特点是从审美范畴出发来认识和评价艺术。文学审美论的基本信念是:文学的主要属性是审美性,文学的根本价值是审美价值,具体体现为唤起或提供审美经验。以现代美学为基础的文学审  相似文献   

12.
人类的过去、现在和未来都要经历和朝着"自然性的人"、"社会性的人"、"精神性的人"和"审美性的人"四个阶段不断发展与挺进,而不同历史阶段的文学对艺术形象尤其是人物形象的塑造则是对这四个相应阶段的人所作的翻来覆去的美的描绘和艺术重塑."文本重读与文学史重构"作为国际性的学术潮流的精髓,在很大程度上就在于对世界文学中人文主义精神的重新发现和开掘.21世纪西方文学乃至世界文学发展的基本主题将依然是"精神主义"对"物质主义"的颠覆、对抗和跃升,"精神性的人"将依然成为全社会一切文学竞相重塑的方向和目标.科学主义必须服从人文主义,物质主义必须服从精神主义,人类主义必须服从生态主义是西方文学乃至整个世界文学精神永恒不灭的美的灵魂.  相似文献   

13.
发展真 发展善 发展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邱耕田 《学术界》2001,(6):204-209
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内在地包含着真、善、美的因素.发展真是指社会发展的客观真实性,由此可自然地引出社会发展的真理尺度;发展善是社会发展的利人性或合目的性,由此可引出社会发展的功利尺度;发展美是指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和在社会发展结果上所存在的美,是发展真与发展善或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由发展美可引出社会发展的审美尺度.发展真、发展善、发展美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理想的社会发展应当是真、善、美相统一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后期以来文学领域的世俗化审美进程,在两条线索上并行展开:一个是精英文学的平民化转向;另一个是通俗文学的大众化演变。媒介文化将大众审美精神注入精英文学和通俗文学的审美实践中,生成了文学世俗化审美的价值和观念体系。在历史的维度上,精英文学的世俗化审美实践用传统通俗文学的历史合法性开道,用通俗文学的元文学性和文学源流关系来论证文学世俗化审美的文学本质意义。在现实的维度上,精英文学的世俗化审美以对世俗生活的反思和批判,表现出与传统世俗文学不同的超越性。媒介文化在文化品质、文本生成和主体关系等方面,构建了新的文学世俗审美面貌和文学世俗审美精神。  相似文献   

15.
程丽娜 《理论界》2010,(9):134-135
"哀"是人类情感的基本形式,而作为一种文艺审美美感类型的"哀美"则是人在生活中所感受到的痛苦与无奈的情感抒写。中国古代文学中的"哀美"与西方文学中的"悲剧美"不同,它表现出自己独有的民族形式特征。魏晋六朝时期,"哀美"开始成为艺术审美的风尚,表现哀美的诗歌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也逐渐放出了异彩。  相似文献   

16.
黎明洁 《学术论坛》2004,(6):130-133
散文式新闻论争不仅源起于实践对理论的推动,更源起于意识形态转型和多元价值社会的形成;散文式新闻会模糊新闻与文学的界线观点的提出,从根本上说是人们对新闻学缺乏底气的反应;对散文式新闻"惟美"的指责并非空穴来风,但不能否认它在改革新闻结构方面的成功;散文式新闻的出现是一次对报道模式单一化的成功革命,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7.
中华民族的艺术创作和审美法则一贯具有真、善、美的人格化倾向,强调对一切艺术表象的认识作用、审美作用和教育作用。最能体现真、善、美人格化倾向的学派,主要表现为两大类:一类是以儒家为代表的所侧重的"仁""善""德"等理念的精神再现,形成了以"善"为主的学术流派;另一类则是以道家为代表的所侧重的"气""真""美"等理念的自然呈现,形成了以"真"为主的学术流派;在中国书画艺术的表现中,道家学术流派的影响是更大的,这其中代表性人物庄子的哲学理念同中国书画艺术的创作表现密切相关,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美学思想。  相似文献   

18.
词序的产生,有多种因素的影响。词序可分为事因类和情景类或散文序、骈文序。其发展,一般由简而繁,由短而长,由拙朴而精雅。词序对词的依附关系由强而渐趋减弱。词序具有诠释、补充的作用,具有史料与审美的双重价值。史料价值主要体现在历史文学、音乐、风物和社会生活等方面。审美价值则主要有情感美、境界美、语言美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新闻活动中的审美因素作了深入分析,强调新闻是一项创美实践活动,这种美产生于真与善的高度吻合之中,是一种客观的东西;新闻活动的审美具有社会功利性。美对真的从属性、美的流变性三个特点。  相似文献   

20.
实践的自由是审美的根本——与杨春时同志商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实践范畴是马克思主义实践美学的基础,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对它作了科学的规定,绝不是什么乌托邦,倒是以“主体间性”为根基的后实践美学的精神个体的超越性才是乌托邦。实践不仅是社会本体论的本体,而且是审美、美、艺术的本体。当社会实践达到一定的创造的自由程度时,自然的人化和人的人化使得人类超越实用关系、认知关系、伦理关系而生成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这种审美关系显现在对象之上就是美,显现在人的身上就是美感,艺术则是审美关系的集中表现形式。离开了科学的实践观就无法揭示审美的根本,从离开实践的主体间性来解释审美就只能远离真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