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金朝华夷观的演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贵中华、贱夷狄的“华夷之辨”观念 ,是中国古代居统治地位的民族观 ,这一观念对曾占据中国半壁河山的金王朝产生了重大影响 ,并且随着金朝与汉族王朝交往的增多 ,其华夷观也发生了相当大的演化。大体而言 ,由于受汉文化影响的加深以及自身政治、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 ,金朝由耻为“夷狄”转向自认为“华”,贬斥南宋及其它政权为“夷狄”。最后 ,为确定自己的正统地位 ,发起了中国历史上最后一次德运之议  相似文献   

2.
王安石与司马光在民族关系思想上的分歧主要体现在“兼制夷狄”与“华夷两安”、“先治其内后立功于外”与“欲胜夷狄,先强中国”以及德力观与礼信论三个方面。其思想分歧产生的主要原因和他们的政治理念、个人经历息息相关。王安石与司马光的民族关系思想是对传统民族关系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在中国民族关系思想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3.
论班固的民族思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班固和司马迁一样,具有“民族一统” 思想,把少数民族看成“天下一体” 中不 可分割的成员。同时,他又认为,华夏和夷狄作为不同的民族,无论是在种族、地域还是经济 文化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异,具有“华夷有别” 的民族差异思想和华夏为主体民族的“民族 主从” 思想。在民族政策方面,他主张对待少数民族“恩威并用”,反对华夷中任何一方侵犯另 一方,主张华夷和平相处,友好往来。应该说这种民族思想是可取的。但班固夸大民族之间的 差异,过分强调“夏尊夷卑”,则是不可取的。  相似文献   

4.
华夷天下观不仅是中国传统的外交思想,也是古代东亚各国共同拥有的外交理念。在由“华”与“夷”共同组成的天下中,实力最盛的中国负有维护东亚世界繁荣和稳定的使命。历史上,朝鲜、日本和越南深受华夏文明的影响,华夷天下观在“朝贡-册封”的互动实践中成为东亚各国的共有国际理念,各国以此为指导思想来参与国际实践。传统东亚世界就是在华夷天下观这一国际理念支配下,出现了以中国为中心的“大中华”与周边诸国各自中心的“小中华”并存的格局。文化认同是维系传统东亚国际秩序的命脉所在。  相似文献   

5.
论我国古代史学思想中的华夷观念黄纯艳“华”、“夷”是贯穿于我国整个古代史的两个相对概念。封建统治阶级把我国众多的民族总体上划分为两大集团:“华”,即中原的汉族;“夷”,即周边各少数民族。他们对多民族国家不可回避的民族问题的思想观念,在某种程度上便表现...  相似文献   

6.
古代希腊史家希罗多德在其著作《历史》中,从以血缘和语言为代表的种族起源与以宗教和习俗为内容的文化起源,对“希腊人”的族群共同性作了规定,以此将所有的“非希腊人”与“希腊人”区别开来,并称之为“蛮族”。在“蛮族”面前,希腊人始终保持着一种文化和意识形态上的优越感。在古代中国,儒家经典《春秋公羊传》则有“夷夏之辨”,认为遵守中国之礼仪与道德的为诸夏或中国,反之则为夷狄。《历史》与《春秋公羊传》笔下的族群认同,都不完全依赖于血缘,更主要地是文化习俗与道德价值的认同,这是它们相似的一面。但希罗多德对“蛮族”的建构与阐释,在后世被强化为一种文明与野蛮相对立的思维方式与相处模式,从而引发了现代世界的诸多问题。而儒家《公羊》学则认为夷夏之差异与界限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不存在文明与野蛮之间始终不可调和的矛盾,对当今世界处理由族群问题引发的有关“文明”的思考提供了一个可借鉴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言及近世日本的对外意识时,以中华华夷思想为模板所创的所谓的"日本型华夷思想"尤为值得研究者关注。日本型华夷思想反映在文化意识上则当时的一些文人在"夷夏之争"的理论思辨上做出了种种努力,力图在中华思想的框架内,摈弃对于日本文化的自卑心理,树立日本也可为"中华"的独立意识。只不过,不同于以古代的礼教文明为评价基准的中华华夷思想,将关注点放在了皇统一贯和"武威"上。这些文人的主张虽因说服力的欠缺而在18世纪以后就渐趋销声匿迹,但他们所做出的努力无疑对日本国家主体意识的树立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8.
华夷秩序与中国古代国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小荣 《人文杂志》2004,(3):140-145
文章探讨了中国古代为什么没有出现近代意义上的国防的原因。作者认为 ,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在于中国古代国防是在以中国中心为核心的华夷秩序观的指导下建构的。在这种观念的支配之下 ,“中国”不是一个主权的单位 ,而是普世文化的体现 ① 。并对古代中国的国防理念、国防战略实施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随着近代西方殖民势力的入侵 ,传统的华夷秩序崩裂 ,中国逐渐被纳入西方国际关系体系之中 ,近代意义的“中国”开始凸显 ,并即此启动了古代国防向近代国防的艰难转型。  相似文献   

9.
青海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其成为多种宗教文化艺术交流之地,作为古代藏传佛教艺术表现形式之一,石雕造像从一开始就不可避免地受到多种文化因素的浸淫。它萌发于佛教由中原入青之始,到元明清三朝随着藏传佛教的空前发展达到巅峰,形成了青海地域宗教特征极为鲜明的艺术遗存。本文即是对青海古代藏传佛教石雕造像地域风格的形成、发展及特征进行的梳理、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0.
华夷之辨是《春秋穀梁传》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穀梁传》的作者看来,华夷之辨首先源自于双方的自然差异,这一差异的扩大化则形成了"华夏为尊,夷狄为卑"的等级观念和"尊王攘夷"的政治主张。《穀梁传》巧妙地赋予"华"、"夷"概念以文化的内涵,并通过"贬夏为夷"和"进夷为夏"的双向流动,从根源上消解了华夷对立的基础,为华、夷在更广阔意义上的融合提供了契机。  相似文献   

11.
徐肖楠  施军 《学术研究》2003,(8):119-121
中国现代文学中出现的岭南作家群,大多出身于岭南客家。由于客家来自中原而较多秉承了中华古代文化传统与精神,这批作家亦较多继承了中华古代文化传统。另一方面,他们又都从岭南地域文化中冲出,接受了西方现代艺术精神和思想,熔铸成各自的艺术特色,并表现出某种共性特征。  相似文献   

12.
由金毓黻对"东北"范围的界定出发,对东北地域的涵盖范围、东北地域族群与文化的发展特点、东北地域族群与文化发展的归宿等进行了探讨。认为"东北地域"的提法较"东北地区"更为适合;东北地域文化分为两个不同的大类:一是本土化特征明显的族群文化;一是交融特征明显的混合型族群文化;东北地域的政权和族群积极参与构建多民族国家的实践,是东北地域族群和文化发展的主流。  相似文献   

13.
余治平 《江海学刊》2012,(1):5-12,238
《春秋》中,衡量夷与夏的重要标准不是地域、民族和国家,而是仁义礼法。但诸夏衰微,乱象纷呈,而吴楚夷狄却一步步趋近于礼义道德,于是便有孔子"中国亦新夷狄"的忧患。近现代以来,却发生了另一种夷夏变局。中国落后于西方,但中国的古代文明方式本身却并非一无是处。现代化在给人类带来福祉的同时,也让西方人掠夺全球资源,因而把整个人类带上了一条不归路。但古代中国的漫长发展却始终只靠自我积累,没有凭借大规模的对外战争和扩张,也没有给别人带来灾难和痛苦。我们的文明方式从来在道义上是站得住脚的。未来中国,仍应该坚持正道,守护文明,探索更先进、更可持续的文明方式,自觉选择不称霸世界的发展道路,不做夷狄,不做强盗,而继续做"君子国"。  相似文献   

14.
张双志 《天府新论》2007,(2):117-121
中国传统的华夷之辨是在与“四夷”群体的冲突中,由华夏人的主观意见构成的,确立了自身的文化认同,代表了华夏人的利益,同时给“四夷”群体文化定位。并最终使得华夷之辨观念政治化,成为政治上占有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深刻影响了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中原古代经学研究概述单远慕(河南省社科院历史所)经学是古代中原(本文中原用狭义概念,专指河南)学者学术研究中的优长学科。从汉代以来,直到“五四”运动,二千年间,经学几乎成为中国人的思想灵魂。自汉武帝采用“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后,经学被奉为官学,儒...  相似文献   

16.
自古中国文学的东西差异一直存在。然而从古代到近现代,东西文学并未像南北文学一样成为中国文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这里有复杂的历史、地理、政治、经济、文化、族群等原因。西部文学在历史上长期被遮蔽,到当代才得以"完形",俨然与东部文学对立。东西文学是从地理空间角度对中国文学的审视,有助于我们在日益同质化的时代呼唤和维护中国文学的地域传统和多元特性。  相似文献   

17.
在文化研究中 ,地域文化的研究正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 ,齐鲁文化、三晋文化、三秦文化、楚文化、岭南文化、吴越文化的研究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在众多的地域文化研究中 ,中原文化可以说是最值得研究和称道的 ,但事实上在近些年地域文化的研究中 ,中原文化的研究显然处于滞后的状态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本关于中原文化方面的著作问世。最近由著名的先秦史专家李绍连研究员撰写的专著《永不失落的文明———中原古代文化研究》 ,对中原文化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李先生的这部探讨中原文明的专著 ,不是从中原文化的整体发展脉络来叙述的 ,而是…  相似文献   

18.
中原学“学脉”的思想渊源经历了古代中国思想史上五次重大思想变迁的影响,以及近代的“中体西用”和现当代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发展理路。本文总结归纳了中原学“学脉”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现实逻辑,回顾了中原学的发展历程,总结了中原学的理论变迁,阐释了中原学的时代价值,对于推进新时代中原崛起和河南振兴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19.
柳岳武 《江淮论坛》2008,(3):150-155
"华夷之辨"为中国从"天下一统"向近代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搭建了桥梁.古代中国正是在"华夷之辨"的过程中实现了诸民族间的融合,并最终形成近代多民族统一的国家.本文立意不仅在于阐释华夷观念之演变在推动中国从"天下一统"向近代多民族国家统一过程中所曾发挥的重大历史作用,而且在于借此为中国近代国家的形成提供一种阐释模式.  相似文献   

20.
孔子种族意识的双向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儒家重华夷之辨,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实,在学术界已成定论。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同样存在这种观念。他曾说过:“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论语·八佾》,以下只注篇名)夷狄和诸夏相对成文,他承认二者有高下之别、文野之分。诸夏是开化的、文明的,夷狄则是落后的、野蛮的,因此,开化社会即使没有君主,也要比野蛮社会的君主统治状态文明。公元前500年,齐、鲁两国的君主在夹谷会盟,孔子相礼,与会期间他又提出:“裔不谋夏,夷不乱华。”(《左传·定公十年》)他对华夏和裔夷的划分既是种族的、地域的,又是文明程度方面的。裔夷指居住在边远地区的各族,还不够开化,甚至尚处于野蛮状态。华夏指中土居民,他们具有较高的文明,脱离了原始状态。孔子坚持以华夏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