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2.
《离骚》“三后”即新蔡简“三楚先”说——兼论穴熊不属于“三楚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楚辞·离骚>里有"三后",历来学者或认为是指上古三皇五帝或三代的三位贤君,或认为是指楚国的三位先公先王.从文献和楚简两方面的证据看,第二种观点是可信的,"三后"很可能就是新蔡楚简中的"三楚先"."三楚先"包括老童、祝融、鬻熊,而不包括穴熊,鬻熊和穴熊不是一个人. 相似文献
3.
虐待动物案件、动物福利贸易壁垒、非典、禽流感等引起人们对动物立法的日益重视.动物立法的关键之一是对动物法律地位的认识.在简评动物法律地位学术观点和传统法律关系理论缺陷的基础上,在理论方面创设生态法律关系解释动物的法律地位问题;在实践方面提出与加强动物福利监管有关的基础理论观点,力图将动物的法律地位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4.
动物福利,既是动物的福利,也是人类的福利。重视动物福利,是维护人类健康、推动经济发展的保障。当然,"动物福利"并不等于"动物权利",它是在"以人为本"的前提下赋予动物有限的权利。重视动物福利,是"以人为本"的生态关怀。承认"以人为本",并不意味着对动物福利就必然构成障碍,相反,只有承认"以人为本",才能把动物福利真正纳入人的视野,让动物保护和动物福利的落实成为人们发自内心的拥护。 相似文献
5.
由于现有的中国法制史教材对"活的法律"不够关注,作为中国法制史课程的教师,必须做一个"活的法律"的讲述者,不仅应当讲述历史上法律是怎样规定的,更应当讲解历史上法律是如何实施的,唯有如此,才能向学生展现中国法制史的真实全貌。 相似文献
6.
刘翠兰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1999,(4)
哲学是“文明的活的灵魂”,人的哲学头脑是建设文明殿堂的灵魂.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武装的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掌握了科学的方法论,才能指引两个文明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开放性、实践性、科学性和求实性,在现代文明建设中都将发挥活的灵魂的作用.所以,现代文明建设离不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 相似文献
7.
王蒙在1980年代初就提倡“作家的学者化”,此后他陆续发表了一系列评论《红楼梦》和李商隐诗的学术随笔。这些杂谈,体现出鲜明的作家“活说”古典文学的特点,即站在一个小说家的立场,以一个现代人的眼光,纵比横较,打通了文本内的生活和文本外的生活。同属“欲读书结”的另一些“一得之余”的文章则谈论当代的一些文学话题,同样体现出这一特点。这些文章不乏见解独特颇富新意的学术发现,又有活泼生动的杂文和随笔笔法,可谓“作家学者化”努力的创新。因此,这些学术杂俎,自有其开创意义,更不必偏于一途而苛求之。 相似文献
8.
9.
《天问》中焉有虬龙,负熊以游二句历来没有得到恰当的解释。从文学人类学派倡导的新方法论——四重证据法入手,以考古新发现的文物和图像叙事作为切入点,将尽可能生动具体地重建上古神话想象的世界景观,通过系统性的资料梳理和相互对照,给古代文献中无解或误解的疑难问题带来重新诠释的契机:负熊以游的虬龙是升天的运载工具,而其所负之熊则为想象中天神的动物化身,虽不属于现实世界,却是源远流长的史前期大传统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0.
"绣鞋风波"是<金瓶梅>中的精彩篇章,它对于塑造人物形象、增强艺术感染力具有重要作用."绣鞋风波"中的鞋描写呈现出丰富的象征心理学意义,具有鲜明的比兴象征功能."绣鞋风波"故事情节反映了弗洛伊德子恋母理论,是中国化的俄底普斯情结. 相似文献
11.
朱子"理气动静"的问题多受争论。实际上,朱子的本义是"动静"不适合也不足以范畴"理","理"超越动静;同时"理"的内涵本身、"动之理"与"静之理"都保证了理是"活理"。但另一方面,朱子又引申"理气动静"而得出"气强理弱"的判断,"活理"亦由此受到局限。贯彻到工夫论上,结果是他对于"气禀"的影响持有更加谨慎的态度,因此宁愿"闲置"此"活理"的有限作用,由此最终与心学走上了迥然的工夫路径。 相似文献
12.
13.
新文化运动思想家曾经激烈地反传统。但在后五四时代 ,部分新文化人对新文化运动中某些激进言行作出了非其初衷 ,激进只是实现其思想文化目标之手段的解释。今日一些学者亦主张新文化人在提出自己思想时 ,有某种“法上取中”的策略或运作方式。实际上 ,所谓“法上取中” ,是部分新文化人在反思反传统思潮的背景下所作的事后解释 ,不能证明他们在新文化运动中就有这种策略考虑。近代中国思想文化的变化是在极其复杂的社会背景中发生的 ,在现实的一切均乏善可陈的情况下 ,改变现状成为国人急不可待的诉求 ,这就致使中国社会在政治及思想文化方面呈现出一个难以终止的激进化过程。这种在今人看来不甚可取的激进 ,是被时势逼出来的 ,在当时特定的条件下 ,有其存在的历史依据 ,不必从其它方向上去寻求新文化人言论行动合理性的解释。 相似文献
14.
在走向国家民主、社会文明的进程中,对于“福利”的论争就从未停息过.只有明晰“何谓福利”、了解“福利”的特性和逻辑,才能保证福利政策和福利治理的有效性.福利是一个历史的概念,随着时间的推移,福利的内涵不断丰富,外延不断扩展.一旦“平等自由”、“公平正义”成为一个国家或社会的主流价值时,无论是政治议程还是经济安排都会与“福利”实现自动勾连,打上“福利”的烙印.福利既不能单纯从个体需求的角度加以界定,也不能单一地从制度或行为层面加以理解,它是一个多维的、整体的概念 相似文献
15.
离婚立法是婚姻立法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法律对离婚意志的支配来看,唐律规定了两种离婚方式:一是强制离婚;二是协议离婚,即和离。所谓和离即协议离婚是指法律将是否离婚的意志完全交由当事人双方共同支配,并从形式上赋予双方平等的权利,不允许任何一方将自己单方面的离婚意志强行加给另一方,因而具有协议的性质。 相似文献
16.
古今之争问题,是近代中国面对的一个主要问题。时至于今,在盲目的复古和浮泛的西化风潮中,我们仍需要重新来对待这一问题。本文从康有为的托古改制和文化综合论出发,来考量近代以来我们是怎样对待中国古代文化的。在这种考量的具体过程中,康有为构筑了我们的起点,也成为我们的参照。 相似文献
17.
“福利”是干预主义和自由主义长期争论的一个概念,英国白金汉大学社会和政治理论教授诺曼·巴里对“福利”有独到的见解,他对政府提供完全福利持怀疑态度,希望挖掘个人、市场和社群的福利价值,以实现福利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8.
"福利"是干预主义和自由主义长期争论的一个概念,英国白金汉大学社会和政治理论教授诺曼·巴里对"福利"有独到的见解,他对政府提供完全福利持怀疑态度,希望挖掘个人、市场和社群的福利价值,以实现福利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9.
在思想政治课教改日益深入的今天,我们看到政治课教学更加关注学生,贴近学生,但从整体上看,政治课教学仍存在效率低下、抽象、枯燥无味,学生学习兴趣不浓厚,与现实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不相协调的问题。如何改变目前政治课的教学困局,让思想政治课真正"活"起来?本文就此提出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20.
于惨烈叫喊中的愤懑审视——《受活》的“残缺”意象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阎连科新作《受活》的主题意蕴,或因其较为隐晦驳杂,一直以来评论界鲜有所论。从文本中明显的“残缺”意象着手分析,则可以看出作者对农村陷入现代化困境的揭示。这既是对乡村世界所进行的重新描绘和精神拷问,也是在新历史条件下,对精神变异的揭示和对人的精神现代化的呼唤。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