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34 毫秒
1.
在我国,回族和其他九个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都十分崇尚清真。“清真”一词最早见于南北朝时期,含“清净无染”、“至清至真”,“纯净洁朴”之意。南朝人刘义庆在《世说新语》中有“清真寡欲,万物不能移也”,指出“清真”意为纯净洁朴、无尘无染。唐代大诗人李白有一首赞美友人裴政的诗中写道:“韩生信莫彦,裴子含清真”。宋代诗人周邦彦著有《清真词》一书,本人亦自号“清真”。明代回族学者王岱舆,人称“真回老人”。可见,从南北朝到宋代800多年间,“清真”一词着重用以表示文人墨客清廉高洁的品格和清雅幽静的环境。  相似文献   

2.
吉林吴月清山东桑晓东贵州王广田湖南丁召书等诸位诗友:小时候,我读了1910年出生的、著名诗人、作家卞之琳先生的一些诗、小说、纪实文学、评论,以及译著,如诗集《十年诗草》,小说《山山水水》,纪实文学《第七七二团在太行山一带》、评论《莎士比亚悲剧论痕》、译  相似文献   

3.
经过长期与中国本文化的结合,伊斯兰教在中国的发展在很多方面具有了中国特色。那些传统中国建筑风格与阿拉伯风格完美结合的清真古寺就是很好的例证。另一个极具中国特色的现象是:由女阿訇主持的清真女寺的出现——而阿訇这个角色在世界其它地方通常是由男性所承担的。  相似文献   

4.
像其他古老的民族一样,阿拉伯人自古就有小说艺术,不过,早期的小说似应称为故事更确切。伊斯兰教兴起之前,半岛居民赋予小说崇高地位,阿拉伯古籍《诗集》、《艾玛利》、《璎珞珠玑》等记载了大量广为流传的民间故事。《古兰经》提到,伊斯兰教兴起前有很多关于先知的故事在阿拉伯人中流传,如优素福、素赖曼、穆萨、尔撒和鲁脱等。这些故事虽无文字记录,但它们的存在不容置疑。那时的阿拉伯人不仅重视故事,而且还善于讲故事。  相似文献   

5.
写下“独立之人格、自由之精神”的陈寅恪先生,是近十几年来国人最为关注的文化人物之一,也是不断“被书写”的对象。影响较大的如汪荣祖先生的《史家陈寅恪传》、陆建东的《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及有些争议的余英时先生的《陈寅恪晚年诗文释证》等。这些著述多是从其治学、学术著述等处着笔,刻画了陈寅恪的文化性格,总结其学术贡献。  相似文献   

6.
《古兰经》不仅是伊斯兰教的最高法典,也是1300多年来阿拉伯语文的典范,它在伊斯兰宗教史和阿拉伯文学史上均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对于广大的中国穆斯林来说,学习和研究《古兰经》,一般只有通过中文译本。因此,译文是否确切,就显得非常重要。《古兰经》的中文译本正式出版的已有七部之多。最后一个版本是1981年出版的马坚先生的译本。马坚先生毕生从事阿拉伯语言和伊斯兰教的研究。抗战前就开始进行《古兰经》的翻译工作。虽然他的译本1981年才出版,但其译文在1945年就已基本完成。这个译本超过了以前所有的译本,是当前广大中国穆斯林阅读和学习的主要版本。由于《古兰经》的内容浩如烟海,伊斯兰教学者们对它又有许多不同的注释,因此,在翻译时,译者只有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翻译。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相似文献   

7.
阿拉伯音乐历史悠久,远在蒙昧时期就有唱诗和赶驼人的歌唱——胡达。伊斯兰教诞生以后,对固有的音乐进行了改革,使之符合伊斯兰教教义,创造了一些宗教歌曲和抑扬顿挫的《古兰经》咏诵,阿拉伯音乐得到了发展,出现了新的形式和内容。随着伊斯兰教的对外传播,阿拉伯音乐传到了世界各地,对其他民族的音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章含之,新中国第一代外交官、翻译家、作家,著名人士章士钊的女儿、毛泽东的业余英语教师、前外交部长乔冠华的夫人,译著长篇小说《寻欢作乐》,出版散文集《我与乔冠华》《风雨情》《我与父亲章士钊》《跨过厚厚的大红门》等。2008年1月26日上午8点20分,章含之女士在北京朝阳医院病逝,享年73岁。  相似文献   

9.
鲁礼敏 《老年人》2010,(2):22-23
《离骚》、《史记》、《资治通鉴》、《红楼梦》……这些名著既是中国灿烂文化的代表作,也汇成了世界文化的宝库。可将这些作品推向世界的,却是一位名叫杨宪益的著名翻译家。半个多世纪以来,他用一生的勤劳“翻译了整个中国”,译著均被欧美各大图书馆收藏。可他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丰富的学术译著,  相似文献   

10.
《古兰经》随着伊斯兰教传入我国,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古兰经》的原本是阿拉伯语,长期以来,《古兰经》在我因一直没有中文的译本。明末清初,信仰伊斯兰教的南京人刘智(刘介廉)(1660——1720年)写过《天方典礼》、《天方性理》、《天方至圣实  相似文献   

11.
康庐竹馨     
晋代王徽之寄居空宅,种竹数亩,说“不可一日无此君”,后人多称竹为“此君”。竹的种类颇多,而貌多不相同。斫而制作器皿,并施雕镂,又以制作者性情、匠心、技法、题材的差异而变化。于是乎,“此君”之貌不可胜述。  台湾竹雕名家李佑增先生,原籍湘乡。他自幼喜好书画及竹刻艺术,虽从军政,然数十年不辍,退休以后刻竹自娱,并以其出示娱人。近年来,先生频频往返于海峡两岸,以文会友,以友辅仁,颇得时人盛誉,从其姊妹篇《康庐竹雕》、《康庐竹缘》、《康庐竹谊》、《康庐竹馨》等大型画册中即可窥见一斑。  先生刻竹,每每以…  相似文献   

12.
黎鸣,1944年生,江西南昌人,新世纪以来中国最受关注的哲学家。黎鸣长期进行逻辑学、控制论、文化人类学等方向的研究,把哲学的基础从二元论转化为三元论,创立了以"三"为基础的运算规则,并在此基础上重构了逻辑学,从而完成了逻辑学的三元论和多元论转向,以及哲学的第四次转型——入学的转型。黎鸣迄今已出版译著8部,专著有《人性与命运》、《信息哲学论》、《中国的危机》、《问人性》、《问天命》、《中国人为什么这么"愚蠢"》、《西方哲学死了》、《中国人性分析报告》等30余部。  相似文献   

13.
《社会学家茶座》的老朋友赵铁林先生,因病于2009年5月16日凌晨去世,终年61岁。自《茶座》创刊伊始,他就是我们最热心的支持者。他在《茶座》的专栏文章,描摹众生世相,刻画人间百态,图文并茂,精警幽默,受到很多读者的喜爱。这里刊发王学泰先生为赵铁林的遗作所作的序言,以表达我们的哀悼之情。  相似文献   

14.
《古兰经》是伊斯兰教的经典,是伊斯兰国家法律、道德、精神生活及伦理关系等一切准则的最后依据。由于《古兰经》的文字是最规范的阿拉伯语,所以每个信仰伊斯兰教的穆斯林不但在做礼拜时诵读《古兰经》,而且把它当作学习阿拉伯语的读本。回历25年(公元645年),由哈里发奥斯曼主持抄写的《古兰经》奥氏本成为最后定本。在奥斯曼统治时期,伊斯兰帝国的疆界已由阿拉伯半岛扩展到埃及、沙姆、巴勒斯坦、  相似文献   

15.
沈醉先生的生死恋文/李南友老友新朋喜相聚。左起第一人为沈醉。在我的书架上,摆着一排沈醉先生赠送给我的书:《我所认识的戴笠》、《军统内幕》、《魔窟生涯》、(我这三十年)、《人鬼之间》、《战犯改造所见闻》、《沈醉日记》……这都是他的著作。沈醉先生不仅以资...  相似文献   

16.
阿拉伯语研究,源于《古兰经》研究。《古兰经》是阿语研究的轴心,不管是解释《古兰经》,还是阐述伊斯兰教法,都与阿拉伯语的研究有着密切的关系。反之,阿拉伯语的研究,如词汇、词法、句子结构、语体风格的研究,甚至天文、数学、物理等学科的研究,都是建立在为伊斯兰服务的基础上进行的,其目的是为了解释《古兰经》、伊斯兰教法和伊斯兰政体。  相似文献   

17.
欧·亨利的经典作品之一《麦琪的礼物》有数个中文译本,其中就有王永年先生的经典译本。王永年先生的译本历来以"信"的风格备受业内和读者称赞与喜爱。本文尝试从字义、修辞手段、声音节奏等方面分析王永年先生在《麦琪的礼物》中所呈现的翻译风格,总结我们在文学翻译实践中所受到的启发。  相似文献   

18.
本刊在2001年第11期编发了山海先生的文章《“伪公关”神话的幻灭》剖析了远华集团假公关之名,谋私利之实的点滴内幕,在读者中引起强烈反响,使我们不得不进一步思考:究竟什么是关系?什么是科学的公共关系?本期编发了谭昆智与廖东升先生的短文,以满足读者的探询,也欢迎广大读者对此各抒己见。  相似文献   

19.
叶梦 《老年人》2006,(7):20-21
80岁的陈白一先生高大魁梧,满头银发,精神矍铄。我拍下了他在接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授牌时刻:怀抱鲜花的白一先生鹤发童颜,笑得非常灿烂。在举办的“优秀的人民艺术家陈白一——从艺60周年艺术精品展”及同时召开的座谈会上,湖南美术界名流齐聚一堂,像过节一样。好多人都抢着和白一先生合影。老先生始终笑容灿烂,像一尊佛。白一先生的画,早已载入新中国美术史册。他早年的主题绘画,如上个世纪50年代的《朝鲜少年会见罗盛教双亲》、《迎春图》,以及60年代的《欧阳海之歌》,仿佛让我们回到了50年代到70年代的语境之中。《欧阳海之歌》被印…  相似文献   

20.
伊斯兰法系是指中世纪信奉伊斯兰教的阿拉伯各国以《古兰经》、《圣训》中的法律条文以及教法学为基础,由政府颁布的行政法令和根据需要而修改的习惯法在内的法律制度.到了近现代,伊斯兰法系的效力大大削弱,但随着几年前巴基斯坦、伊朗“伊斯兰革命”的成功和原教旨主义思潮的蓬勃兴起,在阿拉伯各国“全面恢复和运用伊斯兰法”已成为一种趋势,故研究它的渊源,还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