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对新中国成立70年来四川哲学学科的发展历程与学科建设成就进行提纲挈领地回顾与展望,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与现实价值。四川哲学学科在新中国成立的70年峥嵘岁月中,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四川特点的奋斗之路。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四川哲学学科经历了在新中国成立后一直到改革开放前的曲折前进阶段,自改革开放后到上世纪末的繁荣发展阶段,从21世纪以来直到目前的学科交叉、渗透与融合的新时期这三个历史阶段。在新时代里,四川哲学学科还将紧随国家学术热点,扎根巴蜀、放眼世界,立足传统优势学科、积极发展交叉学科,在加强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推动构建中国特色哲学、宗教学学科体系和学术体系,提升文化自信等方面作出自己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文章回顾了四川省社会学学科的形成与发展过程,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以来四川省社会学学科恢复重建所走过的路程。从恢复发展期(1978—1990)、快速进步期(1991—2000)和全面发展期(2001年至今)三个阶段及学科建设与学术成果两个方面,对四川省社会学学科始终立足西部、对话国际、力争前沿,以研究西南地区社会运行与发展的基础理论与规律,回应不同时期的社会问题与人口问题,探索西部地区社会工作实务的理论、方法与路径,记录西部地区多元民族、多元文化群的日常生活机理与民风民俗等方面做出了深入的描述与分析。  相似文献   

3.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四川新闻传播学科发展成绩显著:学科体系逐步健全、师资队伍实力雄厚、学术人才辈出、科研教学成果丰硕,为国家培养出大批优秀的新闻传播人才。文章从学科历史沿革、学术成就和学术活动三个方面回顾总结了该学科发展及取得的成就。  相似文献   

4.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四川音乐、舞蹈、美术、戏剧、书法等艺术门类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学术研究、对外交流等诸多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回顾70年的发展历程,四川艺术学的发展大致可分为奠基期(1949—1977)、恢复发展期(1978—2012)以及快速发展期(2012年至今)三个阶段。系统梳理、全面总结四川艺术学70年来的发展历程与成就,一方面是为了向前辈致敬,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探寻四川艺术学学科未来建设与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5.
文章从学科历史沿革、学科建设成就两个方面进行研究梳理,展现新中国成立70年来四川省马列·科社(含党史·党建)学科发展历程和取得的成就。70年来,四川省马列·科社(含党史·党建)学科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时期:一是改革开放之前30年的初设和基础建设时期,二是从改革开放到十八大的恢复和发展时期,三是十八大以来的完善和深化时期。经过70年的建设发展,四川省马列·科社(含党史·党建)学科规划和布局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形成了导向明确、目标清晰、内容体系完善的学科发展现状和良好的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6.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四川省体育学科取得了丰硕成果。梳理历史,四川体育学科经历了初创阶段、快速成长阶段、全面发展阶段、拓优发展四个历史阶段。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四川体育学科建设发展成效显著,在学科布局、学科队伍建设、学科平台建设、学科成果产出等方面取得长足进步。近年来,四川体育学科立足西部发展,体现出中国特色四川特点,展现了四川哲学社会科学的风格和气派,为四川体育事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7.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四川理论经济学界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紧密联系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伟大实践,服务社会,在实践中发展自身,经历了一个从成长到壮大的过程。每个时期的学术研究、学术成果、学术交流、学术领军人物、学术阵地、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情况等都在稳步发展,不仅形成了一大批高质量研究成果,培养了许多高素质的理论经济学名师,而且还在各学科领域建立了一些高水平的研究机构和学术交流平台,为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的构建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8.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四川教育学科的发展经历了曲折期、中断期、恢复期、蓄锐期、繁荣挑战期五个阶段。在学科发展过程中,教育公平、教育改革、教师教育、素质教育是备受关注的四个核心主题。此外,立德树人、核心素养是现阶段另两个具有显著特征的核心主题。70年来,四川省不断探索与发展教育学科人才培养方式,注重师资引进与培养,持续进行课程与教学改革,加强国际合作培养以拓展学生的学科视野,在学科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巨大进步。经过70年的发展,四川教育学科逐渐形成了跨区域跨文化的研究格局和兼容并蓄的学科发展视野。但是,在发展水平上还存在四个明显的不足:支撑学科特色和突显规模效应的学术研究成果缺乏;高级别的研究成果偏少且人员分布极为不平衡;与地方教育改革和发展深度融合的实践成果缺乏;中青年教师成长缓慢且高端人才偏少。因此,展望四川教育学科的未来,需要在建设具有学科特色的重点研究领域梯级学术团队、促进高校与地方教育改革和发展深度融合、为中青年教育学科人才的快速成长搭建良好平台三个方面进行持续努力。  相似文献   

9.
新中国成立以来,四川政治学经过70年的建设和发展,在知识增长、学科建制、知识应用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是对标国内一流政治学学科建设,仍然存在不小差距。未来四川政治学的学科建设应该确立“有队伍、有成果、有平台、有质量、有影响”的发展目标,围绕基础理论研究、学术队伍建设、学科专业布局、学科方向凝练等方面,进一步聚合全省政治学教学和研究力量,力争推出能够代表四川省政治学研究特色和研究水平的高显示度学术成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学发展贡献四川智慧。  相似文献   

10.
文章回顾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以来,四川民族学的发展历程和建设实践。通过梳理西南民族大学、四川大学、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四川民族研究所等代表单位在人才队伍、重点工作、服务社会、学科建设等方面取得的成绩,展示四川民族学70年发展取得的辉煌成就。  相似文献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与政治制度变革和政治路线变迁相顺应,前30年的新闻史研究,“革命史范式”占据主导地位,研究队伍人数较少,研究对象局限于无产阶级新闻事业。后40年的新闻史研究,新闻史的学科地位确立,汲取传播学及其他学科理论与方法,“新闻本体范式”兴起,研究范式多样化,中国新闻史学会成立,学术队伍人才济济,学术成果丰硕并走向世界。此后的新闻史研究,须更多负起“资治”“知来”之责,创新研究范式,填补研究空缺,建设中国特色新闻史学。  相似文献   

12.
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是一国或地区经济社会实现全面发展、全面繁荣的基本特征和重要保障。新中国建立以来,由于中国的特殊国情决定了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特征。为展现建国以来中国在区域发展过程中的探索和创新历程,本文拟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探寻区域经济发展演进的特征、区域发展变化的趋势以及区域经济发展取得的成就和经验,对建国以来中国区域发展过程进行较为全面的梳理和深入的探索。  相似文献   

13.
本文围绕新中国成立60年以来新闻学基础理论研究中五个主要的学术争论命题,从争论的核心问题、主要观点和经验教训人手,揭示出60年来新闻学研究学术热点的转移和学术探索的轨迹,在整体上与新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保持同步;与"五论"争论先后出现相对应的是人们对新闻学基本概念认识向科学的回归;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新闻事业的发展不断推动着人们认识的进步.  相似文献   

14.
中国近代史学的一个显著特征是随西学的风向而动。兰克式实证史学的传入和流行,煽起史料考证之风,塑造了在民国时期占据主流的史料学派。西方汉学特别是欧洲正统汉学的诱导和示范,使中国史学研究的领域、材料和方法出现重大调整。西学自身发生的蜕变,美国"新史学"的涌现、马克思主义史学的上升、美国中国学的萌芽,也孕育和推动着中国史学不断变革。  相似文献   

15.
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对理论和实际相结合问题的认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理论和实际相结合问题作了进一步的论述,但1957年以后,毛泽东在指导思想和实际工作上逐步偏离了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轨道.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和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不断地深化了对理论和实际相结合问题的认识.了解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对理论和实际相结合问题的认识过程,对于全面深刻地理解和把握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原则,在指导思想上和实际工作中正确地坚持这个原则,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景是否光明主要取决于理论的科学性、道路的现实性、保证的有效性、主体的认同度这样几个方面。同时腐败问题、民生问题、公平问题、生态问题也严重制约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景。总体来说,由于有科学的理论指导,有被历史证明了的正确道路,有党的坚强正确领导,有广大党员干部和各族人民群众的积极支持,有日益良好的国际环境,到21世纪中叶、建国一百年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仍会保持生机和活力,仍然前景光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