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为更好地促进政企双方开展应急物资生产能力储备合作,政府和协议企业需对物资的采购定价及生产能力的储备数量进行合理决策。基于此,文章从供应链的角度出发,利用供应链契约中的数量柔性契约建立了生产能力储备模式下的应急物资储备与采购定价模型,并进一步考虑了协议企业存在储备约束的情况。在利用逆序归纳法求解出合作下企业的生产能力储备量及相应的政府采购定价决策后,文章进一步分析了储备周期内灾害事件的发生概率与企业最大储备量约束对双方决策及各自成本收益的影响,为政府的采购定价及企业的储备策略提供了科学依据。此外,文章还给出了约束双方决策时的参数条件,因而也为政府在目标企业的选择方面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
应急物资具有峰值需求量大,需求不确定性强,缺货成本高等特点,这使得政府必须在事前进行一定数量的物资储备。然而,由于应急物资需求的发生概率较低,针对食品药品等一类具有保质期限的物资,一旦在保质期限内需求未发生,则会造成大量的浪费与损失,加重政府的财政负担。虽然传统供应链中的回购契约可使政府将剩余物资回售给供应方,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政府成本,但是供应方并没有因承担多余风险而获取到额外收益。基于此,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看跌期权契约的应急物资采购储备模型,用于解决保质期风险而引发的损失问题,并分析了实现政企供应链协调的机制,探讨了双方实现共赢协调的具体条件。此外,本文进一步表明与回购契约相比,基于看跌期权契约所建立的采购储备模式能够在降低政府成本的同时,合理地补偿供应方因承担多余风险而造成的损失,更好地保障了供应方的利益,达到了政府和供应方双赢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政企实物-生产能力储备应急物资能够有效提高突发事件应对效率.为控制政府成本和保障企业收益,本文构建了政府和企业联合储备应急物资的微分博弈模型,研究成本分担和协同合作两种模式下政企最优储备决策,并进一步分析政府采购定价对政企最优决策与双方收益的影响.最后,结合汶川地震应急物资储备实例进行验证.研究发现,应急物资储备量轨迹随时间呈单调递减特性,声誉轨迹的变化趋势具有多样性,两者在协同合作模式均达到最优.成本分担模式下双方储备努力水平与采购定价呈现倒U型分布,即当政府采购定价低于某一阈值时,企业生产能力储备的合作意愿较高,反之亦然,进而避免企业诱发机会主义行为;而且只有满足一定条件,政府才会为企业提供成本补贴,可避免政府储备成本失控.协同合作模式能够有效降低政府采购成本,提高应急物资储备数量,实现了政企双赢.此外,讨论了若干重要参数对政企最优决策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随着供应链的全球化发展,供应链成员企业的合作越来越紧密。许多采购商通过直接对供应商投资提高供应的可靠性或降低采购成本。本文研究双供应商-单采购商的两级供应链中采购商投资、供应商定价以及采购商采购决策。在此供应链中,供应商和采购商之间存在先后决策的Stackelberg博弈,供应商之间存在同时决策的贝特兰德博弈。本文考虑异质供应商,即供应成本与稳定性存在差异,接受采购商投资后两者的改进效应也不同,建立了采购商投资、供应商定价、采购商采购三阶段博弈模型,基于凸优化理论和博弈分析方法对问题进行分析,并应用邻域搜索的自适应差分计划算法对问题进行求解。研究了供应链成员企业的最优均衡决策,分析供应成本、供应稳定性以及投资改进效应对最优均衡决策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刘阳  田军  冯耕中  周琨 《中国管理科学》2022,30(12):338-351
大规模突发灾害发生后,救灾所需物资种类繁多、数量暴增,为了满足受灾人群对应急物资的巨大需求,国家积极践行应急物资储备社会化,发挥社会企业及其资源在物资储备供应上的优势,构建起政府储备和企业储备相结合的应急物资保障机制。然而,现有绝大多数研究都是假设政府与一家企业签订应急物资代储协议,对于如何将更多的企业纳入国家应急物资保障体系的研究甚少,导致现有的研究成果缺少适用性和拓展性。基于此,本研究引入期权契约到政府和多个异质型企业组成的应急物资供应链系统,构建了政企合作模式下基于期权契约的应急物资储备模型,给出了协调应急物资供应链系统、改善供应链成员成本收益的条件,得到了协调企业利润分配的柔性机制。研究表明,一定条件下期权契约机制下的应急物资储备模型缓解了国家储备的压力,在保证企业利润得到改善的同时实现了企业利润的合理分配,极大地提高了政府应急物资保障能力,同时也为强化政企合作关系、落实应急物资储备社会化提供了理论支撑与针对性的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7.
突发灾害发生后,应急物资需求量呈现爆发式增长。在实际情况下,为了保障应急物资的及时性与可用性,政府可能与不止一家供应商联合储备应急物资。目前众多研究均假设在应急物资供应链中,只存在一个应急物资供应商,鲜有关于政府与多个供应商联合储备应急物资的研究,也缺少对竞争型供应商利润分配机制的探讨。当然,与政府达成储备合作协议的企业也不宜过多,否则会增加政府对供应商利润分配的难度及潜在的管理成本。因此,本研究以政府与两个竞争型供应商联合储备应急物资的情形为例,构建了基于期权契约的政府与两个供应商联合储备应急物资模型,推导出政企最优决策策略。当供应链达到协调时,与政府单独储备模型相比,政企联合储备应急物资模型降低了政府常规物资储备水平,提高了应急物资储备总量。在此基础上,本文还给出了政府成本与两个供应商利润都得到改善的条件,确定了合理分配供应商利润的期权执行价格取值范围。本研究更加贴近我国国情与应急物资储备的实际情况及现实条件,对强化政企合作储备应急物资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政府更好地应对突发灾情提供了操作策略与指导原则。  相似文献   

8.
9.
10.
董银红  郑琪  李龙 《中国管理科学》2021,29(11):170-178
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事故灾难不断涌现,公共卫生事件猝不及防,社会安全风险交织叠加,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巨大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在突发事件背景下,考虑应急物资供应中的各类风险,激励多源应急物资的稳定供给,受到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应急物资供应有哪些风险,如何规避这些风险,针对多种渠道的采购,如何优化采购结构。这些问题是本论文关注的重点。本文以政府、制造型企业、受灾地区民众为决策主体的三级供应链为基础,构建了上层以整个供应链系统收益最大化为目标函数、下层以供应风险最小化为目标函数的双层规划模型,对不同情景下物资采购订单的分配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本文以某市洪涝灾害为例进行分析,证明了模型的可行性,并探究了供应风险变化对物资采购订单分配、以及整个供应链系统收益的影响,以期为政府应急物资采购决策提供参考性建议。  相似文献   

11.
以市场需求和市场价格随机波动的二级供应链为研究对象,寻找其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绩效优化的路径。通过显示原理分别构建生产成本和销售成本信息不对称时应急供应链的数量折扣契约模型,得到最优订货量与最佳批发价策略。通过具体的算例加以验证,分析了信息不对称程度对供应链上成员及整个供应链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突发事件造成市场价格随机波动和市场需求变化时,供应链上的跟随者能从隐瞒私人信息中获利。但当市场需求增大时,整个供应链绩效受损,反之则反是。这与以往研究在市场需求随机、市场价格固定和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结论迥异。  相似文献   

12.
针对双渠道供应链中展厅现象将加剧传统渠道与电子渠道的价格竞争问题,利用消费者效用理论,以存在展厅现象的差异化定价策略为基准,分别设计能够消除展厅现象的一致性定价策略和限价策略。研究结果显示相比差异化定价策略,一致性定价策略可以减轻传统渠道与电子渠道的价格竞争,并总是对零售商有利,但当顾客到传统渠道麻烦成本较高和批发价格较低时,也将有利于制造商;此外,双渠道供应链成员是否选择限价策略,依赖于传统渠道与电子渠道的价差,随着价差的降低制造商与零售商的利润都将提高,特别当两个渠道的价差较小时,限价策略可以有效降低价格竞争,从而促进双渠道供应链成员达到双赢状态。  相似文献   

13.
研究突发事件发生导致多种因素干扰的情景下,数量弹性契约是否能实现二级供应链协调,并寻找供应链协调时最优订货与定价策略。针对市场价格稳定和随机两种情况,设定契约弹性系数为常量,分别建立市场价格稳定不变与随机波动两种情况下的应急数量弹性契约模型,寻找它们实现协调的内在约束条件,并与基准模型下的结论进行比较。然后将契约弹性系数由常量拓展为变量,判断是否同时存在最优的弹性系数和订货量,分析弹性系数的变化对于生产、订货决策及供应链整体收益的影响。研究结果证明:当弹性系数为常量时,只要对基准契约的批发价进行适当调整,供应链就能协调应对两种情景下的突发事件,此时,可以找到唯一的最优订货决策。当弹性系数为变量时,两种情景下的供应链均不存在唯一的最优订货决策,但存在唯一的最优供货决策,并且契约弹性系数的改变不会影响供应链期望收益。最后通过算例验证了上述结论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4.
本文建立了两个企业的序贯价格竞争模型,基于有限理性预期调整,研究了企业博弈的动态演化特征,分析了模型的均衡解及其稳定性条件。研究发现,边界解和纳什均衡解是一定参数条件下的局部稳定均衡。基于有限理性的动态博弈能够实现基于完全信息的纳什均衡。单纯跟随策略是一定条件下的均衡策略,并能使跟随企业获得更高的销售价格。企业之间报价的相互跟随程度和企业预期的调整速度将会影响均衡点的稳定性。本文对模型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当参数不满足稳定性条件时会出现分岔、奇异吸引子等混沌现象。本文的主要研究结果对相关行业的企业竞争和稳定市场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不同价格模式下的双渠道供应链决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由直销渠道和传统零售渠道组成的供应链,考虑需求同时受价格和广告投入影响的情况下供应链的最优决策问题。分别讨论由零售商决定渠道价格的价格一致模式和制造商与零售商分别决定渠道价格的价格非一致模式下的Stackelberg博弈模型,并研究在价格非一致模式下合作广告对决策的影响。最后算例分析将两种价格模式与集中决策模式下的最优决策值及供应链总收益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对于制造商和整个双渠道供应链而言,采用价格非一致模式优于价格一致的模式。对于零售商而言,在一定条件下价格一致模式对自己有利。  相似文献   

16.
基于V2G备用市场的风险中性交易特点及实践中常用的“保底收购,随行就市”合约价格机制,构建了电网公司实施期权进行套期保值前后的电动汽车用户电量预留决策模型,并对比分析了Stackelberg博弈和合作博弈下渠道双方的反馈均衡策略与最优收益。研究结果表明:仅简单地采用市场保护性的合约价格机制,将使得V2G备用市场的交易风险完全由电网公司来承担,从而无法防止其在市场行情不好时的机会主义行为;在此基础上,电网公司选择购买期权以规避由V2G备用市场价格波动所带来的风险,但是分散决策时的均衡收益小于集中决策最优收益。为此,进一步引入“B-S期权定价+预留协作+保证金”契约机制使得合作系统达到完美协调,且渠道双方的期望收益都得到Pareto改进,并给出了均衡时的V2G备用预留协作系数、交易保证金以及合约电价之间满足的解析关系。算例分析结果验证了本文提出的模型与理论分析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首先提出了二次博弈下供应商与零售商的四种博弈方式:静态-静态博弈、静态-动态博弈、动态-静态博弈和动态-动态博弈;并且分别对四种博弈方式下的均衡做了详细的分析和求解,同时通过一个实例求得了该博弈下的一个混合战略纳什均衡,对比一次博弈得到结论:在正常情况下,二次博弈较一次博弈而言,无论供应商、零售商还是整个供应链的成本都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