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包容性增长与高质量发展具有一致性和同步性,实现包容性增长是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本文运用Hamilton优化模型,将社会资本纳入生产函数和积累方程中,同时基于高质量发展的经济特征设定模型参数值并进行数值模拟,从数理上揭示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包容性增长的核心内涵,并探究社会资本影响包容性增长的内在机理.在此基础上,运用2007-2018年省际面板数据,实证检验社会资本促进包容性增长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包容性增长寻求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重点强调"社会包容"(民生福祉)和"生态包容"(环境质量);社会资本对包容性增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社会资本通过培育广义人力资本、激励技术创新、降低能源消耗,进而影响包容性增长;社会资本的网络和信任维度是包容性增长的重要推动力,而规范维度的正向影响还未完全凸显出来.研究结论有助于推动经济、社会和环境高质量发展,丰富拓展社会资本和包容性增长领域的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2.
"包容性增长"的基本含义是倡导机会平等,使包括贫困人口在内的所有群体能够公平合理地分享经济增长。具体讲就是指一国经济增长、人口发展和制度公平三者之间的有机协同,所有社会成员既能够对经济发展过程积极参与,也能够对经济发展成果进行共享。"包容性增长"在本质上是"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理念在增长上的集中体现,它明确了经济增长与社会进步、人民生活改善的同步性,揭示了经济增长的落脚点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与文化生活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新视野     
《领导科学》2012,(6):20-21
注重提高发展的包容性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发展理念,包容性发展的价值取向是公平、公正、共享、共容,倡导的是权利公平、规则公正、成果共享、利益共容。概言之,包容性发展至少包括以下三个维度的含义。发展应以人为本。这是包容性发展第一个维度的含义。在此,包容性的基本含义在于体现人人平等。用包容性来对发展加以限定,一方面强调发展的目标在于让社会中的每个人受益,另一方面强调受  相似文献   

4.
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一脉相承,生态文明是社会公平的体现,要维系人口、资源、环境的平衡,对改变目前的经济发展方式提出了要求。  相似文献   

5.
机会公平是社情民意的总焦点和改革诸多问题的聚集,它不仅是重要的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而且是重大的政治问题和国家治理问题。机会公平具有多维要义,主要包括起点公平、包容性公平、分配公平、程序公平、组合公平、动态公平、治理公平等。针对我国机会不公的突出表现和成因,推进我国机会公平有以下路径:一要以民生公平重塑改革新共识,二要以民主法治保障公民权制常态化,三要以制度建设和政治改革重构政治新常态,四要以包容性增长重构利益新常态,五要以多元参与推动治理新常态。  相似文献   

6.
<正>包容性领导源于包容性及包容性增长问题的提出。包容性增长(inclusive growth)的理念可以追溯至社会排斥理论和福利经济学理论,前者始于20世纪60年代西方国家对贫困以及剥夺概念的探讨,后者关注个人生存和发展能力,关注公平、正义等问题。目前,无论是政界还是学界都没有对包容性增长给出准确而有共识性的界定,但是人们都认为,包容性增长倡导机会平等地增长,公平合理地分享经济增长成果,以寻求社会和经济的协调、可持续发展。一、包容性领导的内涵与特征  相似文献   

7.
包容性增长是针对当前一些国家发展中出现的社会不公平现象提出的,这些问题也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我国长期奉行的GDP主义使城乡之间、地区之间以及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包容性增长对于完善我国的分配政策具有重要启示作用。包容性增长要求我们处理好收入分配中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更加关注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和行业之间的差距,并完善各项社会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8.
吴英姿  闻岳春 《管理科学》2013,26(1):112-120
基于1995年至2009年碳排放特征分组的中国工业投入产出数据,采用方向距离函数估算工业的生产效率和绿色生产率,基于方向距离函数的SML指数方法测算绿色生产率增长指数,从时间和行业两个维度比较分析工业绿色生产率的变化趋势和行业差异,结合改进的STIRPAT模型面板数据模型估计方法,就绿色生产率对工业低碳经济发展的作用及影响工业低碳发展的主要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不考虑碳排放的生产效率,绿色生产率在高碳排放强度行业上升,在低碳排放强度行业下降;绿色生产率先升后降,对工业低碳发展有显著正向影响,对高碳排放强度行业作用更大;绿色技术进步对工业绿色生产率增长和低碳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显著大于绿色技术效率;碳排放强度与经济产出关系具有U型曲线特征,化石能源结构调整不能促进工业低碳发展.  相似文献   

9.
2012贵阳共识     
2012年7月26—28日,主题为“全球变局下的绿色转型和包容性增长”的2012生态文明贵阳会议召开。会议达成的《2012贵阳共识》提出,推进绿色转型和包容性增长应从五个方面着手:一是把绿色转型作为促进增长的首要选择。  相似文献   

10.
针对如何正确引导 GHG 排放的气候反馈经济损失下导向性技术创新,以实现长期的绿色增长这一问题,基于 DICE 模型,重构导向性技术创新不同的动力要素及其与气候变化之间的内生关系,建立了可体现绿色增长“均衡性”、“包容性”和“可持续性”的非线性最优控制模型。数值仿真结果显示: 气候反馈经济损失不容小觑; 偏于生产的绿色技术创新导向下社会生产力强劲但存在气候环境恶化风险,偏于减排的绿色技术创新导向下气候反馈经济损失小但存在增长动力匮乏风险,二者虽均可实现长期的绿色增长,但中性的绿色技术创新导向会更稳妥; 偏于生产的绿色技术创新导向下人均消费变化率在短期内会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11.
基于对应分析的生态评价模型及典型省份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DPSIR)"五因素模型构建了生态系统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框架,应用离差最大化的方法确定指标权重,应用灰色关联的方法为指标打分,应用对应分析方法建立差别生态改进模型,建立了基于对应分析的综合评价模型。本文的创新与特色一是通过采用DPSIR概念框架构建指标体系,将人的需求、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等要素纳入到生态系统评价中,克服了现有生态评价只片面关注环境与资源状况或者只关注环境保护与治理状况的不足。二是通过对应分析同时对典型省和生态指标进行R型和Q型因子分析,在损失最小的情况下,利用最少的维度表示样本和指标的信息。三是通过对应分析图,得出差别生态改进具体方案,以达到有针对性且投资少见效快的生态改观的目的。四是通过在压力准则层中加入自然灾害指数反映自然灾害对生态的影响,改进了DPSIR模型只考虑到人类的活动对于自然环境和资源的压力的片面性。  相似文献   

12.
深入认识绿色金融对经济发展质量的影响机制、实证检验二者的关系,是科学引导绿色金融体系构建、助力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但该领域的理论研究和实证证据都十分有限。本文从绿色金融研究的理论脉络入手,构建了带有资源环境约束和金融部门的一般均衡模型。在模型中,自然资源的“公共物品问题”导致经济增长路径偏离最优水平,而绿色金融机构能够通过优化资本配置,改善经济增长路径,降低稳态中的环境损害水平,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基于理论模型,本文使用2005年至2017年的省级面板数据检验了绿色金融活动与经济增长质量之间的关系,实证证据有力地支持了理论模型的推论。据此,本文指出,发展绿色金融的核心是“绿化”金融机构的运营理念和投资决策,从改善经济体的资源配置状况入手,促进经济的绿色发展。此外,本文的理论模型将绿色金融的研究与经济增长理论结合起来,也为绿色金融的理论体系构建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3.
市场导向下企业绿色管理行为的形成路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日臻完善,宏观环境因素对企业绿色管理行为的直接影响正在解构.已有研究表明,企业绿色管理行为实质上是市场机制下企业的自组织行为.基于此,本文剥离了宏观环境因素对企业绿色管理行为的影响,基于市场和企业互动关系的视角,从市场导向因素、企业内部因素和企业绿色管理行为三个角度,构建了企业绿色管理行为的形成路径模型.通过对我国东北地区302家企业的实证数据分析,验证了理论模型及相关假设,并提出了相应的公共政策建议.实证结果表明:(1)市场导向因素与企业绿色管理行为间并无直接关系,而是通过企业内部因素对企业绿色管理行为产生影响;(2)市场导向因素和企业内部各因素之间均存在着相互作用,从而明晰了市场导向下企业绿色管理行为的形成机理.  相似文献   

14.
Equity sharing in international joint ventures (IJVs) is a critical issue with implications for risk sharing, resource allocation, knowledge commitment, and organizational control. As a departure from previous research, this study aims to explore strategic antecedents and environmental dimensions underlying sharing arrangements. It argues that the structure of equity sharing controls the ex post degree of economic exposure or risk propensity, and boosts risk-adjusted returns earned from strategic resources or global integration. Analysis of data collected from IJVs in China suggests that strategic orientation, resource dependence, knowledge protection, and global integration as sought by MNEs are important antecedents of equity sharing. Equity sharing is an inverse function of host-country environmental complexity and hostility as perceived by MNE managers.  相似文献   

15.
中国合意城市化率研究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1  
城市化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当经济持续发展到一定阶段,消除农村与城市的差距,实现社会公平,吸收转移掉农业剩余劳动力并保持农业规模不下降时,我们认为中国的城市化便达到一个合意的城市化水平,即合意城市化率。本文将从宏观角度出发,根据历年的统计资料,结合模型分析,得出中国合意城市化率,为 63%左右。更重要的是,我们认为中国下阶段经济增长的关键点是加速城市化进程,达到合意城市化水平。作为本文分析的中间成果,我们在保持农业规模不下降的条件下,根据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借助回归分析和二维搜索等数学方法,求出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数目,为 2.06亿人。  相似文献   

16.
现有文献关注政策规制的经济与环境绩效,却并未重视不同类型政策的技术偏向,以及技术偏态情境中经济增长和环境质量相容发展的政策条件。本文扩展Acemoglu等(2012)的环境技术进步方向模型,数理演绎不同性质政策的技术偏向,以及技术进步方向转变时经济增长和环境质量的动态演化过程,再结合我国经济数据进行政策效果评价。研究结果发现:(1)环境技术进步方向是技术研发效率和环境政策累积作用的结果,环境政策会通过影响不同类型技术创新激励的方式,改变环境技术进步方向。(2)异质性政策转变技术进步方向,影响经济增长和环境质量,其作用存在不同的着力点和偏向性。其中,研发补贴政策的清洁技术偏向和产出激励效果明显,而规制类政策的环境质量效应优于研发补贴,但其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表现出非线性U型特征。(3)单一政策干预往往难以破除经济增长和环境质量的两难困境,而政策组合的效果明显优于单一政策,特别是在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地区实施研发补贴政策,以及在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地区同时实行环境税与研发补贴,效果明显优于实施单一政策。但最优的政策组合并非固定不变,而往往处于动态变化过程中。  相似文献   

17.
Demand uncertainty, economic globalization, and environmental deterioration force factories to innovate their manufacturing systems for achieving sustainable performance. Seru production, which is the latest manufacturing mode developed in Japan, attracts broad attention from both academia and practitioners. The overwhelming majority of existing works on seru production focus on economic performance unilaterally, while neglecting the environmental and social performance.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effects of key enabling technologies for seru production on sustainable performance. Firstly, four key enabling technologies for seru production are identified through systematic review, and an evaluation indicator system of sustainable performance in the context of seru production is developed. Then, the hypotheses about the effects of the identified key enabling technologies for seru production on sustainable performance are proposed on the basis of previous research achievements, 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practical observations. Finally, the hypotheses are tested through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Except for two hypotheses which are not supported and one which is indirectly supported, all other hypotheses are verified. The research results show that the four key enabling technologies for seru production have different effects on the three dimensions of sustainable performance. The achievements of this work are of significance to improve the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seru production, as well as to develop practical methods to implement sustainable operations.  相似文献   

18.
从理论与实证两个方面研究生产性财政支出对经济增长与社会福利的促进作用这一财政领域十分关注的问题.理论研究中,通过构建包含政府财政消费性支出和生产性支出的内生增长模型,推导了经济增长和社会福利最大化目标下各自最优的生产性财政支出结构,并分析了政府生产性财政支出在两目标下最优支出结构的差异及原因.实证研究发现,2004年~2012年间,中国的东、中、西三大经济带政府生产性支出在社会福利目标下的最优占比普遍低于经济增长目标;而在2004年~2008年间,政府实际的生产性财政支出占比还未达到两目标下的最优占比值,政府的生产性财政支出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但在2009年~2012年间,政府实际的生产性财政支出占比已接近甚至超过了两目标下的最优占比值,继续增加生产性财政支出将对经济增长与社会福利的提升都产生抑制作用,尤其在东部地区、中部地区更为明显.因此,在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时期,政府更需审时度势、通过适时优化财政支出以促进经济增长与社会福利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9.
晁罡  袁品  段文  程宇宏 《管理学报》2008,5(3):445-453
企业领导者的社会责任取向、企业社会表现和组织绩效存在一定关系。根据以往的研究,企业社会责任取向包括经济取向、法律取向、伦理取向和慈善取向4个维度。在研究中,把企业社会表现拟合为员工、消费者、股东、强制环保、自觉环保、社区和特殊群体7个因子,把组织绩效分为市场绩效、财务绩效和人力绩效3个因子。研究发现,在企业社会责任取向、企业社会表现和组织绩效3者的关系中,企业社会表现起着中介作用。此外,对国外学者设计的企业社会责任取向问卷进行了本土化,并首次将企业社会责任取向、企业社会表现和组织绩效纳入一个研究框架中。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一个包含污染治理和能源替代的两阶段经济增长模型,首先利用动态最优化方法,基于社会福利最大化目标给出了分别由传统能源支撑和新能源支撑经济系统的经济增长速度、污染变化速度以及最优的污染治理投资占总产出的比例。然后借助两阶段最优化理论,得到了最优替代节点所满足的方程,发现经济结构、技术水平等因素都会对最优替代节点产生影响。最后通过数值模拟给出了经济最优增长路径以及相关参数对最优替代节点的影响程度。结果显示,最优的能源替代节点处经济增长不连续,新能源支撑的经济发展速度要高于传统能源支持的经济增长速度;如果传统能源支撑的经济系统污染的产出弹性较大,则在能源替代发生以后可能需要更多的时间治理已经产生的污染;另外提高污染治理效率会延缓能源替代,而提高技术对污染的控制效率可以促进能源替代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