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随着金融危机的频率和范围的不断扩大,银行系统性风险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针对银行业系统性风险,构建银行同业拆借(直接传染渠道)、银行共同持有资产(间接传染渠道)的双渠道风险传染网络模型。该模型引入了宏观经济波动带来的投资风险,并允许银行通过贬值出售资产来弥补流动性,这更真实地反映了银行系统的操作规则。研究结果表明,在各种经济因素波动情况下,平均储蓄量、储蓄的波动幅度、投资的收益率、存款准备金率以及储蓄利率等对银行系统稳定性的有较大影响,并进行了定量分析。该研究为定量研究宏观经济波动下银行系统性风险问题提供了方案,并为决策者和监管部门防范银行系统性风险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
在现代金融系统中,人们逐渐开始关注整个银行业的系统性风险而不仅仅是个体风险,而传统经济学中个体银行投资组合多元化理论对于系统性风险来说并不一定是有效的,因此对于银行投资组合多元化与系统性风险之间的关系仍需要深入研究。本文基于简化的金融市场,通过资产负债表刻画银行和资产之间的联系,构建了描述银行破产边界的数学模型,并以此为基础分别研究了银行个体风险、系统性风险、考虑拆借关系的系统性风险以及同时考虑减价出售和拆借关系的系统性风险之间的区别与联系,进而分析了银行投资组合多元化对不同风险的影响。最后,参考实际金融市场中的参数取值,对本文构建的模型进行了数值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多元化会使银行的投资组合变得相似从而更容易引发系统性风险,资产减价出售和银行间拆借关系的存在同样会增加银行系统性风险,因而通过减少投资组合多元化和控制银行拆借比例等措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系统性风险的发生,这对于系统性风险的监管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中国房地产市场通过贷款违约及其与银行业之间的耦合作用等渠道影响银行部门风险.基于持有共同资产网络模型,考虑上述两种渠道引发的银行业系统性风险.时间维度而言,房地产贷款违约造成的直接风险远小于降价抛售带来的间接风险.空间维度而言,5家大型商业银行、招商银行、浦发银行等是系统重要性银行,华夏银行、广发银行和招商银行等是系统脆弱性银行,个人住房抵押贷款等是系统重要性资产.研究发现资产结构、银行结构和加权资产结构等是重要的风险因素,系统性风险错配指数可以刻画中国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状况.通过耦合作用分析发现,银行业系统性风险同时也会对房地产市场形成冲击作用,两者风险的相互强化加剧了风险爆发程度.  相似文献   

4.
中国房地产市场通过贷款违约及其与银行业之间的耦合作用等渠道影响银行部门风险.基于持有共同资产网络模型,考虑上述两种渠道引发的银行业系统性风险.时间维度而言,房地产贷款违约造成的直接风险远小于降价抛售带来的间接风险.空间维度而言,5家大型商业银行、招商银行、浦发银行等是系统重要性银行,华夏银行、广发银行和招商银行等是系统脆弱性银行,个人住房抵押贷款等是系统重要性资产.研究发现资产结构、银行结构和加权资产结构等是重要的风险因素,系统性风险错配指数可以刻画中国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状况.通过耦合作用分析发现,银行业系统性风险同时也会对房地产市场形成冲击作用,两者风险的相互强化加剧了风险爆发程度.  相似文献   

5.
考虑到鲜有学者从银企间主体关联业务的多元性角度分析银企系统性风险,本文则基于银企间不同贷款期限的借贷关系以及不同投资周期的共同资产关系,通过构建多层网络模型研究银企系统性风险。在多层网络模型基础上,分别从多层网络结构和银企主体行为两个方面深入探究其对系统性风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多层网络结构方面,多层网络共同冲击下的系统性风险显著大于任意两层网络的共同作用,多层网络节点异质性对于系统性风险具有一定的抵御能力。在银企主体行为方面,较长贷款期限和投资周期在一定程度上都会增大系统性风险而投资周期对系统性风险具有更高灵敏性,长期投资占比减少以及外部资产选择比例提高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降低系统性风险,而拆借对象选择比例变化对系统性风险影响相对较小。本文的研究深入挖掘银企多层网络结构以及银企主体行为与系统性风险之间的内在关联,这对于维护金融市场稳定、防范系统性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受近几年的国际金融危机及金融全球化的影响,对金融系统的系统性风险的研究已成为国内外学者的关注热点。考虑到当前基于"银行-资产-银行"间接传播渠道的相关研究相对匮乏,本文基于银行-资产双边网络模型来分析银行系统性风险。首先,使用中国47家上市银行2018年的资产负债表数据构建了中国银行系统的双边网络模型,研究分析各类资产遭受冲击时外部冲击、降价出售效应及银行所持有的各类资产占银行总资产的比例对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影响。然后,引入系统性冲击方式,通过设置具有不同属性的两大类资产并生成四种冲击事件来构建银行的投资策略模型,从资产视角探讨银行最优的投资策略。研究发现,外部冲击与降价出售效应这两个产生系统性风险的影响因素在一定区间值时会产生叠加效应,使银行系统性风险急剧增加;五种资产类中,贷款类资产对外部冲击最敏感;分析发现在各类资产冲击下都未倒闭的所有银行的资产组合具有一定的相似性;进一步研究发现银行系统中存在着最优的资产组合,使得银行在稳定的同时能获取最大收益,并且资产负债比越大的银行其风险承受能力越强,从而可以选择更激进的投资策略来追求高收益。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企业的股权、债权关系出发,基于违约距离构建无向图网络,分析了不确定性风险以网络形式进行传染、溢出和蔓延等现象,通过最小生成树的稀疏网络优化方法最大限度降低资产组合的非线性风险影响。站在资源配置的角度,利用稀疏聚类算法深入挖掘资产特征和捕捉其间的相依关系,采用多目标、多指数的稳健矩阵回归策略动态跟踪市场趋势,并通过自适应权重学习策略对网络风险叠加影响下的资产组合进行选择和配置,最终获得最小生成树风险下投资组合的稀疏聚类优化策略,进一步扩充了资产定价多因子模型。研究发现多目标矩阵回归的稀疏聚类投资组合,不仅对组合内投资标的进行了选择性舍弃,使资金能够集中配置于优质资产,更有助于通过最小生成树减缓甚至切断风险在网络中的传播,有效降低了资产之间风险的传染性。基于金融网络的风险分析方法不仅有效地刻画了风险以网络方式互相传染、互相影响、互相强化的非线性叠加效应,而且通过资产之间配置系数的压缩变换和最小生成树的优化方式,最小化最坏情形下风险传染的影响,对复杂网络环境下的资产配置和全面风险管理进行了有益补充,为长期投资基金获得风险和收益更为均衡的资产配置,提供了合意的投资策略和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8.
<正>一、社会网络理论及其应用20世纪70年代,社会网络理论已经发展为一种成熟的社会学研究模式,国内外学者对社会网络理论的基本概述也有所不同。国外学者认为社会网络中的行动者相互关联,并且可以通过社会网络获取信息、资源和社会支持等重要因素。中国的一些学者将社会网络定义为点(行动者)和线(行动者之间关系)通过直接或间接关系所组成的系统。然而,另一些学者更为强调资源在社会网络中的重要性,他们认为社会网络不仅是各个  相似文献   

9.
基于复杂网络的视角,本文分析了我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的稳定性.首先基于银行同业拆借关系,采用阈值法构建了银行有向网络模型.在此基础上研究了随机性攻击和选择性攻击对银行网络最大弱成分的影响,进而分析了银行网络的稳定性,并构建相应的指标对比分析了随机性攻击和选择性攻击对银行网络稳定性影响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银行网络对于随机性攻击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对于选择性攻击具有较低的稳定性,并且两种攻击方式对银行网络影响的差异大小与阈值有关.  相似文献   

10.
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的复杂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运用复杂性理论对我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进行了实证研究.通过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的关联积分关于相空间维数的数值计算发现,当相空间维数大于9以后,关联维数趋于平稳,从而确定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的嵌入维数约为9,这时对应的关联维数约为3.64.通过对Kolmogorov熵的计算得出,我国7天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的可预测时间尺度约为7天.本文将H.E.Hurst提出的R/S分析法应用于我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分析.测定了我国银行问同业拆借利率收益率的Hurst指数.运用消除趋势波动分析方法,计算了我国银行问同业拆借利率收益率的标度指数.结果表明: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显示为状态反持续性.  相似文献   

11.
王燕鸣  王宜峰 《管理科学》2012,25(4):100-110
应用跨期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研究股市投资机会变动时的风险收益关系和跨期风险对冲策略。以25个规模-账面市值比组合以及扩展组合作为检验资产,以经济、情绪和市场指标作为状态变量反映投资机会,以DCC-MVGARCH方法估计的资产超额收益与市场超额收益的条件协方差衡量市场风险,以DCC-MVGARCH方法估计的资产超额收益与状态变量新息的条件协方差衡量跨期风险,应用面板回归方法检验资产超额收益与风险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单状态变量中,货币供应增长率、房地产投资增长率、宏观经济景气指数、规模溢价等新息降低,投资机会出现不利变动,与这些新息负相关的资产能对冲投资机会的不利变动;存贷差增长率、利率、股市波动等新息增加时,投资机会出现不利变动,与这些新息正相关的资产能对冲投资机会的不利变动;各模型具有良好的解释能力,其中规模溢价、股市波动和货币供应的解释能力较高。还对多状态变量进行检验、比较,并提供了相应投资策略。  相似文献   

12.
利用时变矩成分分析提取高阶矩吸收率,改进基于阈值的高阶矩因子个数选择方法,提出基于元素值的联合矩成分分析权重设定,构造了一种基于股票市场高阶矩相关结构的量化投资策略。研究表明,基于矩成分吸收率的投资策略能够对股市涨跌做出有效预测,对于股市的重大系统风险尤为敏感,在熊市中也有良好表现;基于单因子吸收率、累积三因子吸收率和赫芬达尔吸收率的高阶矩投资策略优于二阶矩吸收率投资策略,而三阶矩单因子吸收率投资策略最优,基于元素值权重的投资策略优于基于元素个数权重的投资策略;量化投资策略具有参数稳健性,且可通过优化高阶矩的时变结构对投资效果进行优化。  相似文献   

13.
投贷联动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驱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与推动"产融结合"的重要手段,而合理投资结构成为探索投贷联动机制以提升"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的关键。本文刻画了供应链鲁棒风险模型支持下投融资博弈的新特征,构建了零售企业投贷联动融资模型,探讨合理投资结构存在性。研究表明:投资方参与零售企业投贷联动融资博弈时,存在协调投资方利益最大化的"投贷联动区间"与最优投资结构,且最优投资结构受市场成长性主导。此外,企业所得税降低导致负债税盾效应减弱时,存在"反啄食顺序"的投资偏好。  相似文献   

14.
An economy in which deposit‐taking banks of a Diamond and Dybvig style and a financial market coexist is modeled in a simple framework closely related to Diamond (1997). Solely depending on the fraction of naïve households who cannot efficiently invest directly in the corporate sector, two different types of financial systems emerge. With the fraction comparatively low, the evolving financial system can be interpreted as market‐oriented, whereas a high fraction brings about a bank‐dominated financial system. In market‐oriented systems, banks only provide naïve households with access to efficient investments; in bank‐dominated systems, banks' deposit contracts also offer some degree of liquidity insurance. Consequently, compared to market‐oriented financial systems, the household sector in bank‐dominated financial systems holds a larger portfolio fraction in deposits and a smaller part in direct investments. Analyzing the resilience of the different financial systems to various types of shocks shows that moderately bank‐dominated (or hybrid) financial systems are particularly fragile, because only in these systems do fire sales of assets by distressed banks cause a deterioration in asset prices that also precipitates other banks into crisis. (JEL: D52, E44, G10, G21)  相似文献   

15.
绿色消费行为是绿色产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以市场需求侧与供给侧协调为思路,基于复杂网络演化博弈理论,构建新能源汽车扩散模型,研究绿色消费者对制造商微观决策与宏观新能源汽车扩散的影响。在小世界网络情境下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宏观上,绿色消费者溢价和绿色消费者比例的增加都能够促进新能源汽车扩散,但是二者的微观影响机制不同。绿色消费者溢价的增加总是使得演化稳定状态下所有制造商的平均收益都增加,而绿色消费者比例的增加可能导致所有制造商的平均收益都减少。在产业层面,绿色消费行为对新能源汽车扩散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而在企业层面,绿色消费行为的作用并非总是积极的。因此,一方面,促进新能源汽车扩散需要加强对需求侧的重视。从扩大绿色消费者规模和提高绿色消费者溢价两方面考虑,政府应该通过制定激励机制或加大环保宣传等财税或非财税方式促使消费者环保意识的觉醒。另一方面,新能源汽车制造商应该制定恰当的营销策略促使绿色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产生更多溢价;燃油汽车制造商能够从新能源汽车制造商的营销策略中搭便车,应避免与新能源汽车制造商进行恶性竞争。论文从影响因素和扩散机制两方面拓展了新能源汽车扩散理论研究体系,研究结论...  相似文献   

16.
基于惯性/反转效应普遍存在的现象以及中国股票市场上不能直接实施惯性/反转投资策略的事实,提出能灵活抓住惯性/反转效应的惯性因子跟踪策略。通过建立和求解惯性因子跟踪策略模型,我们发现,在允许卖空的条件下,最优惯性因子跟踪组合满足两基金分离定理,两基金分别是惯性因子模仿组合和最小方差组合。选择沪深300十大行业指数作为风险资产的代表,实证考察惯性因子跟踪组合的业绩,并与等权组合和最小方差组合的业绩进行比较。结果发现:惯性因子跟踪组合可以在保持和等权组合、最小方差组合风险水平相当的情况下带来更高的收益水平和夏普比率,平均而言,惯性因子跟踪组合的年化超额收益率(8.88%)比等权组合的年化超额收益率高出3.7%,夏普比率(0.42)高出0.18;即便在考虑交易成本的情况下,惯性因子跟踪组合的净夏普比率仍然高出等权组合0.16;综合上方获利和下方风险控制两个方面看,惯性因子跟踪组合优于等权组合。惯性因子跟踪策略的有效性相对于惯性因子的计算方法和样本数据选择区间具有稳健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