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文章以国际著名汉学家韩禄伯所著的《论〈老子〉的分章》、《再论〈老子〉的分章》两篇文章为基础,分析评价韩禄伯《老子》分章研究的独特价值:意味着《老子》分章——一个新的分支研究领域的自觉和独立,具有为新学科建立奠定“范式”的意义。由于韩氏两篇论文发表于湖北郭店楚简《老子》出现之前,因而在客观条件的限制下,其研究也存在着一些失误。  相似文献   

2.
3.
《老子》中有一种民自化的观念,指民众在社会伦理生活之中合理地、主动地变化、发展。民自化有一个前提,这就是圣人或者说统治者的无为与自知自爱自胜。民自化的具体内涵可从三个层面来考察,第一个层面是自朴自正自富,第二个层面是民利百倍民复孝慈盗贼无有,第三个层面是自均。民自化的实现标识着良好社会的形成。在与儒家教化思想的对比下,民自化具有三个较为独特和重要的特征:在主动变化中做减法以及简易性;营造适度、宽松的空间、氛围;由人的质朴到社会的质朴,并伴随实质上的趋同性和去等级化。  相似文献   

4.
“兴”是《诗经》的灵魂,“象”是《周易》的内核。“兴”反映的是上古先民认识世界、跟世界打交道的根本方式,“象”标志着主体自觉的意义生成机制。从《诗经》到《周易》体现的是“兴”思维到“象”思维的发展。“兴”思维中现象和意义的生起是无性的,而“象”思维中现象和意义的生起是有性的。“兴”与“象”有着“体感”与“观思”的不同。“兴”并非凌驾于“象”之上。“兴”有其缺陷,即主体蒙昧性;“象”有其优点,即主体自觉性。中国哲学中的“功夫论”是对“兴”的超越性复归。  相似文献   

5.
《老子》通行本第五章和帛书本有较大的区别。本文在对文本进行对照分析的基础上,分别阐释了两派学术观点的合理之处,同时就两种版本中"多言数穷"和"多闻数穷"的差异性进行了比较论证。纵观《老子》全文,帛书本中"多闻数穷"与前文文意更加连贯,逻辑更为清晰,强调了"多闻"对于"为道"的不益,表明了"无为而无不为"的重要意义,符合老子"为道"、"为学"及自然无为思想的总体特征。  相似文献   

6.
《老子》的宇宙本原、生成论是在先哲们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并与古希腊自然哲学家们的思考有很大的不同。在本原与生成序列的两端,"万物"不容被忽视,需要进行分梳。"万物"指由"道"以及天地的施为而生成的自然物与人。"侯王若能守之"与"万物将自化"存在着不同的逻辑关系和视角,"万物将自化"可从存在论的视角去理解,需要将习以为常的政治论视角还原为存在论视角。在存在论视角下,万物的"自化"被突显出来。"自化"有其特有的前提和内涵,其以本性为基点,包含着归向性、目的性以及排斥性,人在外部活动场域中的"自化"最为复杂。  相似文献   

7.
论梁启超《老子哲学》的思想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启超写于1920年的《老子哲学》既宣传《老子》返璞归真的人生哲学,又宣传佛家《大乘起信论》一心、二门的思想;既将老子的客观的“道”解释为毕竟平等、不可破坏之真如,又将“有生干无”的客观过程解释为万物为妄见所生,因而将返璞归真视为灭除我见、我相而证到自然之道的过程。把佛、道两种旨趣完全不同的学术纠合在一起,无疑是学问家之大忌,但如果考虑到他是在执行思想家和宗教家的社会职责,那么,他这样做也就不难理解了。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哲学的基本问题入手 ,以老子对“哲学最高问题” ,即“道”的本体论的阐述作为前提 ,解读《老子》哲学的“有无同一性问题”。首先 ,本文揭示老子认识论主知的特色 ,作为世界本原、始基的“道”以及由它化生的事物与现象是可以认识的。其次 ,对《老子》哲学中关于怎样认识具体事物以及实现与“道”的绝对同一问题作了进一步的分析。抓住老子认识论中“为学”与“为道”的矛盾 ,最终揭示出老子认识论的消除欲望、放弃实践、超越感性、止息思维、浑然与天道合一的认识特点。  相似文献   

9.
韩国良 《南都学坛》2000,20(5):54-55
长期以来人们对《老子》经义存在着严重曲解。只有以《老子》的经文校笺为基础 ,对《老子》经义重新阐释 ,才能真正把握《老子》一书的思想主旨  相似文献   

10.
传媒数字化时代,重读《娱乐至死》具有新的启示。人们既不会因传媒的娱乐化而“至死”,也不会因需求娱乐的本能而失去娱乐。我们需要的是智慧的培养和鉴别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1.
《老子》与《易传》是中国哲学"象"论的滥觞,也是中国诗学中意象理论的哲学起点。在意象营构的心理机制方面,《老子》崇尚返观内视的理性直观,《易传》强调外部"观取"的感性直观,而凡直观都关联审美想象。在意象营构的符号机制方面,两者都涉及了中国意象理论的基本命题,即"言""象""意"之间的关系。"大象"不为名言所订制,"辞"却是"易象"符号系统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并形成了辞象互动以尽意的局面。而无论"言不尽意"抑或"言中事隐",两种"象"都具有"以少总多"的特征。在"象"的价值论方面,两者有求"虚静"与尽人事的分歧。而两种"象"所蕴蓄的创造力,决定了中国诗学审美意象的精神内涵与审美风格,即生机与人文的有机融合。  相似文献   

12.
《老子》道论思想博大精深,内容丰富,是古代圣贤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挖掘和利用《老子》道论思想所蕴涵的生态哲学思想和智慧,可以为我们重塑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论理理念,实现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13.
《老子》哲学的辩证精髓在于否定性。这种否定性乃借助包括不动式在内的否定结构而实现。《老子》不动式具有语法上的简约性、逻辑上的层次性、形式的多样性等诸特点。不动式是深刻解读《老子》的一把钥匙。  相似文献   

14.
《老子指归》《老子河上公章句》《老子想尔注》等汉代三大《老子注》都对《老子》中的“自然”概念作了诠释。《老子指归》从本体论和生成论层面均突出了“自然”的重要性,突出了道对万物的生化是无意识、无目的的,同时又着重强调道并非主宰万物的实体,万物是自生自成的,这是对西汉中后期流行的天人感应等神学目的论的反动。《老子河上公章句》提出“道性自然”的思想,认为道性自然导致万物自成,也没有说万物是自生的,主要突出“道”的作用,与《老子河上公章句》修道长生的主旨是相关的。《老子想尔注》中的“自然”只是“道”的一个代名词,其实质是有意消解了“自然”的含义以及“自然”在《老子》中的重要作用,而且不再说道的本性是自然,而是将“道”神化,所凸出的是道的至高无上性,《老子想尔注》是完全从宗教角度来诠释《老子》。  相似文献   

15.
孟子说“《诗》亡然后《春秋》作”,自汉代以后人们多理解成《诗》和《春秋》两个文本的依次出现,无论怎么界定“亡”与“作”的时间,都纠结难通。究其原因,是后人把“《春秋》作”的“作”误解成孔子对《春秋》文本的撰作或编次。从《孟子》及先秦语境考察,“《春秋》作”之“作”是开创、兴起的意思,指孔子以评论《春秋》的方式开启战国“处士横议”的新时代。他以《春秋》“正名”的历史担当和革新精神为战国诸子所继承、发扬,其“见之于行事”直接影响了诸子散文的论辩方式。 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古代特殊的学术环境中,文学文献多数脱胎于经史文献。经史与文学文本都具有“完整性”与“碎片化”特征,这使“原始文本”不断衍生出多层次的“次生文本”,从而造成了文本的“不可靠性”。但是,文本的“可靠”与“不可靠”是相对的。对文学而言,“完整性”与“碎片化”,恰恰是文学文本产生的主要动因。文学文本的研究有其特殊规律,“不可靠性”并不妨碍文学研究的进行。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重新审视传统发展观的主要弊端的基础上试图说明,《老子》思想明确表达了生态学的取向,而其自然主义的整体宇宙观又在哲学层面上,恰能以其整体宇宙观批判和补充机械论宇宙观过份夸大了的主客二分性,以其崇尚自然的价值观纠正人类中心主义的偏狭性,并能以其追求独立人格和精神自由的人生观及生活方式提出人类自身的全面发展以及人类与环境协调发展的现点,从而在现代可持续发展现的重建中具有不可低估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老子》引文既是老子思想之源头,又构成相对完整的思想世界,因而有其相对独立的价值。《老子》引文中的思想世界主要包括:道具有本原意味,是超越感知、不可认知的无限存在,道、物之间有着明显的界限;面对人生困境要委曲求全,从而在逆境中求得生存和发展;立身于世,要守柔处弱,不可逞强称雄;圣人为政天下,要无为而治,顺应民性,对他国谦下、示柔。《老子》引文中的思想世界与老子的思想世界十分相似,是老子的思想世界的一面"镜子",可以"照见"老子的主要思想。  相似文献   

19.
存思是后世道教中长期流传不衰的修仙术,然其早期渊源形态如何向为一疑。基于汉墓画像资料与道经所存相关文本资料的交叉研究,可以证明历藏内视的存思术在东汉社会之流行及其表现形态。汉墓画像中的某些歌舞图及四灵在旁类图像,正是同时代《王子乔碑》、《帝尧碑》及《老子铭》所记当时社会中流行的弦琴以歌太一、覃思以历丹田之类存思修炼活动的图像表达;歌舞之目的在于以歌太一、以乐却灾,四灵在旁则表示存思坐忘以复归浑沌不死。从《老子中经》则可发现对应于武氏祠左石室雷公出行图的文本依据,由此进一步确证部分汉画所蕴涵的内炼属性,并揭示《老子中经》对汉画所代表东汉宗教思想的文本化继承。通过汉墓图像与今存原始道教文献的准确对接,不仅可以明确判断汉画的宗教实质,更可具体呈现曾经盛行于世而沉淀于墓中的炼仙之术,再现隐藏于汉画背后的历史信息,打开观察、理解汉代精神世界的新视野。  相似文献   

20.
论刘向对《孝经》文本的整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汉末年刘向对《孝经》进行整理的文本对象不是历来所认为的颜氏今文本,而是宫廷内府所藏孔壁古文本。经刘向整理后流传的《孝经》文本属于古文系统。由此,历来《孝经》学界关于《孝经》学源流分为今文、古文两个基本系统的根本认识有必要做重新考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