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区块链技术会对供应链金融产生颠覆性的影响,为了探明在区块链技术和思维下的供应链金融创新机制与模式,以厘清当前供应链金融的发展局限为基础,结合对区块链技术特征的分析,探索区块链技术对构建透明高效供应链金融体系的作用机理,并根据区块链的工作原理,得出区块链技术可应用在供应链金融中的权益确认与物流证明、支付清算、数字票据管理等领域.  相似文献   

2.
文章对区块链技术的基本逻辑和特征进行分析,探讨该项技术在经济和金融领域应用的优势,在此基础上对区块链技术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前沿应用进行了案例分析,最后,结合我国目前区块链技术在经济和金融领域的应用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提出区块链经济的健康发展需要政府监管部门的正确引导。偏离实体经济需要和规避监管的伪创新不仅不能助推我国经济健康有序地增长,还会对我国金融市场的稳定运行带来极大的隐患。  相似文献   

3.
互联网金融不断暴露的行业风险问题表明现行的监管模式存在诸多不足。近年来,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信息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为互联网金融监管模式转型提供契机。本文在对相关概念进行梳理的基础上,总结了当前我国互联网金融监管中存在的问题,包括信息技术不完善、监管信息不透明、监管主体不明确及监管机制不完善等。然后,基于交易成本、信息不对称以及激励相容等理论,进一步剖析了互联网金融监管问题存在的原因。再次,围绕存在的问题,提出金融科技助推互联网金融监管转型的创新路径,包括借助5G技术简化监管程序、引入区块链实现监管信息透明、利用“大数据+云计算”完善社会征信体系、依靠人工智能明确监管主体、运用大数据建立互联网金融预警机制等。最后,提出金融科技背景下创新互联网金融监管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区块链应用于普惠金融领域创新的实质驱动力究竟因何而生,是研究普惠金融实现中区块链相关法律问题的前置命题。由金融投资者的利益追求转向金融消费者的需求偏好,在投资者驱动金融创新领域内并非一种新现象,只是该需求经常容易被忽视。通过指明金融创新现象背后的成因与逻辑关联,对于进一步充分合理运用区块链,实现普惠金融、完善资本要素市场化配置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为分析区块链普惠金融与法律之间的关系提供了一个基础性框架。  相似文献   

5.
区块链技术的特征,一方面奠定了其在金融这一文明社会重要基石中的应用可能性,另一方面也为区块链金融活动中的不法风险埋下了线索。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实际金融应用场景,区块链技术在金融领域之应用的不法风险,首要体现为以加密货币为基础的区块链金融生态对于骗购外汇类犯罪与洗钱犯罪的助推。区块链ICO等中心化金融活动,更是带来了诸如内幕交易类犯罪、金融诈骗犯罪等扰乱金融秩序的不法风险。区块链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还催生出基于智能合约的去中心化场景下的犯罪形态。思考区块链金融犯罪的规则之治,现行法规范的缺乏与区块链技术的风险内生性,共同导致了相关犯罪的认定困难。因此,为了更好地应对区块链金融领域的刑法风险,需要遵循内外有别的原则来对相关风险加以规制。就外部视角而言,为了将区块链金融犯罪纳入刑事法治的轨道,首先必须重新评估加密货币的刑法定性。对此,应当区分不同加密货币的性质来分情况讨论。同时,还需对区块链技术发展主体的法律地位予以明确,合理界定相关区块链企业的平台责任及监管方式。应当反思当前“一刀切”的监管方式,采用带有包容性特征的监管沙盒模式,允许相关企业在可控的范围内开展颠覆式创新,并基于包容审慎的...  相似文献   

6.
中国科技金融创新模式选择的争论评析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学者对科技金融创新工作的重点领域有三种争论:科技创新重点论、金融创新重点论、科技与金融结一合论。其中,科技创新重点论者有科技部门与金融部门之争,金融创新重点论者有融资渠道创新和科技金融体系创新之争。我国科技金融创新模式可以在以科技与金融相结合作为重点领域的基础上,确定以创新科技金融创新。体系为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7.
金融与科技结合渐为当前经济发展新趋势,由此融合生长的科技金融近些年来在我国正在兴起。"十二五"期间,江苏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需借科技金融大力配合支持。本课题报告分析揭示了当前江苏科技金融的发展现状与问题,研究提出了促进科技金融深化发展与创新的"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基本思路以及创新发展科技银行与信贷、科技保险、科技证券资本等的主要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金融科技底层技术的发展,金融科技正不断通过技术手段改变传统金融服务方式,显著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有效促进了实体经济发展。为了进一步印证金融科技创新对实体经济的促进作用,从消费、投资、贸易三个视角重点剖析金融科技创新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理论机理,并运用BAT的实践案例进行例证分析;选取相关经济数据,通过VAR模型实证检验金融科技创新与实体经济发展间的相关性。研究发现,在消费方面,金融科技创新能够促进消费,从而拉动经济增长;在投资方面,金融科技创新能够拓宽投资渠道,改善中小企业融资难题;在贸易方面,金融科技创新能够增强跨境贸易金融服务能力,从而促进我国对外经贸发展。  相似文献   

9.
数据资产证券化是数据资产与证券融资有效结合的一项金融创新工具,有助于激活数据要素潜能和挖掘数据资产价值。目前,我国初步具备了探索“数据+资本”双要素融合的基础。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关键技术推动证券创新的同时,区块链凭借技术原生特性在信息安全、信用建设以及监管革新等方面凸显着优势,其实质是对数据资产证券化流程的数字化重构。然而,区块链在具有赋能效用的同时还存在3个方面的潜在风险:一是法律制度滞后于技术赋能实践导致的法律风险,二是区块链自身局限与不当应用引发的技术风险,三是现有监管模式难以适配金融科技创新造成的监管风险。为此,有必要兼顾创新运用与风险防范,从完善法律制度、明确行为规范、强化金融监管等维度构建法律治理框架,为盘活数据资产价值和推进数据资产证券化提供制度与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10.
利用2001—2012年青岛市科技创新与金融支持的相关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发现,青岛市金融发展规模和金融效率与科技创新显著正相关,金融对科技创新的支持作用明显。在实证分析结果的基础上,从商业银行信贷、提高直接融资比重、政策性科技融资担保、科技保险等方面提出了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作为新兴的互联网融资工具,众筹融资模式发展迅速。在金融市场最发达的美国,其学术界已开启了关于众筹平台上投资者决策的影响因素的探索性假说论证和实证检验,为未来众筹平台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前沿理论基础。然而不同众筹模式下平台的机制存在差异,并且不同文化地缘的投资者行为决策并不具有同质性,对于当前焦点的股权众筹业是否能够采纳这些观点仍然没有定论。本文以“大家投”平台数据为样本,采用零膨胀负二项回归对中国众筹平台项目筹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检验,期望给未来研究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2.
互联网中的著作权保护领域存在侵权严重、孤儿作品大量出现等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一个根本原因在于网络作品的确权存在困难。网络作品确权的核心问题实际就是解决谁具有在先的权利,因此具有不可篡改、记录创始时间等特性的区块链技术将其存在性证明功能运用到网络著作权领域将具有巨大潜力。同时,区块链在著作权确权与交易领域的应用需要通过法律在区块链数据证据效力、知识产权保护期限、智能合约是否为电子合同、与现有登记制度的关系等方面予以规制。  相似文献   

13.
构建家庭文化下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方的基督教文化孕育出西方式的社会保障,我国的儒家文化则形成了家族式保障。当前,在城市居民享受了社会保障的福利之后,农村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问题就显得十分突出。因此,要在家庭文化背景下构筑有中国特色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我国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是一个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基础,以农村家庭保障为主线,以家族成员互助为补充,把政府和社会各方面力量结合在一起的统一体。  相似文献   

14.
互联网金融正以第三方支付、大数据金融、P2P网络信贷、众筹融资等寡头垄断发展模式与传统商业银行形成错位竞争的格局。这种错位竞争对商业银行传统经营发展产生深刻变革。商业银行需在网络金融载体构建、大数据产品整合、财富管理动力创新、信用可获得性探索等方面加强创新应对,提升新形势下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15.
关于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论述了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的发展历程 ,分析了当前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社会互济性少 ;农民社会养老保险意识差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来源和安全有效问题等。提出了在我国农村要建立以“家庭——社会基本养老”为基础的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 ,加强农村养老保险基金的安全运营和保值增值 ;加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法制建设 ;加强宣传和引导 ,提高农民的社会保险意识。  相似文献   

16.
社会保险制度能否有效落实,不仅取决于制度本身设计是否合理,更与社会保险经办服务体系的能力和效率密切相关。随着我国社会保险制度的迅速发展,参保人数大量增加,社会保险经办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如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工作人员负荷比过高,经费保障不足等。我国社会保险经办服务体系的健康发展需要建设社会保险经办人才队伍,保证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的经费来源,明确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的定位,提升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的信息化水平。  相似文献   

17.
现行政府数据开放的“集中—分布”模式既存在过度中心化的痼疾,又难以保障数据分布的整体效果。在数据集中的过程中,多节点数据难以汇聚至中心节点;在数据分布的过程中,中心节点数据难以传递至多节点;在数据利用的过程中,多节点与中心节点之间难以互动。鉴于此,需转变现行政府数据开放的模式,并为其寻求一种新的技术支撑。区块链是破解政府数据开放难题的理想技术,可以通过通信、存储、安全、共识等四层机制保障数据流通,克服单点故障和科层组织局限,并促使政府转变职能、赋能多元主体参与数据开放。但将单一区块链技术应用于政府数据开放时仍面临着规避监管、固化错误、破解算法和再中心化的危险,存在去中心化、安全性与可扩展性不可兼得的问题。面对政府数据开放的技术需求与区块链技术的三元悖论,本文通过引入主权区块链概念来探寻能够兼顾中心化的主权国家监管与去中心化的区块链技术的政府数据开放路径。主权区块链与政府数据开放存在契合之处,其本质是一种科技与制度叠加的、具有分布式整合功能的治理技术。依托于主权区块链,可以建构一个政府引导、节点共治的政府数据开放模式。具体而言,主权区块链由公有链、联盟链、私有链共同塑造而成,该构造有助于...  相似文献   

18.
智能时代不仅对传统的社会信任体系产生了严重的冲击,也对社会治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区块链技术的产生,本质上来说解决了在零信任基础的互联网中实现信息交换过程中的辨伪。以区块链为代表的智能技术在实践中成为了一种具有可替代性、便捷性、安全性的新型防伪验证与授权应用技术,这种技术的运用与发展为社会治理特别是民事领域的信用制度实践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从而将解决传统社会中合约制度的风险。区块链作为一种新型数据技术,具有分布式去中心化、无需信用系统、不可篡改和数据加密安全的技术特征,可以在社会信用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对智慧时代的法治发展产生积极影响。面对社会发展中的信任危机,探究区块链技术驱动的智能合约技术运用的优势对于推广新兴技术的实践化应用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但是,在区块链技术运行过程中,也存在个人权利保障的不确定性、社会经济秩序的不稳定性、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负面效应挑战,其原因在于区块链应用存在私钥安全性风险、算法风险、基础支撑的局限性等技术因素隐患。面对区块链的应用风险,传统以硬性法规作为核心的规制路径存在明显的滞后性和局限性,缺乏监管的新兴技术因其技术逻辑的缺陷,将会对社会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在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