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2.
以中国官方发布的汇率新闻为对象的研究,从文本措辞角度对2010年至2023年中国央行和外汇局的官方网站新闻进行分类,构建“汇率升贬”、“汇率弹性”、“汇率制度”、“人民币国际化”和“美元相关”五种新闻措辞指数,进而利用TVP-VAR模型研究官方新闻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研究表明,官方新闻对人民币汇率存在明显时变特征,产生的冲击效应在短期尤为明显,长期趋近于零;官方新闻中不同措辞类型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存在异质性;在进一步研究中发现,官方新闻指数对人民币汇率有升值影响,对汇率波动有增强效果,且离岸市场受到的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3.
余建干 《管理科学》2017,20(4):1-16
考察了中国宏观经济波动和货币政策. 研究结果显示: 包含 3 种黏性机制的 DSGE 模型比传统的仅含一种黏性机制的 DSGE 模型能更好地拟合和解释中国现实经济特征; 黏性信息企业占中国全部企业 54. 01% ,混合黏性价格企业占 43. 63% ,弹性价格企业占 2. 36% ; 不同黏性机制下,外生冲击对经济变量波动的解释度存在显著差异,并且经济变量对外生冲击的脉冲响应及动态调整路径存在显著差异; 对不同黏性机制行业的通胀做出系统性反应能够提高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考察了中国宏观经济波动和货币政策.研究结果显示:包含3种黏性机制的DSGE模型比传统的仅含一种黏性机制的DSGE模型能更好地拟合和解释中国现实经济特征;黏性信息企业占中国全部企业54.01%,混合黏性价格企业占43.63%,弹性价格企业占2.36%;不同黏性机制下,外生冲击对经济变量波动的解释度存在显著差异,并且经济变量对外生冲击的脉冲响应及动态调整路径存在显著差异;对不同黏性机制行业的通胀做出系统性反应能够提高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本文构建两国开放经济新凯恩斯主义DSGE模型,模型包括家庭、厂商、货币当局三个部门,采用贝叶斯估计方法对模型的动态参数进行估计,货币当局采用两种货币规则,一种是利率规则,另一种是货币供应量规则,分别在两种货币规则的情况下,实证分析中国货币政策对美国的溢出效应,结果表明,两种货币规则下的中国货币政策对美国经济变量的溢出方向都是相同的,但是在溢出大小方面还是有差异的,中国货币供应量增加导致的利率下降对美国利率的溢出明显大于在利率直接下调情况下对美国利率的溢出;中国货币供应量政策平滑性明显不如中国利率政策,中国在利率规则下对通货膨胀、产出、汇率的关注程度远远超过在货币供应量规则下的关注程度。因此,从中国货币政策的国内目标以及国际货币政策协调角度而言,泰勒规则比较适合中国当前的经济状况,能够在实现稳定物价和经济增长国内目标的同时,降低对美国宏观经济变量的冲击。  相似文献   

6.
中国正进行市场化改革,经济结构在缓慢改变,这意味着中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可能随之变动。然而已有的货币政策理论大多基于完全市场经济,而未考虑到转型经济体中的非市场因素,从而难以解释中国的情形。本文基于DSGE模型,从要素配置市场化及行业准入限制逐步放开的角度,考察了中国市场化进程中的货币政策有效性。本文模型较好地拟合了中国的实际经济,根据模拟结果,我们发现在中国市场化进程中:(1)对于国企经济,贷款基准利率的作用将逐步减小,而存款基准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的作用会逐步提高;(2)对于民企经济,存、贷款基准利率,以及存款准备金率的作用,都将逐渐减小;(3)对于总体经济,贷款基准利率的作用将逐步减少,而存款基准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的作用,将在改革前期不断上升,在改革后期逐步下降;(4)在市场化改革的不同阶段,针对不同的政策目标,最有效的货币政策工具将有所差异。因此,央行需要根据不同的市场化程度,对各政策目标实施相应的政策工具,以提高货币政策的针对性、有效性,并加强政策工具间的协调配合。  相似文献   

7.
消费者信心指数是反映社会经济运行总体情况的重要指标,已经得到国内外研究广泛重视。但现有消费者信心指数测评体系存在诸多差异,从而影响消费者信心指数的深入推广。本文对国内外消费者信心指数主要测评模式进行分析和梳理,提出当前费者信心指数测评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建议,以推动消费者信心指数研究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给出研究中国经济GNP(国民生产总值)增长速度的单部门封闭型动态宏观经济模型,该模型采用了具有技术变化的CES生产函数,并考虑到投资与资本积累,依实际数据估计了模型参数。应用此单部门动态模型计算出中国经济各年可能到达的增长速度。计算结果表明,随着人均资本增加,经济增长速度将逐步下降。  相似文献   

9.
马轶群 《管理科学》2022,(4):143-156
随着互联网金融井喷式增长,金融脱媒成为影响中国经济的现实问题。因为金融脱媒会改变货币政策的传导途径,已有研究对此进行了深入分析,但鲜有探讨金融脱媒下不同货币政策规则的有效性问题。以金融脱媒对数量规则和利率规则的不同影响机理为切入点,使用数理方法分别推导出包含金融脱媒因素的数量规则和利率规则等式,基于此,构建一个考虑金融脱媒的DSGE模型,并在模型中加入技术进步冲击、投资专有技术冲击、消费偏好冲击、货币偏好冲击、政府支出冲击、劳动供给冲击、价格加成冲击和货币政策冲击等外生冲击,使用2003年至2018年中国的季度数据,全面系统地比较金融脱媒影响下不同货币政策规则的政策效果。研究结果表明,①中央银行执行的货币政策更加关注通货膨胀,金融脱媒弱化了货币政策的效果。面对金融脱媒,在利率规则下,调整名义利率幅度更大;在数量规则下,中央银行调整基础货币供给更稳健。②货币政策冲击的持续性在数量规则下明显弱于利率规则,金融脱媒对两类规则的持续性均有正向影响,但不足以改变两者的差异;政府支出冲击的持续性在两类规则下较为一致。③货币政策冲击对产出和物价的效果在利率规则下高于数量规则,金融脱媒使数量规则下较弱的货币政策效果变得更弱。④政府支出冲击在利率规则下长期效果明显,在数量规则下短期效果明显。金融脱媒强化了财政政策冲击,并有平滑财政政策冲击、避免经济过度波动的效果。技术进步冲击对产出有较强的持续正向影响,是政策效果所缺乏的,金融脱媒放大了技术进步的作用。⑤在利率规则和数量规则下,货币政策、政府支出、技术进步和投资专有技术等冲击贡献了绝大部分的产出和物价波动。利率规则下货币政策冲击对产出较小的扰动能使产出得到较大的增幅,这是数量规则无法获得的效果。无论哪种规则,货币政策冲击对物价波动的贡献均超过一半以上,是物价变化的最主要原因。中央银行在利率规则下行事,对物价的控制力更高。金融脱媒进一步提高了货币政策对经济波动的贡献。通过理论和实证研究,丰富了金融脱媒对货币政策影响的研究,突破目前以货币政策传导途径为主的研究范围,不仅深化了对金融脱媒的理解,更为货币政策规则的选择提供新视角,研究结果将为中国在货币政策实际操作中选择有效规则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研究货币政策对证券市场通信行业的影响,运用VAR和脉冲响应模型,发现货币政策与证券市场通信行业之间的关联效应较小,通信行业股价变动除了受货币供应量的影响之外,还存在着其他因素;通信板块股价的变动对于货币供应量的增减冲击不大,但货币供应量的变化会引起通信行业股价的大幅同向变动,短期内其股价很难回归到原有水平。研究认为,货币政策的制定应当考虑股票市场的波动,强化股票市场对于上市企业的融资功能,推动我国通信产业的发展以及通信技术的进步。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利用Baker等人构建的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指数和我国1997年01月-2017年09月的宏观经济数据,通过非线性TVAR模型及其方差分解构建的溢出指数,实证考察了我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宏观经济与资产价格的非对称影响,并测度了在不同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环境下,经济变量间的相互溢出效应。研究发现:(1)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影响是非对称的,在经济政策不确定性较高时,其正向冲击将使得产出降低0.21%左右,房价和股市收益率分别上涨0.67%、0.51%左右;而在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程度较低时,其正向冲击的影响微弱。(2)溢出指数表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产出、房价和股市存在净溢出,且在经济政策不确定性较高时期,总体溢出指数超过50%,变量间的联动性较强。研究结果表明,相关部门在制定及调整经济政策时应充分考虑其可能引发的不确定性,并通过阐明经济政策意图等方式,将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12.
本文基于1990年1月至2008年12月间的月度数据,利用Logistic平滑迁移向量自回归(LSTVAR)模型来描述和检验我国货币政策作用机制中是否存在非对称效应。LSTVAR模型的估计和脉冲响应函数结果表明,我国实际产出序列和通货膨胀率过程对货币冲击的动态反应随着冲击方向、规模以及经济周期阶段的变化而改变,货币政策对实际产出和价格水平的作用具有非对称性,这说明总供给和总需求之间存在着非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3.
货币政策对M2的动态效应时滞分析及危机效应测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测算金融危机期间已出台货币政策对货币供应量M2的效应时滞和贡献程度具有一定的现实价值。文章利用Markov状态转换及HP滤波模型识别不同货币政策状态的时间区间;利用多项式滞后分布模型分析政策工具变量对货币供应量影响的滞后效应,并以此为先验信息,建立了货币政策的Bayesian-PDLS动态效应分布模型,对金融危机期间已出台的货币政策效果进行了实际测算。主要结果表明:(1)外汇储备为M2的决定性因素,存款准备金率为M2主要的限制性因素;(2)货币政策变量M2总体对利率的弹性变化呈"U"型分布;在紧缩型情况下M2对利率的弹性变化呈"W"型分布;在扩张情形下M2对利率的弹性变化呈"v"型分布。  相似文献   

14.
基于VAR模型的油价波动对我国经济影响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本文运用VAR模型,构建了原油价格与经济增长、物价水平、货币政策、失业率之间的动态关系系统,着重探讨油价波动对我国一些重要经济变量,特别是经济增长的影响规律。Granger因果关系分析表明,油价波动是引起经济增长率、物价水平、货币政策等经济指标变化的Granger原因。通过VAR(2)模型及脉冲响应分析,油价上升对我国经济的主要影响有:不会使国内生产总值减少,但会使经济增长速度变缓;通过对总需求的拉动及成本增加这样两条途径使物价水平上升;长期内会使失业率增加;增加了有效实施货币政策的难度。整体来看,尽管国际油价及我国的经济变量复杂多变,由国际油价、经济增长、物价水平、货币供应量、失业率这五个变量所构成的经济系统是稳定的,也就是说,通过市场经济的自动调节和政府的宏观经济调控,我国的经济能够平稳有序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中国转轨时期的货币供求与货币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转轨时期,我国的货币供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企业、居民、政府都成为具有不同经济利益的货币需求主体,各层次货币流通速度呈现了先急速下降后在一个相对较低的水平上趋于稳定的运行态势,基础货币供给具有典型的内生特性,且存在严重的超额货币现象,货币供应量已取代贷款规模而成为代表社会总需求的指标,货币供求的显著变动对实施货币政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付一婷  范曙光 《管理学报》2007,4(3):330-335
运用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方法,检验了开放经济条件下我国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和作用效果。检验发现,通货膨胀率、名义利率和名义汇率都对GDP增长率冲击具有敏感的反应,而名义利率也对名义汇率冲击具有显著反应,这说明外国货币政策已经通过汇率渠道对我国货币政策产生了影响。  相似文献   

17.
本文构建一个包含企业违约风险与银行信贷筛选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研究银行信贷筛选对货币政策宏观经济效应产生的影响。在参数校准的基础上,分析了货币政策冲击的长期效应与短期效应。研究结果显示:(1)无论是基于长期还是短期效应的角度,银行信贷筛选均显著抑制了扩张性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产生的积极影响;(2)基于货币政策冲击的短期效应可以发现,银行信贷筛选降低了扩张性货币政策的实际效应,并且放大了货币政策对通胀的影响;(3)通过比较扩张性与紧缩性货币政策的脉冲响应可以发现,银行信贷筛选导致货币政策的宏观经济效应存在非对称性特征。福利分析的结果表明,相比无银行信贷筛选的情形而言,银行信贷筛选导致了整体社会福利的恶化。  相似文献   

18.
本文构建了一个包含时变通胀目标和非平稳技术冲击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DSGE)模型,基于中国1992-2010年的季度数据,采用贝叶斯推断方法,估计了模型的结构参数.模拟仿真结果的比较分析发现,构建的DSGE模型能够更好地拟合中国经济,主要经济变量的理论波动相比较而言与实际经济波动更为一致.从模型的预测误差方差分解来看,时变通胀目标和非平稳技术冲击对主要经济变量的波动都具有相应的解释能力.  相似文献   

19.
为应对本轮经济危机,各国政府纷纷出台经济刺激计划及相应配套政策,以遏制经济增长显著下滑的态势。随着经济危机渐行渐远,如何实现经济刺激计划的平稳退出,成为各国政府亟需面对的首要问题,理论界也对此展开了激烈的探讨。本文以判断经济复苏走势为切入点,选择经济刺激计划退出过程中面临的相关问题为研究对象,对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并在此基础上展望了未来我国宏观经济政策走向。  相似文献   

20.
姜宏  齐二石  霍艳芳  杨道箭 《管理学报》2012,9(10):1531-1535
通过对加入了顾客惰性因素的无理由退货策略建立数学模型,发现当惰性顾客存在时,商家的最优销售价格为只考虑理性顾客时的标准价格与惰性损失之差;最优退货价格为产品的清货价格与边际惰性效用贡献率之和;与只考虑理性顾客的无理由退货策略相比,惰性在一定程度上会对销量产生负影响,但在相同环境下却能为商家带来更多的利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