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清季停废科举前,晚清社会许多规制变化仍处于量变阶段。以停罢科举为突破点,制度变革产生链式效应:不仅开启了官制改革与仿行宪政的进程,而且对保举、捐纳、铨选等制度变革有所触动;司法改制与推广巡警,亦均以立停科举后学堂推广及旧学士子改弦易辙为基础。此外,清末推行专门、实业教育,与新政、宪政兴办实业的要求相互衔接,促进了传统农工商业的转型;女学与边地教育的启蒙,也有转移风气、推动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上述诸多变化在近代知识与制度转型中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然而,晚清以降,新学“有用”与旧学“无用”的价值取向,亦伴随科举制终结而尘埃落定,在学堂教育中退缩为一科的经史,已无力承担传道与载道的重任,其日趋衰微与道德失范便难以避免。  相似文献   

2.
清朝也像中国其他的专制王朝一样,十分强调人才的重要性。为此,有一系列人才选拔、官员任用的制度设计和安排。为弥补科举取士和铨选循例任官的不足,达到破格选拔和重用人才的目的,在明朝保举制度的基础上,清朝进一步规范和强化了保举制度,并扩大了保举制度的适用范围。清朝前中期,由于政治和社会变动不大,制度包括文官保举制度多延续,少变化,大体保持了相对的稳定。但晚清时期,由于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政治制度也在随之逐渐转型。就文官保举制度而言,变动也是其题中应有之义。晚清时期文官保举制度和运行机制,在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体现了文官保举的基本特征:文官保举制度不断地调整,文官保举的外在状况发生了多维变动,保举权在诸多人事权中的地位提升,文官保举对政治和社会的负面影响很大,甚至超过其有益面。  相似文献   

3.
明中后期以来,为缓解日益严重财政危机,明政府推行捐纳制度。此虽非明朝首创,因其易行,且可部分缓解经济危机,被作为常制而行。因捐纳制度在推行过程中,牵涉到银两收支及铨选授官等问题,明政府试图通过严格管理和稽查,以防弊端,如滥收、伪冒、贪污等现象。但因捐纳制度牵涉面广,各部门之间利益冲突不断,尤其是明末战事频仍,军需物资等紧缺,各部互不相让,统治者虽尽力协调,最终仍难免其弊。  相似文献   

4.
清季预备立宪时期,作为“六官之长”、“体制本崇”的吏部却处在风口浪尖。或撤并,或保留,或缓裁,或改名,各种主张不一而足。由于各种矛盾的存在和诸多现实问题的考量,几经周折,到1911年,吏部终于被撤销。其原有主要职能归入内阁,另一部分则陆续被分割到地方和其他中央部门。吏部暂时存留和最终撤销的结局是由多种因素促成的。与明朝吏部相比,清朝吏部的人事权大大萎缩,其职权先天不足;吏部对中下级官员采用掣签法铨选很难做到人地相宜,铨选制度存在先天缺陷。清季筹备宪政时期,裁撤吏部也是仿效外国宪政制度、利益势力彼此博弈和吏部权力日益蚕食的直接结果。1910年败露的贿买知县案则加速了吏部的裁撤。  相似文献   

5.
清朝特别重视对官员的监督,有一系列制度设计和制度安排,企图确保皇权的至尊、官员的清廉和吏治清明.文章重点对清季新政时期外官监察制度几个方面的变革做阐述和分析.清朝廷不仅对原有的监察制度进行了修正,而且还创设了新的监察制度.由此,清朝的监察制度朝着专业性和近代性方向发展,其监察制度具有了新旧杂糅的特征,开启了近代监察制度的先河.  相似文献   

6.
张之洞于戊戌时期按照“存其大体而斟酌修改之”的思路,设计了一套对科举制度进行体制内变革的方案。清末新政时期,为推广学校和培养新式人才,张之洞先后提出分科减额渐废科举和立停科举的主张,从而推动了科举制度的最终停废。在筹议变废科举的过程中,为减缓变废科举的社会震荡和延续中学之命脉,张之洞主张实施一些补救措施,这种趋新之中的守旧意识,正体现了张之洞的文化关怀与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7.
丁治棠曾经求学于成都锦江书院,先后任四川尊经书院分教,合州瑞山、合宗两书院山长。丁治棠虽然在经学方面较有建树,但他仍然热衷于科举功名,三次赴京参加会试。他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了自己参加光绪十五年(1889年)己丑科会试的全过程,所记科举实施情况与清代统治者规定的科举制度有比较明显的差距,有的实施环节甚至完全背离了科举严密的制度。这使得晚清科举陷入到既无法达到统治者的预期值,亦无法吸引读书人积极应试的困境之中。而清末统治者既无力,也无心重整科举,因此其走向停废似乎就是必然的结局了。  相似文献   

8.
提到捐纳,人们立即会想到“卖官鬻爵”,自然斥之为弊政。捐纳最早始于秦汉,以后历代也曾先后实行,到清朝又发展到前所未有的程度。长期以来,认为“清代弊政捐纳为最”①的观点,在史学界已成定论。本文认为清代捐纳制度的形成,有一个历史过程,应对其全面考察,不能将其消极作用绝对化,而完全否定之。  相似文献   

9.
清末科举改废为中国新闻职业化带来契机并深刻影响其发展道路。本文基于社会史研究视角,首先运用"推拉理论"阐释了清末科举停废所引发的社会结构变迁与20世纪初新式报业的发展两股力量如何将脱离科举的传统士子"推拉"进入新闻业这一新式职业;其次,剖析了科举改废过程中普通士子的心态变化以及如何走上报业道路;最后,分析了科举废止后作为"新鲜血液"进入新闻业的新式知识分子在知识结构、价值观念、思想态度上与前辈报人有何不同,如何推进了新闻职业从"文人末路"到"无冕帝王"的重大转变。  相似文献   

10.
在明代捐纳制度中,捐赀包括实物和白银。在捐纳推行初期,捐赀主要是粮食、马匹、草等实物,随着捐纳制度的广泛推行,实物捐纳存在携带不便和损耗等弊端,报捐人逐渐减少。随着白银的逐渐流通,为鼓励人们捐纳,明廷将白银纳入捐赀之中,嘉靖后出现实物和白银并行之局面。在捐赀的具体操作中,实物和白银各有优劣,明延从解决时局危机出”发,采取灵活之策。另外,从捐赀的多样性可窥知明末千疮百孔的财政状况。  相似文献   

11.
元朝初期科举久未施行,文人在有距离的旁观中对于科举的兴废进行理性反思。他们从文学发展、经学传播、理学研习、铨选制度的得失以及个人身心健康等方面探讨科举的流弊,明确提出“科举累人”说。深入分析“科举累人”观念可以见出:一方面元初文人也看到科举的优点,体认到其存在的科学性、合理性,对之并非完全否定;另一方面,“科举累人”观却能够一定程度上摆脱宋元易代之际文人自身政治归属的影响,反映出当时文人主张文统与道统合流的发展愿景。从本质上说,元初文人的这一愿景与自中唐以来逐渐形成并最终占据主流地位的“文道合一”的文艺思潮是相契合的。  相似文献   

12.
捐纳对吏治的影响,向来受到史学界的关注。清代捐例主要开启于康熙年间,它不仅造成了官僚行政体制与官吏铨选的混乱,而这种混乱也为吏治的腐败创造了条件。官吏借捐纳之便,通同舞弊。清康熙朝的捐例,其弊端主要发生在两个流程中:一是主持捐纳的各级官吏以权谋私,贪污中饱,并成为地方钱粮亏空的重要原因,所谓"亏空事源皆由捐纳所致";二是报捐之人在为官后,惟知以本求利,加倍勒索,取偿于民。  相似文献   

13.
北宋中期正处于科举由“系列事件”向“制度”转变的关键转折时期,科举机器已经确立,从皇帝到士大夫就其重要性也达成了共识,但存在着从科举内容到科举定位的种种分歧。欧阳修对行政人才教育方式与选拔标准的反思、对士大夫知识权威建构的努力、对科举制度化的贡献,直接表达于其知贡举的政治实践之中。本文结合法国史学与社会学理论,以欧阳修与北宋中期科举为中心,再探北宋贡举。结合“活”的制度史研究与法国史学“个案研究”理论,以嘉祐二年欧阳修知贡举“事件”切入,将科举史、文学史、水利史、制度史、政治史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综合分析考场策问、考生籍贯,以及欧阳修公文中对“事体”的论述等,最后借鉴法国社会学理论作观照和理论阐发。  相似文献   

14.
清朝统治者为了推行教化、巩固疆域,把少数民族纳入到科举考试行列中,但是居于东南地区汉民腹地的畲民却是经过积极主动争取才获得参与科举考试的权益。较晚定居于东南地区的畲民在对抗当地士人阻考时,多采取呈诉官府、强调族群性以与清朝统治者特殊的族群背景相关照,借助地方官员支持以争取科举权的策略。地方官员为了解决民族纠纷,更好地管理地方社会,强调了“版图之内”的多民族国家认同,促使畲民更好地从制度、文化等多方面融入整个国家体系和地域社会。这一现象深刻地反映了各民族与国家之间的互动关系,在多维度的互动过程中,各民族与国家之间在利益诉求方面实现了统一。  相似文献   

15.
状元辈出与苏州家庭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州自古以来,钟灵毓秀,物华天宝。她不仅经济繁荣,而且人文荟萃。千百年来,人才辈出,“文章事业,震耀前后”。在封建社会,其明显标志就是状元辈出。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从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开科举到清德宗光绪三十年(1904)废科举的1300多年中,大约出文武状元800名,而唐以前还没有状元名称,唐至明清时代出的状元最多。据《清秘闻》、《清代科举考试述录》等书记载,清朝自顺治三年(1646)开科举,到光绪三十年(1904)废科举的258年间,全国共出状元114人。按地区分布,依次是江苏49人,浙江20人,安徽9人,山东6人,广西…  相似文献   

16.
清代云南的仓储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仓储制度是国家通过粮食储备调节粮食市场的一种重要手段。作者对清代云南的仓储制度作了初步探讨,认为仓储主要来自于捐纳捐输、采买、租谷;在灾荒年月,仓储通过赈恤、平粜、借贷等手段,对于救济灾民平抑米价、恢复农业生产方面,发挥了一定的社会功效。作者还认为,清代云南的仓储制度,以咸丰、同治年间的兵燹为标志,经历了发展与衰落两个时期,这种演变与清朝由强而衰是同步的;仓储制度的根本目的是维护社会稳定,但由于清代云南粮食短缺而导致仓储不足,加上仓储制度运作过程中的一些弊端,如官吏的克扣、侵害、办赈迟缓、赈恤不周等,影响了仓储制度赈恤、平粜的社会功效。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30余年来,广大满族史、蒙古族史、清史学者对八旗组织三足之一的八旗蒙古研究日益深入和广泛。研究的内容涉及八旗蒙古的建置过程、八旗蒙古的科举教育和汉文著作家政治思想以及八旗蒙古与满汉等民族的关系及其历史作用等方面,可以看出八旗蒙古是八旗组织中不可或缺的力量之一,是清朝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元素,所起到的作用也是任何力量都无法替代的。故此对八旗制度相关问题的深入剖析仍将是国内外学者面临的重点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18.
清季练军建立原因探略冀满红同治初年,清朝统治者开始在直隶绿营中挑选精壮兵丁,仿照湘淮勇营营制,建立“练军”。随即各省仿行,练军遍及全国,在急剧变化的中国近代社会存在了40年之久。“练军”现象是研究中国军事制度变革史所不可回避的问题。本文仅拟就练军建立...  相似文献   

19.
绥远地区的新学创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全国学制改革的概况在义和团运动之后,清朝社会各阶层都进一步提出了废科举、办学堂、派留学的主张。这种改革主张要求全国有统一的学制,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系统的学校制度。光绪二十七年(1901),张之洞和刘坤一都建议清廷递减科举,注重新式学堂。“将科举略改旧章,令与学堂并行不悖,以期两不偏废;俟学堂人才渐多,即按科递减科举取士之额为学堂取士之额。”①同年九月,清廷下谕:“著各省所有书院,于省城均改设大学堂,各府及直隶州均改设中学堂,各州县均改设小学堂,并多设蒙养学堂。其教法当以四书五经纲常大义为主,以…  相似文献   

20.
保举制度是中国最古老的选士任官制度之一,同时也是持续时间最长的选士任官制度,不愧为制度“常青树”,且对专制时代的中国政治产生了深刻和深远的双重影响。即使中国进入近代时期,保举制度被公开、择优考试的文官制度逐步取代,但保举制度作为非正式制度依然存在,并实际发挥着一定的作用。文章梳理了中国保举制度的渊源,描述了二千多年来保举制度的流变,阐述了保举制度在选拔任用诸制度中主次地位的变动,指出了其作为一种人事制度,既适用于选士领域,也适用于任官领域,并从制度变迁的角度概括了中国保举制度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