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经济增长和稳定物价的双重目标下,科学测度中国核心CPI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考虑了八大类部门间价格联系、随机波动、奇异值调整,使用MUCSVO模型系统地分类解析了中国核心CPI。结果显示:(1)MUCSVO核心CPI能较好地反映中国总体及各分类标题CPI的潜在趋势,实现了对中国核心CPI全面细致的动态实时监测。此外,食品类在中国总体核心CPI结构中是不可或缺的。(2)对中国核心CPI分类解析发现:第一,总体核心CPI与各分类项目CPI趋势变动方面大体一致,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类CPI趋势走势差别较大。食品类、居住类CPI趋势曲线位于变动总体核心CPI曲线上方,波动幅度大于总体核心CPI;第二,宏观冲击方面,价格粘性的差异导致分类项目核心CPI对宏观冲击的响应程度并不一致,食品、居住类核心CPI对共同宏观冲击的响应程度最为迅速;第三,核心CPI波动性特征在总体CPI、分类项目CPI、共同成份、特有成份之间均存在较大差异,且大部分的价格波动主要由异质性部门的相对价格波动引起。(3)对于总体及分类项目的非核心CPI,识别其异常值,发现异常时点均与中国政策效应非常吻合。  相似文献   

2.
本文利用我国CPI分类数据,基于多层因子模型构建了一种新的核心通货膨胀指标.通过与单层因子模型方法的对比研究发现:单层因子模型会高估核心通货膨胀的波动性,原因在于其无法识别仅影响大类价格变化的局部因子,并将局部因子的大部分作用归于具有普遍性影响的全局因子.而多层因子模型不仅能够识别局部因子,并且利用分离局部因子之后的全局因子构造的核心通货膨胀指标具有更小的波动性,且更符合核心通货膨胀的内涵.  相似文献   

3.
国际上更新后的消费者价格指数(CPI)编制手册——《消费者价格指数手册:概念与方法》已于2020年发布,新手册在2004版的基础上,结合近年来在指数编制领域的研究进展和实践经验,对CPI编制的理论和方法进行更新,并给出更具指导意义的指数编制建议。本文从整体上全面总结了2020版CPI手册更新,围绕消费分类体系、线上价格采集、价格缺失和质量调整、权重价格更新、扫描数据的应用、季节性产品的处理等方面对2020版CPI编制手册的主要更新展开论述,并结合目前我国指数编制工作的进展,进一步分析手册更新对我国CPI编制工作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消费者价格指数(CPI)是衡量居民直接或间接使用以满足其自身消费需求的商品和服务价格变化的指数.CPI常用来衡量通货膨胀程度或生活成本水平,并广泛应用于评价可以指数化的各类支出如居民收入、社会保险、利息支付、财产合同等的实际水平.因此,CPI编制方法上的微小差别都可能产生严重的经济影响,遵循国际准则编制精确而具有可比性的CPI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5.
赵昕东  汤丹 《统计研究》2012,29(7):31-36
 核心通货膨胀是观测到的通货膨胀中长期的、持续的成分。核心通货膨胀对经济形势的判断与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使用CPI分项目价格指数建立动态因子指数(DFI)模型估计了2001年1月至2011年4月中国的核心通货膨胀。结果显示,我们估计的核心通货膨胀反映了通货膨胀的趋势,能够很好地反映货币供给的变化,对未来5-19个月的CPI亦有较好的预测能力。  相似文献   

6.
文章首先从ARCH模型的角度,对我国CPI波动进行了实证研究,得知其残差序列存在显著的ARCH效应,而且通过GARCH模型分析得知我国的CPI波动具有长期记忆性,并且外部的一个冲击对我国的物价波动具有显著的杠杆效应;其次利用脉冲反应模型,以投资与消费为例对物价的冲击因素进行比较分析得知,投资对物价的冲击力度明显高于消费的冲击力度;最后通过方差分解结果得知,CPI自身的冲击是导致我国物价波动的最主要因素,其次才是投资。因此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我国CPI波动具有长期记忆性特征,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一旦形成,就极容易造成恶性循环。  相似文献   

7.
我国通货膨胀测度因子的统计检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等方法研究了四种通货膨胀测度指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商品零售价格指数(RPI)、企业商品价格指数(CGPI)和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之间的关系,通过主成分分析方法得到驱动这四种指标变动的共同因子,研究了通货膨胀时变标准差与测度因子之间的变化趋势,得到如下结论:CPI引导了PPI的变动;可以利用CPI、RPI、CGPI和PPI的主成分作为通货膨胀的测度因子;我国通货膨胀时变标准差与测度因子的绝对值变化趋势几乎一致.  相似文献   

8.
中国通货膨胀指标的度量及其变动成因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章红 《统计与决策》2007,(10):84-86
准确度量我国通货膨胀的发展状况是制定宏观经济政策的基础,本文通过建立ARMAX和VAR模型,拟对通货膨胀指标的度量及其变动成因进行分析研究,得出结论:CPI是衡量消费价格的精确指标,但不能精确度量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真实价格压力,在新时期消费物价指数不能作为考核通货膨胀的唯一指标。  相似文献   

9.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我国生产者物价指数(PPI)波动性势必会上升,给稳定通货膨胀带来新的挑战,价格波动从PPI向CPI传导是否显著以及是否需要将PPI纳入通货膨胀目标成为值得深思的问题.本文引入连续小波变换分析框架,将PPI指数细分为生产者购进价格指数和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深入研究了二者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之间的领先滞后关系以及价格传导机制.结果表明,短期内存在PPI和CPI之间双向价格传导,二者互为领先指标;长期只存在从PPI到CPI的价格传导,PPI是CPI的领先指标.为了稳定通货膨胀,应当将PPI指数尤其是生产者购进价格指数纳入通货膨胀目标,在提升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同时减少政策时滞.  相似文献   

10.
文章采用含随机波动的时变向量自回归模型(TVP-SV-VAR),对政策漂移视域下的大宗商品价格波动与通货膨胀之间的时变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政策漂移与大宗商品价格波动之间存在双向影响关系,其交互效应使得我国政策漂移具有较强的自我实现机制;(2)政策漂移会通过直接和间接效应的叠加影响提升我国通货膨胀水平;(3)生产者价格指数作为通货膨胀的先行指标包含了较多大宗商品的价格变动,且主要体现为生产资料的价格变动;(4)大宗商品价格变动对消费者价格指数的影响有一定的滞后效应,且对城市消费价格的冲击较农村更大。  相似文献   

11.
消费价格指数是官方统计对消费支出价格变动情况的一个基本描述,其数据质量高低在影响公众经济行为的同时,也在影响着一国(地区)宏观经济政策的有效性。文章以美国消费价格指数体系为研究对象,就美国统计实践中的传统CPI指数、PCE指数、C-CPI-U指数进行了对比分析,并从编制原理的改进、宏观经济政策的需要和可操作性等方面阐述了形成美国现有消费价格指数体系的原因。最后,借鉴美国的经验,结合我国现阶段CPI编制状况,提出了进一步优化我国消费价格指数统计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张全红 《统计研究》2008,25(9):11-15
 本文采用CPI和低收入者CPI两种价格指数,运用贫困指数计算方法,以我国2007年以来价格变化为例,分析了这次主要源自粮食和食品价格上涨的通货膨胀对城市贫困人口广度和深度的影响。结果发现,无论在哪种贫困线下,按低收入者CPI统计指标计算的实际影响要比按一般CPI消涨方法得到的结果高出一倍以上。贫困指数对贫困线越敏感,食品价格上涨对贫困的影响就越大。这一现象为政府统计指标的选取、贫困监测和反贫困政策的调整提供了直接依据。  相似文献   

13.
猪肉价格波动的非对称性及其对CPI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冯明 《统计研究》2013,30(8):63-68
本文运用2001-2012年的月度数据,通过GARCH簇模型对猪肉价格波动的异方差性进行研究。分析发现,与牛、羊、鸡等其他几类在我国居民生活中占有重要位置的肉类价格相比,猪肉价格的波动有独特之处。除了波动幅度大,呈明显的周期性之外,猪肉价格波动还存在显著的非对称性,即正向冲击引发的价格波动要显著大于负向冲击引发的价格波动。本文创新性地提出"调整的"适应性预期理论,对猪肉价格波动非对称性的经济学意义给出解释。由于猪肉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篮子中占有比较大的权重,这些结论对我国通货膨胀治理政策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本文根据2001年1月至2008年4月我国CPI篮子的8类居民消费价格分类指数的月度数据,分析了我国CPI波动的特征,并运用Gonzalo和Granger(1995)以及Darrat和Zhong(2002)提出的检验协整系统中的长期驱动力和短期驱动力的方法,从CPI分类指数的角度实证分析了我国CPI波动的长期和短期的决定因素。研究结果显示我国CPI波动的具有明显的结构性,食品、烟酒及用品、交通和通信、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等5类分类指数价格的变动是我国CPI波动的长期驱动力,而食品、衣着、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等5类分类指数价格的变动是短期驱动力。  相似文献   

15.
我国核心通货膨胀的实证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对比研究了5种度量方法下的核心通货膨胀序列,发现不对称截尾法、中位数法得出的序列受食品类权重过大的影响,不适合作为我国的核心通货膨胀指标;对不对称截尾法、剔除法、共同趋势法和结构向量自回归法产生的序列的进一步研究中,发现它们都与CPI序列一样是一阶平稳的,虽然它们与CPI的相关系数很大,除了30%比率截尾平均法外,与CPI不存在协整关系;因果检验表明,除共同趋势法的序列是CPI的原因外,其余序列的因果关系不是很明确,但是都能在一定程度上预测CPI。  相似文献   

16.
我们利用1978—2006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基于宏观和动态的视角,对我国居民消费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Johansen协整检验的结果说明我国居民消费行为与其影响因素之间存在一种长期均衡关系。向量自回归VAR模型的动态分析表明。我国居民消费对自身的冲击产生持续响应,居民消费呈现出一定程度的“惯性”特征;经济增长和人口增长对消费的短期冲击是正向的,居民消费对二者的中长期响应均为负;通货膨胀和政府支出对消费的冲击持续为负,其他因素对居民消费的短期和中长期影响各不相同,而居民消费对它们冲击的响应也呈现出不同的趋势。方差分解的结果说明,消费自身的波动是我国居民消费变异的主要原因,经济增长、贸易条件、政府支出、经常帐户余额对居民消费波动的贡献要高于其他因素的贡献。  相似文献   

17.
CPI月度环比指数季节调整及CPI折年率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内容提要:CPI中长期变动趋势的预测一直是困扰经济学界的一个问题。本文研究了CPI月度环比指数的季节调整,并建立了CPI中长期预测的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对我国今年CPI上涨趋势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18.
金融危机过后,飞速上涨的房价和物价成为社会的焦点问题.文章选取了2009年6月至2011年12月的月度CPI指数和商品房销售价格指数,借助协整回归、误差修正模型、Granger因果检验等参数模型,对后危机时代我国房地产价格和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其结果表明,我国房地产价格与物价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同时,物价与房地产价格之间存在着单向的因果关系,物价波动导致金融危机过后房地产价格波动.  相似文献   

19.
通过建立AIDS模型,利用中国农村居民2000-2012年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消费支出及七大类生活消费品的居民消费价格分类指数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发现,食品、衣着、家庭设备及用品、交通通信对价格的反应敏感,而娱乐教育文化、医疗保健、居住对价格的反应欠敏感;食品、衣着、居住在消费支出中的比重在逐步降低,而交通与通信、医疗保健、娱乐教育文化、家庭设备及用品在消费支出中的比重在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20.
本文首先选取利率、汇率、股票价格和社会融资规模四个金融变量,建立SVAR模型确定变量权重,构建了量化我国金融状况整体松紧程度的中国金融状况指数.其次,基于已构建指数,引入谱分析方法研究发现:中国金融状况指数与宏观经济景气指数中的一致指数、环比和同比CPI三个指标之间均存在39个月的耦合震荡周期,且中国金融状况指数领先三个指标的期数分别为1.91、0.44和5.5个月,对应一致性统计量的值依次为0.94、0.97和0.96,均接近于1,说明中国金融状况指数对宏观经济景气指数中的一致指数以及对通货膨胀均具有先导性和强相关性,可作为其他宏观经济指标的先行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