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柏拉图与孔子美育思想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育是一种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相统一的感性鉴赏活动 ,具体表现为形象性、情感性和自由状态。本文以此作为对美育的基本认识 ,从两个方面对柏拉图与孔子的美育理论与实践进行了比较 :(1 )柏拉图与孔子美育思想的基本差异 ;(2 )柏拉图与孔子两种美育倾向的具体化变形。得出这样一个基本结论 :柏拉图美育思想产生于城帮制的商业社会中 ,继承古希腊人的传统 ,重科学、智慧 ,美育活动与求知求真紧密结合 ;孔子美育思想产生于农业社会中 ,受封建大一统的社会理想所支配 ,重道德、伦理 ,美育活动以政治、道德为目的。  相似文献   

2.
论经济全球化对中国企业的伦理挑战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本文从经济伦理的独特视角分析了经济全球化对我国企业的伦理挑战 ,指出挑战的实质体现为我国现有经济所要求的伦理文化与全球化经济所要求的伦理文化之间的差距 ,这些差距具体表现为三个方面 :敬职精神稀缺、信任基础薄弱和信誉意识淡漠。要消除这些差距 ,必须与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传统文化观念和新兴经济现象等现实情况相结合 ,“盘点”道德资本 ,开展伦理教育 ,使经济行为合乎经济运行的伦理规则  相似文献   

3.
社会工作专业伦理价值是社会工作的核心与灵魂,对社会工作实践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目前,我国社会工作教育忽视对学生的专业伦理教育,存在重理论与实务技能训练或二者兼得的教育误区,致使培养出的以"助人自助"为宗旨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不能适应社会发展要求。因此,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伦理培育尤为重要。本文以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社会工作专业为个案,从把握课堂教学、重视实习教育、激发朋辈教育方面对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伦理培育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以浙江树人大学为例,对民办高校教师的工作压力情况及其应对策略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民办高校教师职业是一种很有压力的职业;民办高校教师的总体压力感很明显,在科研方面尤其突出;民办高校教师人口统计学变量对其工作压力有一定的影响;民办高校教师应对工作压力的策略主要倾向于积极主动行动和认知。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从教师和学校组织两个层面提出适当减轻民办高校教师工作压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市场经济伦理道德建设的三个基本界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是市场规则、法律法则和伦理道德准则的三位一体。伦理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伦理道德建设,是由三个基本界面构成的,这就是底线伦理、伦理制度和制度伦理。三个基本界面既相对独立,又彼此交叉、相互贯通,共同构成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伦理道德基础。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中西伦理价值观的人性基础、目标、基本取向和实现机制等几个基本方面对中西伦理价值观体系的不同进行了比较系统的梳理,认为道德之性与自然之性、德性主义与幸福主义、整体主义与个人主义、情感主义与理智主义等几个方面的区别构成了中西伦理价值观体系的主要差异,并由此形成了中西伦理价值观体系的不同理论特质。  相似文献   

7.
刘斌 《河南社会科学》2012,20(11):95-96
档案诞生虽久,但作为社会独立门类仍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中,有关档案的各种理论研究也多有欠缺。档案工作中的伦理原则深刻影响着档案工作的成败和得失,充分理解档案工作的伦理内涵是解决档案发展理论的基础条件。从社会发展对档案工作的要求来看,档案工作的伦理主要包含两个层面的涵义,即职业层面和信息层面。对档案工作伦理涵义的剖析,需要从这两个方面着手,并在此基础上构建适合我国档案工作要求的伦理体系。  相似文献   

8.
论信息伦理原则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信息伦理原则是人们在信息交往中应当遵守的基本行为准则。针对信息交往行为系统中的四类要素和信息交往环境,我们从五个方面总结人类信息交往行为中的伦理要求,构建信息伦理原则体系,具体包括:信息内容上的无害原则、信息手段上的功利原则、信息渠道上的公平原则、信息享用上的尊重原则和信息生态上的发展原则。  相似文献   

9.
最近几年,我国人口学界的研究视角聚焦在人口政策上,影响了广大民众对计划生育的态度。从放开"单独"二孩到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的出台,把社会对生育政策的关注度推向了高潮,成为热议话题,众说纷纭。总体上看,指责计划生育(主要针对一孩生育政策)的偏多,基层计划生育工作者面对巨大的社会舆论压力。为应对人口婚育发展趋势的新变化,国家和家庭应采取积极互动的办法,未雨绸缪,防止"少子化"倾向在我国蔓延。  相似文献   

10.
当代西部乡土小说中伦理书写无论是创作主题、作家伦理姿态表达,还是书写形式等方面都因社会背景、人文因素的变迁而发生较大的转变。论文从时代背景、意识形态、文艺观念、审美立场等社会形态的变化出发,对当代西部乡土小说伦理书写的变迁做整体性探讨。分别从三个方面来研究其转型:伦理主题表现为由宏大的革命伦理叙事转向日常生活世俗;作家伦理态度表达从充满忧国忧民和重国思家的厚重感转为客观中立地表达世俗人文关怀;书写的形态也从追求宏篇巨制到中短篇小说的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