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谢旭 《上海统计》1999,(12):28-32
上海,是我国重要的工业生产基地,也是全国的经济、贸易中心.有关统计资料表明:1992年到1998年七年间上海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年平均增长速度达到13.1%,特别引人注目的是上海的外贸出口额七年间增长了300%多,即使是在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后的1997年、1998年两年,仍能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由此可见,外贸出口已成为上海经济快速发展的拉动力.  相似文献   

2.
吴忠 《上海统计》1999,(7):11-13
上海外高桥保税区经过几年来形象和功能的开发,特别是近一、二年经济的快速发展,保税区已经成为上海国民经济一个新增长点,并且在相当程度上带动了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其发展速度之快,影响之大,已经成为上海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保税区经济运行的特点1.招商引资始终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是保税区的一大特色.无论是前几年国内外经济增长速度较快的时候,还是当前受东南亚金融危机及延续性的影响,保税区的招商引资始终保持在年均400个项目左右,吸引投资额也在3~4亿美元之间.  相似文献   

3.
拉动江西经济进入快车道省计委蔡桂芳今年以来,经济增长速度问题成了人们关注的热点。在成功地实现了“软着陆”之后,按照稳中求进的方针,应如何保持经济的快速稳定增长?从拉动经济增长的投资、消费、出口三大要素来看,出口受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影响,要保持前几年高速...  相似文献   

4.
SARS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和警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ARS作为一场灾难,必然要在经济领域表现出来,严重影响经济增长速度。同时与SARS斗争中也有许多经验教训,对经济发展具有深刻的警示意义。对中国经济增长短期影响严重我国经济增长从亚洲金融危机发生后虽然出现下降,但仍以年均7.6%左右的水平位于世界前列,并逐步呈恢复上升的趋势,今年首季更是高达9.9%,比2002年同期和1998年至2002年年均增速均高2.3个百分点,为5年中季度增长的最高水平。表明我国经济完全摆脱了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显露出进入新的高增长平台的迹象,也表明经济内在动力根本性的增强和经济过剩的相对缓解(物价止跌转升)。…  相似文献   

5.
张桂香 《上海统计》2002,(10):42-43
一、信用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原动力 消费、投资和净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近年来,由于受东南亚金融危机及美国、欧洲和日本经济下滑的影响,我国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有所下降。 我国投资增长主要是依靠国家财政进行,为了缓解东南亚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造成的影响,我国实行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对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稳定国民经济起了重要的作用。但是,财政扩张代价一年比一年大,财政赤字占GDP的比例在1995-1997年之间不到0.5%,1998年为0.97%,  相似文献   

6.
自1997年7月亚洲金融危机发生以来,国际市场持续动荡,世界经济遭受严重影响,中国经济也受到不小冲击.在这场危机中上海外贸出口状况如何?新的世界经济格局将对本市外贸出口产生怎样的影响?1999年上海应采取哪些措施保证外贸出口继续增长呢?  相似文献   

7.
亚洲金融危机的缓解、我国即将加入WTO、西部大开发和上海要实现新一轮的发展,为松江经济迈上新台阶提供了新的机遇,松江如要抓住这个机遇,就必须研究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新情况新特点,分析其产生的背景及规律,尤其要研究新情况新特点与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内在联系,促使新情况新特点转化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一、在扩大内外需求下,1999年松江经济运行的新情况新特点  相似文献   

8.
数着时钟的嘀嗒声,我们满怀激情地走进了1999年.在此,请接受我们上海统计杂志社全体同仁深深的祝福:祝您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工作进步、家庭幸福!回眸过去了的一年,上海人民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同心同德,奋力拼搏,克服了亚洲金融危机带来的困难,经历了百年罕见的酷暑考验,保持了上海经济持续、稳定、快速的发展.而我们走进的1999年,更是极具特殊意义的  相似文献   

9.
在"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的经济背景下,各国经济与世界经济融合的越来越紧密了,没有一个国家可以离开其他国家而独立发展.但这并不代表越开放对于我们国家的经济就越有利.东南亚一些国家过高的外贸依存度是导致东南亚金融危机的部分原因.有的学者认为中国的外贸依存度也过高了,情况确实如此吗?中国的外贸依存度到底有多大呢?  相似文献   

10.
发展现状:增长速度加快,与全国平均水平差距明显 总体规模持续扩大,产业比重有所下降 四川省服务业增加值从2000年的1549.5亿元,发展到2012年的7964.8亿元,服务业总体规模扩大了5倍以上,居全国各省市第12位、西部省区第1位.其中,2011年、2012年分别达到11.2%、14.5%,比全国同期服务业增长速度分别高出2.3和6.4个百分点. 然而,相对于四川经济的快速增长特别是工业增长速度,服务业的发展仍显滞后和缓慢,服务业比重呈下降趋势.2012年全省服务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3.4%,比2005年下降了5个百分点,不仅远低于同期上海、北京等经济发达地区60%、75%,甚至低于西部省份陕西省.比全国服务业占GDP比重的平均值44.1%低了10.7个百分点,差距仍然较大.  相似文献   

11.
杨清 《上海统计》1997,(1):20-21
1992年,党的“十四大”作出部署:把上海建设成为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1992年以来,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取得显著进展,进入1996年,全市金融业发展继续保持了良好的势头,迈出了可喜的步伐.一、金融机构逐年增加.1992年以来,上海金融业取得长足发展.表现之一就是金融机构及其网点逐年增加.到1995年底,全市共有金融机构及网点2847个,比上年增长近一成.其中:银行网点1596个,保险公司网点101个.一些全国性的金融交易市场也落户在上海.金融机构的不断增加,反映  相似文献   

12.
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1998年亚洲国家经济景气急速降温,北美、欧盟及拉美国家经济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因此,1998年世界经济增长速度要比上年明显放慢,预计为2%左右。同时,世界贸易量的增长速度也仅有37%,大大低于1997年的97%。展望1999年,世界经济形势将与1998年大体相当,或略有好转  相似文献   

13.
金融危机对高校带来的不利影响 金融危机波及全球.从金融领域扩散到实体经济领域,酿成了一场历史罕见、冲击力强、波及范围广的国际金融危机.目前,这场金融危机不仅本身尚未见底,而且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正在进一步加深,其严重后果还会进一步呈现.受国际金融危机快速蔓延和世界经济增长明显减慢的影响,加上我国经济生活中尚未解决的深层次矛盾,今年经济下行的压力进一步加大.  相似文献   

14.
一、国民经济增长对上海移动通信发展的影响进入90年代以来,上海经济步入健康快速的发展轨道,1992~2000年经济连续9年保持10%以上的经济增长速度。200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4551.15亿元,比上年增长10.8%,全市人均GDP为34560元,约4180美元,达到世界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长,城  相似文献   

15.
扩大内需与经济增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摆脱困东南亚金融危机给我国国民经济所造成的负面影响,扭转当前需求不足、市场疲软、经济增长速度回落的被动局面。1998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洞察全局,及时筹策,主动出击,采取了一系列得力措施以确保经济增长目标的实现。“扩大内需,增加投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是一项既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又切实可行的科学决策,它将通过产业互动来搞活经济,同时为未来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奠定更加稳固的基础,开辟更加广阔的空间。那么,当前为什么要通过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来扩大内需?扩大内需与经济增长的数量依存关系如何?本…  相似文献   

16.
自1994年中国确立发展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以来,中国经济保持高速增长.世界银行(1996)的分析报告显示,除了富有钻石的南非小国博茨瓦纳,中国经济增长速度以及持续时间之长在世界经济中是史无前例的.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经济学家们开始重新审视东亚经济的效率问题.克鲁格曼(1999)指出亚洲经济增长"主要靠汗水而不是灵感,靠更努力的工作而不是更聪明的工作".  相似文献   

17.
进入九十年代,上海整个战略性地位发生了变化,发展与改革从全国的后位走向前沿,经济格局实现了重大转变,宏观经济运行稳定性增强,运行质量整体提高,1997年上海国民生产总值人均达到3000美元,为上海九十年代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和2000年人均达到5000美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一、新特点和新趋势上海在整个九十年代的发展与改革中,呈现出了七大显著的特征和新趋势:特征之一: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经济总量增长与结构优化相统一,经济抗波动能力不断增强。从九十年代以来上海国民经济连续七年保持了两位数增长,比八十年代社会增长水平高了近1倍,1997年,经济总量规模比1992年翻了一番多,全市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2.5万元,比1992年扩大了2倍。按目前汇率计算突破3000美元。增长结构从原来依靠第二产业逐步转向第三产业。经济抗波动力能力的增强成为九十年代上海最突出的标志之一。八十年代,上海的经济周期性波动状况是,先于全国周期性波动回落和后于全国经济周期性上升,上海的经济增长速度低于全国平均2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8.
来自上海市统计局的信息表明,上半年上海第三产业的发展势头不容乐观,表现在“三产”在上海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增长速度低于同期第二产业的增长速度,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率(即新增产值在国内生产总值新增产值中所占的比例)也有所下降.经济专家在分析今年上半年“三产”下降的原因时认为:目前上海“三产”三个新的支柱是金融、房地产和交通邮电,去年这三者的新增产值占到了全部“三产”新增产值的60%左右.但是,今年上半年这些产业普遍不太景气,股票市场长时间低迷,国债交易中止,使得金融业产值增长速度急剧下降.房地产业由于外销房、商品房市场萎缩,平价房尽管销路看好但利润有限,同样增速减慢.交通邮电业也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0个百分点左右.这些因素直接导致上海第三产业增速减慢.从表面上看,这似乎是受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但也恰好说明了目前上海第三产业存在的一个大问题:产业抗波动能力弱.  相似文献   

19.
温素芳  胡春香 《山西统计》1999,(3):25-26,31
一、我国出现经济滑坡、通货紧缩现象的因素分析(一)国际经济因素的影响虽说亚洲11个国家和地区中,唯独中国、新加坡和中国的台湾地区没有出现负增长,但仍不可避免地遇到了通货紧缩和经济滑坡的问题,这与国际金融危机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总的来说,亚洲金融危机的发生,恶化了我国所面临的国际经济环境,征少了国际市场对中国产品的需求,特别是严重影响了我国的外贸出口与引进外资。外贸出口在亚洲金融危机不断加深、日元大幅贬值、世界各国普遍调低经济增长速度的外界环境影响下.1998年前7个月增长69%,增幅比1997年同期回落了192…  相似文献   

20.
伟人邓小平逝世的噩耗传来,浦江呜咽,万众垂泪,1300万上海人民与天地同悲,深切缅怀他的丰功伟绩,目睹在邓小平同志关怀激励下上海的巨大变化,哀思如潮……1992年以采,上海人民在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精神的鼓舞下,在党中央正确路线指引下,胜利完成各项任务,全面实现“一年变个样,三年大变样”的奋斗目标,取得了前所未有的伟大成就.这五年是上海改革开放与经济建设全面推进的时期,也是上海解放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之一.增长曲线构成“高位长平台 ”1992年至1996年五年中,上海完成国内生产总值累计达到9938.18亿元,比“七五”时期的规模扩大了2.2倍,从增长速度来看,1992年以来的五年中,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平均增长速度为14.2%,高于八十年代平均增长幅度7.4个百分点.同期上海经济增长波动幅度趋于稳定,连续五年保持在13—14%的水平上,增长曲线构成了一个“高位长平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