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敏 《经营管理者》2009,(18):343-343
中国是一个具有古老而悠久的城市历史的国家。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城市作为政治、经济和人民生活的中心,其所产生的文明也成为中华文明宝库中的重要组成。而象汉代长安、北宋东京、唐时的洛阳古城,都成为中外历史上的闪亮之星。但是这些无论从建筑、经济、政治等各方面来说都曾胜极一时的古代大都,却屡遭破坏、摧毁,以至后来因为某些原因没落而一蹶不振,被许多新兴城市超越甚至取代。一、政治原因城市发展的基本条件之一是“相对安静的政治环境”。因为城市是区域经济的中心,一般也是地方政府的所在地,只有在安定的政治环境下,地方政府为了实施其行政指令,会致力推进城市的发展建设。然而,没有相对稳定的政局,城市发展、建设无从谈起,甚  相似文献   

2.
行政中心功能是不是省会城市的"十全功夫"?如果不是,那些老省会怎么会变得"一无所有"?老省会与新省会,一个怅然滑落,一个拔节成长,50年的发展落差所引发的忧思在于:中国的城市发展何时才能走出政治中心功能依赖的迷途。在区域发展中,我们习惯将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相似文献   

3.
省会城市必须从过去行政中心的优越感中走出来,从整体上再造自己的经济辐射和带动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成为区域经济真正的中心和脊梁。近些年,相当一部分省会城市的中心带动作用不断衰退,省会城市正在失去昔日的光辉。具体表现在一是省会城市与其他城市的差距在不断缩小,二是省会  相似文献   

4.
正经济总是在不平衡中发展的。这种不平衡的发展过程,其实正是这几十年来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现在中西部省份也将这种不平衡发展战略运用于省域的经济发展。央行近期发布的《2014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显示,2007-2012年期间,全国范围内不同区域间的经济发展更趋平衡了,但新的不平衡又浮现了。近日,《21世纪经济报道》刊文指出,在一些省份,其省会城市的经济增长快于其他城市,这表现为省会的"经济首位度"的提高。省会经济首位度。即省会城  相似文献   

5.
程必定 《决策》2001,(9):13-15
21世纪,我国区域经济将逐步进入城市主导型的发展新阶段.由于省会城市既是省区的行政中心,又是省区的经济中心,省会城市的经济发展对全省经济的整体发展就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正因如此,不少省区都十分重视研究省会城市经济,投入很大力量发展省会城市经济;对安徽而言,也应特别注重研究省会合肥经济,加快发展合肥经济.  相似文献   

6.
省域副中心城市,通常指在一省范围内,综合实力较强大,拥有独特的优势资源或产业,且与省会主中心城市有一定距离,可以被赋予带动周边区域经济发展重任的大城市。由于其本土性、出现时间较短等原因,学界对省域副中心的理论研究尚不够深入,多存在于对现有副中心城市对区域经济影响的研究,还没有对省域内如何科学地选择副中心城市进行研究。本文以中国四川省为例,旨在这方面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7.
《领导决策信息》2011,(17):24-25
省会是一个省份发展要素最多、最集中的区域,这一特殊地位决定了省会城市必须发挥好自身优势,率先实现突破。据监测,在“十二五”开局之年,一些省会城市为充分发挥龙头作用,审时度势,明确提出“一流城市”、“第一方阵”、“国家中心城市”等全新定位。太原、石家庄、呼和浩特等地抢抓“十二五”机遇,冲刺一流省会城市。合肥、福州、太原等省会城市提出。在今后5年建设区域性大城市、大都市。而广州、西安、南昌等地区则利用资源优势,致力打造各自特色之都,即国际科技创业之都、中国文化之都、中国水都。  相似文献   

8.
随着世界经济的一体化和中国城市化的高速发展。作为区域的"中心地",城市通过物流的辐射作用将其集聚经济效应影响到整个"辐射区域",集聚效应与物流之间是紧密联系的。城市"增长极"的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借助于产业集聚效应为动力的,城市功能则可通过物流的发展而得以体现。本文试图运用一些定量化的指标与数据来研究中国区域性中心城市的集聚效应与物流发展之间的联系,发现两者之间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9.
城市管理是城市政府的重要职能,城市管理得好坏,直接制约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速度和质量,直接影响城市的对外开发和投资环境。当前随着环三都澳区域发展战略的实施,宁德作为海西东北翼中心城市,必须加强中心城市管理工作,要不断解决城市管理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更好地服务环三都澳区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中心城市的发展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导向和支撑作用,强调中心城市对于区域经济开发、开放的龙头和枢纽地位,并通过中心城市带动所在区域联合开发、共同发展,是邓小平发展理论和开放理论的一个重要内容.江泽民同志强调指出:“各地要从实际出发,发展各具特色的经济,加快老工业基地改造,发挥中心城市作用,进一步引导形成跨地区经济区域和重点产业带.“这些既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科学地概括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心城市的发展道路和经验,又为进一步加快区域性中心城市发展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1.
朱晓刚 《决策》2004,(1):40-41
从国内各省的情况来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省外城市对本省的“经济入侵”是无法避免的事情,此举固然会侵蚀省会城市的“供养区”,有损于省会的中心城市地位,但对全省经济总量的提升未必是一件坏事,因此不必过于强调省会城市对全省经济的主导地位,只要对地方经济的发展和全省大局有利、暂时由谁来辐射和带动并不重要。  相似文献   

12.
本文应用增长极理论,通过实证分析选定安徽的中心城市,进一步分析中心城市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从而找到中心城市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最后提出政策和建议,以更好地发挥中心城市的作用,实现区域经济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3.
省会城市一直是各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但随着一些单列市、地级市的迅速崛起,许多省会城市却相对沉寂,无论是在城市建设方面,还是在中心地位的稳固上,都失去了往日的生机,形成了在民间所称的中部塌陷和省会城市“没落”现象。最近,上海市一所著名高校在自主招生中开出了一  相似文献   

14.
现代城市,是区域经济的核心,又是国民经济和区域经济活动的空间依托,是区域经济组织的节点和载体,对区域管理的研究必然涉及对城市经济及城市化战略的研究.随着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城市在区域经济中的中心作用也日益增强.理解和把握城市经济的最佳切入点就是城市经济增长.本文基于城市化进程与区域经济发展相关性分析,对中国城市化进程及生态城市建设的战略选择进行初步的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15.
《领导决策信息》2010,(42):28-30
广州市是广东省省会,广东省经济、科技、教育和文化中心,是国家中心城市,华南地区第一大城市,华南最大交通枢纽,中国南方经济交通贸易航运中心,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受惠2010年亚运会、入选“中国五大中心城市”、粤港合作以及旧城改造等利好因素拉动,广州正快速驶入城市价值跃升年。  相似文献   

16.
当前,我国正处于快速城市化发展阶段,而在城市化过程中集聚经济的作用至关重要。因此,研究和判断一座城市集聚效益的存在与否及大小,不仅是城市经济和区域经济研究的主题,更对城市经济以及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和现实意义。但由于对集聚经济的研究存在着一些方法上的难题,所以其理论分析较多。从这个角度看,通过对我国城市聚集经济进行实证分析而得出的结论就更值得关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的吉昱华、蔡跃洲、杨克泉最近通过对中国城市集聚  相似文献   

17.
省会城市一直是各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但近几年,郑州、武汉、合肥、太原等许多省会城市却相对沉寂,无论是在城市建设方面,还是在中心地位的稳固上,都好像失去了往日的辉煌。而自“十一五”规划启动以来,许多省区重新强调要发挥省会城市龙头带动作用,将振兴中心城市及打造  相似文献   

18.
省会迁移     
一个城市,一旦成为区域的政治中心,他就具有了不可抗拒的竞争力、吸引力,从而也就有了巨大的活力。抛开老省会不说,城市功能的剥离对所有城市来说都是不能承受之重。  相似文献   

19.
正省会"一把手"通常由省委常委兼任的惯例,让同级和上级纪委均很难对其进行监督去年5月22日,随着南宁市委书记余远辉被中纪委调查,十八大之后,省会城市"一把手"落马人数已达8人,在中国省会城市中占比26%。在这些落马的省会"一把手"中,中央候补委员有5名,分别为万庆良、陈川平、王敏、杨卫泽,以及此次被调查的余远辉。  相似文献   

20.
《决策导刊》2006,(10):19-20
“十一五”时期,是永川现代大城市和区域中心城市建设的扩张期,是工业经济、商贸物流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职业教育和现代服务业的加速发展期,重庆市委、市政府作出了将永川等6个城市建设成为区域中心城市的决定,永川近期将启动6.27平方公里的城市东部新区和重庆永川工业园区大安工业组团5平方公里的城市东部工业新城建设,这些都为永川非公有制经济加快发展创造了历史性机遇。为此,永川将着力抓好以下工作,全力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努力为打造区域中心城市提供强有力的产业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