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托妮·莫里森对于《娇女》的核心情节——瑟 思杀婴的处理,采用了多重叙事角度和时序颠倒、纵横交错等后现代派写作手法,揭露了蓄 奴制的罪恶,说明了杀婴行为既是蓄奴制下黑人对白人的反抗,又是黑奴深厚母爱的表达方 式。被杀的娇女的阴魂,既是贩奴过程中屈死的六千万黑奴冤魂的化身,也是整个黑人苦难 历史的缩影。  相似文献   

2.
正如奴隶制不是美国所独有的一样,在美国,奴隶制也不单单为白人所有。本文紧紧扣住技术手艺是如何改变一部分黑人的命运展开,深刻分析了黑人手艺人获得自由的可能性和他们在自由之后崛起以及蓄奴的的原因,揭示奴隶制在黑人手艺人的眼中是如何从一种人剥削人的制度变为一种可以盈利的制度。从另一个层面揭示奴隶制是以盈利为目的的人剥削人的经济制度。  相似文献   

3.
托妮·莫里森的代表作《宠儿》运用感性、物性的身体为叙事手段和叙事对象,使蓄奴制时代美国非裔尤其是非裔女性的历史际遇和现实体验得以由不可言说变得可以“言说”,淋漓尽致地揭露了白人种族主义对黑人尤其是黑人女性主体的剥夺与压迫,同时展现了后者在特定历史条件下以身体为武器和战场展开的抗拒与颠覆;《宠儿》文本也得以借助身体叙事建构黑人女性写作的主体,消解西方理性传统和男性中心文化。  相似文献   

4.
斯托夫人的代表作《汤姆叔叔的小屋》是19世纪美国反蓄奴制运动里最伟大的宣言书,它使北方振奋起来,决心以武力对付坚持蓄奴制的南方;它也忠实地记录了美国南方黑奴的悲惨命运。本书首次唤醒了白人对黑奴的同情。富有人性的汤姆叔叔是美国小说史上第一位黑人英雄。文章试图分析主人公汤姆叔叔,一个充满着基督精神,虔诚地信仰上帝的黑奴在其所经历的苦难生活中所体现的基督英雄主义。  相似文献   

5.
在英属殖民地时期,北美切萨皮克地区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奴隶主群体的成长.作为使用奴隶劳动从事商业经济活动的经营者,奴隶主群体的成长有赖于三个方面的条件结合.奴隶制的确立为奴隶主蓄奴提供了制度保障,人口的增长为奴隶主群体提供了人口来源,商业经济的发展为奴隶主提供了使用奴隶劳动的经济空间.这三个方面的条件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相互结合,使得那些具有个人创业能力和家族势力优势的白人家庭在白人社会中脱颖而出,成为统治该地区社会的奴隶主群体.  相似文献   

6.
斯托夫人的代表作《汤姆叔叔的小屋》是19世纪美国反蓄奴制运动里最伟大的宣言书,它使北方人民振奋起来,决心以武力对付坚持蓄奴制的南方,同时这本书也忠实地记录了美国南方黑奴的悲惨命运,唤醒了白人对黑奴的同情。文章试图通过分析主人公汤姆叔叔——一个充满着基督精神、虔诚地信仰上帝的黑奴在其所经历的苦难生活中所体现出的忠诚、仁慈和宽恕,以及他对奴隶制度的残忍性所表现出来的妥协与忍让,得出黑人奴隶要获得自由就必须进行斗争这一作品的主题意义。  相似文献   

7.
美国黑人女性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在废奴运动后的早期,黑人女性境况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对抗的力量》这部小说就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集中描写并探讨了废奴后中产阶级黑人女性的生活状态。本文通过分析这部作品中几位女性在各方面的成长历程,认为黑人女性已经在诸多方面实现了自身的主体性,主体性的实现挑战了男权机制与种族压迫。  相似文献   

8.
尽管比起任何南方人来,黑人无疑被更深地打上奴隶制的烙印。但是,因为这种制度是南方体制的中心,所以那里的白人也受到了它的影响,虽然大多数白人同这个“独特的制度”并没有直接的关系。 在十九世纪,南方白人中为数最多的是自耕农。掘弗兰克·奥斯雷统计,约80%的自耕农拥有自己的土地。在五十年代,南方经济日益发展,一般的白人自耕农普遍手头富裕,家业兴旺,绝非当时的废奴主义者描绘的传统的穷苦白人形象。这些旧日南方独立自主、埋头苦干、敬畏上帝的农人,虽有数量上的优势,却无奴隶主政治上的声势。奴隶主为数不多,但拥有黑人劳动力,在实际上主宰了南方的经济、政治和文化。  相似文献   

9.
[摘要]由于爱默生在19世纪50年代对废奴运动表现出来的兴趣、热心和公开立场,不少人以为他提倡种族平等。本文指出废除奴隶制是一回事,种族歧视则完全是另一回事。爱默生的确认为奴隶制是一种不利于社会发展的制度,的确赞成废除奴隶制,但他和他同时代的大多数白人一样,并不赞成黑人和白人在社会地位和政治地位上完全平等。在骨子里他仍然是一个白人至上主义者。  相似文献   

10.
美国独立战争给一些黑人奴隶打开了通向自由的大门,自由黑人在"量"上有了很大的飞跃,引起了白人的极大的恐惧。同时,由于广泛的非选择性地解放奴隶,自由黑人在"质"上也发生了变化:纯种黑人代替黑白混血儿在自由黑人中占绝大多数,从而引起了白人的憎恶乃至是仇视。因此,憎恶和仇视成为了美国独立战争到南北战争期间白人对整个自由黑人群体的主要态度。  相似文献   

11.
托尼·莫里森的作品《慈悲》展示了在蓄奴制的摧残和压迫下,各色人种奴隶封闭自我、自卑压抑的精神世界。小说着重描述了叙述者佛罗伦丝的精神世界,通过对佛罗伦丝自卑情结原因精神世界探索蓄奴制下奴隶们自卑心理的根源。  相似文献   

12.
《汗水》是佐拉·尼尔·赫斯顿早期的一则优秀短篇小说,作品描述了一对黑人夫妇之间的冲突。小说不仅叙述了在父权社会统治下一位黑人女性的自我觉醒、反抗和胜利,更加反映了白人对黑人同化与压迫的胜利。  相似文献   

13.
在艾丽丝·沃克看来,黑人男性对同族的黑人女性的性别压迫是对白人主宰下的男性霸权势力的丑陋复制,其与种族歧视和阶级压迫一起,制约着黑人女性主体性精神的发展,并使黑人女性处于各种话语和权利的边缘地位。艾丽丝·沃克在其创作实践中,从"女性主义"的理论视角出发,修正了种族歧视话语和性别主义话语,并倡导两性间的和谐,以使黑人民族走向解放之路。  相似文献   

14.
亚历克斯·哈里的《根》与托尼·莫里森的《宠儿》在探索黑人历史,寻找黑人文化之根与自我,控诉白人对于黑人的残酷剥削与压迫上有许多相似之处。通过对两部小说的分析,显示出美国黑人只有不忘记自己的非洲之根,不忘记黑奴制度下曾经遭受过的苦难,不忘记自己独特的文化传统,才能实现民族文化意识的觉醒。  相似文献   

15.
美国黑人男作家拉尔夫·艾里森在<看不见的人>中揭露了黑人所遭受的种族歧视与压迫,书写了被白人歪曲、抹煞的黑人历史:描述了百年来黑人因为长期遭受歧视而陷入文化身份危机.从三个方面分析黑人文化身份的丧失原因,一是白人在生活中对黑人话语权的剥夺,二是黑人对话语权的自我放逐,三是黑人在文化夹缝中扮演着求生存的双重性身份.话语衍生出权力,黑人要想得到最终该有的身份地位.就该努力去恢复自己的话语权.  相似文献   

16.
沃尔特·惠特曼文学思想和写作风格对世界文学的影响是巨大的。《草叶集》歌颂自我,歌颂劳动和劳动者,歌颂大自然,批判奴隶主和蓄奴制度的血腥本质,歌颂黑人对国家建设的贡献,饱含了诗人对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的追求和向往,充满了强烈的爱国精神和民族意识。  相似文献   

17.
在《紫色》这部小说中,艾利斯·沃克通过对几个典型的黑人妇女及最终她们如何形成一个团体的描述.揭露了黑人妇女在白人和黑人男性的双重压迫下的种种不幸,反映了她们“自我’’意识特别是女权主义的觉醒。  相似文献   

18.
《土生子》中视觉的象征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黑人作家理查·赖特的抗议小说《土生子》为黑人文学的发展做出了不可或缺的贡献。《土生子》中虽没有残酷迫害黑人的白人种族主义分子形象,但是小说中的白人诸如道尔顿一家以及共产党代表简、麦克斯等对于黑人的真实情况都表现出了一定的盲目性。另外,在谴责白人有眼如盲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包括主人公别格及其家人等在内的黑人在对待白人的压迫时也表现出一定的盲目性。正是两种种族之间的盲目关系与态度导致了小说浓重的悲剧色彩。  相似文献   

19.
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尼·莫里森的《宠儿》一反传统黑人小说,在文本中添加了一位对女主人公塞丝的命运起有举足轻重作用的,以“他者”存在的白人姑娘——契约奴爱弥。虽然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白人不可能善待黑人,但是爱弥所做的一切颠覆了传统的观念。通过对爱弥名字和身份的剖析说明了她在小说中的关键作用,通过爱弥的叙述眼光更直接地突出了黑奴所遭受的痛苦和屈辱。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主人公与美国白人之间看与被看行为的描写,《看不见的人》揭示了种族主义和殖民主义对美国黑人身份和意识形态的限制。 本文以萨特和拉康为代表的视觉理论为基础,结合法农对于种族与黑人身体的后殖民论述,解读小说中作为文化主体的白人群体与作为文化他者的黑人群体间的视线交流,分析在各自目光中被异化的黑/ 白人形象,从而揭示被种族化的人类整体共同面临的身份危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