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宪政模式转型与近代英国崛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魏建国 《北方论丛》2005,25(6):102-106
中世纪英国的宪政模式是司法型的,国王权力在司法领域受到一定的限制,但是在政治领域却不受限制.而伴随着近代早期英国国王所代表的行政权力强大,司法领域越来越难以约束和规范国王的权力.最终,英国通过将中世纪司法机构的议会改造成近代立法机构的议会,来实施对国王行政权力的政治规范和约束,并完成了代议制型宪政模式建构.司法型宪政模式向代议制型宪政模式的转变,标识了近代英国宪政模式的转型.宪政模式转型完善了英国市场经济体制,从而也就为近代英国的崛起奠定了体制基础.  相似文献   

2.
多元社会结构是西方近代文明的核心要素,它形成于中古时期,其形态主要表现在二元权力体系、多元权力主体和多元法律体系等方面;其特征主要是围绕主体权利而形成的二元社会主体间的一种对立、抗衡、合作、利用的契约关系;其形成与发展依赖于三大传统,即日耳曼传统、罗马法遗迹和基督教思想.多元社会结构作为一种社会文化,深深浸透于西欧人的思想意识中,内化为一种集体无意识,在社会活动的方方面面都会自觉不自觉地用不同的方式表现出来.正是多元的社会结构,催生了西欧近代的民主宪政,催生了保障市场经济形成的法律体系,从而使西欧较早步入了现代社会.  相似文献   

3.
民主是一个古老的政治理想,且有直接民主和间接民主(代议制民主)之分,前者源于古希腊、罗马的城邦,后者则源于西欧中世纪多元的社会权力结构。在中世纪的英国,社会权力呈现出多元的结构,权力的四极——国王、封建主、教会、城市相互掣肘,这就为下层民众的崛起创造了生存空间。富裕农民——乡绅逐渐崛起,到了中世纪后期、现代早期,他们控制了议会下院,并运用法律武器同国王和上院进行抗争。间接民主在多元权力结构的西欧萌芽并开始成长。  相似文献   

4.
英国中世纪的城市自治与宪政成长密切相关。英国城市的特许状是具有宪法精神的文件,是近代资本主义宪政制度的起源。英国的城市法初步具备了近现代法律制度的雏形和基本精神。英国的城市自治制度具有宪政性质、宪政特征与宪政意义,对我国城市的社区自治制度与宪政建设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5.
基督教传统是西方文化的重要特征,早期基督教从古典政治文化中汲取了丰富营养,到了"黑暗时代"的中世纪,人们会把基督教与黑暗统治联系到一起,但是基督教传统中的"罪感"文化、法律观念及植根于基督教信仰的政教二元化权力体系的作用,在中世纪出现了宪政思想萌芽并获得初步的发展,尤其中世纪后期,宗教改革运动、新教思想对宪政产生起到推动作用,由此可见,中世纪基督教对宪政的产生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6.
洛克的宪政理论对英国近代宪政制度的意义在于 :运用流行的自然法学说为新兴政权提供理论基础 ;汲取传统中“议会至上”、“王在法下”等合理内涵 ;发展古代分权论、混合政体论以及制衡观点 ,奠定了英国独特的宪政制度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黑暗中的曙光——中世纪基督教对西方宪政的主要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督教传统是西方文化的重要特征,早期基督教从古典政治文化中汲取了丰富营养,到了“黑暗时代”的中世纪,人们会把基督教与黑暗统治联系到一起,但是基督教传统中的“罪感”文化、法律观念及植根于基督教信仰的政教二元化权力体系的作用,在中世纪出现了宪政思想萌芽并获得初步的发展,尤其中世纪后期,宗教改革运动、新教思想对宪政产生起到推动作用,由此可见,中世纪基督教对宪政的产生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8.
胡琦 《天府新论》2019,(1):70-80
从思想史的角度来看,中世纪英国法治兼容并包,融日耳曼法、教会法、罗马法和普通法之思想精髓于一体。日耳曼的习惯法使“王在法下”观念深入人心。罗马法和教会法的传播和影响推动英国法治理性化,但带有浓厚的神权政治色彩。在普通法的影响下,英国法治思想日趋制度化。中世纪英国法治思想的演变体现了法律至上和政治民主的双重逻辑。法律至上体现了法与权的关系,规定了王权的法律边界;政治民主体现了官与民的关系,强调民主制度对王权的控制。在观念与制度的交融下,法治观念以制度为载体,制度以法治观念为灵魂,并且形成了“以司法制约权力”、“君民共治”的制度文化。这种独特的法治传统推动英国政制向议会主权和混合政体的方向演进。  相似文献   

9.
宪政问题     
宪政是植根于西方历史文化背景下的一种理念、制度和政治实践,尽管在历史传统、社会矛盾和权力结构各异的不同西方国家,人们对宪政的理解各不相同。中国共产党人同样不能回避宪政问题,1940年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的宪政》一文中指出:“宪政是什么呢?就是民主的政治。”“世界上历来的宪政,不论是英国、法国、美国,或者是苏联,都是在革命成功有了民主事实之后,  相似文献   

10.
都铎王朝是近代早期英国民族国家形成的重要时期。王权至尊的形成则是英国近代早期民族国家形成的一个重要政治表现。王权至尊是亨利八世通过宗教改革来逐步实现的。国王突破中世纪的二元权力体系,成了英国教俗两界的至高权威。亨利八世一方面大力复兴罗马法,宣扬罗马法中加强君主权力的精神和原则。同时利用王在议会的立法权,向通过议会制定的法律寻求至尊王权的法律保障。在这个过程中,英国的王权与议会共同发展起来,王在议会取得了英国最高立法权。  相似文献   

11.
中世纪晚期到近代早期富裕农民的兴起构成英国社会变迁的重要现象.历经中世纪时期的庄头、富兰克林,到近代早期,以约曼为代表的富裕农民阶层成为英国社会介于贵族与普通农夫之间的强有力的中间等级.富裕农民人数众多,他们参与管理乡村地方行政、司法事务,倡导发展教育,在乡村的地位举足轻重.上层约曼甚至与缙绅、骑士相互渗透和交叉,传统的种种社会界限由此变得模糊不清.富裕农民成为英国向近代社会转型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12.
柴彬 《兰州学刊》2006,(1):63-65,206
治安法官本来是英国自中世纪以来就有的一种地方基层司法文官,但是英国都铎王朝时期特殊的国内时势,赋予了它新的角色和职能,使它派生出广泛而重要的经济和社会权力,而且它和其所赖以依存的社会基础———乡绅阶层在建立英国近代国家和具有世界意义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对此作以历史检视,对于探溯英国的近代“起飞”和崛起有着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13.
协合民主是比较政治学的重要理论模式,它根据多元社会的结构性特点设计政府机制,将具有分裂政治文化特征的民主制转变为稳定的民主制.协合民主由大联盟、相互否决、比例制和局部自治四项原则构成,提供了批判多数民主的制度模型.基于社会结构和行为过程研究的融合,协合民主模式申明了制度选择对权力分配和政治稳定的重大影响.根据协合民主的逻辑,具有多元社会特征的发展中国家应规范政治竞争的范围和强度,通过制度建设促进民主发展.  相似文献   

14.
基督教传统在西方宪政的起源、酝酿和形成过程中都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早期基督教教义中的原罪观、对上帝虔诚的信仰及平等、博爱等观念为西方宪政制度的萌发提供了思想基础。到了中世纪,基督教的影响进一步扩大,形成了具有自己独特体系的教会法学,其独特的二元政治观、内部权力架构等对西方宪政的分权理论有着重要影响。而后,基督教式微,在宗教改革中确立的宗教个人主义的思想意识,为近代西方宪政提供了个人主义的深厚理论基础,进而推动了资本主义发展和西方宪政制度的成型。  相似文献   

15.
蔡蕾 《理论界》2007,6(3):200-201
在17世纪初以英王和议会为主要对立双方的宪政冲突中,英国普通法职业团体为了维护“法律至上”的宪政传统和自身的职业利益,成为了议会的合作者。在他们的推动下,议会的理论水平和斗争力量得以提高,议会斗争走向深入。  相似文献   

16.
王栋 《天府新论》2022,(4):60-78
孟广林教授是我国知名学者,他厘清了中世纪英国王权的概念与理论模式,并以“封建王权”和“宪政王权”书写了中世纪英国政治史。孟广林洞察了王权与议会、法律、贵族以及中下层社会的复杂互动关系,申明了王权在中世纪英国政治中的主导地位,基本破除了国内学界对辉格史学的迷思。这些进步的取得得益于唯物史观的指导、学术对话以及中西比较。中国学界既要总结学界整体研究之发展,亦应凝练学者个人之探索,才能建设具有主体性的中国学术。  相似文献   

17.
辛本禄 《河北学刊》2012,32(5):136-139
社会权力结构变化是经济制度创新的重要因素之一.从历史上看,前工业社会,农民和奴隶没有独立性的私有产权,产权与神权、君权、皇权联系在一起,失衡、固化的权力结构不利于生产力发展与市场交易,制度创新很难发生,这一时期的制度变革往往依靠武力;早期工业社会的权力结构呈现一种相对多元结构,产权私有制与市场制度结合,公司制企业替代传统作坊等创新制度促进了经济的发展;20世纪开放的产权制度形成了多元产权主体共存于同一经济组织之中,不断变化的权力结构带来经济制度的不断创新以及生产力和经济的空前发展.可以说,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历史是权力结构不断发展变化的历史,也是制度不断创新的历史.  相似文献   

18.
陶钟灵 《贵州社会科学》2007,216(12):140-144
以中国传统政治法律文化为视角,可以探寻历代治乱相循的文化根源.从对晚清宪政思想启蒙和预备立宪的解读,不难找到清末宪政之路举步维艰的根本原因.自上而下的立宪和行宪固然重要,但宪政胚胎的培育是更为重要的社会系统工程.对尚处于宪政发展初级阶段的一些非西方国家,其宪政立法在多元文化背景中应力求汇通和超越.  相似文献   

19.
论宪政视域中现代行政权的多元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权是现代行政的实质,是国家权力的核心.现代行政权的扩张和泛化呼唤强化对权力的全方位制约.宪政的本质在于制衡国家公共权力,宪政以有限政府和有效政府为逻辑起点,超越传统单一控权模式的局限,建构以权力制衡、权利制约、法律规制、程序控制和社会监控等多维一体的控制行政权的综合体系.  相似文献   

20.
中世纪,英国教士阶层以神权等级的形式存在,然而,这种存在形式在近代早期社会的转型变革中发生了巨变.这种巨变肇始于宗教改革,宗教改革从权力、身份、组织三个层面解构了原有的神权等级,同时也使教士的职业角色和职责重点发生了变化.为了与教士新的职业角色和职责重点相适应,英国国教会不断革新,促使英国教士阶层逐渐具备了现代职业集团的若干特征.在英国社会由中古走向近代的转型过程中,教士阶层也实现了自身存在形式的近代化变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