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使用2013年中国家庭收入调查(CHIP)数据,采用多项Logit模型基于信贷配给视角研究村庄信任对农村民间借贷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村庄信任程度越高,农户更易通过民间借贷获得融资,且受到各类民间借贷配给的概率明显降低;亲友信任与他人信任的提高均降低了农户民间借贷配给的概率,但亲友信任对各类民间借贷配给的影响大于他人信任,且他人信任的提高并不能改善其交易成本配给状态。进一步考察村庄信任对不同财富水平农村家庭影响的异质性发现,村庄信任降低农户民间借贷配给概率的作用机制在财富较少的农村家庭中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2.
经济学农户借贷过程中信任机制的构建———一种基于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的分析……………蒋永穆,纪志耿1-5论物质资本产权与人力资本产权交易……………………………………………………………………年志远1-1 0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特征、内容及实践………………………………  相似文献   

3.
在实地调查了陕西周至、千阳两县小额信贷实施效果的基础上,运用博弈论基本方法,比较分析了不完全信息条件下与信任条件下农信社和弱势农户的融资博弈关系.在不完全信息条件下,农信社因害怕农户违约导致其收益处于完全损失状态下,因此会以较大的概率拒绝向弱势农户提供贷款,致使小额信贷无法实现.在信任条件下,弱势农户和农信社都了解对方将要采取合作的策略,因此信任会促使借贷顺利完成.据此针对博弈过程中的一些实现条件对小额信贷的运作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以3个不同地区村庄的农户作为调查对象,测量农户各种社会网络关系,构建中介效应模型,探究影响农户销售合作对象选择的驱动因素及具体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在驱动因素对农户销售合作对象选择的作用机制中,一般信任关系比特殊信任关系作用更显著;姻亲关系比其他情感关系作用更大,部分情况下血亲关系反而起负作用;情报关系、咨询关系具有中介效应,且咨询关系中介效应更显著。  相似文献   

5.
农户民间借贷是基于农村社会关系网络,依靠人与人之间互相信任为前提的金融交易行为。文章基于社会资本的视角,以社会资本的理论背景以及特性作为铺垫,着重于从静态社会资本和动态社会资本两方面分析了农户民间借贷行为。认为,情感性作用主要体现在因血缘关系而发生的借贷行为上,工具性作用主要体现在以地缘、业缘为联系的借贷行为之中。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村社会关系网络开始由情感性关系向工具性关系转化,使得农村人际关系网络的不稳定性显著增强,农户的民间借贷行为也产生相应的变化。  相似文献   

6.
利用2008年对西部落后地区49个村庄资金借贷现状调查的数据,对影响农户资金借贷行为的因素进行大样本考察,以期为西部经济落后地区金融体系的改良和发展提供依据和新思路。从农户资金借贷发生率、融资偏好、借贷资金用途、借贷成本等方面考察了农户的资金借贷特征。在对农户资金借贷影响因素的研究上,首先提出影响农户资金借贷行为的理论假说,再选取多元逻辑斯蒂模型作为分析工具对其进行检验。统计结果表明农户的个人因素、家庭因素、偿债能力以及对信用社的主观感受对农户的资金借贷行为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最后针对实际情况对西部地区农村金融体系的构建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以传统农业社会与现代工业社会两种经济形态并存的乡土社会,为中国民间金融的产生与演化提供了丰富的土壤,而基于血缘、亲缘或者挚友关系所组成的社会网络又成为农村民间金融非常重要的履约机制,因此民间金融在广大的农村地区得到了蓬勃发展。以安徽省41个乡镇91个行政村1245家农户的调研数据为基础,从社会网络视角对农户借贷的难易程度和实际借贷行为进行的考察表明:农户社会网络的规模越大,农户越容易借贷,而农户的实际借贷行为也更加方便;农户社会网络强度越大,农户也越容易借贷,但是社会网络强度对农户实际借贷行为的影响程度比网络规模要弱;我们还发现农户的家庭特征对农户的借贷行为也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8.
陕西泾阳、洛川县农户资金借贷的调查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陕西洛川县和泾阳县219个农户借贷行为的问卷调查,以及渭北地区"公司+农户"产业化组织模式中的农户融资状况的实地考察,发现陕西典型农业区域的农户借贷需求强烈,借贷资金更多地投资于资金量较大的家庭消费项目、投资回报率较高的农业产业化项目;农户所需的借贷资金供给主要来自民间借贷,政策性金融机构、商业性金融机构及合作金融机构不能满足农户的借贷资金需求。针对农户资金借贷需求和供给状况以及其中的问题和成因,为促进陕西典型农业区域农业结构转换与产业升级,政府必须以完善农村信贷机制为主,健全农村金融市场体系和优化农村金融环境,切实发挥政策性农业银行、商业银行的政策导向效应,强化农村信用合作社的服务功能,规范民间信贷等非正规金融活动行为。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陕西省长安区486户农户问卷调查,运用probit回归模型对农户借贷行为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家庭人口、家庭总资产、家庭总收入、借款用途等因素对农户借贷行为的影响较为显著。针对影响农户借贷需求因素的状况以及其中的问题和成因,为促进陕西省城乡转型区域农业结构转换与产业升级,政府必须以完善农村借贷机制为主,联合金融机构做好农户生活性借贷和生产性借贷的区分和指导工作,建立新型信用指数制度,健全农村金融市场体系,切实规范民间借贷等非正规金融活动行为。  相似文献   

10.
中国农户借贷行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时期,农户分层随之出现新的变化,不同特征的农户,其借贷需求呈现出不同特点。文章基于这一背景,从分析农户借贷需求行为出发,研究如何建立农村多层次信贷需求与农村金融供给体系协调发展的机制,区别对待农户的不同借贷特征,尝试较准确地反映农村金融市场供求状况。  相似文献   

11.
博弈论框架下的信用缺失探析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5  
运用博弈论探析了我国在完善市场经济中的信用缺失问题 ,认为信用缺失的原因在于经济主体对未来缺乏足够的信心 ,合同 (战略 )的执行机制不力及政府宏观经济政策的动态不一致 ,并据此提出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2.
在现阶段社会信用程度依然低下 ,形形色色的政府干预依然存在 ,现代商业银行制度尚未建立和完善的背景下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信贷资产风险的控制将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文章通过剖析信贷资产风险形成的内外部因素 ,阐述了信贷资产风险的形成机制 ,提出了控制信贷资产风险的针对性措施。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我国能源企业重大信任危机频发,甚至多次成为舆论关注热点。当前,国家能源局通过发布《能源行业信用体系建设实施意见(2016-2020)》《能源行业市场主体信用评价工作管理办法(试行)》等政策性文件,着力推进能源企业信用体系建设。然而,由于能源企业信用理念尚未有效形成、国家信用法律制度有效供给不足,导致我国能源企业在信用体系建设方面存在着治理机制不完善、信息采集不足、监管方式僵化等问题。为了加强我国能源企业信用体系建设,需要进一步树立能源企业信用理念,确立信用治理机制,创新信用监管方式,建立信用法律制度,构筑信用信息共享机制。  相似文献   

14.
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目前,我国西部地区市场经济已建立,但是在市场经济运行中出现了严重的"反经济信用现象",阻碍了我国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建立健全信用法律制度、发展行业自律的功能、建立政府信用行政行为以及专门的资信体系等措施,可以有效改善西部地区经济信用危机问题.  相似文献   

15.
测算消费信贷政策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单单从“量”的维度进行有失偏颇,在考量经济增长“质”与“量”的全面特性的基础上,探寻消费信贷政策与经济增长质量耦合关系中的作用效力更具系统性.文章从作用机理出发构建测度经济增长质量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第一主成分分析法并以协方差矩阵作为输入,确定各基本指标的系数与特征根,测算各基本指标权重以求得各评价维度指数,并以同样方法求得总体层面上经济增长质量指数,进一步以FAVAR模型测算消费信贷政策对所求指数的作用效力.实证分析结果认为: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经济增长过程协调性、经济增长过程持续性和经济增长结果质量呈稳步上升态势,经济增长方式质量逐步下降,经济增长过程稳定性基本平稳;消费信贷政策对经济增长质量、经济增长方式质量、经济增长过程协调性、经济增长过程持续性和经济增长结果质量呈现不同程度的正向影响,对经济增长稳定性呈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16.
中小企业融资与信用担保制度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资金不足目前已成为我国中小企业发展中最为突出的问题,融资困难成为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而担保困难又是“瓶颈”中的“瓶颈”,使得银行及其它金融机构为规避自身风险不愿对中小企业融资,从而造成中小企业的发展得不到足够的资金支持。我国目前的信用担保业尚未形成体系,其机构设置、运行机制、业务范围、风险控制、配套机制等方面均存在缺陷。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构建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信用担保体系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7.
建立失信被执行人信用修复机制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在政治效果上可以促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法律效果上可以从源头切实解决执行难问题,在社会效果上落实善意文明的执行理念。尽管建立失信被执行人信用修复机制具有多重意义,但是构建我国失信被执行人信用修复机制仍然面临着许多问题与困难。首先在理论上存在分歧,各方对失信被执行人信用修复机制的内涵有不同解读;其次在实践过程中,失信被执行人信用修复机制的构造也不同;最后在程序方面也存在失衡,被执行人信用修复缺乏可操作性。针对不同的问题提出不同对策:第一,科学界定失信被执行人信用修复机制的内涵。第二,完善失信被执行人信用修复机制。第三,完善失信被执行人信用修复机制的操作环节。  相似文献   

18.
从信息经济学的角度分析,由于信用主体间信息不对称引起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是导致建筑市场信用缺失的主要原因,而信用信息供给不足则是产生信息不对称的根源。通过分析已有建筑市场信用信息数据库建设现状可知,由于政府部门拥有的信用信息对社会开放程度低及缺乏统一的信用信息平台等原因,建筑市场信用信息难以共享。进一步通过数学模型进行机理分析可发现,建筑市场各主体在信用信息供给中存在的"搭便车"现象,是各主体缺乏投资建立信息平台主动性的原因。应赋予各信用主体所提供的信息以合理的价格,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各主体提供信用信息的积极性,促进建筑市场信用信息共享。  相似文献   

19.
美国“次债”危机对完善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制度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次债"危机缘于其个人住房信贷资产证券化过程中各个链条存在的一系列风险控制漏洞。在我国金融业已经开始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试点及推广工作的现实情况下,分析总结美国此次"次债"危机的经验教训,对于完善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法律制度,提高资产证券化实际运作中的风险控制能力,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对美国"次债"危机原因的分析,从"规范银行放贷程序"、"强化发行机构和受托机构信息披露不实的责任"、"改善信用评级机制"、"加强对资产证券化业务的监管"等几个方面,提出了完善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法律制度的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20.
在阐述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的内容及模式的基础上,重点分析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的制度绩效,指出在法人治理层面存在股东名不符实、"三会"制度有名无实、经营者职业角色失范、法人地位不明确等问题,难以形成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提出应从完善内部治理与外部治理入手,深化产权制度改革,完善"三会"制度,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培育职业经理人,理顺外部治理,以建立科学有效的法人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