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和吉尔吉斯斯坦的关系受地缘政治关系、"东突"问题、边界问题、跨国犯罪问题、吉国政局变动、同源民族间的关系的影响和制约.吉尔吉斯斯坦地理位置相当重要,中国与吉尔吉斯斯坦有着漫长的共同边界,吉国局势的变化、稳定都对中国产生一定的影响.中吉关系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2.
奥什事件的发生和不断出现的游行示威活动,依然显示出新政府的脆弱性。吉尔吉斯斯坦正面临着政治危机、经济危机和民族关系危机。吉尔吉斯斯坦的局势还在不断变化发展中,面临的危机和国内外压力很大,很多因素难以控制,出现突发事件和不断出现的游行示威活动的可能性仍然存在。我们需要密切关注吉尔吉斯斯坦持续不稳的政局发展以及奥什事件对中国新疆边境安全的影响,做好防止中亚地区难民再次进入边境地区的应急预案。  相似文献   

3.
吉尔吉斯斯坦是中国的重要邻国, 历史遗留下来的复杂的民族、部族、宗教矛盾和冲突, 加之各种恐怖势力的介入、大国地缘政治的影响, 使该国政治局势进一步复杂化。本文从南北矛盾、国内反对派的兴起、吉国内热点地区透析、大国地缘政治影响, 对激烈变动的吉尔吉斯斯坦政局作了较为客观的评析。  相似文献   

4.
2 0 0 1年 12月 17日 ,中国克拉玛依仲裁委员会与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国家工商会仲裁委员会、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高级仲裁院仲裁合作协议签字仪式在乌鲁木齐市举行。会议由克拉玛依仲裁委员会副主任、秘书长马力克·斯地克女士主持 ,克拉玛依市市长、克拉玛依仲裁委员会名誉主任唐健先生、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国家工商会仲裁委员会代表阿比波夫斯可先生、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高级仲裁院代表吐尔都·卡若耶夫先生分别在签字仪式上致辞 ,克拉玛依市副市长、克拉玛依仲裁委员会主任玉素甫江·阿不都热西提先生与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吉尔吉斯斯坦共和…  相似文献   

5.
“上海五国”机制最初是从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五国加强边境地区的信任和裁军开始发展起来的。由于五国元首的首次会晤在上海举行 ,这一合作进程后来被称为“上海五国”机制。几年来 ,“上海五国”机制本着“睦邻友好、平等互利、团结协作、共同发展”的原则 ,通过五国元首五次晤以及一系列不同层次和方面的会谈和谈判 ,在解决历史遗留的边界问题、加强军事安全领域合作、扩大经贸领域的合作和交流 ,以及地区和国际事务中加强共识等方面不断取得成就。2 0 0 1年 6月 14~ 15日 ,“上海五国”第六次元首会晤…  相似文献   

6.
中亚的宗教极端组织是在1991年苏联解体后发展起来的,其中以"伊扎布特"最为活跃。文章以"伊扎布特"在吉尔吉斯斯坦的活动为视角,阐述了宗教极端组织在吉尔吉斯斯坦的发展现状,分析了吉尔吉斯斯坦女性加入宗教极端组织的原因;讨论了女性加入宗教极端组织的途径和作用;认为吉尔吉斯斯坦宗教极端组织的女性化要求中亚各国在发展过程中需要制定完整的社会政策。  相似文献   

7.
土耳其和吉尔吉斯斯坦两个突厥语国家有着天然的历史、语言和文化联系,在阿卡耶夫执政初期,土耳其就在经济上给予支持,在政治上进行笼络,并在此基础上对吉尔吉斯斯坦展开语言攻势。文章探讨了阿卡耶夫时期土耳其对吉尔吉斯斯坦展开语言攻势的背景、内容和结果。  相似文献   

8.
文章通过驻村实地观察、体验和调查,从择偶、婚龄、婚嫁礼俗、婚礼程序、婚后礼仪5个方面分别对吉尔吉斯斯坦东干族的婚礼习俗进行描述,比较分析了吉尔吉斯斯坦两种不同地域背景下东干族的婚礼习俗,总结出吉尔吉斯斯坦东干人婚俗保持不变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三国的东干族,是130年前陕甘回民起义失败后于1877年迁居中亚的华人后裔,现已发展到10万余人。他们从中国带去了许多民间故事,在口传过程中,也发生了某些变异。此处选取有代表性的三个民间故事及其异文加以比较研究,以揭示中国文化在中亚的传承与变异。  相似文献   

10.
1877年移居中亚陕甘回族的地理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东干族是前苏联100多个民族中的一个少数民族,至今人口总数已过10万。他们主要散居在今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及乌兹别克斯坦。据1979年苏联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居住在吉尔吉斯斯坦的东干人有26661人,哈萨克斯坦22491人,乌兹别克斯坦3000人,共计52000多人①。由于东干族鼓励生育,人口增长迅速,到1990年作者访问中亚时,东干族学者及群众都坚持说他们总人数已达10万。具体分布:哈萨克斯坦有4万,吉尔吉斯斯坦有4万,乌兹别克斯坦有2万。中亚东干族是中国穆斯林的一支,其主体是1862年~1877年陕西甘肃回民起义军的后裔。至今…  相似文献   

11.
正2015年10月15~18日,由吉尔吉斯国立民族大学、中国新疆师范大学主办,吉尔吉斯国立民族大学孔子学院、新疆师范大学文学院、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中国李白研究会共同承办的"李白与丝绸之路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吉尔吉斯国立民族大学隆重召开。来自中国、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的近50位国外汉学研究者与中方学者围绕着"李白"与"丝绸之路"的主题,在文学、历史、考古等多领域展开了充分讨论。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实地调查的形式,介绍吉尔吉斯斯坦汉语教学的情况。重点介绍吉国汉语师资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汉语教材使用、课程设置、学校生源情况。有针对性地提出在吉尔吉斯斯坦有效推广汉语的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吉尔吉斯斯坦南部社会问题严重,是伊斯兰极端势力很容易渗透的地方。由于各种外国势力的强力渗透,吉尔吉斯斯坦政府对伊斯兰教的管理和监督存在一定问题:国家关于宗教管理的法制不健全、穆斯林宗教管理局工作不力、宗教活动场所数量猛增以及美国和人权组织的干预、伊扎布特的威胁等。由于中亚国家之间没有相互配合的协调行动和专门组织措施,将很难对付伊斯兰原教旨主义的极端、恐怖活动,吉尔吉斯斯坦等中亚国家的安全形势将进一步恶化。  相似文献   

14.
王林兵  雷琳 《新疆社会科学》2016,(4):72-78,147,148
2015年10月,吉尔吉斯斯坦如期举行的议会选举进一步检视了议会制政体的有效性,政党政治也朝着更加民主化的方向迈进,但由于选举制度、政党体制、宪政制度等多重因素相互交织,吉尔吉斯斯坦政党政治的"波动性"态势难以消弭。  相似文献   

15.
2007年中亚形势发展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颜色革命"后吉尔吉斯斯坦至今政局不稳,而乌兹别克斯坦的危机潜在,费尔干纳地区形势还不容乐观.二、"颜色革命"2005年在中亚受阻,美国正在调整其中亚战略,正在推动的"大中亚计划"旨在架空或掏空上海合作组织.三、中亚的"三股势力"已成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而中亚的极端势力走向可能是:将继续由乌兹别克斯坦向外扩散;宗教名义下的政治运动寻求新的突破口;组织变异加速,更加极端,打击难度增加.四、中亚油气资源的开发、争夺与合作.五、中国与中亚的政治和经贸关系在稳定发展.同时,中亚国家的投资环境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和障碍.  相似文献   

16.
国际非政府组织与中亚色彩革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际非政府组织产生于20世纪初,至目前在全球呈现出爆炸性增长趋势,并成为美国“民主传销”的利器,在吉尔吉斯斯坦政局突变中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其在吉尔吉斯斯坦的活动特征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其手段和影响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7.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和新疆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新疆大学、新疆文联民间文艺家协会共同主办的“民族民俗文化与当代社会”国际学术讨论会于1997年8月15日至2o日在乌鲁木齐隆重召开。中国、德国、法国、土耳其、日本、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一个多民族、多语言国家,吉尔吉斯斯坦政府将语言纳入国家民族的构建中,尤其是独立后对语言政策不断进行调整,使其语言政策更好地适应本国的发展需求。由于吉尔吉斯斯坦的特殊情况,吉尔吉斯语被定为国家语言,加强吉尔吉斯语的地位、扩大其使用范围是吉尔吉斯斯坦语言政策的一项主要任务,是其构建国家民族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这也符合吉尔吉斯斯坦主体民族的民族心理倾向。吉尔吉斯语的发展过程并不像想象的那样顺利,但是,吉尔吉斯语使用人数已在该国占据绝对优势。  相似文献   

19.
文章选取吉尔吉斯斯坦奥什国立大学的汉语学习者和汉语教师以及有关人员作为调查对象,从教师、教材和教学管理等方面,由点及面探析影响吉尔吉斯斯坦高校汉语学习者汉语学习的教学因素,以期为在吉国的汉语国际推广工作和汉语教学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吉尔吉斯斯坦独立以后,弘扬民族文化一度成为历届政府工作之重,而其族际关系也一度陷于紧张。近几年来吉尔吉斯斯坦领导人和各级政府通过理性思考,强调各民族文化的独立性和积极倡导各民族和睦,把维系族际关系和谐放在了重要的位置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