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谢伟新  陆寅 《浙江统计》2008,(11):31-32
一、我市城镇居民消费现状1.城镇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进入21世纪后,我市经济和居民消费平稳较快增长,2007年人均GDP达到32438元,按可比价计算,比2001年增长1.16倍,年均增长13.7%。2007年我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0046元,比2001年增长了  相似文献   

2.
2004年,对于我省农民来说是充满喜悦的一年。在国家出台的"一免两补"等惠农政策的有利促进下,农民收入大幅度提高,进而带动了农民生活消费支出的快速增长。2004年,我省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837.37元,比上年增加175.67元,增长10.6%。一、2004年我省农民消费主要特点1、食品消费讲究质量,向营养、科学型发展。随着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食品消费得到格外的重视。2004年,我省农村居民人均食品消费750.57元,比上年增加74.43元,增长11%。在人均食品消费中,人均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设消费函数模型的基础上引入乳制品安全的"崩溃效应"的虚拟变量,对1998~2010年我国城镇居民乳制品消费的相关数据进行回归分析,进而研究我国城镇居民的乳制品消费变化情况。一、指标的选取与模型的建立(一)影响因素分析乳制品是一类重要且特殊的农产品,其消费影响因素受到了不少专家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一般消费理论出发研究我国人均消费水平,根据1981—2003年我国消费样本数据建立了我国消费模型,通过EVIEWS3.1软件利用OLS方法进行参数估计,并对模型进行了检验。经过计量分析得知我国人均消费水平主要由当年人均GDP决定,且人均消费水平与人均GDP呈明显的线性关系,若我国人均GDP增长1%,则人均居民消费约增加0.46%。滞后的人均消费水平对我国当年人均消费水平的影响是不显著的。文章最后提出了主要通过提高我国人均GDP的途径来提高我国人均消费水平的建议,并指出我国人均消费水平随着我国人均GDP的增加而提高,但其增速逐年递减。应正确处理我国消费与生产、消费与积累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看看长春市居民的教育消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个孩子从幼儿园到大学20年需花费16.3万元不遗余力投资教育是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后最为普遍的消费选择。长春市被调查的80户正在接受不同阶段教育的子女家庭,上学期人均教育消费3879元,比1999年首次调查时增长1.5倍,年均增长20.5%。5年间教育消费再上新高,主要增长高峰是2001年和2002年。前者年增36.8%,后者年增44.4%,两年教育消费累计增长近一倍。2003年之后,随着国家及我市政府严格整治教育收费,教育消费增幅明显回落。2003年教育消费增幅为3.4%,2004年前10月教育消费增幅为3.5%。教育消费增幅虽已得到初步遏制,可业已形成的标准水平…  相似文献   

6.
2001—2003年是我国实施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头三年,也是全球经济动荡的三年,面对美伊战争爆发、美元贬值、世界贸易大幅波动等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的冲击,我国经济继续保持了较快的增长。这三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8.4%,远远高于同期世界经济年平均增长3.1%的速度。2003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居世界第七位,对外贸易总额居世界第四位,吸引外国直接投资居世界第一位。这一年,我国人均国民总收入首次超过1000美元,城乡居民消费中的恩格尔系数首次低于40%,这标志着我国经济已经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经 …  相似文献   

7.
数字     
《四川省情》2008,(3):45-45
2007年温江区低收入家庭生活仍然困难2007年,温江区城镇20%的低收入家庭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为5722.6元,同比增长39.76%,而人均消费支出5646.6元,同比增长83.01%,20%的低收入家庭平均消费  相似文献   

8.
我国实际人均GDP的趋势分析及预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文章建立了我国实际人均GDP的混合时间序列模型,分析研究了该模型的稳定性和可外推性,预测了2001~2010年10年间我国实际人均GDP的发展水平,指出我国人均实际GDP增长具有时间趋势和周期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9.
2004年,是固原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幅度最大的一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与上年相比增长幅度达到15.4%,增幅高于全区1.90个百分点,在农民纯收入增长较快的情况下,农民生活消费支出也稳步增长,消费结构日趋合理。据农村居民抽样调查资料显示:2004年全市农民生活消费支出人均1363.29元,比上年增长20.23%。从消费的内部构成看,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主要有以下特点:  相似文献   

10.
如何引导农民把一部分消费资金用于生产,促进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是当前最迫切的问题之一。生活消费资金转化的潜力(一)农民消费资金的增长连续三年超过纯收入的增长。从1979年到1984年的六年中,除1980年和1981年的消费增长超过了纯收入增长,有四年纯收入增长超过了消费的增长,平均每年纯收入的增长速度要比消费增长快4.3个百分点。从1985年起,情况发生了变化。1985—1987年农民人均生活消费平均每年递增13.3%,比人均纯收入增长快4.1个百分点。三年期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了107.2元,而同期人均生活消费则增加了124.5元。生活消费占纯收入的比重,在经过1982—1984年的下降之后,又由1984年的77.1%回升为1987年的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分析了金华市乳制品的行业背景,剖析了当前金华乳制品业凸现的乳制品加工企业无序竞争导致市场混乱、乳制品行业不景气导致乳制品企业困难重重等问题,指出应从企业苦练内功、奶牛户坚定信心、政府强化监管等方面促进金华市乳制品产业升级发展。  相似文献   

12.
据全国29个省(区、市)66836户农村住户的抽样调查,1986年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为424.05元,比上年增长6.7%,扣除价格上涨因素,农民实际收入比上年增长3.2%;人均生活消费额达356.95元,比上年增长12.5%,扣除价格上涨因素,增长8.3%.下面是1986年农村住户调查的汇总资料.  相似文献   

13.
一、当前居民消费热点 2002年,湖北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789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444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1.0%和3.9%;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分别为5609元和1746元,比上年增长11.8%和5.9%.消费增长幅度高于收入增长幅度,表明我省居民消费意愿趋强.  相似文献   

14.
地域文化--尝试中的文化消费新标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辉  程妤 《统计与决策》2005,(7):114-115
21世纪,文化产业在全世界范围内成为发展最快的朝阳产业之一.文化产业的发展与文化消费递增相互推进,带来文化产业的巨大商机和文化消费的大幅增长,以北京市为例,2002年首都居民家庭人均文化消费支出1809.5元,比1997年增长1.03倍,年均递增15.2%,比同期居民家庭总消费支出增幅多了5.7个百分点.但另据国家统计局的资料显示,目前我国的文化消费量还存在3000亿元到4000亿元的结构性缺口.  相似文献   

15.
中国乳制品企业技术效率分析——基于SBM超效率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年来,国家一直把乳制品业作为重点鼓励发展的产业,但直到20世纪90年代中国乳制品业才真正发展起来,特别是最近几年发展势头迅猛。而SBM(slacks-based measLire)超效率模型是传统DEA模型的改进,该模型既考虑了投入要素的“拥挤”或“松驰”,又解决了有效单元的排序问题。采用SBM超效率模型测算2001~2005年中国21个乳制品企业的技术效率,并将其进一步分解为纯技术效率及规模效率。其结果表明:乳制品企业的技术效率处于较低的水平上,对技术效率贡献最大是纯技术效率,乳制品企业并未存在规模经济效应。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从理论上推导了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最优跨期消费路径,并测算了我国1978~2006年和预测了2008~2050年期间老年人口增长率变化对最优人均消费增长率的影响程度.其结果表明,老年人口增长率的增加会引起最优人均消费增长率下降,并且会加速最优人均消费增长率增长水平的下降.  相似文献   

17.
跨世纪以来,四川经济在新一轮经济增长周期走过了2000年增长9%、2001年增长9.2%、2002年增长10.6%、2003年增长11.8%、2004年增长12.7%的加快增长历程。而且,经济增长质量明显提高,地方财政收入由233.9亿元提高到384.1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5894元增加到771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904元增加到2580元。今年,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继续贯彻落实中央宏观调控的各项政策措施,国民经济保持平稳快速增长的运行态势,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前三季度,四川GDP5401.3亿元,同比增长11.6%,增长较快,增势平稳。而且,在生产、需求、效益等方面均具有…  相似文献   

18.
据国家统计局四川调查总队抽样调查,2006年四川农民生活消费水平在收入较快增长的前提下,又有新的提高。人均生活消费总支出2395元,比2005年增加120.9元,增长5.3%。其中:服务性支出人均685.6元,增加76.3元,增长12.5%。农民的八大类生活消费支出的水平序列分别是食、住、行、文、医、衣、用、服。  相似文献   

19.
农牧民收入是农村牧区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基础。近几年农牧民收入增长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突出表现在收入增长减缓。1998年我区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12.7%,而1999年、2000年的实际增长率仅为6.4%、1.3%,农牧民收入增长幅度明显回落。2001年我区农牧民收入出现少有的负增长,2001年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为1973元,较上年人均减少65元,下降3.2%。农牧民收入水平降低,引起党和政府及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因此确保农牧民收入稳定增长,是当前和今后经济发展的中心问题,必须于以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20.
《四川省情》2020,(1):28-29
农村居民增收的主要特点从总体看,收入增速持续回升2019年四川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4670元,增长10.0%,增速持续回升,为近三年增速最高值。从构成看,收入增长各具特点2019年全省农村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4662元,同比增长8.1%,增速较上年提升0.8个百分点,增长相对平稳;人均经营净收入5641元,同比增长10.2%,增速较上年提升4.1个百分点,增幅明显回升;人均财产净收入456元,同比增长20.3%,为收入增长最快项,增速较上年提升2.6个百分点,增速为四项收入之最;人均转移净收入3910元,同比增长11.0%,增速较上年回落3.9个百分点,持续呈现较快增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