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2.
3.
《龙舟会》是王夫之创作的一部杂剧,它的语言具有音乐美、含蓄美、人物语言个性化等戏剧语言的特点。由于使用大量比喻句与夸张句,其语言具有形象化特点。由于语言雅俗并用,其语言具有陌生化特点。这些语言特点和王夫之的文学主张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4.
余谋昌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17(6):28-34
社会物质生产并不是唯一创造经济价值的生产过程。世界有四种生产力 :自然生产力、人口生产力、社会生产力和智慧生产力 ,它们推动四种创造经济价值的生产过程 :自然物质生产创造自然价值 ;人口生产创造人才价值 ;社会物质生产创造劳动价值 ;知识生产创造智能价值。 相似文献
6.
翟海静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0(5):126-128
美国华裔英语文学是一种跨文化写作,承载着文化翻译的职能。将其译为中文时会出现一些特殊的问题,譬如回译。回译不是简单的还原问题,可能存在着种种偏差,其中突出的问题包括行文中汉语语言表达上的不妥以及文化还原上译者表现出来的对自己母语文化的一知半解。对《喜福会》及其中译本进行个案研究,揭示原文独特的语言技巧的回译对当前的翻译理论与实践所构成的挑战,以及译者所面临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7.
王毅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6):20-24
作为一部新型的传记文学作品,《喜福会》的叙事具有历史性、真实性、完整性。《喜福会》对"他者"经历的叙事具有新颖的艺术特色,构成一部关于"他者"的传记文学作品,反映了"他者"的生活方式和生存之道。 相似文献
8.
9.
看着这样的场景。妻子使劲拉住我的手。我无限感慨地说:其实.人一辈子的成就。不在于你得到了什么样的财富和荣耀,而在于你死后。有多少人会为你真诚地掉上一滴眼泪。 相似文献
10.
11.
语用迁移现象是二语习得研究的重要领域,而以往的同类研究多集中在二语背景下进行.云南是个少数民族聚居的省份,从三语的角度来研究少数民族英语学习者的语用迁移问题,对于丰富二语习得理论是具有重要意义的.从语用语言迁移与社交语言迁移两个方面切入,对傣族、彝族、白族、哈尼族学生英语学习过程的调查和研究表明,4个民族的学生在语用语言迁移和社交语用迁移上都存在迁移错误,而造成这一错误的原因主要是他们在目的语交流中对语用策略的掌握方面存在较大问题,不恰当地在语义和句法上寻求与母语对等的错误倾向所致. 相似文献
12.
13.
15.
16.
18.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