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形象权的哲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形象权是指真实人物的姓名、肖像或其它表明其身份的个性特征被付诸商业使用的权利。作为一种新型权利,探讨形象权的理论基础,澄清形象权的内涵具有重要意义。作者评析了形象权的主流学说“劳动成果说”,并引入了新的“自由说”,对形象权的理论基础和内涵作了深入探讨,以求得到一个更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政府形象建设的政治学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政府形象建设入手进行政府改革,是一个值得认真考虑的思路。好的政府形象是政府推行政策、实现既定目标时可资利用的重要资源,是降低政策运行成本、提高效益取之不尽的源泉。影响政府形象的主要因素有政府合法性、政府有效性以及政府识别性,而政府的传播能力则把三者有机整合起来。政府应努力通过互动的传播,实现合法性的构建,既注重通过持续有效的政策绩效来换取公众的认可与支持,也不忽视政府识别体系的建立,并坚持政府价值理念,最终走向理想政府  相似文献   

3.
政府形象力的价值及其构建过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政府形象力是政府形象对政府管理、运作及其表现形式以及社会公众评价的影响、支配和改变能力,具有政治性、公众性、公益性、价值导向性和沟通性。其价值体现为综合展现政府能力、推动公共管理人性化、整合政府内部资源、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立。政府形象的真实性、时代性、反映公众意愿和公众接受性是构建政府形象力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4.
构建地方政府形象的关键在于地方政府行为。建构地方政府形象的目标模型包括三大政府行为要素和具体形象:基础动力是经济行为,建构了经济形象;核心要素是公共服务行为,推进了公共服务形象建构;试金石是公信力,影响了公信力的形象建设,并分别从理论、制度、实践与实现方式等方面进行了阐释。在该过程中,地方政府的经济、公共服务和公信力行为与形象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共同构成一个动态模式。  相似文献   

5.
关于形象五层含义的哲学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形象”的含义可以深入解析为五层 ,即 :个体形象、类形象、组织形象、艺术形象和创造形象。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感觉论、比较论、系统论、形象思维论和实践论 ,相应地对这五层含义分别加以研究 ,可以揭示出形象五层含义的本质和界限。  相似文献   

6.
张有恒 《天府新论》2004,1(5):36-39
政府角色转变的实质是政府职能转变。政府职能属于上层建筑 ,它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 ,为自己的经济基础服务 ,并随着经济基础的变化而变化。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随着我国经济基础的转变 ,我国政府角色必然发生相应转变  相似文献   

7.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围绕人这个主体展开的。马克思主义在理解人这一问题上,始终把人理解为三个层次,即“类的人”、“社会的人”和“个体的人”。三者的关系有着历史性和逻辑性,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一个完整过程。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来解读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就是要追求“天人之和”、“人我之和”、“身心之和”。  相似文献   

8.
关于构建和谐社会的哲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更是根据世界和中国的实际对马克思主义的创造性运用;它体现着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点;体现着唯物辩证法普遍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体现着辩证唯物主义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体现着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体现着历史唯物主义“以人为本”的根本原则。  相似文献   

9.
社会危机的层出不穷给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带来极大的威胁是全世界人民不得不共同面对的重大问题.尤其在当前我国处在深刻急剧的社会变革时期,公共危机的出现容易造成社会矛盾的加剧.而在此过程中,政府形象作为一种特殊的政治资源,其号召力和凝聚力的有效发挥,对于危机管理具有重大而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对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社会的哲学思考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的社会主义需要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人类对待自然界的态度,在经历了古代的“崇拜”“敬畏”、近代的“征服”“统治”之后,作为否定之否定的“和谐”形态,是对前两个阶段的积极扬弃。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原则,要用“人类相对中心论”取代“人类绝对中心论”。解决当代全球生态危机的根本出路是废除资本主义制度。人与自然和谐是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在我国如果不解决严重的生态问题,社会主义现代化将难以实现。为此要确立新的“社会—自然”观,树立和实践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消费方式。  相似文献   

11.
自然界是自在自为的世界,它的现存状态和模式是其自身亿万年来自然发展的结果,而且它的这种存在状态和模式依然在恒久地、不断地处于自我整合和调节之中。它的每种资源配置,都是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变化的规律性的;循环发展是社会发展规律的合理表现。同自然界一样,节约也是社会发展的规律性表现;科学节俭是生命规律的理性反映。至于人自身来说,其节约意识和行为受到规律性的支配,就更是不言而喻的了;因此,只有把建设节约型社会提升到经济社会发展本质的规律性认识上来,才能真正提高人们认识节约型社会和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自觉性和自约性。  相似文献   

12.
论哲学的现代形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荣英 《中州学刊》2004,3(1):134-138
在全球化、市场化及其裹携的多元异构文化的冲击下,尤其在后现代哲学拒斥形而上学、解构本质主义及其话语霸权的影响下,以致哲学已处在夹缝中,其昔日作为"崇高智慧"的形象也早已晦暗不明.这使得哲学人不得不将哲学的触角伸向社会生活和人文学科的各个层面,而哲学理念及其方法的普遍播撒和广泛应用,不仅为拭亮哲学的形象找寻到了许多颇具意义的价值勾链,而且在对其培根固本的同时,也开拓了新的自我生成之域.  相似文献   

13.
政府上网是政府对信息技术浪潮顺应的结果 ,为政府获取特定支持提供了便利 ,给政府形象重塑带来重要机遇。政府的廉正形象、民主形象、服务形象、经济形象和容纳形象 ,是各国运用政府上网的契机重塑形象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4.
政府公共关系与塑造政府形象徐波政府公共关系是国家好政机关通过与社会公众联系交往、沟通交流而塑造良好的政府形象,实现政府工作目标的活动。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将有中国特色的政府公共关系引入我国各级政府的管理行为中,已成为当务之急。第一,开展政府公...  相似文献   

15.
张法 《学术研究》2024,(1):151-158
在形象哲学上,中西印思想有不同的思维路向,西方在实体—区分型思维中看重三维空间之form(形),由之而形成image(形象)理论;中国在虚实—关联型思维中看重四维时空之“象”,由之形成形、象、气合一的理论;印度在是—变—幻—空的思维中,看重一维时间之rūpa(色)。中西印三种思想的互鉴,对于我们在全球一体和多元互动的世界思想演进中提升对形象问题的思考,应有益处。  相似文献   

16.
政府形象管理初探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政府形象管理是指在政治日益民主化、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 ,现代政府必须开展的一项高水平、综合性的现代管理工程。政府形象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 :政府总体形象设计、政府工作质量、政府政策形象、公务员形象、环境形象、传媒形象以及政府危机等方面的管理  相似文献   

17.
构建公共图书馆政府信息公开服务体系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政治文明建设、政府信息公开服务实践及公共图书馆自身发展等的需要,决定公共图书馆政府信息公开服务体系构建的必要性.公正、公平、便民、及时、准确,是构建本服务体系的基本原则.本文结合福建省图书馆开晨政府信息公开服务的实践及调研,探讨如何构建中国特色公共图书馆政府信息公开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服务型政府的构建得到了公众的普遍关注.伴随着对服务型政府的深入研究,学术界提出了众多关于构建服务型政府的思考,本文从弱势群体参与的角度进行分析.文章在解读服务型政府和弱势群体概念的基础上,从四个角度分别阐述了弱势群体参与对服务型政府构建的重要意义,剖析了弱势群体参与与构建服务型政府的密切关系,并深入探寻了鼓励弱势群体参与、健全利益表达机制的五种方法,力求通过增强弱势群体参与的意识、健全弱势群体的利益表达机制,为服务型政府的构建提供有价值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9.
关于构建现代知识型政府的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程刚 《理论界》2005,(9):12-13
文章简述了知识管理与信息管理的异同,描述了知识型政府的内涵并分析其特征,提出了知识型政府实现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试析政府公共关系与政府形象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各国对于政府形象的研究,日益引起政界和学术界的重视,有些国家的政府已专门设置了改进政府形象的职能部门,并制定了一系列的战略规划和形象设计。中国现在正在推行改革开放,从而对政府形象提出了新的特别的要求,政府公共关系的引入可以帮助把政府形象更好地公之于众,使民众知晓政府,理解政府,从而更好地推动社会全面发展。因此在改革开放新时期,应该大力开展政府公共关系工作,从而构筑政府的崭新形象,本文着重探讨了开展政府公共关系是塑造政府形象的手段,中国政府形象塑造的现状及存在问题以及中国政府形象塑造的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