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少数民族大辞典是民族的百科全书,具有一般辞典和大百科全书的性质,一般一套辞典反映一个民族,即命名为“××族大辞典”,亦有反映众多民族的系列大辞典,如《中国少数民族大辞典》。以反映众多民族为编纂对象的系列大辞典,须要分  相似文献   

2.
简评《中国写作学大辞典》杨松岐(作者:杨松岐,河南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开封475001)92所大专院校100多名专家学者编著的《中国写作学大辞典》,包括“写作学基本原理”、“技巧与方法”、“分支学科”、“名人学者”、“专著与教材”、“写作经验”、“写作...  相似文献   

3.
读《中国抗日战争大辞典》王延武辞典是“用”的,而不是“读”的。但是由章绍嗣、田子渝、陈金安先生主编,武汉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抗日战争大辞典》却是一部可用可读的书。用,来日方长;读,立刻就能引发感想,提笔写出来,以求证于“同读”诸师友。(一)近几年,刊印...  相似文献   

4.
2001年5月,中国的昆剧艺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为第一批“世界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时隔一年,吴新雷教授主编的《中国昆剧大辞典》又由南京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它的问世,是中国昆剧界的一大盛事。主编吴新雷教授是中国戏剧史研究的知名专家,有《中国戏曲史论》等多部著作行世。其突出成就显著地体现在“昆剧学”方面。南京大学的昆剧和戏剧史的研究与教学,源于20世纪20年代,由曲学大师吴梅先生发端。其  相似文献   

5.
读书,历久弥新的话题──《中国读书大辞典》北大学者品评录编者按:《中国读书大辞典》(王余光、徐雁主编,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5月初版,1994年8月重印)是列入我国“八五”重点图书选题规划的国家级工具书,也是第一次以“读书”为主题编纂的中国图书史上...  相似文献   

6.
金秋十月,花艳枫红,古城苏州披上节日盛装,“庆祝中国昆曲列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暨纪念苏州昆曲传习所成立80周年”活动于11月5日在这里拉开序幕。此次庆祝活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江苏省人民政府、苏州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江苏省文化厅、江苏省文化艺术发展基金会、中共苏州市委宣传部、苏州市文化广播电视局承办的。这次活动除在苏州市人民大会堂安排了全国所有昆剧院、团的梅花奖演员经典剧目展演以  相似文献   

7.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新近出版的《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文学卷》第600页“女仙外史”条载:“《女仙外史》清代长篇小说。作者吕兆,字文熊,号逸日叟。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其中作者“吕兆”应为“吕熊”;“字文熊”应为“字文兆”;“号逸日叟”应为“号逸田叟”。孙楷第《中国通俗小说书目》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68页“女仙外史”条载,《女仙外史》为“清吕熊撰,署‘古稀逸田叟’,熊字文兆,《在园杂志》云吴人。”谭正璧《中国文学家大辞典》(上海书店出版)1985年10月版第1387页“吕熊”条:“吕熊字  相似文献   

8.
在昆曲发展史上,昆曲的命运与家班紧紧相连。家班是联结文人与昆曲的纽带。通过家班,文人的审美理想与艺术追求才得以在昆曲中体现。因此,可以说,家班对提升昆曲的艺术品味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家班阶段的存在,确立了昆曲“尚雅”的美学追求,奠定了昆曲“精美”、“雅致”的审美格调。同时,作为一种重要的演出形式,家班还奠定了昆曲独特的艺术特征:在戏曲情节的推演上,用“歌舞并重”的方式进行呈现;在角色配置上,以正旦、小旦、正生为主;在演出方式上则以折子戏为主。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中国戏曲古老剧种———昆曲发展的兴衰历史与中国古典园林关系的介绍,阐述了昆曲与中国古典园林的深厚渊源,并通过对古典文学名著和经典剧目中有关昆曲与园林内容的描述,论述了园林文化与昆曲文化共生共荣、相辅相承的关系。提出了昆曲是最适合中国古典园林的音画意境,体现着人文思想和园林文化的精髓。昆曲已融入了园林的审美文化,成为中国园林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0.
浙江是昆曲兴起后最先广为传播的地区。自清代乾、嘉以来 ,在宁波、金华、温州三地出现了当地土生土长的演员组成的昆班 ,形成了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通俗化的“甬昆”、“金昆”和“永昆”三大支派 ,主要在农村乡民中流传 ,搭草台演出 ,有“草昆”之称。至今 ,宁波昆曲已消亡 ,金华昆曲和温州昆曲尚有余脉  相似文献   

11.
吴新雷教授任主编,俞为民教授、顾聆森研究员为副主编,共有111位学者参加撰写,历时10年,终于著作成功的《中国昆剧大辞典》(以下简称《大辞典》),已由南京大学出版社于2002年5月出版,这是中国昆剧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事件。我有机会阅读了这部《大辞典》,认为她是昆剧历史的全面总结,昆剧知识的科学普及,对昆剧今后的发展,对广大的昆剧爱好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昆剧发源于元朝末年的昆山地区,已经有600多年的历史,具有工丽典雅、浓郁醇厚等艺术特色,被推崇为“近代百戏之祖"和“中国戏曲的活化石"。1989年6月,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  相似文献   

12.
昆曲是中国古典艺术的代表,是中国传统雅文化在戏曲领域里的集中体现,同时也是传统士大夫、知识分子世世代代传承发展的结果.中国传统雅文化悠久与深厚的社会历史大背景是昆曲产生、成长以至于繁荣昌盛的基础和根源.今天振兴昆曲,发扬国粹,光大中华民族高雅文化时,也必须从重建民族雅文化的大环境,关注和修补民族雅文化大氛围的重要基础做起,只有这样才能使昆曲真正地长盛不衰.  相似文献   

13.
今年,正值昆曲被联合国列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4周年。上个月,古都南京掀起了一阵“昆曲热”,由江苏省昆剧院精心打造的精华版《牡丹亭》和台湾著名作家、原国民党高级将领白崇禧之子白先勇先生策划制作的青春版《牡丹亭》同时上演。此前,白先勇先生专程来南京指导排戏,一时间竟成了新闻媒体追逐的新闻人物。  相似文献   

14.
原生环境是戏曲艺术的“前生因”,并直接铸就戏曲艺术的文化特征。丧失地方性也就丧失了文化特征,而不具备文化特征的平庸艺术形式是缺乏辐射力和生命力的,也不可能成为全国性剧种或世界文化遗产。因此,任何试图割断昆曲艺术与它特定存活生态之间血肉联系的行为都是极不理智的,“泛戏剧化”趋向已经并正在对昆曲保护传承工作产生严重的干扰危害。必须依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传与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公告》的基本精神,就昆曲艺术植根吴地因而与生俱来的文化特征加以认真的分析理解,在此基础上提出保护昆曲遗产的准确思路和合适方法。  相似文献   

15.
最近 ,由徐州师范大学周棉主编、 2 30万字的《中国留学生大辞典》 (以下简称《辞典》) ,已由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主编周棉在 80年代中期即开始关注近代知识分子与中国的前途问题。 1 989年夏 ,他确定并开始了以“留学生与中国的现代化”为中心的“留学生与近代中国”的总课题之研究 ,得到了李新、张岱年、季羡林、茅家琦、谢冕、孙玉石、林非、叶子铭等著名专家的肯定和支持 ,被公认为“开辟了研究中国近代以来社会发展和学科发展的新角度” ,“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学术意义和创新价值”。因为此课题把留学问题放在中国社会发…  相似文献   

16.
中国传统“天人合一”思想在历史上大体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一是神人以和;二是天人二分基础上的“天人合一”;三是人与人和谐基础上的“天人合一”。“天人合一”思想基本意蕴有四一是政治管理之策;二是生存状态;三是道德境界;四是审美境界。具有连续性、整体性思维特点的“天人合一”观念从哲学本体论高度提醒人们“慎终追远”,给人类灵魂以现实的、普遍的“终极关怀”,这对于熔铸人类共同的信仰提供了极为宝贵的思想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大辞典》全面发掘各民族文化之源之流 ,为读者深刻领悟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别开知识新窗 ;它大胆独辟文化分野分层 ,尝试中国民族类文化辞书的特色框架 ,表现了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 ;它博采民族文化研究的新、旧成果 ,注重作为大型工具书的学术档次 ,拥有同类民族辞书难与为匹的权威性  相似文献   

18.
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方法论,既具有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一般特征,又具有中国化时代化的特殊属性,是一般与特殊的有机统一。“人民至上”的价值坐标、“自信自立”的主体定力、“守正创新”的进取精神、“问题导向”的矛盾思维、“系统观念”的大局意识、“胸怀天下”的人类情结,共同构成了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六位一体”的方法论基础,立体化表征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智慧。  相似文献   

19.
著名昆曲理论家王季烈在《螟庐曲谈》中首次提出“主腔说”。“主腔说”的提出具有一定的时代意义和理论意义。后人在王季烈“主腔说”理论基础上,对其作了更详尽和科学的阐释,并放之于实际创作中,切实地解决了昆曲曲牌的联套问题。  相似文献   

20.
语言是人类的标征,是人性的外化。由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信息接受概念以及对它的解释,我们可以分析和推知中国古代受众信息接受的状态、规律和特色,因为信息接受的话语就是接受主体的“自画像”。本文通过对若干信息接受概念的考证、辨析和梳理,结合相关资料和当代科研成果加以分析和论证,发现“观”、“味”、“知”是三个具有中国特点的接受概念,其意蕴反映了中国古代受众的特殊接受状态。文章还揭示了中国古代受众信息接受的五大特色:(1)虔诚性与严肃性;(2)咀嚼性与反复性;(3)细致性与深入性;(4)层次性与递进性;(5)联系性与窥探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