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5 毫秒
1.
杜十娘是中国古代娼妓文学园地中一位具有独特文化品味和美学价值的悲剧形象。其悲剧性格的生成发展同明代特殊的商品文化特征有着极为密切的关联;杜十娘代表了新兴市民阶层对于新生活、新思想的积极追求,她的失败显示了新文化、新精神与旧制度、旧伦理的激烈冲突,因而也折射出社会悲剧的美学特色。  相似文献   

2.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卖油郎独占花魁》和《茶花女》描写了沦为妓女的杜十娘、辛瑶琴和茶花女的不同命运。三篇作品虽产生在不同时代、不同的国度,而且作品所表现的民族习惯、社会风尚各异,作家所接受的文化传统与创作个性也不尽相同,其间却有许多相通、相似之处。我国古代白话小说有着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但也不乏浪漫色彩,其中有积极精神,也有消极因素。相比之下,《茶花女》更具严格、深刻的现实主义,然而却不能指出妇女解放的出路。在这一点上,杜十娘的形象则地茶花女更具有理想的光辉。  相似文献   

3.
张蓬 《江汉论坛》2006,(10):52-55
“克隆转忆人”将“永生不死”这个古老的话题赋予了新的意义。“永生不死”表征着人们的生命意识,也为人之所以为人刻画着界限,也是人所独有的“自我意识”。从“生死”之意义域中,似乎可以找到人类文化的某种遗传密码。对“永生不死”之传统意义的超越,就是人“自我意识”之界限的重新划定和意义模式的转型。“永生不死”之可能与否的逻辑与经验仍是理性的自我解释系统的“同一性”要求。“存在”的意义世界为“永生不死”问题的意义确定和意义衍生提供了一个涵括科学并超越科学的视角。  相似文献   

4.
论儒家对死的超越宁新昌死是一种自然现象,但对于人来说,它又具有深刻的社会文化内涵。同样都是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有的人死了,他却永远活着;有的人活着,实际上他已经死了。死与人的生存意义密切相关。因此,死的问题也就为哲学所关注,为各派哲学所研究,...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探讨王阳明的生死智慧,并进而指出其现代意义。认为,阳明子以"尽性至命之学"来超越"生死之念",包括"惧死恋生之念"和"求死解脱之念",从而大悟"良知"之旨,实现了"昼夜生死"之体知;阳明子还以"死得其所"为生死践履,既要求人们为道义、事业而勇于献身,又要求人们应该保身全生(性),不要为取外物而伤身害命。阳明子的生死智慧既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也具有现实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孝观念在中国古代丧葬文化的演进中,起源于从事鬼神到事人的转变过程,经历了从事人之生到事人之死再到事死如事生的演进,并具有超越层面之神圣性、精神层面之终极意义与社会生活层面之教化规范三个方面的保证,从而使孝观念在事死方面不落于空疏的形式,彰显出其在中国古代丧葬文化中的重要意义与价值。  相似文献   

7.
昔孔子称殷有三仁。一去一奴一死。异哉仁之无定也。圣人之称仁。无端倪无方物也。子曰智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信斯言也。比干之谏而死也。是杀身以成仁也。比干仁而奴者非仁矣。去者更非仁矣。何也箕子之徉狂畏其死也。微子之去之避其死也。夫畏其死避其死岂非求生以害仁乎而圣人如此。皆谓之仁者。论其心事之仁与不仁。而不于去与奴与死言仁也。何也当日鼎革之交其亿万人蹈死者。无一人可称其仁也。如费仲蜚廉恶来之辈。且谓之不仁也。是知不仁之人不择地而蹈死不死非仁。死亦非仁也。比干之以谏而死也。非欲以死殉也。其谏也冀其君之一悟也。君一悟而社稷可以存矣。如之何不谏也君不悟而致之于死。  相似文献   

8.
红色经典中的英雄之死是英雄形象塑造的重要表现内容,是革命者英雄人格的最终完成、革命理想价值的最高体现。红色经典中对英雄之死进行了价值替代和有意义补偿,个人价值被融入了集体价值,肉体的湮灭意味着精神的永生等崇高意义的诠释。红色经典还对英雄之死的描写采取特殊的叙事策略,使用了“观看”模式和仪式性话语,这对当时人们的思想情感产生重大影响,但也形成对死亡的单一价值判断和僵化的写作模式。  相似文献   

9.
杜十娘与爱情贞节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十娘与爱情贞节论李奉,黄晓霞被冯梦龙称为“千古女侠”的杜十娘,当年向世人展示了她的“百宝箱”,不听李甲的哭泣,不顾众人的劝阻,带着对人生的憾恨,往江心一跳,结束了她年仅十九岁的生命。很多年来,人们把杜十娘的“错认”李甲,孙富的使坏,礼教在李甲身上的...  相似文献   

10.
论福柯的"人之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福柯“人之死”的观点广为流传 ,但也引起了广泛的误解。本文记述了福柯“人”这一观点的特定含义 ,指出 ,“人”在福柯那里主要是人文科学意义上的“人” ,即有关人的观念、学说和思想 ,也即康德意义上的人类学。福柯分析了对“人”的现代思考是从 19世纪出现的 ,到尼采为止 ,这种关于“人”的思考和观念趋于终结。因此 ,“人之死”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的死掉 ,而是一种始于19世纪的关于人的学说、观念和学科的死掉。而这种学科的死掉 ,同尼采的“上帝之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陶渊明生死观剖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生死,是人生无法回避的最重大的问题。陆机说:“夫死生是得失之大者,故乐莫甚焉,哀莫深焉”(《大暮赋》)。人生如同旅行,死亡是这旅行的终结。死亡的阴影是始终笼罩在人生的旅行中的。由此可见,死不在生之外,而是贯穿了生的过程。剖探一个人的人生观,莫过干剖探其生死观了。陶渊明做为一个对后世影响深远的诗人,剖探其人生观尤其是生死观是具有典型意义的。早在70年前,鲁迅先生就说:“陶潜总不能超于尘世,而且,于朝政还是留心,也不能忘掉‘死’,这是他诗文中时时提起的”(《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①。陶渊明的…  相似文献   

12.
诗人自杀是一种具有特殊意义的文化现象,精神分析学派认为艺术家可以通过"升华能力"来缓解心理能量积聚所带来的压力,而一旦艺术的补偿功能无法继续发挥作用,艺术家就有走向自我毁灭的可能。然而,伟大的诗人一定是赋予世界以意义的人,他们是意义的创造者,同时和自己的创造物又是一种融合无间的关系。因此,诗人之死首先是意义之死,诗人通过死亡把自己留在贫乏时代来临之前,用毁灭完成了最后的杰作。  相似文献   

13.
<庄子·应帝王>的结尾是混沌之死的寓言,这个寓言的背景视域是中国中心主义的天下观.混沌之死暗喻礼(报)对德的谋杀,而一旦不以德维系,而以德之戕害为后果,礼自身也就式微崩坏了.这是庄子版本的"礼坏乐崩",它暗示,随着帝、王时代及其政教典范(德与礼)的终结,以礼义论展开自我界定的中国观念以及以中国中心论为轴心的天下观的精神基础,也面临着基本型的危机.这正是<应帝王>通过混沌之死传达的深层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与肯定人的存在意义相应,《庄子》对生命价值也予以了相当的关注。但同时,它又由齐万物进而齐生死,并从自然的层面规定“死”的意义,这种视域一方面扬弃了对死的超验理解,另一方面也淡化了对“生”的有限意识及敬畏之心。基于以上立场,《庄子》进而赋予“死”以“反其真”的性质,后者既以独特方式表现了对理想之“生”的关切,也使积极的人生取向未能得到具体的落实。  相似文献   

15.
清朝史书、文集和学术界有关洪秀全之死,众说纷纭。归纳之,大体有以下两种说法:自杀论与病死论。自杀论中,又有服毒自杀论与吞金自杀论两种。然经过细致之考证与分析,洪秀全之死,非单一因素所致。洪秀全早逝,既有外部因素,也有内部原因。  相似文献   

16.
孔子死亡观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子重生不重死,他说:“不知生,焉之死?”实际上是对死亡采取回避态度。在鬼神观念占统治地位的那个时代,孔子既没有否定鬼神的存在,也没有像后来的墨子那样明确肯定鬼神的存在,但他相信天命,仍然是唯心主义者。  相似文献   

17.
主体问题既是近代哲学的中心问题也是现代哲学攻击的一个重要目标 ,讨论主体问题既是辨明近代哲学的主题 ,也是研究现代哲学入思的背景 ,因此讨论主体并非无益。一哲学在其思想的道路上从未忽视对主体问题的追问和思索 ,在一定的意义上可以说 ,正是对主体的追问和思索才使哲学展开了自身。在现代哲学中 ,随着“上帝之死”到来的“主体之死”或“人之死”的来临 ,主体的问题不仅没有终结 ,而且更加尖锐深刻地提了出来。终结形而上学的努力乃至终结哲学的努力 ,就其实质来看 ,在很大的程度上 ,不过是从新的出发点来辨明主体存在的真实意义。现…  相似文献   

18.
王恩来 《理论界》2008,(8):116-117
《礼记·檀弓下》有这样一段记载: 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而哀。夫子式而听之,使子路问之曰:“子之哭也,一似重有忧者。”而曰:“然。昔者吾舅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夫子曰:“何为不去也?”曰:“无苛政。”夫子曰:“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  相似文献   

19.
古往今来对死亡的解释可谓多矣,但海德格尔的死亡之思却能在众多的死亡哲学中独树一帜.原因就在于海德格尔是从存在论的角度来领会死亡的。存在论上的死亡不是一个事件.而是此在从存在之日起就开始承担起来的存在方式。从这个角度来说,此在的生存既可以说是“去存在”,也可以说是“去死”,但是“去死”并不意味着去实现死这种可能性.而是在对死的领会中.领会此在自身,进而让死亡之光亮烛照生存之道路。  相似文献   

20.
<正> 古代汉语里,词类活用是常见的语言现象。词类活用,意义略有变化。如动词的活用:(1)项伯杀人,臣活之。(《史记·项羽本纪》)(2)父子死余矣。(《左传·襄公二十七年》)例(1)“活”、例(2)“死”,表示的意义和平常用法不同。“活”是“使……活”的意思,“活之(项伯)”即“使之(项伯)活”;“死”是“为……死”的意思,“死余”即“为余死”。“活”的这种用法,一般称为动词的“使动用法”;“死”的这种用法,一般称为动词的“为动用法”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