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劳动力跨地区迁移为中国经济增长做出了突出贡献,但移民进入可能"挤占"迁入地居民享有的公共品也令许多人深感忧虑.事实上,移民进入对迁入地公共品供给的影响同时存在负向的竞争效应和正向的财政效应,而移民进入对迁入地公共品供给的净影响取决于竞争效应和财政效应规模的相对大小.使用2000-2012年地级市数据的研究发现,移民进入显著增加了迁入地医疗卫生、基础教育、道路交通、人居环境等公共品的供给,说明移民进入影响迁入地公共品供给的财政效应大于竞争效应.进一步基于回归的财政效应估计显示,在控制了财政支出及其他变量之后,移民人口占比每增加10%,迁入地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将会提高约1.01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2.
移民推拉力机制理论及其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在评述西方人口迁移推拉力机制理论的基础上结合中国贫困地区实际,构建了人口压力、人口承载潜力及经济、教育、健康、居住环境等人类社会发展的理论框架及指标体系,建立了移民外部机制推拉力模型来定量分析移民迁出地与迁入地推拉力机制作用的强度,并论证了形成贫困地区移民个体心理过程及其差异的内在机制、移民政策的催化机制作用、经过内外机制推拉力的转换来度量移民可能发生的程度,以便科学地选择好迁出地和迁入地,避免盲目移民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和生态问题。  相似文献   

3.
移民的文化适应:宁夏吊庄移民的生育观念调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华  马伟华 《南方人口》2008,23(2):50-56
以扶贫与保护生态环境为重要出发点的宁夏吊庄移民规划,使居住在宁夏西海固地区的大量回族群众搬迁到了宁夏北部易于得到黄河灌溉的地区。伴随着这样的移民搬迁,回族群众的思想观念必然发生变迁。在移民的各种思想观念中,生育观念的转变体现得最为直接与明显。因此,移民群众在生育观念方面的调适就显得极为重要。移民迁出地的历史传统、文化习俗以及迁入地的社会观念、价值标准.都深刻地影响着移民的生育观念。在这些因素中,迁入地城市文化的影响则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4.
潘华  马伟华 《西北人口》2008,29(1):42-46
以扶贫与保护生态环境为重要出发点的宁夏吊庄移民规划,使居住在宁夏西海固地区的大量回族群众搬迁到了宁夏北部易于得到黄河灌溉的地区。伴随着这样的移民搬迁,回族群众的思想观念必然要发生变迁。在移民的各种思想观念中,生育观念的转变体现得最为直接与明显。因此,移民群众在生育观念方面的调适就显得极为重要。移民迁出地的历史传统、文化习俗以及迁入地的社会观念、价值标准,都深刘地影响着移民的生育观念。在这些因素中。迁入地城市文化的影响则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5.
全球3700多万海外华人群体的形成,与中国历史上长期持续的国际迁移历程分不开,特别是与近代大规模的国际迁移现象有着密切的联系。本文从历史人口学的角度对1840—1949年间中国国际迁移的形成原因、演变过程、移民规模和流向分布等问题进行了探讨,提供了近代中国大规模海外移民的历史场景。  相似文献   

6.
我国新一轮海外移民潮的出现已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探究中国智富阶层海外移民带来的风险及风险规避对策,不仅可以丰富移民研究理论,还可以为政府制定防范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本文运用推拉理论和风险理论,从中国智富阶层海外移民的原因入手,重点在于分析技术移民和投资移民给中国带来的风险,包括人才结构失衡风险、贫富差距拉大风险、国内投资萎缩风险、金融风险等,同时运用了量化的方式来评估风险的大小,最后给出规避风险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7.
中国老年人口迁移的选择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描述老年人口跨地市级迁移的结构特征。研究发现,我国老年人口依旧把经济发达地带、大城市作为主要迁入地,与青壮年人口迁移方向产生同构。城乡老年迁移人口在迁移动机上存在很大的差别,城市户籍老年迁移人口受家庭因素驱动更大,农村户籍老年人的迁移原因更多元。从对迁入地的影响来看,国内老年迁移人口的迁入地过于集中,将对迁入地的社会医疗服务设施等构成巨大的压力。  相似文献   

8.
利用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国际移民统计数据库中1990-2013年中国对143个国家和地区的移民存量数据,在修正移民零值基础上,采用国际移民引力模型考察了中国对外移民的区位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对外移民主要分布在距离较近和收入较高的国家或地区;影响中国对外移民的因素有移民输入国经济发展水平、经济规模、人口规模、制度质量以及距离;移民输入国资源丰富程度和老龄化程度对中国移民没有显著影响。本文的研究结论意味着保持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高国民收入水平、继续深化改革提高制度质量对减少人才流失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景志铮  郭虹 《西北人口》2007,28(2):33-36
本文以社会排斥理论作为概念工具,对城市新移民的城市社区融入问题进行研究。笔者从新移民和城市居民两个不同的角度收集资料,根据新移民的职业、在城市的居住时间和长期居住意愿选取典型个案。笔者从经济排斥、社会关系排斥和文化排斥三个方面进行分析。认为社会排斥是新移民社区融入的壁垒所在,缓解消除社会排斥,实现社区参与、社会交往的“破冰”,是形成社区内社会关系“互构共变”的基础,是城市新移民真正融入社区的前提。  相似文献   

10.
迁移者在搬迁过程中,受到的偏见与歧视问题在许多类型的移民工程中都存在。这两种社会现象的产生,可以用社会人类学的相关理论来解读。偏见与歧视问题其实反映了移民与迁入地居民在族群边界及文化认同上存在着差异。本文以银川市"芦草洼"地区的吊庄移民为例,采用社会人类学的视角,剖析了移民群众受到偏见与歧视的深层原因,并对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1.
现阶段中国移民对俄远东地区经济发展绩效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现阶段俄远东地区人口形势持续恶化,外国劳动力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的效应日益显现,其中中国移民对远东经济的稳定与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中国移民加入远东经济建设对一些发展不力的产业部门如农业、木材采伐与加工业、市场零售业、公共饮食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从俄区域经济发展角度来看,吸纳中国移民是地区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2.
论中国人口的国际迁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涉及到中国人口国际迁移问题的研究,多见于与华侨问题有关的诸多论著篇章中,其研究的角度,亦多侧重于史学和社会学方面。本文试从人口学的角度,对中国人口国际迁移问题进行初步的探讨。一、海外华侨与中国人口的国际迁移海外华侨中的相当一部分,直接是中国人口国际迁移的结果,而且是构成“永久性迁移”的主要部分。华侨、华人和华裔的粗略划分,概指是否拥有中国国籍的海外中国人的不同归属。华侨一般指直接由中国迁出并保持中国国籍的迁移者,华人则指巳加入  相似文献   

13.
利用第五次人口普查长表0.95‰微观资料,研究移民特征对迁入地类型选择的影响。结果显示,移民的人口因素和社会特征对迁移目的地的选择有较大的影响。移民人口有向青壮年集中的趋势。婚姻迁移妇女的目的地主要是乡村。有配偶的人更多地考虑迁移对家庭的影响。户籍制度仍然对人口迁移起到限制作用。  相似文献   

14.
试论吊庄移民工程对回族移民生产、生活观念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伟华 《西北人口》2009,30(5):102-106
声势浩大的吊庄移民规划,使一部分居住在宁夏南部西海固地区的回族群众。搬迁到了距他们的原住地几百公里外的地方。伴随着这样的移民搬迁,回族群众的思想观念必然存在着变迁以及在迁入地进行调适的问题。吊庄作为沟通移民老家与迁入地——银川市的一个重要桥梁,使得移民群众在思想观念上发生的深刻变化,最终会通过文化的传播而使整个西海固地区的人们在思想意识深处.向以吊庄为平台的宁夏川区相对先进的文化产生趋同。从而最终影响到他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相似文献   

15.
文章采用2007年江苏省部分移民安置地区的问卷调查数据及有关移民收入的统计数据,对三峡外迁移民后期扶持及相关问题进行了描述性研究与分析。研究发现,尽管移民已逐渐适应安置地的生活,但仍然存在着诸如移民后期扶持方式的合理规划、人口审核与管理,以及移民社会稳定等方面的问题。因此,迁入地政府需要进一步落实国务院有关政策,建立移民后期扶持的稳定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6.
文章基于空间OD模型和“六普”人口省际迁移流数据,研究中国人口省际迁移流的地缘效应、驱动机制与男女差异.文章得出的主要结论:(1)中国人口迁移流内含显著的空间依赖,其中迁出、迁入地独立的空间自相关效应促进人口迁移,而迁出地-迁入地交互的空间自相关效应阻碍人口迁移.(2)总体上,中国人口省际迁移流受迁出地推力作用弱于迁入地的拉力作用,表明人口迁移更多是出于对迁入地的“美好预期”,而非对迁出地的“过度抱怨”.(3)人口迁移流的驱动机制有显著的性别差异:女性迁移流受驱动因子的影响强于男性,女性的失业风险、就业歧视更为明显;男性在人口迁移的空间选择上受空间依赖的影响强于女性,这与性别禀赋和社会环境有关.  相似文献   

17.
美国农村人口迁移与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农村人口迁移始于 2 0世纪 2 0年代 ,结束于 6 0年代 ,均为自发性的移民。其农村人口迁移具有阶段性 ,第一阶段主要是迁往大城市 ,且具有较高文化层次的选择性 ,第二阶段移民则不具有文化选择性 ,移民规模与非农经济发展呈正相关关系 ,移民迁出地与迁入地的距离与移民规模也是呈正相关。美国农村人口迁移的经验 ,对我国农村人口迁移有一定启示。  相似文献   

18.
本文基于对上海崇明三峡移民的实地考察,描述了迁入地对三峡移民的总体安置工作以及移民在进入迁入地以后的基本生活状况,提出三峡移民的融合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文章在结尾部分还针对相关结论对三峡移民工作做了几点思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19.
<正> 移民在结构上与非移民有很多不同之处,这种差异就是人口迁移的选择性。其中表现最明显的就是年龄的选择性。尽管我国的人口迁移有较强的计划性,但从以往的局部性研究中仍能发现年龄的选择性表现得相当突出。年龄选择性是迁移中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一个内容。由于移民年龄明显不同于非移民,从而可对迁出地及迁入地的人口年龄结构产生较大影响,进而影响到升学、就  相似文献   

20.
制约三江源地区生态移民迁入地可持续发展的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三江源地区社会发展的特殊性,在移民进入后迁入地同样面临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本文运用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得出后续产业发展缓慢,生态补偿机制建设滞后,生态环境建设难度大,人口增长过快,教育落后、人力资本匮乏,地方政府行为能力建设滞后是制约迁入地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