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学分制足以学分为计算学生学习量的基本单位.以发展人的个性为核心,以修读最低必要学分作为毕业标准,以平均学分绩点作为取得学位标准,通过一系列的教学管理得以逐步落实的一种教学管理制度。与学年制相比,学分制能促进学生个人的发展以满足国家和社会的需要,但也给当前学生管理工作带来挑战,高等学校应从各部门的具体情况出发探索建立科学的学分制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2.
学校结合自身实际,积极探索学分制改革,以开放的理念设计了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了以选课制为中心的教学管理机制,形成了"按学年注册,按学分缴费,按学分毕业,按绩点授位"的教学管理模式。学分制改革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3.
美国大学学分制模式的主要特征及启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美国是最早实行大学学分制的国家,也是世界各国大学学分制改革最具代表性的国家之一.美国大学学分制模式的主要特征为:选课形式的多样性,学制的弹性化,学业评价的绩点制,学习过程的指导性,学分转换的认可性,文、理、工渗透的通才教育.其可资中国借鉴之处在于:确立学习者本位的教育理念;增加选修课程资源;建立科学的学习成绩评价体系;不断改善导师制;逐步完善与学分制改革配套的教学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学分认定制度.  相似文献   

4.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与职业教育的发展,学分制在职业学校的探索与改革正在展开,它是科学技术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产物,是比较先进的教学管理制度.具有自由选课、导师制、学分绩点制、学分互换制、弹性学制、目标管理等特征和人格本位、学习自由、个性发展、因材施教等设计理念.  相似文献   

5.
文章分析了学分绩点制学籍管理的特点,对学分绩点制学籍管理方法及其实施措施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套适合工科院校特点的、行之有效的学分绩点制学籍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6.
我国高校学分制实施现状与改革策略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学分制又称学分积累制,它是以学分作为计量学生学习分量单位,以学生取得必要的基本学分作为毕业标准的一种教学管理制度。我国是推行学分制较早的国家之一,现有的学分制模式有完全学分制模式和不完全学分制模式两种。目前,在学分制实施中还存在着学分制内在要求与现行课程体系的矛盾;学生选课需求的广泛性与学校提供选修课范围相对狭窄的矛盾;学分制实施条件要求与教育教学资源不足的矛盾;教师专业的单一性和学生需求多样性的矛盾;学分制目标管理与传统的教学管理之间的矛盾等。论文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革策略。  相似文献   

7.
学分绩点制是一种能客观衡量学生学习质量的教学管理制度。学分绩点制在武汉地区七校联合办学实践中的应用,为联合办学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8.
学分绩点制是一种能客观衡量学生学习质量的教学管理制度。学分绩点制在武汉地区七校联合办学实践中的应用,为联合办学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9.
冯彪  盛华 《江海纵横》2010,(1):29-30
学分制本是高等院校的一种教学管理办法,它的主要特点是以学分作为学习计量单位,以取得必要的学分作为学生毕业和取得学位的标准。从2003年下半年起,海门市借鉴了国民教育学分制管理做法,在对55名乡科级后备干部中进行培训学分累积制管理的试点成功基础上,2005—2007年,我们扩大了规模,对120名公选中青年后备干部也实施了学分制管理,有力激发了干部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取得了显著成效,初步形成了具有海门特色的学分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10.
学分制是以学分计算学生学习量的教学管理制度.在当前实行学分制中,既要看到学分制的优势,加强管理,完善各种规章制度,充分发挥学分制的优势,又要重视和研究学分制的劣势,趋利避害,使高等教育健康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1.
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的完善对有效实施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工作以及指导大学生健康发展有重要意义,其中,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的关键在于学分绩点与综合素质测评的换算模型的转化。通过分析高校现行学分绩点测评公式,发现其存在的主要缺陷是转化公式不满足统计学原理,并指出学分绩点测评的换算公式应建立在对特定学生群体特征参数群数值分析的基础上。以西南石油大学某专业学生某学年的成绩分布数据进行验证,采取统计原理、常数变异法和不动点原理进行建模,利用求导方法对学分绩点测评中的特征参数群进行层次划分,然后对每段划分积分,通过归一化来确定变异项,得出新的换算模型。结果表明新模型能更好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成绩在综合素质测评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12.
以东华理工大学2005级至2007级三个年级、11个学院、43个专业的3 543名学生大学四年的学习成绩为样本,进行了学分绩点优良性评价并探讨改进方法.结果表明,虽然现行的学分绩点计算方法简单易行,但是存在着部分专业或者学院未能达到2.0绩点的学生所占比例较大的情况,以及各类绩点学生所占比例失调等不合理之处.为此,基于正态分布理论,结合学校实际,提出了学位课程平均学分成绩大于或等于60分的学生即获得2.0绩点的新方法,从而大约只有13.6%的学生的绩点达不到2.0,而且有5.73%的学生的绩点达到了4.0.  相似文献   

13.
高校专业选修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高校专业选修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例如学生选课盲目、被迫"扎堆"、"混学分"以及课程考核不严等,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包括完善导师制和建立任课教师试讲制;降低开班人数下限,禁止专职辅导员参与教学;建立选修课免听免修制和绩点学分制;严格选修课考试制度,规定考试成绩等级比例等。  相似文献   

14.
一、实行学分制的现实意义及其可能性 学分制,又称学分累积制,是高等学校的一种教学管理制度。它以选课制为基础,以学分作为计算学生课业时间和学习份量的单位,学生读够规定的学分才能毕业。  相似文献   

15.
我校从1995年开始实行学分制教学管理制度,当时国内还没有十分成熟的经验可供参考,对国外教学经验的引入也不充分,因此,教学计划以及各项规章制度的建立都是通过自己的不断摸索。我校第一批学分制管理的学生已经毕业,总结四年来的经验、教训,并对国内外实行学分制比较成熟的高校进行考察学习,我们将几所高校的教学计划进行了比较,希望通过对比、研究,为我校教学计划的修订提供参考。 一、教学计划的安排 学分制是一种教学管理制度,以学分作为计算学生学习份量的单位,学生修满规定的学分可以毕业,学生在学什么、怎么学,包括…  相似文献   

16.
学分制模式下教学管理的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学分制是以学分作为计量学生学习分量单位的一种教学管理制度。它按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规定教学计划中各门课程的学分和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必须获得的总学分。其特征是:注重学习内容的选择性,学习时限的灵活性,课程考查的变通性和培养过程的指导性。西南交通大学峨眉校区针对实施学分制后,在课程设置、学生选课、教学评估、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压缩必修课的课时,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鼓励有特长的教师开设专业选修课,对有创新改革的教师给予奖励;建立严格的选课审批程序,最大限度地减少学生因畏难而盲目选课的现象;准确提供选课学生名单,并采用签到或点名的方法进行约束;执行考教分离的制度。  相似文献   

17.
学分制,是以学分作为计量学生学习分量单位,以学生取得必要的基本学分作为毕业标准的一种教学组织管理制度。它以选课制为基础,实行弹性学制,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有利于人才的培养。本文论述了学分制的特点与模式,并就高职学校在学分制实施过程中应着重解决的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8.
论高校新一轮学分制改革的特点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当前,高校新一轮学分制改革在全国上下再掀高潮。普通高校学分制模式主要分为完全学分制模式和学年学分制模式。实行学分制,不管形式上怎样,重要的是各高校能根据国情、校情,有选择地吸收和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形成一套有自身特色的教学管理制度。新一轮学分制改革的主要特点有:先按文理分类,分阶段选专业,改变以专业为核心的培养模式;实行弹性学制;实行选课制;扩大选修课学分的比例;学生可以跨校选课,校际之间相互承认学分;实行按学分收费;把创新教育列入学分制方案,设立创新学分。高校通过这一系列改革措施,拓展了教学改革的空间。提高了办学效益,满足了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19.
学分制是一种以学分计算学生学习量的柔性教学管理制度,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文章在比较 了学年制与学分制的基础上,分析了学年学分制是现阶段民族高校教学管理模式的必然选择,提出了民族高校学年学分制的基本构架。  相似文献   

20.
浅谈学分制下教学管理队伍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型向大众型过渡阶段施行学分制情况的分析,认为学分制是以学分作为衡量学生完成学业情况的一种灵活教学管理制度,为此教学管理部门要建立一个高效、务实、灵活的管理运行机制,为推行学分制创造一个良好的内部环境。在此基础上指出高校在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同时,必须加强教学管理干部队伍建设,并提出了加强教学管理干部队伍建设的具体措施:即确立以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加强对教学管理队伍的管理;强化制度建设,明确管理职责;加强对教学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全面提高其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